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FW
作者 vvvv520 (vvvv520)
標題 近代往生的實例
時間 2016-06-01 Wed. 08:42:28


近代往生的實例
 
倓虛法師主講

 
關於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臨命終時種種瑞相,都已記載在《往生傳》內。這種例子已不勝枚舉。我出家後,已親眼看到二十多位,其他聽說的還不算。現在為了啟發大家的信心,且就我所看到的,舉出三位來作例子。
 
【修 無 法 師】
 
修無法師,他是營口人,做磚瓦匠出身。因生活環境不好,做工時又嫌辛苦,因感到這個世界上只有苦沒有樂,屢思出苦之法。後聽人說念佛好,遂發心長時念佛。出家後,正式聞佛法,念佛心益懇切,逢人亦必勸人念佛。
 
民國十八年,我在東北哈爾濱極樂寺,請諦閑老法師來傳戒。有一天,外寮一位師父找我,說從營口來了一位修無師,預備發心在戒期裡行苦行。之後,領來見我。我問他能做什麼?他說:「我願發心侍候病人。」時定西法師在極樂寺任監院,給在外寮找一間房。住了十幾天,又來找我,說要走!定西法師在旁說:「你發心來侍候病人,為什麼剛住十幾天就要走?太無恆心了吧!」修無師說:「我不是往別處走,是要往生!請監院師慈悲,給預備幾百斤劈柴,死後焚化。」定西法師問他:「你幾時走?」修無師說:「在十天以內吧!」說完這話之後,他便回自己屋裡去了。
 
第二天又來找我和定西法師說:「給法師告假,我今天就要走!請給找一間房,再找幾個人念佛送送我。」定西法師給在公墓院內打掃出來一間房,找幾塊舖板,搭一個舖,又到外寮找幾位師父去念佛送他。
 
在他臨往生之前,送他的人說:「修無師,你今天往生佛國了!臨走也應該作幾句詩或作幾句偈子,給留個紀念。」修無師說:「我做苦工出身,生來很笨,不會做詩也不會作偈子。不過我有一句經驗的話可以告訴諸位,就是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大家聽他說這話,覺得很踏實,於是大家齊聲念佛。修無師面西趺坐,也跟著一同念佛,念不到一刻鐘的工夫,就往生了!常住臨時給打了一口坐龕,到了晚上裝龕。雖是天氣很熱的時候,其面目清秀異常,身上一點臭味,一隻蒼蠅都沒有。諦閑老法師和一般信佛人都爭相去看,歎為希有!之後用木柴架起,舉火焚化。紅火白煙,一點邪味也沒有。
 
後潘對鳧老居士聽說這事,特別將修無師生平念佛事蹟寫一篇文,印出來分給大家看,認為是僧人中的好模範。
 
【鄭 錫 賓 居 士】
 
鄭錫賓居士,山東即墨人,業商。因看佛經知念佛好,遂發心念佛,終身不娶。二十二年在青島,我給說皈依和念佛的好處,自是念佛心益誠懇。把家裡的事情完全交給他弟弟料理,自己專心念佛。
 
以後,他練習得能講《彌陀經》。每年必由即墨經青島住一兩天,到平度縣給善友們講幾次經。二十四年時,鄭居士還請我去平度講過一次經。
 
二十八年春,鄭居士又經青島去平度縣講經。過了兩個多禮拜,有從平度縣來的人跟我說:「老法師,你知道吧?鄭錫賓居士已竟歸西!(膠東人謂人死曰歸)我聽他說這話之後很愕然。我說:「前十幾天他在這裡路過時還很好,為什麼這樣快就故去了?有什麼病?他怎樣故去的?」來的人說,鄭錫賓居士在講完《彌陀經》之後,聽經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五、六位辦事人。因大家都是朋友,在一塊吃飯。飯後鄭居士請他的朋友給租一間房子,說要走!他朋友說:「你要走,為什麼還要租房子?」鄭居士說:「我要往生,因恐死在別人家裡,犯忌諱。」他的朋友說:「我們是多年知交,不要說你是往生佛國,就是臥病不起,死在我家裡也應當,何必另找房子!現在這裡有很多信佛念佛的人,如果你真有把握往生,也給這一方念佛的人看看,作一個榜樣。」說完這話,他朋友就在自己家裡收拾出兩間屋,搭一個舖。
 
