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Jaie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2-01-31 23:06:05
看板 DummyHistory
作者 ThomasJP (筆劍春秋梁父吟)
標題 [小說] 天志救國記--第七章 黃花崗的烈士們-PART II
時間 Thu Jul 28 17:56:15 2011


起義統籌部原本將發難日期定在西曆四月十三日,但溫生才事件發生後廣州戒嚴,官府四
處搜捕革命黨。加上美洲和荷屬東印度的募款多數未到,在日本訂購的軍械也大多尚未運
抵,不得不推遲起義。四月廿三日,黃興由香港潛入廣州設立起義指揮部。由於準備響應
起義的新軍第二標傳出將在五月初令服役期滿的老兵退伍的消息,最後決定把起義定在四
月廿七日(舊曆三月二十九日)。


當初起義軍的計畫打算十路並舉,也被改為兵分四路:第一路由黃興率領攻總督衙門,趙
聲則攻附近的水師衙門。第二路由姚雨平率領,任務是攻破小北門放新軍入城及佔領飛來
廟。第三路由陳炯明帶隊攻巡警督練公署。第四路胡毅生負責攻擊廣東混成協署,及守大
南門。此外又有分支小隊負責進入滿城放火,及攻電報局等。


三月二十九日下午五點半,黃興率領一百二十名選鋒隊員,臂纏白巾、腳穿黑面樹膠鞋、
吹海螺為號角,手持槍械炸彈直攻兩廣督署。途遇警察即予槍殺,攻到督署門口,對衛隊
高呼:「我們都是中國人,要為中國人吐氣!贊成的請舉手!」


但督署衛隊抵抗,敢死隊便舉槍擊斃衛隊管帶金振邦,衝入署內。曾任民報經理的林時爽
率二三人在前投擲炸彈,當者披靡。

此時總督張鳴歧已從後園逃往水師行台,其家眷早在數日前聞風移居他處。督署衛隊抵抗
未久即逃散、出降,於是黃興在督署內放火後,從東轅門衝出。正遇到李准的親兵大隊,
林時爽上前高呼:「我等皆漢人,當同心戮力,恢復漢疆!不要打!不要打!」遂被擊斃
,黃興也被打斷右手食中兩指第一節。


隨後黃興將手下一分為三,令徐維揚率廣東花縣黨人四十名出北門與新軍接應,其他川、
閩、南洋同志攻督練公所。黃興親自率朱執信、方聲洞等十人出南門與巡防營接應。但巡
防營未掛白巾臂章,原打算至李准的水師行台才突然發難,卻被黃興下令攻擊。雙方自相
殘殺,黃興混戰中回顧不見一人,乃潛入店中更衣而逃。朱執信亦潛逃出城,熊克武負傷
而出,方聲洞以下則大多犧牲。


攻督練公署的一路途遇防勇,繞路攻龍王廟。喻培倫胸前掛一筐炸彈,左手執號筒、右手
拿手槍,奮勇當先投擲炸彈。戰至半夜寡不敵眾,喻全身多處負傷,率眾退至米店以米袋
作壘據守。最後張鳴歧放火燒街,城內革命黨人被迫突圍,多人被捕。


林覺民被捕之後,由張鳴歧、李准親訊。林侃侃而談世界大勢、中國前途,舉座動容。張
、李命解去其鐐銬,給予紙筆,林即揮筆洋洋數千言。每書一紙張、李即取閱,林狀欲作
嘔,李准竟親持痰盂上前,又奉以菸、茶。供畢後林又在法堂上演說,至激動處捶胸頓足
,還勸清吏洗心革面、獻身為國,革除暴政始能使國家富強等等。


其實這次真正參加起義的,從頭到尾只有那一百多個革命黨選鋒。這些革命黨人多半是留
學生或受過教育的華僑,往往有一種書生氣,覺得自己是要解救百姓所受的苦難。這些人
要「造反」,便顯得有點不合時宜。


