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pid
作者 標題 [童年」自取其辱
時間 2014年10月18日 Sat. AM 09:52:09
老媽生病之後,老爸就不要我們了,老媽只好帶著只有兩歲的我回娘家住。
老媽生病不能賺錢,阿嬤也老了更不用說,我們家一切的經濟支柱來自住美國的阿姨和住汐止的舅舅。
畢竟是用別人的錢,老媽一直都很勤儉的過日子。反正吃得飽穿得暖,我從來不覺得有什麼不好。
但到了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事情出現了變化。
那個年紀的小孩大概是第一次認知「新台幣」這個概念,他們愛錢愛得不可自拔,於是產生了一種要命的比較心態。
「這是我跟我媽去東京買的衣服。」
「這雙鞋子是那個某某名牌的。」
諸如此類的對話每天都在上演,那是班上最大的娛樂就是比誰家有錢。
但是我完全插不上話。
出國旅行?沒有。名牌衣服?沒有。線上遊戲?好吃嗎?(當時我家沒有電腦。)
總之他們聊的我全都不能聊,因此我就被判定成所謂的原始人。
他們也會問我,沒有幹嘛不去買。我就很老實地回答:「沒錢。」
衝著這句沒錢,我的綽號變成了窮光蛋,他們跟我說話後面總不忘調侃我一句「嘿,妳家好窮。」
窮?那是什麼?我從不覺得自己窮,但事實擺在眼前,他們有的我都沒有,莫非這就是「窮」的意義嗎?
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除非東西壞了或是用完了,不然不管我怎麼哭怎麼鬧,也不准買新的。
(其實就算壞了也會想盡辦法修好,修不好就將就著用。)
我知道家裡的狀況,也不敢說什麼,只好每天晚上含淚把鉛筆削尖,告訴自己,等這些鉛筆用完,就可以買自動筆了。
但是我天生有著不服輸、不甘寂寞的頑強性格。
當時的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從家裡挖一些東西拿去「現」。
我把老媽年輕實用的鋼筆、已經絕版的塑膠書籤帶去學校,很得意地擺在桌上,說:
「這是我媽那年代的東西,很酷吧!」(言下之意即為「這你們總沒有了吧!」)
「蛤?那不就是舊東西嗎?」
「又不是名牌,也好意思拿出來喔。」
「屁啦,東西最好可以放那麼久!」
卻得到這樣的反應,總之沒有人相信,那真的是我老媽那時候的東西,他們講完還不忘了補一句:
「妳家果然很窮!」
我變成了窮光蛋騙子,綽號越來越長。
那天回家我終於忍不住,趴在床上大哭特哭:
「我要那種有輪子的書包、那種香香的筆,還有很多層的鉛筆盒……」
x
我就是這樣,明知比不過然家還硬是要自取其辱,但我其實很慶幸,那時老媽並沒有依我。
如果當時我真的如願買到了那些東西,以後的要求肯定會變本加厲。
現在我高三了,變成了一個無比現實又愛錢的傢伙(長歪了)。
但老媽還是告訴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教我愛錢還要懂得怎麼愛。
如果不是老媽的話,我一定會變成社會敗類,所以發這篇文,也有感謝的用意。
謝啦!老媽,妳要活到一百歲喔!
--
青草隨風輕輕搖
春樹之下遠遠眺
苦等少女千萬載
短短告白何時了
--
※ 作者: yoyo168yes 時間: 2014-10-18 09:52:09
※ 看板: Stupid 文章推薦值: 8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5337
( ̄︶ ̄)b gggg7979, kew291, isabella513, africa1991, lovemilk_66, david6115225, maybe0929, hero55213 共 8 個人 說讚!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