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Know
作者 標題 [轉錄][迴游] 茂生少事孑遺
時間 2013年10月05日 Sat. PM 10:35:12
※ 本文轉錄自 boyofwind 信箱
看板 Hellsing
作者 標題 [迴游] 茂生少事孑遺
時間 Wed Oct 2 09:31:53 2013
李茂生:
人憑什麼決定他的論述?其實是靠Power.
人下決定如果不去思考、論述,完全憑主觀,甚至用另外的目的決定結論,然後某程度上
還為這披上人權公平的外衣,見微知著,這國家會完蛋,大家都不去論述跟理解東西,都
想要最簡單的,而最簡單的東西就是「慾望」。然而每個人的慾望並不等同,最後只會淪
落成有人權保障公平性外衣的慾望大小的傾軋。
少年事件處理法一切以少年為中心,不考慮公益,不可能再說為公益犧牲該少年,少事法
不是如此,所以設計二十七條時有逆送制度,小孩子送到刑事程序,但在第四章又把刑事
程序改成類似保護程序,更可怕的是弄三個回流,縱然送至檢察官處檢察官仍然可認不用
刑事,送回給法官要求法官用保護程序來幹這件事,這不合理的機制是為了到最後的最後
仍然不排除,因為排除出去負面列表就會出來,雖然二十七條是大家所要求的逆送規定,
但是我不排除,我弄回流機制,這是一套到處都是精緻詐欺的陷阱,假借維護社會公益卻
完全排除社會公益。如果不要這套法律就不要,不要假借為兒童最佳利益去把少年切割到
最後。
司法院最近已經把這套制度空洞化,法官皆僅尸位素餐,假借社會公益恣意決定是否給予
少年資源或是機會,或許公法會指責說李茂生你根本就不懂比例原則,但是XX的,我跟
你說我最討厭比例原則,我也會講比例原則但是是講別的事情(相對輕微跟絕對輕微)。
我如果不去幹憲法的話我如何創設這套法律,我講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凱爾森(香港人H
K)純粹法學三階論,最低階法律的價值是從最上面來的,所以是價值的連鎖,所謂最上
面的地方是憲法更上面的一種價值選擇,下來有憲法然後一層一層下來,所以說在公法學
者觀點來看,最下面的判決及法律行為價值用論述的方法,可以論述到最上面的
Grundnorm(基礎規範),如果這是政治學的東西的話那他至少基本上可以連接到基本法律
是憲法的上面,就是他有價值連鎖,如果你這過程中有任何一處斷掉的話,就派十五個蠢
貨來修補,七百個偉大的蠢貨決定,我現在有點懷念林子儀跟許宗力的年代,至少他們還
會去想些東西。
其實這些修補不是修補,這是選擇性的,從此看出法律其實不是你想像中的價值連鎖,這
是斷裂的,這是一個法律的現實。即是說在你自己本身裡面要找到一個自我完結的邏輯來
運作,等到你要來修補的話,就是破壞掉己身邏輯然後回歸到最上面,但最上面其實跟下
面沒什麼關係。重點在修補的過程你運用怎樣的素材跟邏輯,法律人只會價值連鎖,一個
完美沒有漏洞的價值連鎖,所以一有漏洞就補,補了人權就進一步,而這基本上是騙肖仔
!因為它是選擇性的補。
如果它沒有價值連鎖,那你在某處勢必要有一自我完結的複雜系統去運作你自己的邏輯,
所以我才會說違法的相對性,沒有甚麼東西是一體性的,這也是騙肖仔。憲法價值如果你
把它落實下去,那它可能就會破壞這個自我完結的系統,修補與不修補是因為政治運作、
力量衝擊。「法律就是力量」,力量的來源在良知?道德?在與別人共同享有的META
精神?狗屁不通可以吧!法律運作就是力量運作,從憲法一個統一的力量對於一個地方性
自我完結系統的攻擊,我能撐多久是多久,撐不過去是不是在附近弄一些免洗筷自我完結