混戰當中曾有革命黨人衝入一棺材店,原本打算丟炸彈製造混亂,但因該店有婦女小孩在
店後居住,為避免傷及無辜遂迅速離開。還有一人在路邊遇到一女孩和家人走散,被混戰
嚇得動彈不得。本打算為之尋找路邊人家暫避,但連續數家都閉門不納,一怒之下威脅曰
:再不開門就要丟炸彈了!才找到一家令其收容這女孩。


一個黨人逃走時,因是外地人不認識路,抓了個鐵匠帶路。見鐵匠渾身發抖,黨人問其緣
故,鐵匠答曰:我是怕你,黨人說:我又不吃人,我是為民除害。在廣州小北門一帶,多
是窮人居住,不少革命黨人逃往此處,就對窮人散發錢財。因此起義結束後,這裡許多人
手中都有了港幣。


當晚,有一位中學教師和親戚外出,也碰上革命黨。這伙黨人要求他們從一數到十來確認
是不是滿人(大約是以為滿人糊塗,連數數都不會),後來證實是漢人,便要強拉入伙。黨
人說:我們衝鋒陷陣、九死一生,是為同胞們謀幸福,這也是你們應有之義務,不可膽小
如鼠、坐享其利。於是兩人只好跟隨,後來才趁亂逃走。


次日,順德會黨數百人豎旗響應,奪佔團練分局。但廣州起義已經失敗,並且胡毅生、陳
炯明並未按期舉事,姚雨平也因沒有槍械而無法行動。整場廣州起義只是黃興一路敢死隊
的獨角戲,孤軍奮戰之下怎能不敗?起事的順德會黨隨後也自行解散。


廣州起義五天之後,陳屍街頭的革命黨人才由廣仁、愛育、方便、廣濟四個善堂收拾遺骸
,分十餘堆置於諮議局前空地。清政府原擬將之葬於臭岡,此地乃掩埋死刑犯之地。但因
善堂董事徐樹棠等人反對,最後由潘達微將之收斂於紅花岡,共葬八十餘人。後來因查出
姓名的有七十二人,紅花岡又改名為黃花崗,於是被稱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沒過多久廣州三二九起義的消息就傳遍了全國,梁天志手中也拿到了一份報紙上刊登的烈
士名單──當然現在中國報紙上不可能公開稱這些人為烈士,不過日本人的報紙可就毫無
忌諱了。畢竟連「起義」這個詞當初都是日本報紙發明的。


他仔細的看著,一個名字、一個來歷的往下看:


林覺民,日本應慶大學。

方聲洞,日本千葉醫學院。

喻培倫,日本千葉醫學院。

陳與燊,日本早稻田大學。

林時爽,日本城成學校,後改入某大學法科。

李文甫,香港中國日報經理。

勞培,星洲晨報記者。

……


這些人都擁有美好的前途,卻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只為了能幫中國爭取一個他們理想中的
美好未來。因為一時的熱血衝動,匹夫一怒血濺五步,浪費寶貴的性命做了徒然的犧牲!
是這個朝廷讓他們絕望了,也是很多中國人的冷眼旁觀讓他們失望了。他們沒有別的辦法
,只能自己去拋頭顱灑熱血。也難怪孫中山後來會說,黃花崗之役讓同盟會的菁華盡喪了


「但願朝陽長照我土,莫忘烈士鮮血滿地。」

梁天志在自己的心中默唸道。我絕對不會讓你們的性命白白犧牲,請你們在天上好好看著
,看著我把這個國家導上正軌,帶上一條康莊大道!



