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paul19921011.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4-03-21 01:11:40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imyentsen (yentsen)
標題 [爆卦] 服貿懶人包的懶人包
時間 Thu Mar 20 23:42:22 2014


服貿,為什麼我們還是需要懶人包?

這陣子出現不少「不要看懶人包,要看就看原文」的論述。這是有點荒謬的,我認為是針對「不看原文,只看懶人包就下判斷。」此一行為的矯枉過正。
原文,的確應該看,但也不能不看懶人包。為什麼呢?

大家都怕被「不客觀」的論述誤導。我們都知道,懶人包無可避免地會帶有個人的觀點。懶人包之所以懶人,是因為撰寫者針對他所看見的事實,精簡轉化變形,將複雜的內容轉化得比較容易,將難以理解的內容轉譯得簡單。所以他無可避免地一定會過濾一些內容:在懶人包內,什麼要拿出來討論?什麼要放過不提?
即使只是單單地討論過濾內容的選擇,都無可避免地反映作者的價值觀與立場。

但是!受過濾的真實,至少仍然是部分的真實。

我們還可以討論過濾之外的別的東西。懶人包牽涉轉化資訊呈現的形式,所以它無可避免地包含了撰寫者對於他所看到的「真實」的「報導」、「推論」、「判斷」。我們可以參考一下語義學者S.I.Hayakawa(註一)對於報導(reports)、推論(inferences)、判斷(judgements)的定義:

報導是「它們可以被驗證;其次,它們盡其所能地把推論與判斷排除在外。」
推論是「以已知部分做基礎,就未知部分所做的」陳述。
判斷是「作者贊成或反對」的措辭。

所以我們發現,懶人包裡一定會有推論與判斷,畢竟懶人包之所以懶,就是因為原來的東西太難懂,需要轉化或解釋。

我們必須先認識以上,再來看所謂的客觀與不客觀問題。參考以上,即使是停留在報導,都牽涉到報導內容的過濾,如何能拒卻立場的滲透?那為什麼還要去看懶人包?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即使我們已經看過服貿全文與其附件(更認真的可能還回去看了ECFA),但是這不代表你有能力去吸收。我們需要討論、需要了解別人的觀點、需要看看不同立場、專業的人,怎麼樣對同一件事做出篩選、報導、推論、判斷。蘇格拉底說:「真理越辯越明。」能製作懶人包的人,我相信對議題都有一定了解,有的更有相當專業背景作為理解的支撐,如果沒有不同立場的論述交相攻錯、參照、辯論,怎麼讓閱讀者跨越自己本來立場、背景、專業能力的鴻溝,看到事實的另外一面、看見不一樣的詮釋?

當然不能只看懶人包就自已以為認識了事情的全貌,但是,也不能只閱讀服貿的相關條文,就自以為了解服貿,畢竟,公民社會的互動基礎,不能缺少公民對公共議題的關心以及互相辯論、交流、了解,不是嗎?而懶人包是一般針對特定層面的論述外,最快地讓人嘗試進入他者立場看事情的途徑。

所以我嘗試做了一個google docs,把我目前看過的懶人包都放上去,順便還放了論述區,開放任何人編輯,當然啦,請配合原條文一起服用。
維基百科做得到讓網友編輯條目,而保有條目內容的一定素質,我想,會對服貿付出關心並參與討論的網友,不論正反方,都有一定水準吧。


共同編輯請聯結:

http://goo.gl/4EJQAF

請簡單附標題、連結就好,如果覺得有需要,可以在標題加上括號()說明這個人的背景。請勿筆戰或破壞版面、刪除他人內容。

註一:參考John Lofland, David A. Snow, Leon Anderson, Lyn H. Lofland,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Cengage Learning, pp. 68- 69, 2005,中文版書名為《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由任凱、王佳煌合譯,學富出版。
註二:服貿協議全文
(中國版)
http://www.gwytb.gov.cn/lhjl/laxy/201306/t20130621_4352344.htm
(台灣版)
http://www.ecfa.org.tw/SerciveTradeAgreement1.aspx?pid=7&cid=26
※註:有電視或媒體有報導者,請勿使用爆卦! 違者視為新聞篇數 超貼新聞劣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32.92
flysonics:推!!1F 03/20 23:42
flysonics:要說服群眾 我們需要一個開放平台整理我們的論述基礎
roygb61215:推3F 03/20 23:44
a54965:推4F 03/20 23:45
ayutaki:不能贊同你更多了!!5F 03/20 23:49
imyentsen: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理我,想嘗試看看XD6F 03/20 23:51
ej2000 
ej2000:怕懶人包被發現資訊錯誤 呼籲網友不要看原文XDDDDDDDDDDDD7F 03/21 00:19
boyalan:因為越聳動的懶人包,越多人看,錯誤資訊也越多    等推回8F 03/21 00:24
boyalan: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2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453 
1樓 時間: 2014-03-21 01:22:45 (台灣)
  03-21 01:22 TW
推!我也想多了解各種不同反反的意見與論述
2樓 時間: 2014-03-21 01:36:10 (台灣)
  03-21 01:36 TW
先不論正反意見,就程序而言:
服貿協議是條約,應該透過立法程序來處理,
卻被馬英茸與kmt當成「行政命令」處理!
不當作條約來審查的情形,國民黨三十秒宣布開會根本沒做逐條審議,
更宣布已審查,這不是背棄人民與漠世人民福祉嗎?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