鄭居士和他朋友簡單說幾句告辭的話,抖擻了抖擻身上,在舖上面向西,盤腿坐好說:「給諸位告假,我現在要走了!我們同是信佛一場,請諸位念佛送我一程吧!」他的朋友在旁說:「你臨終時還不說幾句偈子,給我們作個紀念嗎?」鄭居士說:「不用說偈子,就你們看到我這個樣子,來去自如。你們就照我這樣行,這就是個很好的紀念。」說完這話,大家念佛送他,不到一刻鐘工夫,就含笑往生了。因此在平度縣一帶,人人都知道念佛好,也引起很多人信佛。
 
鄭錫賓的弟弟,起初看到他哥哥拋家捨業,專門念佛,心裡不高興。後來經他哥哥一再勸說,也勉強信佛、念佛,但並不懇切。此次親眼看見他哥哥念佛往生,預知時至,來去自如。知道念佛絕不是騙人的事,於是也一心一意的專門念佛。三年後也預知時至,念佛往生了!不過臨終時稍微有點病,不如他哥哥那樣痛快。
 
【張  氏】
 
女居士張氏,青島人,生有一子一女。家境很貧寒,其夫在海港碼頭拉車為生。張氏住青島市內湛山精舍附近,精舍內成立有佛學會。每到禮拜日,我由湛山寺到此講經,居士們聽完經後,再念一支香的佛。張氏藉此因緣,皈依三寶,得聞佛法,信佛很篤實。平素在家念佛,禮拜日即領其兩個孩子去佛學會聽經。聽完經後,照例跟大家一起念佛。
 
二十六年冬,一日清早起來,張氏忽謂其夫曰:「你好好領著孩子過吧!我今天要往生佛國了。」其夫因為生活奔走,對佛法少熏習,乃怒目斥之曰:「得咧!我們家窮,還不夠受嗎?你還來扯這一套。」說完這話後不睬她,仍去碼頭拉車。
 
張氏又囑其二子曰:「我今天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你們倆好好聽父親的話,不要淘氣。」這時他兩個孩子,大的不過十歲,小的五、六歲,聽他母親說這話,也不知是什麼意思。仍舊門裡門外的跑著玩。張氏把家裡的事情略微收拾一下,便洗洗臉,梳梳頭。因是窮家,也沒新衣服換,便換了一套漿洗過的舊衣服,到床上面西趺坐,念著佛就往生了。
 
她兩個孩子,因在外邊玩的時間久,肚子餓了,回家吃飯。見其母在床上坐著,並未煮飯,趨前呼之不應,以手推之仍是不動。這時兩個孩子才知道他母親已經死了,於是哭著跑到鄰居家去送信。鄰人聞訊趕至,見張氏雖死很久,仍是面目如生,並讚歎其念佛功夫深。後其夫由碼頭回來,痛哭一場。
 
因家貧無以為殮,乃由佛學會諸居士給湊款,處理其身後事宜。
 
【倓虛老法師開示節要】
 
人生最要緊的事,就是念佛了生死!無論如何大家要按照自己的環境,忙裡偷閒來靜坐一會兒,念一個時間的佛。在工作時間也可以心裡默念。不然,如果整天淫、殺、盜、妄,作奸犯科,造種種業,難免要墮落三途,輪迴六道,將是受苦無盡了。佛在《楞嚴經》上說:「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惟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大家請想想,造殺盜淫業,是多麼苦!奉勸大家要快念佛,多念佛,所謂「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
 
以上,把念佛的好處,很散漫的說了個大概。至於詳細處和究竟處,有《淨土五經》與《淨土十要》等可參考。現在我為了啟發大家的信心,不過簡單一說。希望大家既然知道念佛的好處,就要具足真信心,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踏踏實實,至至誠誠,老實念佛,將來同往西方極樂世界去聚會。
 
倓老佛七開示(一)
 