同盟會在廣州發動起義的同時,四月下旬清政府將錫良調任熱河都統,任命趙爾巽為東三
省總督。連帶著第二十鎮統制也由陳宧換成了張紹曾,蔣百里也被趙爾巽請到東北,重新
擔任新軍督練公所總參議。


「百里兄弟,你看天志這小子練的好兵,可不比我們在日本實習的時候待過的部隊要差啊
。」

藍天蔚看著在北大營外訓練的的一標弟兄,對蔣方震說道。幾個月的訓練下來,梁天志的
第一標與第二標之間的差別是越來越大。第二標標統聶汝清是典型的舊軍官,平時就對新
派的藍天蔚心懷芥蒂。他既觀念守舊加上對本身職責又消極應付,這個差距自然拉得更加
大了。


「豈止如此而已。天志這般操練法,與我在德國看到的軍隊比,只怕也相去不遠了。」

蔣方震點頭評價道。

不得不說有蔣百里在上頭罩著,很多事情就是好辦。梁天志一份報告上去,他就批了新軍
每人每月訓練用子彈增為五十粒。雖然在梁天志看來還是有所不足,不過他也知道蔣百里
已經盡了人事。


既然第二標的聶汝清還是不認真訓練,每人一個月甚至只消耗三發子彈。藍天蔚在梁天志
不斷的申請之下,也就乾脆來個大筆一揮,把剩下的份額全都給了第一標。

這樣平攤下來,接下來幾個月第一標就算每人打不了一千發實彈,至少也能打個五、六百
發的,梁天志才算是定了心。要知道張作霖的巡防營當年可是跟聚眾抗墾的內蒙土匪,真
刀真槍的在奉天北部各蒙旗地面上打了四年的仗。就憑一支成軍一年多的新軍一個標去跟
他打,還真有那麼點不靠譜。


自從西曆五月以後,隨著彈藥廠的廠房建築和機器安裝進入尾聲,梁天志把原本招來的工
人一分為三。讓一部分的工人去建修械所,一部分留在彈藥廠裡工作,剩下的就吸納入營
成為「軍伕」。他向瑞記洋行訂購的第一批軍火已經運到,如今第一標的各營、各隊裡都
配備了麥德森輕機槍。


至於給那些新兵用的第二批槍枝,目前還在海運途中。

彈藥廠一建好,梁天志倒不關心每天生產多少子彈,而是把伯曼先生請來的德國技師找來
,要他們想辦法先製造一批手榴彈。拉發式的手榴彈技術難度不高,只是西方軍隊中現在
不重視這東西。後面已經有那麼多機槍大砲支援了,沒必要每個士兵身上再多加累贅。


梁天志本來也想自己搞個迫擊砲來用用,可是修械所還沒蓋好。再說手榴彈的成本比起迫
擊砲還要低得多,又是馬上就能生產出來的,沒有道理不去製造。

另外還有一個可以立即生產的就是定向地雷了,梁天志把基本原理一說,要求做成同時具
有拉線觸發跟電線引爆的功能,沒幾天後第一個樣品就完成了。試驗之後發現威力稍微小
了點,因為彈藥廠並沒有生產高爆炸藥的能力。於是梁天志要求把原本一公斤半的定向雷
放大到五公斤,裡面混合裝填無煙火藥和TNT,實驗數次之後威力終於達到理想的標準。



直到入了營,這些「軍伕」們才恍然大悟:他們全都給人拐了。才進營門,就發給一身新

的青布衫和棉布長褲,一頂小帽、一雙膠底便鞋。貼身的汗衫、底褲,還有毛巾、牙刷、
搪瓷的飯缸、牙粉、針線之類,也都一一領了讓他們裝在公發的大背囊裡。每領一項就得
打個指印。


哪有人這麼對待力氣夫子的?怕不是給拐進營裡當兵了吧。

懵懵懂懂跟著大夥往前走,只見地上擺開一口口大鐵鍋,鍋中香氣四溢。帶隊的弁目叫他
們都拿好才領到的搪瓷飯缸,一個個上前打飯。鐵鍋後面站著的那些圍著白圍裙的廚子,
每有一個新兵經過面前,就往飯缸裡添上一大杓。白米飯、紅燒肉、青菜豆腐,每人手上
再一個雜和麵饅頭,吃完還有蛋花湯。這下只要不太笨的都知道,這兵八成是當定了。不
少人立時就紅了眼睛,只是撐著沒有哭出來。