系統,分散攻擊力,在這些攻擊下法律還是可以不斷的生成然後殘留下一些東西。
我的歷史哲學不是大河劇歷史哲學,我的哲學是斷簡殘篇廢墟,重點在於被憲法攻擊以後
,整個被毀掉以後剩的斷簡殘篇,那個廢墟那個死亡,那個歷史的痕跡、稗官野史,這個
才是我們法律人每一步每一步所活下來的證明,而不是憲法體制的走狗。
當你學完憲法以後你有沒有深層的去思考憲政運作的制度是什麼樣的?好肚爛喔,事情就
結束了。
我在這裡教你的是一個不斷的在力量折衝,一直不斷的啪亢去抗拒憲法這條線、刑訴這條
線過來的所有衝擊,不斷使自己複雜化,利用裡面所有力量去自我生存的一個封閉型系統
,第三世代的系統。平常你一看到它攻擊一過來防護罩就啪亢的張起來,所以說同時是閉
鎖的而不是開放的。現實社會是一個力道的衝擊,你如何在很多很混亂的力道裡面,去製
造出一個很圓滑的制度,可以去順勢地把力道拉進來,不要的可以一轉身把力道丟出去,
這才是最高檔的法律設計,但是需要人來運作,只要人不見系統就不會動了,我把人鑲入
系統裡面。
翻到第十頁,社會一定會有變動,變動有兩種,第一個變動是本身進來以後社會可以把它
消化掉,用DNA舉例,CD(central doctrine筆者推測),精卵結合以後分裂時,會
先有細胞各自移動到適合的部位的過程,如果這基本的DNA中的鹼基序列有錯的話,那
器官生長部位會錯誤。一般的變動不會影響到CD,不會進入到DNA中然後傳達給下一
代,但是如果變動幅度非常巨大,它甚至可以影響到生殖細胞並進而影響到基因。改變不
一定很多,三萬個基因並非全部有用,有很多的鹼基訊列未被解明亦不知作用,有人認為
這些不明基因才是人突變的關鍵,我們要瞭解人類在演化其裡面經過幾次的突變,而這幾
次的突變又產生了怎樣的病變,我們當然要找到一個原始人來跟現代人做比對,原始人D
NA是最重要的寶藏,這在台灣,資訊卻在美國。
這牽扯到如果以人來跟社會比對的話,如果力量太大一進來的時候,本來我們要活存我們
會有個界線不管人體或是社會體制,其實這兩者道理是一樣的,這個變動一進來大到說你
必須要改變這裡的內容物它的規矩,它的Program,那麼這變動就變成世代交替的所謂一
個斷層,這斷層可能根據很多人有很多不一樣的區分,但有水準的絕對不會去用政治統治
權線的改變去區分,因為有時社會變化不一定一樣大。
傅柯在此通常分兩個斷層,一個是古典時代與現代,一個是現代與姑且稱為後現代的東西
(傅柯本人沒這樣講),這三個區分是從整個社會paradigm ,(孔恩所提出的典範移轉
),這是整個想法的移轉,古典時代到現代我們開始去說理性,然後從現代轉到後現代最
大的paradigm 指的就是從理性轉到欲望,這整個想法的轉變,其實是米歇爾傅柯在研究
很多歷史上事故的一個大前提。雖然傅柯很少提變動是甚麼,但是在這個地方我少年事件
處理法講的可能還是一個現代的東西,我透過這一世代的最後面去設計出一個斷片的東西
,但是傅柯更厲害的是,他說你設計出這東西那你有辦法擋得住paradigm 轉變以後所謂
社會的終結嗎?可能擋不住。那我在這裡只是想跟各位說一個社會變動出來以後我們要如
何去對抗這個變動?我們要改變我們的DNA,那其實你去改變DNA,DNA被改掉以
後就是一個paradigm 的轉變,一個時代就會轉換過來,但是你要做DNA或是paradigm
的轉變,所以如果你做一個社會的paradigm 的大轉變的話,你必須要把刺激的力道轉到
平常沒有看到的這一群人,你把視線偏移過去,這東西叫「凝視」,拿一個手電筒往未看
過的地方照過去。這邊有一個燈泡只照亮這個圈圈,一個刺激進來這個圈圈毀掉的時候,
這個時候就要拿個手電筒往外照看這房間有什麼地方可以救你?
