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lclee (LEE)
標題 德國電費大漲 民眾仍支持廢核
時間 2014年05月02日 Fri. AM 10:08:45


天下雜誌 2014/04/30

福島核災後,梅克爾宣示2022年廢核。目前有九座核反應爐的德國,處於「能源轉向」期,雖然電費年年漲不停,但再生能源也不負七成以上民眾的支持,出現令人驚喜的進展。

 德國在二○○○年上路的「能源轉向」政策,目標是擺脫對核電與化石燃料的依賴,改用再生能源。廢核讓德國人付出高電費代價,但柏林能源智庫Agora Energiewende研究員史泰博(Markus Steigenberger)接受《天下》專訪說,「痛苦只是暫時,長期來說,能源轉向會為德國創造更大利益。」以下為專訪摘要:

德國能源轉向政策,一年投資超過二三○億歐元(約九六○○億台幣),其中包括每年補貼再生能源業者五十億歐元(約兩千億台幣),此舉讓家戶電費增加(十年間,從每度一.八歐元漲至二.九歐元),但民眾對政策支持度仍高達七成以上。主要是因為,電費佔家戶支出的平均為二.五%,和十年前相比僅增加○.八%,負擔並未加重太多,政府也會特別補助貧困家庭。

不過,並非所有用電戶的價格都漲。有六十五家大工業集團旗下公司的電價未調漲,原因在政府考慮到,一些需要大量電力又面臨激烈國際競爭的基礎工業,例如鋼鐵或化工業,一旦提高電價,他們可能必須以生產外移因應。

產生的後遺症是,許多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也跟著享受低電價,這一點受到很多人詬病,我們也認為需要檢討。

儘管聽起來是民眾補貼企業,但大多數人仍認為,這些產業留在德國,可以創造就業和稅收,因此理應享受較低電價。


德國為了能源轉向,花了非常多時間與民眾取得共識,也付出不少成本。例如從七○年代開始,國營銀行就提供優惠貸款給民眾,加強房屋隔熱設備;在建築界也有法規規範新建築,必須符合節能標準。

產業也有貸款誘因,但德國企業大多自發性提升能源標準,企業都將提升能源效率視為榮耀,有助提升企業形象與銷售。此外,他們也發現短期投入資源提升能源效率,成本其實三、五年就能回收,更有助於長期獲利表現。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546期;】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511273

=====================================================================================
那些只會剝削員工,壓低薪資,使用便宜能源,壓低成本,無核心技術的企業....我看是該被淘汰的時候哩!!


--
※ 作者: lclee 時間: 2014-05-02 10:08:45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8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564 
( ̄︶ ̄)b stps9309, bugman, yy02130, revive, DCSS, henry46277, anarchy87 共 7 個人 說讚!
1樓 時間: 2014-05-02 10:26:54 (台灣)
  05-02 10:26 TW
民族性不同   台灣民主意識還沒深化
2樓 時間: 2014-05-02 11:43:01 (台灣)
  05-02 11:43 TW
每天都在 cost down,好有競爭力= =
3樓 時間: 2014-05-02 14:21:03 (台灣)
  05-02 14:21 TW
德國有堅強的工業做後盾,
所以電價高對企業的影響相對來得小!
台灣都是中小企業,
賺的都是辛苦的工資而已,
我很懷疑他們能承受高的電價,
所以反核人士應該先去說服百姓、企業能接受高電價後,
再來反核才有意義!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