看他們都吃得差不多了,那些弁目就領著他們去沐浴更衣。原本老百姓的衣服一律上交保
管,收據一式兩份,也得打上指印。等這些繁瑣事都搞定了之後,就開始下馬威了。

「通通站好了!待會各位帶兵的大人來,叫到誰的名字,誰就得趕緊跟著走!誰要不警醒
點,敢不聽號令小心挨棍子!」

於是那些梁天志以進行「軍官輪訓」的名義,請蔣百里從東三省陸軍講武堂額外調來的軍
官一一過來唱名,每有一排新兵到齊就領進營房裡安頓了。也有縮在人堆裡不動的,弁目
立刻大聲吆喝著把人拉出來,接著就是一下軍棍。


在現代化的背面,就是「人人平等」的紀律性。只有一個能遵循共同規範,而非所謂風俗
習慣的社會,才能稱得上是個現代化的社會。梁天志沒有時間慢慢給這些補充兵們進行近
代教育,因此也只有先依靠嚴格的紀律來加以管束了。


在不斷的軍棍和喝罵之下,新兵們不得不列成了還不太整齊的隊伍,被軍官領著進了營房
。全都安頓好之後,又被拉出營房到了校場上集合。總教頭李景林就站在台上,對著他們
訓道:


「有誰想哭想叫的,最好趁現在!哭完叫完,以後你們就不是老百姓了,我告訴你們,到
時候連放個屁都得先報告!」

有人扮黑臉,自然也得有白臉。梁天志接著上台訓話,勉勵了這些補充兵一番。什麼常山
趙子龍、白袍薛仁貴、楊家將這樣傳統戲文裡的人物說了不少,又宣佈受補充兵訓練期間
實拿四塊半,訓練完成後就比照正規士兵實拿五塊大洋,才算把這些新兵給哄好了。


接下來是軍歌教唱,對於如何編出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的軍歌,梁天志也是下了苦心。最
後卻還是從腦中的那一大堆「日後」歌曲裡面著手,勉強又找了一首來湊合:


  長白山上的好兒郎呀,吃苦耐勞不怕冰霜;

  伐木採蔘墾大荒呀嘛,老山林內打獵忙呀!

  哼唉嗨呦、哼唉嗨呦!

  長白山的東鄰藏猛虎,長白山的北邊有惡狼呀!

  風吹草低馳戰馬,萬眾一心槍砲響。

  掃除強敵,建設家邦!掃除強敵,建設家邦!


當然新兵訓練絕不會是這麼輕鬆寫意。這些補充兵們好不容易結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入營
第一天,進入各自營房睡下了。半夜的時候卻又響起了集合的哨音!

「通通給我起來!五分鐘之內校場站隊!」

進來的弁目對著大通鋪上的每個被窩都踹了一腳,然後大聲吼道。

新兵們連滾帶爬的下了床,又手忙腳亂的穿起衣服。營房之外楊宇霆派來帶兵的那些軍官
們早就負手站立,李景林就在正當中。周圍一圈全是舉著火把、佇著上好刺刀的洋槍的老
兵們。


新兵們剛迷迷糊糊、傻愣愣的一站出來,李景林劈頭就罵:

「你們這是兵的樣子嗎?一個個服裝不整的,待會都給我拉出來,先打三下軍棍!」

這幾百個新兵之中,能做到衣著整齊的,十中無一。結果自然是一個個先後被弁目按倒,
打得哭爹叫娘。

「誰敢哭哭叫叫,再加十下!」

李景林斥道:

「堂堂男子漢,哭得像個娘們似的,好不要臉!」

等到打完,李景林又說:

「現在再給你們三分鐘,回房把衣服穿好。待會哨聲一響,通通給我校場上站好了!」

莫名奇妙挨了頓打,不少新兵心裡都犯了嘀咕,動作也就拖拖拉拉的。不想三分鐘一到,
那些老兵們就舉起槍桿子把住了校場,刺刀直對著晚到的新兵們臉上晃,還有想闖的立刻
一個槍托招呼過去。