我以前跟諦閑老法師學教,在他那裡參學。聽諦閑老法師說:「自己有好處,給人家講講說說也有好處,不會用功的也會用功了,會用功的就更會用功了」。所以我也說說,也有聽過的,也有沒聽過的。聽過的隨意,沒聽過的也應該聽聽。
 
諦閑老法師收了兩個徒弟,有個大弟子。出家前他已經結婚,有個內人,還生了個小閨女。他也沒向家人商量要出家,當然他妻子不願意,以後也許是善緣就難說了。他發心堅決非出家不可,諦老法師就收了這徒弟。他喜歡參禪。參禪,到那裡去參禪?咱們中國最有名的禪堂是鎮江的金山寺,寺建立在長江裡的小島上。他自己發心出家,當然很誠心,家也不要了,太太也沒商量好就先出家了。女兒才幾歲,寄託在兄弟家,他太太想不開就投江死了。他也不管,反正要出家修行,吵死弄活的也不管,他去修行,參禪。諦老法師於是就送他到金山禪堂修行。
 
他修行很認真,修行有十多年了,修禪修得很有點名譽,還收了不少徒弟,當了首座。有徒弟,有人供養,吃的、穿的、住的那樣也不缺,心裡就生起貪心。有吃的,有住的,又有人恭敬,心裡就有點自滿。你看參禪的不容易,他就打妄想,洋洋得意。豈不知他一出家時,他內人的鬼魂就跟著他,有十幾年了。他內人不同意,不願意他出家,鬼魂就跟著他,想擾亂他。他參禪修行真有功夫,就有護法神保佑,鬼魂不能夠靠近迷惑他。他一打妄想,一貪,一得意,道行就退失了。護法神走了,鬼魂就得手,一下就撲到他身上,迷著他要他投江。他因貪心、迷惑,不能作主。
 
金山寺四周都是水。晴天,山就像在天上似的,天照江裡。他要投江,他被鬼魂附身,身不由主的投到江裡。有人看見了,就把他救上來,說這怎麼回事?他不知道怎麼回事。過了幾天他又投江了,又讓人救上來了。金山方丈和尚說:「這不好!首座著魔了。他不懂水性,可別淹死了!趕快給他師父諦老法師報信,請諦老接他回去。」
 
他師父諦老法師這時正在寧波修廟,塑佛像,廟倒塌了重修。金山寺給送信說:「你那徒弟在我們這裡投了兩次江沒死,問他他也不知怎麼回事。迷迷糊糊。請你把他帶走吧!」諦老法師想想他是自己的徒弟,別人去還不行,諦老法師只有親身去一趟金山寺了。讓他來他還不來,叫他走也不走。這都是聽諦老法師說的,都是真事。其實他就是給鬼魂撲到身上了,糊塗了。平常他跟好人一樣,說好話,他說到投江時全不知道呢!諦老說:「走吧!你別攪和了,人家都是修行人,你這左投回江,右投回江,跟我走吧!」
 
那時候輪船是平底的,在江裡走。在輪船裡有兩個睡鋪,底下一個,上面一個。諦老法師就睡在下面,他在上面,人好好地,平安無事,坐船回到寧波觀宗寺。因為他在金山寺十幾年,是有身分的人,是首座,當然有一間寮房。就送到寮房去安住,就在那裡修行吧!這也就沒事了。有一天早晨吃飯時,他沒去吃飯。諦老法師惦著他常迷糊,請佣人查房找他。他屋裡沒人,後面窗戶開著。諦老法師說:「壞了!不好!這房門都是關好的,他從窗戶出去,這不好了!這可能去投江,投河了。」這時候叫寺裡大眾分頭去找吧!寺廟附近有護城河,水也很深,帆船可以進來。先在寺內找,沒人,大眾就順河邊找來找去。河大,圍著廟,通著城。大約找了半里路,發現他已經在河裡淹死了。沒辦法,就撈上來,抬回寺裡,給他念經超度,埋葬就算了。
 