古典到現代或是近現代,轉變最大的就是勞動跟性,性這個地方的話走的是那條路線,勞
動的話走的是監獄學的東西。女性與兒童,先講女性再講兒童,所以兒童會到這個地方來
嘛,但是下一步會怎麼轉我還沒講,到這個地方來我們開始用一個paradigm 的轉變,把
女性的地位確定下來,小孩地位被確定下來,然後我們透過多種多樣的方法來認識每一個
小孩子,把他們一起全部圈起來,一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發現有小孩子在這裡,可能沒有精
神病患或犯罪人那麼恐怖,但是我們先把精神病患跟犯罪人圈起來然後切割,切割完以後
再去觀察每一個人的變化,每一個人身體的特徵,精神的特徵、受到刺激以後的變化,我
們把他stereotype,弄出一個個人的形象,所以我才說這是一個理性的時代,兩三百年我
們發展過來,什麼是人?有理性的便是人,沒有理性就是非人,所有學問都是人與非人的
交錯,所以我們很多法律就會去弄像精神衛生法那一類的東西,民法的監護制度啦!讓你
沒有任何一個往外溝通管道,你沒有任何一個發聲口出去。
你可以看到整個這樣變動過來是先切割一個人,然後把每一個人的負面列表做出來,然後
翻過來就是正面列表,所以我們開始教育每一個人,但是我們開始教育每一個人時,我們
會相信一件事情,就是到這個最後面的階段的時候,我們要去對抗的這條線是什麼玩意兒
?這條線透過學校透過教育透過家庭等等裝置,用這個裝置整個在社會上開始運作,深植
人心以後,我要去破壞這種想法,在這個地方性的地方弄出一個東西的話,我在這個地方
必須要去破除對於每一個小孩子的概念,但是我把這東西(少事法)弄出來,我說不要用
理性去設計一個法律因為那是選擇性的價值連鎖,我在這裡弄出一個非理性的,一個從生
存的慾望去搞出來的一套制度,這套制度他有他的一定的柔軟性,受到刺激的時候可以選
擇性地排除,有些刺激則會吸收進來,我認為我可以設計出這套東西出來,而且事實上我
在民86時就設計出來了,問題是民86年世界又產生另外一次異變,這一次很大的一個
斷層,很有可能不是我在這一個世代末期所設計出來的這個東西所可以去承擔的,我花了
一生的東西現在已經慢慢在後退,我能夠讓他活存多久就看這次斷層衝擊多大,是不是大
到無法忍受,斷層已經出現只是台灣還沒感受到,現代到後現代就是我說的新自由主義那
一套東西。
那我們在這邊不是說這一套知識出來,知識會弄出一個切割個人的技術,那這個技術需要
一個unit一個裝置來加以運作,我們藉這些從下面過來的社會裝置,我們把他殼子留著移
轉過來,某種程度上我並不想要做一個paradigm 的轉變,我只是把知識翻轉而已,把技
術翻轉而已,把直線知識跟技術結合體的那種裝置的殼留下,塞不一樣的東西進去,製造
出這樣的少年事件處理法,但是此時又來一個很大的社會變動,而這其實1980年代就已出
現,只是我們的法學反應比較慢一點,那時候出現新保守主義,大國也就是說你們現在學
的行政法都是騙肖仔的那種的衝擊已經出現,縱然有人仍無法放棄舊的paradigm ,但是
政府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力量(福利國概念消亡),整個社會開始變動,我們所注意到的絕
對不是這段時間裡面所形成的每個個人,而且這個個人會根據一個跟每個人客觀環境不一
樣的那種的現狀,超越這種現狀給他一個META的規範(人要理性行事、合理計算),
如果每個個體的所有個徵都不一樣,那為何可以說彼此皆是人?其實是一樣的META的
東西,那這個META的規範其實就是這一段時間裡面被創設出來的,而他如何創設,他