「進不了校場的,待會通通繞校場跑二十圈!」

李景林命令道:

「各排各隊現在開始清點,報告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等下官長下去檢查,還有衣服不整
齊的,一律做五十個伏地挺身!達到標準的弟兄,司務長領去吃夜宵。」

看著別人在旁邊吃著熱呼呼的炸醬麵,自己吹著冷風做伏地挺身,許多人臉上都露出了心
不甘情不願的神色。

「不服氣啊?你們還有臉不服氣?」

李景林訓著他們:

「你們以為關雲長、趙子龍是那麼好當的啊?想當英雄好漢,就要表現得像個樣子!以後
只要達到本教頭的標準,你們也一樣吃香的喝辣的。要是做不到──」

他伸手指了指那些有氣無力繞著校場跑的新兵。

「看見沒有,他們就是榜樣!都聽懂了嗎?」



「天志兄,我看汪拓海恐怕有些不妥當。」

自從正式當上標統,進行過一系列人事調整之後,梁天志就不再事事盯著手下軍官。作為
標統除了練兵,就是處理些日常營務、批批公文之類。偶爾也隱祕的與奉天各路革命黨人
往來,卻是不曾注意過營中個別人物的舉動。沒想到廖守忠卻突然對他提起了腳底下的問
題。


「怎麼說?汪五洲這人做事一向規矩,有哪裡不妥當?」

梁天志問道。

「最近他頻繁離營出入省城,我看著總覺得不對勁。」

「軍需官負責日常軍需,時常入城採買也是正常。」

「可即便軍需事務再繁瑣,一般每三、五天跑一趟也就夠了。但自從這個月初以來,他卻
幾乎日日申請出營辦公,肯定背後另有蹊竅。」

梁天志橫了他一眼,卻道:

「這事你先不要想多了,我會留意他的。」

沒想到梁天志還沒抽出時間去過問這檔事,第二天早上汪拓海卻自個過來報到,還遞上了
一封帖子。

「這是什麼?」

梁天志問道。

「是一位……朋友託我給大人送的信。」

梁天志不動聲色取過拆信刀將信封拆開,拿出信箋便讀了起來。


  梁天志閣下台鑑:

  久仰大名,時深景慕。聞君才兼文武,又有濟天下之志。方為滬上聖約翰學院之稷士,
  復投筆而往日、德習其雄長之兵事。向之賢達者皆事壯遊,竊以為古人之風竟復見於今
  日矣。自君返歸國門,年未及而立即統數營之眾,識者皆稱其中法度儼然、規模具備,
  足見閣下胸中之妙才也。不揣冒昧而來,知君當有以教我焉。


  觀諸方今世界之勢,列國競爭,弱肉強食,其國勢不振者至於傾覆之危。朝鮮我之舊屬
  ,甲午戰起方絕我而附日,今其宗廟竟遷於日矣!而我主少國危,士庶離心,或干謁於
  奸雄之門,或投效於反側之黨,竊以為將有不忍言之事。君又豈可懷國士之材,而獨坐
  於渤海之北,觀鷹鷙與豺狼相噬以亡我祖宗之血食。其奈天下何?奈蒼生何?


  茲有一緊要之務,事體甚大,未便詳書,當請撥冗一敘為荷。佇候明教,盼即賜復。

  雨文拜上。


看信紙上整齊的鋼筆字,字跡秀氣顯然是出自女子之手。梁天志一臉嚴肅,轉頭對汪拓海
說道:

「五洲,你是不是不想在我這裡幹了?當初我話說得清清楚楚,不論內外都不得攀附牽連
,什麼恩誼故舊一律給我放到一邊。你這個軍需官原也幹得不錯,辦事規矩、帳目清楚,
怎麼會這麼糊塗,去給我惹來這一身腥?」


「大人,卑職也是無奈。當初卑職派這個差使是走了門路的,這回人家找來了,卑職可躲
不開。」

「得了吧,這種事又如何會自己找上門來?五洲啊,我記得你家在福州。你是滿人?」

卻看汪拓海兩眼直瞪著地面,半晌才說:

