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7-04-17 00:11:54
中時

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段興宇(中)、博士生張維中(圖右)與曾冠維,研發全球第一個以
紅磷為負極的「海量」電池。

3C產品當道,如何做出體積更小、電量更高的電池,是國際間科學家最想取得的突破。清
華大學化工系教授段興宇團隊,研發全球第一個以紅磷為負極的「海量」電池,電容量是
鋰電池的7倍、耗材僅需6分之1,研究成果登上奈米科學標竿期刊《Nano Letters》,也
美國化學化工新聞(C&EN news)撰文報導


段興宇團隊研發全新電池材料「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理論電容量是目前鋰離子電池使
用的負極材料石墨的7倍、但耗材僅需6分之1,不僅衝破鋰電池充電量的天花板,更大幅
延長電池續航力,為電池研究立下新里程碑。


團隊更用這個全新材料,成功做出全球第一個紅磷為負極的「全電池」,也就是可以實際
使用的電池。團隊已申請多國專利,並將嘗試應用於鈉離子電池,可望降低大型儲能電網
成本、提高可用電容量,為新一代電池革命性突破。


段興宇表示,磷是地表上最豐富的元素之一,便宜也易取得,潛力無窮;以蘋果手機
iPhone 7為例,目前作為電池負極材料的石墨耗重約6公克,若改用新材料不到1公克,即
有相同電容量,意即更小、更輕、續航力更佳。

段興宇說,目前鋰離子電池廣泛使用於3C商品,但作為負極材料的石墨電容量已達極限,
過去雖有學者嘗試以理論電容量為石墨7倍的磷替代,卻苦於磷幾乎不導電、如同絕緣體
;即使成功充放電,也容易急劇膨脹而破碎。


團隊耗時1年多,實驗數百種材料,終於利用「溶液合成法」,使用三碘化磷為原料,室
溫下5分鐘便能合成「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導電率大幅提升為100億倍,且這種新材料
經過數百次充放電後,仍維持穩定不破裂


研究論文第一作者張維中指出,成功關鍵在於「反向思考」,以往研究嘗試合成奈米磷化
物時,多使用要在高溫下才能釋放磷的前驅物,但團隊一次偶然試用沸點較低的前驅物三
碘化磷,產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也是全球首例。


團隊成員曾冠維笑說,實驗彷彿「在茫茫的化合物大海中,尋找最佳組合,載浮載沉、失
敗數百次」,當得知「配對」成功瞬間,感動難以言喻。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411004702-260412
清大研發7倍容量新電池 登頂級期刊 - 中時電子報
[圖]
3C產品當道,如何做出體積更小、電量更高的電池,是國際間科學家最想取得的突破。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段興宇團隊,研發全球第一個以紅磷為負極的「海量」電池,電容量是鋰電池的7倍、耗材僅需6分之1,研究成果登上奈米科學標竿期刊《Nano Letters》,也獲美國化學化工新聞(C&EN news)撰文報導。 ...

 



5.備註:

台灣龍頭大學

國際學術勇猛突破
(這篇看實驗過程的痛苦程度, 肯定不像某校造假連連)

結果反造成成天  "只會組裝不思研發+用嘴創新喊口號" 的台灣系統廠
能組裝就賣賺超低毛利的產品又少一個

有賣行動電源的公司業者表示: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248.184
※ 文章代碼(AID): #1OyubwgE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92355450.A.A8E.html
BigCigar: 113輸惹1F 04/16 23:11
ellychen: 會出車禍嗎2F 04/16 23:11
hogu134: 感覺好像很屌3F 04/16 23:11
fuhu66: 要起飛拉4F 04/16 23:12
LIONDODO: 從研究室走出來還要時間兒5F 04/16 23:12
winglight: 不要最後又被國外買走6F 04/16 23:13
dostey 
dostey: sci頂尖期刊就 台>清>央>楊>其他雜魚7F 04/16 23:13
以人數平均   就清>>台>陽 >other
至於央  就請勿偷渡了
E6300: 懶叫啦  導電率100億倍   超導體喔?8F 04/16 23:13
qweertyui891: 用在電動車上是不是會很猛9F 04/16 23:13
qweertyui891: 這要狗狗肉不用換電池就能環島惹
YuenYang5566: 才數百次 嫩11F 04/16 23:14
Restman: 6樓說到重點了 發現 理論 又如何? 最後還不是技術流出12F 04/16 23:15
he00589298: 注意人身安全13F 04/16 23:16
rookiecop: 那麼 哪裡可以買得到呢14F 04/16 23:16
ellychen: 技術轉移很正常, 真正實務測試很燒錢15F 04/16 23:17
Restman: 然後花費最高的價錢去享受別國只要半價就能取得的資源16F 04/16 23:17
lotus12350: 化工真的屌打生科17F 04/16 23:17
Dannyx: 看他講是跟原本難導電的磷比18F 04/16 23:17
ellychen: 台灣廠商只想拿到可以生產的產品, 測試你家的事19F 04/16 23:17
LouisLSYA: 我早說114一定行~20F 04/16 23:19
willschlafen: 114推21F 04/16 23:24
jily: 100e倍是什麼概念..22F 04/16 23:27
flyover01: 我竹教威武23F 04/16 23:28
eric6717: 大葉還在幹嘛 都被追過去了24F 04/16 23:39
windalso: 注意安全25F 04/16 23:50
TWLAB: 讓我想到石墨烯事件 記得備份26F 04/16 23:52
科技部都放棄追到底了
這種國家競爭力等級的科研謀殺案
就這樣隨便結案
Deutschll: 過馬路小心27F 04/16 23:52
genius0716: 結果跟之前oledㄧ樣28F 04/16 23:54
west70079: 雅量29F 04/16 23:54
※ 編輯: stherapy (59.115.248.184), 04/17/2017 00:00:34
charley1204: 騎車注意安全 資料記得備份30F 04/16 23:58
linfon00: 這種新聞一年出幾次 但也沒量產的東西出現31F 04/16 23:59
galaxy13: 應該被韓國高價買斷技術  然後台灣廠商要求無償授權32F 04/17 00:01
ru04hj4: 矽負極也是說得很強 而且矽超便宜 還是一堆問題33F 04/17 00:03
cx3373: 發了發了千萬不要給國外買走34F 04/17 00:08

--
※ 看板: K_ho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5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