把人抓起來開始觀察開始切割,讓他成為一個身體柔軟,時間被切割的存在,然後我們再
設計一些社會上的裝置,包含國家裝置在內,然後用這裝置去把權、把知識跟技術一步一
步的刻進你的身體裡面,我講的最簡單的一個像是刻畫什麼東西(學生對於分數的在意,
跟其後分數制的翻轉,舊時代老師可以用很細微的分數來刻畫差異,如八十八分及八十九
分是量的不一樣,八十九分及九十分則是質的不一樣,但新制度則是給你一個範圍,你在
這個範圍內不要亂跳動,要亂跳動要經過我的審核),個體化的東西透過評分等等刻意的
讓你去掙扎來覺得說這是有用的,一次開放八百名的時候不是考上律師而是考上以後名次
在哪?分數跟級次已經刻印在我們身體裡面,但在一個世代的大變動以後我們不會去感覺
個人的差異化,因為我們講說一個SLOGAN,我們要的是一個能夠不斷開發自己創意
的時代,這個不是理性而是創意的時代,他鼓勵你去非理性的從慾望的表現所展現出來的
一種非理性的設計,看起來自由度獲增,但是沒有創意的人如何活下去?我們到這個時代
根本不會去管每一個不一樣的個人到底有沒有去尊崇一個最基本的規範,創意能不能像理
性一樣可以做一個評價?每一個人都有可能表現出創意,那問題是說這個創意有沒有在這
個社會上能夠發揮得到人們肯認的地方?他是一個非常功利的東西,他不能把我們個人的
差異化去整合出說我們大家都要有創意,這跟我們大家都要有理性是不一樣的,理性那種
讀寫算真的是一種客觀標準化的東西,我們可以根據這東西把人Ranking,但是到創意的
時候我們講說每個人都有創意,只是你有沒有機會把他發揮出來而已,這個創意能不能發
揮出來能不能受到社會肯認要看它的功效,那這樣下去創意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隨時都
可以發展出來的東西,那這樣創意就變成不是說整合每一個不一樣個人的標準(中央標準
、Meta的標準)。
這時候我們就開始講說人的多樣化,這邊講的是人的統一性質(理性),這邊講的是人的多
樣化,學習的多樣化,等等的體制改變,看起來我們好像是多了一些很大的自由,但是事
實上這種多樣化是被功利所侷的、所控的,所以說我們去看一個最簡單的大前的M型社會
,我不管你怎麼樣,你有沒有創意我不管,你有創意的潛能也可以,一剛開始如果你要停
留在中產階級,你就是M字形社會,你再也不是社會中堅,社會由右邊的人來領導,然後
創造出一大堆左邊的人,那再用社會制度去把這些人塞到社會邊緣去,到這時代我們講多
樣化的時候,就已經不講個人,多樣化是每個人都有可能每個人都有特質,我們開始不去
重視統一的規格化,你有統一的規格化才會有個人形象,這有點弔詭,等到你沒有一個統
一規格時你個人就不見了,那你不見得話社會制度到底要去控制什麼東西,變控制人口,
控制他的流動,控制他的動向,控制在這個社會裡面到底人一生要給多少的貢獻度,我們
透過變動去把人關起來,去理解到每一個人到底有什麼共通的特質,那我們弄出負面列表
、正面列表,一弄過來至少中間一切,好的個人、壞的個人就會出來,所以在這種時代裡
面我們只會有兩種人好個人跟壞個人,個人是沒有特性的,因為每個人都有理性怎麼會有
特性呢?所以在這裡說的尊重個人是去尊重那種具有同一性質的人,這種人才是個人。我
們會有一個META的東西去把所有的客觀差異整合起來,然後這META就去區分善惡
,一個規範就出來了,那是一個很大的社會變動,因為做這種事要挹注很多經費在教育上
,要花多少錢去維護這家庭系統?經濟系統?法律系統?你當你一個國家或者說是你一個
資本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的國家根本無法控制,整個無國界的東西一出現以後,這
