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TaiwanRich
作者 amyhuang (愛咪黃)
標題 [鄉民誌] 實務管理學-Paul Shih
時間 2012年08月17日 Fri. PM 03:16:28


                                        實務管理學
                                                           Paul Shih

管理學,一門深奧的學問,在大學,管理是一個科系研究四年都還不見得能夠研究透徹的理論,在企業中,管理學更是永遠討論不完的課題。管理學的理論與定義,可以在很多書上找到,也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但是實際上,在人生的路上,永遠都會碰到管理的問題,並且急需找尋答案。
 
管理學簡單功能分類有五種:計畫、組織、領導、協調、掌控,如果再分得更細的話,可以分成規劃、執行、稽核,言簡意賅,日前,筆者看了一本書,"最重要的工作書"(The Unwritten Laws of Business),裡面很直接的講述了一些管理上該注意的重點,分享給各位:
 
每一位主管都必須了解其執掌範圍的工作狀況(Every manager must know what goes on in his or her domain)
從創業者的角度看待這個事情,其實蠻有趣的,因為作為一個執行長執掌了整個公司的工作,而掌握一家公司的工作,越扁平化的組織,會花上越多的時間去管理工作狀況,而越多層級的組織,則會面臨了工作狀況是否被確實反映的問題,不過不論怎麼樣去調整組織,知道跟你配合的團隊的狀況,永遠都是身為管理者最重要的事。
 
不要事必躬親(Do not try to do it all yourself)
決定做什麼事情,是不是每件事情自己來做,是一項藝術,我喜歡舉以前球隊的例子,在一個籃球隊裡面,有所謂的學長學弟制度,尊敬是一回事,另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在於,學長有責任將球隊裡的知識傳給學弟,這樣不用什麼事情都由隊長來講,由教練來教,球隊會先有一定的規矩與制度,而隊長就有更多的時間能夠處理更重要的事。
 
專心於工作時,優先考慮最重要的事(Put first things first in applying yourself to your job)
找尋最重要的事,是一件困難的,但是從企業最高管理者的角度,最重要的事除了瞭解公司營運狀況之外,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在於管理人與組織,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通常都在解決問題,而大部分的問題都跟人有關,當公司找不到足夠人才來支撐公司的時候,管理者應該想辦法找尋需要的人才,當公司人才不能有效發揮的時候,管理者應該有效調整分工,這些問題的解法,帶給企業的,不會是產出,但是會是將每個環節都串在一起的關鍵,而這就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事。
 
所以,現下很多老闆跳出來說台灣沒有人才,我認為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是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多看一些人吧。
 
養成習慣,將事情簡化到一目了然(Cultivate the habit of "boiling matters down" to their simplest terms)
很多的管理者常常會忽略這件事情,筆者也是其中之一,在創業的路途中,很多的問題總是覺得很複雜,在複雜的狀態下就將其他的成員拉進來開會,結論是,把大家都搞得很複雜。其實,如果能夠抓到事情的根本,大家分工,其實甚至連會議都不用召開,問題就被解決了。這也是管理者很大的價值所在,很多的管理者要求隊中的成員要有120%的發揮,所以將很多問題直接丟給自己的成員去解決,卻忘記如果自己能夠簡化問題,搞不好大家只需要花60%的發揮,就能將問題有效解決,這就是管理者的價值。
 
遇到緊急狀況時,不要太過急躁,要理性務實(Do not get excited in emergencies keep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遇到緊急狀況,急躁人之常情,但是管理者被賦予鎮定大家的角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電影,每次打仗的場面,即使自己的隊伍比對方弱小,領導者還是要跳出來疾呼"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仗",甚至還要想出謀略來攻擊對手。
 
會議的規模不應太大,也不該太小(Meetings should neither be too large nor too small)
會議的文化筆者相信存在於每一家公司內,有的公司天天開會,有的公司甚少開會,不見得天天開會的公司會比較有效率,原因就在於會議的效率與意義,大公司的會議,總是會要求在會議前一天將會議資料寄出,甚至釐清每一個來開會的成員角色,原因就在於增加會議效率,並且讓每個會議都有意義,會議的結論也將成為下一階段執行重點,有效的會議絕對能節省每個人的時間。
 
養成決策明快俐落的習慣(Cultivate the habit of making brisk, clean-cut decisions)
切記一點,沒有決策是絕對正確的,很多時候決策的結果,都只有當結果發生的那一刻才知道答案,這代表着,作適度的研究後,抓準一個重點作為決策方向,當決策對了,繼續走下去,當決策方向有所偏頗,立即調整決策,每個決策點的反應速度越快,最後掌握的大方向與原則就是越接近成功。
 
最怕的就是為了做一個好的決策,花上很多的時間研究,即使決定再好,整個團隊可能都已經空轉了一段時間。
 
在宣佈重大決策或政策之前,不要忽略了適當"準備"的價值(Do not overlook the value of suitable "preparation" before announcing a major decision or policy)
不管在哪個團隊,從以前辦活動、球隊,到現在的公司,每個成員,都是筆者最重視的,也因為如此,所有的決定一定都是讓每個人能夠充分表達意見,雖然有些浪費時間,宣佈的重大決策,卻是能夠讓每個人都能信服的;有人會說老闆就應該每件事情掌握好,叫員工去做,這點也是一種管理的方式,但是容易讓與你合作的員工失去信任,最終老闆與員工就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老闆要省錢,員工要賺錢,所以吵都吵不完,但是反過來想,如果每個人彼此都給予一些尊重,其實事情會更好處理。
 
其實並非創業家才會碰到管理的議題,每個小主管、中階主管甚至到學生跑活動的團隊,那都是管理,我們可以選擇讓每個工作者花很多的時間來把一件事情做好,也可以選擇讓大家分工把一件事情做好,這都是因應不同的管理造成不同的工作形態,好的管理不見得帶來成功,但是一定會帶來更有效率的工作,所以每個管理者都該好好思考,如何讓你的團隊成員,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更大的效益,唯有如此,你的團隊成員才能慢慢越來越少加班。
 
與所有的管理者一起加油。



--
※ 作者: amyhuang 時間: 2012-08-17 15:16:28
※ 看板: TaiwanRich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38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