就在這時候,他出家時的小女兒長大成人,也出嫁了。往年他父親出家,母親死了,就在親戚家住,姥娘家住。今天他女兒來了,諦老正打發人給他女兒送信,就在城裡城外不遠的地方。見他女兒哭著來了,告訴諦老,說我晚上做了個夢,父母今天上任。諦老問上什麼任?她說她父親在土地廟當土地爺,她母親當土地奶奶。於是諦老忽然大悟,明瞭其中原因。正好寺外不遠處最近新建一個土地廟,這時候同修大伙給他念念經,他女兒哭哭啼啼。諦老說:「你今天當上土地公,我們來超度你,你也得顯顯靈給我們看看吧!」這時來了一陣旋風,大得很,轉了半天,諦老說這必是他顯靈了。諦老法師說這些,是譬喻參禪人一念之差,就落得這個樣子。
 
倓老佛七開示﹙二﹚
 
說起念佛,他又想起一個徒弟。這都是諦老法師親口說的。
 
諦老法師說:早先我還有個徒弟,這人是個手藝人,俗語講鍋漏匠,也就是盤、碟、碗、瓷器摔壞了可以拿鋸子補好再使用,這時候沒有了。古時碗摔三片、四片還能鋸上,還一樣使用。外國人看中國鋸上碗盆不知是什麼?這個鋸上還能用,早先人們都儉省。那時諦老在金山參禪。早年講過經,講了好幾年,人們都說他沒參過禪,他說法不得力。諦老覺得參禪還算個什麼呢?諦老在金山住了好些年,在那兒參回禪,以後講經才有人信,才有人聽。
 
他在金山住時當知客。有一天,從家鄉來了一位老鄉,是他小時候的玩伴。諦老法師原是買賣人,跟他舅舅學醫。這時候在金山當知客,所以老鄉來找他。這鋸碗的手藝人,找他說要出家,要認他做師父。諦老法師說:「你不行!你要出家,都這麼大歲數了!四十多了,沒念過書,學經教自然是學不了;苦行你又受不了。你出家不是找麻煩嗎?」勸他多次,他堅持非出家不可。這從小就認識,又是老鄉。諦老不得已說:「你一定要出家,就得聽我的話,我就收你做徒弟。」他說:「那當然!我認你做師父,你怎麼說,我一定聽。」諦老說:「你若聽我話,你這麼大歲數了,現學經教也來不及,你就直接修行,就聽我說。」他說:「你說什麼,我都聽!只要讓我出家。」諦老說:「早先有個手藝人,出家修行成道了!你就跟他學一學。」他說:「你只要收我做徒弟,你怎麼說,我怎麼聽。」於是諦老接著說:「你出家以後也不要受戒,我給你找個小廟,你不要出廟門,就老實念佛。我給你找幾個功德主護持你,供你吃飯。」
 
當時南方寧波信佛的人很多,差不多每個鄉村都有小廟,都有人信佛,拜佛。我去過,在那住過三年整。我給你找個小廟,在裡面什麼都不需要,你只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黑夜、白天不間斷的念,什麼事也別管,到時候吃兩頓飯,我給你找好功德主。
 
諦老法師那時很有名望,信徒很多,就託人辦妥這事。教他修行方法,就是閉關,也叫方便關。一個小廟一個人住著,每天有老太婆到時候來給煮兩頓飯,他就不做買賣(手藝)了。聽諦老法師告訴他這個修法,準是好道;這道一修,準能得好處。他也不知道將來會得什麼好處!諦老就回金山了。
 
以後他念了三、四年的工夫,那也不去。他那時正是初發心的時候,勇猛精進。俗話說,「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過了三年,佛就到靈山,離遠了。」人在初發心時,就告訴這個法門,他就心誠,一修到底。時間長了就懈怠,不當回事。
 
他聽諦老的話,只要睡醒,就念佛。他從前做手藝,挑東西,雙腿有勁,就繞著佛念;累了就坐著念。諦老法師也不知他念得怎麼樣。就這樣念了三、四年。有一天,他告訴煮飯的老太太:「明天你不用給我煮飯了,我不吃午飯了。」老太太以為明天必是有人請他。這三、四年也沒看他去那兒,他說,在當地有兩個親戚朋友。他出去看看回來後,就對老太太說:「你明天早晨不用來煮飯了。」老太太以為他出去一趟,明天必是有人請他吃飯。
 