個很大的社會變動,已經不是原先的那種體制那種知識那種技術,那種社會裝置可以去承
擔的,所以我們從政治開始改變,最小限政府、保守政治、保守主義、及新自由主義控制
下的自由主義、人工而非自然競爭等等的多種想法就會跑出來,一出來我們就開始說人是
多樣性,而既然人是多樣性,我們就沒有META,然後個人的觀點就會不見了,我們社
會統治的對象就變成人口,而人口就是統計數字,人是一個什麼樣的動物?熱點在哪?我
們做這種很大的一個人口流向的控制,但不去管每個人符不符合META,沒有META
我們就只剩數據,我們重視的是你可以有不一樣的想法也可以變動,但是最大的社會結構
把你固定下來使你不能再流動,而且很快的這種東西會出現。
一個山頭立足點每個人都不一樣,立足點不好的人(路斷修橋v遷村)放任,但是往上爬
大家規矩一樣公平,立足點不好的人容易犯規,但反正犯規就記點,最終大家都爬到頂端
時,點數很少的人跟點數很多的人是不一樣的,點數很多的人就是觸犯國罪,咻一聲就掉
下來了,對我來說頂端跟下來才會講到,中產階級怎樣干我什麼屁事?這就是第十頁的小
圖的意義。圖示:
對象 言說的形成 權力技術的媒體 具體的技術 技術修正 言說再擴散
少年集團 理性→讀寫算 學校教育 拘禁式教育(寄宿) 教育改革 下一步
、體罰、權威填鴨
感性→可愛 家庭 嚴父慈母、無限親 包容與溫和 下一步
權的壓抑(打是愛)
個別的少 階層發展的個 環境(不分學校 合法的刺激與合理 ???? 下一步
年 體 或家庭) 的、自律的控制
這個時代剛開始我們弄出嚴父慈母,學校跟家庭的關係,(鞭打?)的時代到所謂知識的
傳授3R的問題,這都是知識跟權力嘛!我們發展出對於每一個必須符合,每一個個人他
需要的技巧,我們要用什麼方式讓他獲得這樣的技巧,去刻畫他這樣的性格,去規劃他的
人生,等到說沒有個人時情況就不同,所以就換一個????號,下一步嘛!我們少事法
是這個時代的最末端,所以你要了解那個時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現在比較大的問題是
,在這個世代的最末端,斷層之前的這最末端,所發展出來的渾沌(失像?)複雜系統,
又閉鎖又開放的那種東西,那個不能活存到這個時代,以目前的狀況來講好像是很難活存
過去,所以這堂課就教到我退休為止。
(下課)
因為少年事件處理法跟少年法院這個制度,最主要是美國,有些國家在1870、1880左右就
已經有類似機構但無專門法律,美國其他州除了伊利諾州以外在教育法裡面都有類似的機
制。
第一個成立所謂用法律來創造少年法院,弄出一個社會裝置,由這個社會裝置承擔起知識
的創造跟權力技術的運作,全部的專家級的都集中在一個社會裝置裡面,那是1899年的伊
利諾州芝加哥的庫克郡,集結了上一個1850~1990世代所有社會運動的結晶,二十世紀初
期開始做的這制度最輝煌的時期應該是1990~1920,1920以後體制全部出來然後開始變貌
、轉變,1980轉變得最為嚴重,就是從這邊要跨到這邊(應指從現代進入後現代),前後的
美國少年法治的變化充分的表現出這個斷層的效力,當然在美國刑事司法亦同,反倒是德
國於1900~1980較沒有變化,對於少年的社會裝置不是那麼的強烈,少年的個體性(META)
還沒出來,是跟成人搭配在一起前進的,某種程度上他的落後性使他在1980年代受到的衝
擊是最小的。
德國在整個財經界以及對於少年的制度,所有制度都採取了新舊自由主義的中間路線,而
採取中間路線一定要維持住META,使每一個不一樣的個體可以變成個人,每個都具有差異