「卑職是漢軍旗人,福州駐防八旗裡出來的。」

梁天志點點頭,卻不再說話,良久才說:

「既然找上了你,那你也就脫不開這個干係。你先幫我回話給對方,就說梁天志隨時候教
。待我見過了這位雨文姑娘,再與你計較不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5.253.34
jsoccer:頭推1F 07/28 18:40
kk13942001:頸推!!2F 07/28 20:37
winken2004:推3F 07/28 20:39
darthv:又有肉吃??4F 07/28 22:46
longface:新版前文沒有提到軍伕,本篇中軍伕可能得改掉。5F 07/29 07:28
ThomasJP:提了,絕對提了,我是用複製貼上來處理舊版的XD6F 07/29 08:30
ThomasJP:你看17435跟本篇仔細看就有
BillHuang:前日讀到福州駐防八旗漢軍階出旗為民 缺額滿州蒙古替補8F 07/29 08:44
BillHuang:http://bigfish.blog.hexun.com.tw/2474165_d.html
ThomasJP:感謝提醒,以後補充說明10F 07/29 09:16
ThomasJP:清末也有很多滿人故意說自己是漢軍旗的,藉此消災...
Hartmann:推12F 07/30 08:20
BillHuang:其實本來是看到定宜庄寫的資料 只是一時找不到13F 08/01 01:39
vijay:"大約是以為滿人糊塗,連數數都不會",實與口音有關,有研究14F 08/05 10:15

--
※ 看板: Jaie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20 
※ 文章分類: 第一卷
作者 ThomasJP 的最新發文:
  • +24 Re: [問題] 武俠在日本真的吃不開嗎? - C_Chat 板
    作者: 112.64.189.139 (中國) 2014-06-06 11:26:34
    其實也不見得日本人寫的中國故事就不能被接受 就不說田中大神寫的蘭陵王了(大陸有出版,個人評價是相當不錯) 井上靖寫的孔子,我覺得都比大陸拍的電影版孔子好N倍 (雖然現在的讀者可能會覺得那種故事很無聊就 …
    56F 24推
  • +3 Re: 信長時代的兵法 - Warfare 板
    作者: 58.35.255.34 (中國) 2012-09-23 19:11:44
    看板 Warfare作者 ThomasJP (筆劍春秋梁父吟)標題 Re: 信長時代的兵法時間 Sun Sep 23 19:11:44 2012 其實莫里斯改革的重點在於:荷蘭是低窪沼澤區 相較於瑞士 …
    3F 3推
  • +10 真‧海軍艦船科技樹 - Warfare 板
    作者: 114.94.236.177 (中國) 2012-09-14 23:26:14
    把到二戰為止的發展路線整理起來,做成簡明圖表... (省略驅逐艦和潛艇部分) 納爾遜時代 風帆戰列艦 風帆巡防艦 ├══════╤══════┴────────────┐ 蒸氣時代 砲廓式鐵甲艦 鐵甲 …
    14F 10推
  • +8 [小說] 第一卷後記:我為什麼寫天志救國記 - DummyHistory 板
    作者: 180.171.229.207 (中國) 2011-08-16 14:24:01
    關於天志救國記這部小說,它既不能算是歷史小說,也不應該屬於文藝作品,所以我想大 概可以把它歸類為幻想故事(Fantasy)的範疇。 以前在大學裡老師曾經強調,歷史是由過去的事實累積而成,所以歷史是沒有 …
    9F 8推
  • +16 [小說] 天志救國記--第二十章 新局II (第一卷完) - DummyHistory 板
    作者: 180.171.229.207 (中國) 2011-08-16 10:56:56
    為了向袁世凱表達善意,青水台會戰之後不久,奉天軍政府就釋放了以盧永祥為首的一些 北洋軍官,禮送他們去大連坐船到天津。 「這個梁天志……實在讓我看不透啊。」 袁世凱在書房裡沉吟道,他已經從電報裡得到盧永 …
    16F 16推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