第二天老太太惦記師父,到吃飯的時候,就去小廟看他回來沒有。小廟貧窮,不怕偷盜,雖有門也沒關。老太太想想就說:「師父吃飯回來了?」裡面沒人答應。走進屋,看見他在床鋪下邊站著,臉朝窗外,手上拿著數珠。老太太一看,問他話他也不答。仔細一看,師父已經死了!站著死的,念佛站著死的。老太太嚇一跳,她就向鄰近人說:「師父站著死了!」這就來了好些人來看。看師父一手拿著數珠,另一手握著灰,扳開手一看,他手裡有八、九塊現大洋(銀圓)。那時南方人吐痰的痰盂不是洋磁的,有點水在裡面。它都是灰盒子,是一個四方的托盤,盒子裡放有小灰。人吐痰在灰裡,隔日倒了再換新灰。
 
一看那吐痰的灰盒子,裡裡外外都是小灰,他手上捏了一把灰,手裡握著八、九塊現大洋。人們明白了,他一定是做手藝時,做買賣時,存了的幾塊錢。當時大洋錢是很高貴的,存了也沒有櫃子放,也沒有鎖,他就埋在痰灰盒裡。誰偷東西也不會想到痰灰盒子裡去偷。他是恐怕死後別人不知道,他把錢抓在手裡,站著念佛往生。他是預備拿著這些錢,讓人們看看,好辦理後事。應該是這個道理,這是諦老法師說的。
 
後來,他的幾位護法給諦老法師送信說:「你的徒弟站著死了!」諦老坐船第二天就來了。一看他那樣站著都兩、三天,就這樣直直的站著。諦老師父這才給他辦後事。諦老說:「不錯呀!你這出家沒白出,比那當大法師,當方丈住持高明得很了,像你這樣的成就不多呀!」很讚歎他的。
 
我說這諦老法師兩個徒弟,一個參禪的,一個念佛的。你們諸位比一比,那個參禪的很有幾年苦功夫,做了個土地爺。這個耍手藝的鍋漏匠,人家念三、四年佛,立著就走了,總算是真有功夫。我聽諦老法師說過兩回,這是真事,很能警誡人。今天我說這話,大家要知道,念佛這法比參禪,比修止觀,比修密宗,實在是超出,超近得多了!念佛法門,人人都能行,也不用把教理弄明白。祇要肯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準能往生佛國。
 
倓老佛七開示(三)
 
諦老法師自己說的:他在頭陀寺做方丈和尚,常住作息的規矩早立了。每天早飯、晚飯之後,大眾都一起念佛,繞佛三匝,然後回寮房休息。那時候寺裡沒有鐘錶,只有大公雞報曉,到時候大公雞一叫,大眾就都起來了。去上殿,吃飯時過齋堂,那大公雞一定要去。人們掉在地上的飯粒牠都吃了。吃完了,在座上念完佛,該走了,那大公雞就走在眾人最後面,人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這大公雞在後頭嘎叭嘎叭的叫著,彷彿也跟著念佛。你看希奇不希奇?這是諦閑老法師說的。牠還跟著大眾繞佛,人們繞出大殿,牠也出來了。
 
有一天,人們繞念都出來了,大公雞牠不肯走。香燈師說:「你怎麼還不走!念完佛要鎖門了。」大殿鎖上怕有人來給弄亂了。雞站在那不動,就站在佛桌前面,仰著脖子,嘎叭嘎叭高叫三聲,死了!站著死的。你看看!牠念的什麼?「南無阿彌陀佛」牠說不上來,人們一念佛牠就隨著念,隨著轉。你看多通靈性!這是諦閑老法師在溫州頭陀寺當方丈時的事。我說這話,是給畜生念佛往生做個證明,做個證據。
 
你們諸位師父、居士,不管在家、出家,要知道念佛法門的真實利益,有工夫就得念。不管有效用沒效用,到時候準能得好處,準有好結果。我沒有工夫說這個,我自己親眼看到的就有幾個,親耳聽到的也有幾個。不是古時候或多少年前的事情,都是現在的事情。好,多說不如多念!別耽誤大家念佛。

--
※ 作者: vvvv520 時間: 2016-06-01 08:42:28
※ 看板: FW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157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