性的個體會被我們用凝視用一種視線的切割弄成是個人,個人只有一刀切成兩半的好跟壞
,沒有個體化的問題,這種東西挪到這裡來的時候如果不能把META繼續留下來的話,可能
夾雜在中間的這種動能就會消失掉。
台灣在從來沒有所謂META的情況下,我弄了一套這樣的制度,並認為縱然經過1980年的衝
擊還是可以活存下去,不過顯然是我判斷錯誤,我錯的是我到底能夠拱進去多少人力去運
作這樣一個後現代的所謂自我再製的系統,這是跟德國完全不一樣的,我在這裡不是講個
人,所以說我反理性,我走尼采的路線,但是我會走在這個時代裡面被消滅掉的個體的路
線,但是這絕對不是由創意這種東西來表彰出來的,而是每一個人現在的存在,沒有過去
、未來,沒有連續性只有斷片性,沒有甚麼可塑性,只有不可預測的將來,這是我文章裡
面渾沌系統那個SLOGAN,不是延續而是斷片,只有現在,而這個系統到底能不能穿過去可
能不是我所能夠看到的。
美國在這段時間(1850~1990),1850前就略帶過去。
美國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怪地方,有一群人搭著衛生紙船來到新大陸。當時的殖民地地
區以外充滿紅人跟熊熊,另外還有法國或西班牙人的地盤。那時人口集中在三個Colony,
一開始是沒有法律制度,是用衛生紙公司的名義整個移民的,公司除了有王文宇會講獨立
董事之外,董事是權力最大的,然後就變成執政官,然後下命去糾正轄區裡面所有的事情
,只是執政官通常私心很重、惡劣。這些小孩子最主要是幹嘛?小鬼在殖民地裡常常撲通
就溜出去了,就獨立自主了,就娶印地安人然後可以活在外面,你沒辦法像歐洲一樣你不
聽話我就不讓你繼承,然後小鬼只好乖乖聽話。因為沒辦法控制小孩,只好用很強烈的手
段制定許多不合理的規定,但是不合理的規矩不只控制了小孩子不讓小孩子到外面去,那
裏面的殖民者也被弄得亂七八糟,於是殖民者憤怒並宣稱執政官不可憑己意獨裁,要另立
自己的法律,而首先沿用聖經法律並拿掉其中一部份內容(藉由解釋),只剩下紀律規範
部分,那時聖經解釋即是人性本惡,需要透過犧牲奉獻信仰來去除本惡,透過對自己極端
的自裁,來尊崇很高尚的存在,因此對於青少年要用很嚴格的方式去把惡壓制下來,不然
長大後不堪想像,導致彼時對待青少年極端惡劣。這某種程度上執行一陣子直到聖經解釋
不夠需要引進英國法的情況下,英國法規定七歲以下無責任能力,七歲到十四歲限制行為
能力,十四歲以上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責任那地方不像我們是責任減半,要看他的情狀如
何,基本上可以當作七歲以上就是完全責任能力,只是還沒滿十四歲之前有裁量餘地,小
孩子在英國法理面毫無地位,只要一觸犯社群的、財產的利益,就是死刑。英國法非常刻
酷再加上前面所提的人性本惡,所以對小孩子都採取極刑,但是他們某種程度上從英國過
來所以討厭英國制度,不得已才採用英國制度,他們法官就利用七歲到十四歲的裁量餘地
,表示對於這些小孩子偷馬(重罪)裡面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在裡面,法官就不敢判死刑,
並用別的方法取代刑罰、釋放小孩子,最後蔚為風氣後法律制度陷入混亂。
為了要尋找一個新的東西來替代,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對於聖經的人性本惡的解釋開
始轉變,轉變成人性本善,透過政治哲學上的改變來漸漸改換以前根深蒂固的清教徒觀念
,首先講到洛克,人生來沒有善惡問題,人生來是一張白紙,接著是盧梭充滿君父思想的
愛彌兒,闡釋小孩子生來就是充滿善的東西,只是受到環境壓抑使善無法表達出來遭到扭
曲。美國本土教育學家杜威根據這兩者的想法發展出自然教育法,在一個生活環境裡面如
何透過生活的體驗除去小孩子惡的那一面,讓善的那一面完全發揮出來,宗教、教育都改
變了,剩下的是在實務上面就必須要去創造出一套新的學問使大眾相信人是可以改變的,
所以可以不用殺死人,法律制度在這樣的邏輯下就可以開始配合並進行改善,那這一種學
問就是犯罪學,犯罪學牽扯到歐陸犯罪學基本上還是認為人性本惡,所以才會有人不囉嗦
的生來犯罪人理論,但是維也納學派的佛洛伊德有悄悄地改變這種觀念(人性本惡可以透
過改造一步步的改變),那這種佛洛伊德思想進入美國完全取代人不囉嗦的生來犯罪人理
論(骨相學),那這種知識、宗教、教育學的轉變,到最後犯罪少年的轉變,這三種不一
樣知識的轉變開始型塑出知識的力量,然後再從這裏面我們透過1850~1990五十
年間的Child Saver運動,逐漸把這想法一步步的落實發展出真正的權力技術,在這知識
跟權力集合起來的最後的一個社會裝置,少年法院就在1899年這裡。
-------------------------------------------------------------------------
真是斷簡殘篇的一段
XD
--
十九世紀末,巴黎總主教寫給第三共和總統的一封信上說:
我這個老主教一生經過七次政權更迭,而天主並沒有允諾給共和國不朽........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40.112.252.171
→ :可以借我轉到精準嗎>''<? 推1F 10/02 20:01
→ :想當初我們還為了這段話開一個讀書會.. 推2F 10/02 22:17
→ :可以啊,XDDD/對啊,超慘 推3F 10/02 23:04
※ Nazuki1022: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0/02 23:56--
--
※ 作者: boyofwind 時間: 2013-10-05 22:35:12 來自: wl066.cc.ntu.edu.tw
※ 看板: WaKnow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722
( ̄︶ ̄)b lue2013 說讚!
2樓 時間: 2023-12-29 18:46:58 (台灣)
→
12-29 18:46 TW
可是只有想瘋狂生小孩的人的基因才有辦法延續下去,你不生就是那些瘋狂生小孩的人的後代會主宰台灣
3樓 時間: 2023-12-29 19:58:01 (台灣)
→
(編輯過) TW
這學者的話比文言文還難懂, 其實人性不是本善, 也不是本惡, 也不是一張白紙, 而是善惡兼具,比例由基因決定,教育及環境確實會改變一個人,好比說黄金鍍上黑鋼,社會會以黑鋼的角度與其互動,會把它放在黑鋼應在位置,但其實質仍是黄金,因此有時你發現教化有用, 有時無用,那是因為人們無法參透這個人的本質(事實上只有天知道)。結論: 1.人可教化所以應該廢除死刑是對的。 2.教化無用,人的行為表現根本就是本質的表現,因此應該有死刑,也是對的。 3.人性是未知的,如同人有無靈魂是未知的一樣,所以給惡人死刑,有時是對的, 有時是錯的(像不像量子世界的詭魅)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