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evenfall 轉寄自 ptt2.cc 更新時間: 2012-03-21 15:48:47
看板 
作者 ZZZZZZZZZ9 (Z9)
標題 Fw: [新聞] 月薪沒10萬就是不夠努力?老一輩勸年輕人該反省
時間 Mon Mar 19 23:12:11 2012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Gossiping
─────────────────────────────────────

※ 引述《sh021515 ()》之銘言:
: 「每天搭捷運,只見新鮮人人手一支iPhone、穿戴幾千塊的衣服手錶;這些人沒能力開源
: ,又不懂得節流,怪誰?」究竟台灣是真的環境不好,讓年輕人不敢買房、生小孩,還是
: 單純因為「草莓族」無法吃苦,每次都當月光族,太喜歡享受?這個議題在社群上引發很
: 大的爭執與辯論。
: 買不起房子、不敢生小孩,就一定是政府的問題嗎?台灣人想在台北買房子,必須不吃不
: 喝12.9年才買得起;在台北以外地區買房子,也得8.3年不吃不喝才有可能。相較於日本
: 人7.3年、韓國人4.5年,台灣人的痛苦遠較日韓來得高。加上台灣人的平均工時也比日韓
: 要長,有民眾忍不住在某知名社群網站上抱怨,「這種工作環境,真的要怪年輕人不努力
: 、不反省嗎?台灣的父母根本無時無力教育下一代。」

看完這篇文, 結果就只是「某知名社群網站有民眾這樣說」而已. 哪個
網站? 哪裡呢? 若新聞源頭如此, 那跟釣魚是無異的. 但既然這樣說了
, 對症下藥, 邏輯地去看整件事.


如果是不夠勤力是問題源頭, 那麼, 是否勤力就可以解決問題?
如果是消費本身問題源頭, 那麼是否減少消費就可以解決問題?

首先要看看收入是怎來的, 站在一間公司營運的立場來說, 收入是這樣
來的:
1. 一件商品被確認將會被消費, 即是有「市場」
2. 市場存在, 所以塔上商品和消費者的方式, 即是有「生意」
3. 因為確認了能賣掉甚麼商品, 故製造商品, 所以有「生產」

雖然有很多奇怪的包裝方式, 但富做生意經驗的朋友說, 所謂生意, 本
質上就是「一買一賣」. 沒有市場的東西, 無論那是甚麼, 都是不能賣
的, 不能賣的東西, 就不會形成生意.


因此, 當把問題怪罪於消費的時候, 那些人基本上是完全無視了消費是
經濟的基礎. 不斷灌輸反對消費的觀念, 結果就必然是壓縮國內市場,
不會被消費的生產, 在經濟上不僅沒有好處, 而且更是虛耗資源, 製造
必須被處理的垃圾. 像賣不出去的書, 就是很好的例子, 連當廢紙回收
也要額外的處理成本. 「消費不足」就是「市場不足」, 市場不足的話
, 那就是說已有的生產量已經超過了能消費的量.


傳統意義上, 所謂「勤力工作」, 指的是就是增加工作量, 也就是「增
加生產力」, 每天工作八小時變十二小時, 這就叫勤力. 而這樣的結果
就是增加生產力. 生產量超過了消費量, 然後再增加生產力, 那就是把
情況惡化. 換句話說, 勤力不僅不會解決問題, 還會把問題變嚴重.


邏輯上壓縮消費, 增加生產, 那是在製造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只是臺
灣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 可以輸出外地的「市場」, 才使人有著錯覺認
為, 任何時候, 減少消費增加生產都是正確的觀念.


這始終是依賴外人的, 有一天外來不再提供那麼多市場時, 再死要增加
生產, 或者節用, 皆不會解決任何問題的. 重點在市場, 而這篇文寫的
思考方向, 有很大的錯誤.


不過, 這並不是說, 人不需要努力. 只是努力的方向不一樣, 因為市場
是變化了, 變化成以前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 需要一些新的商品. 只要
你能提供那些東西, 你還是有市場的. 即是所謂的「產業升級」和「創
新」, 那並不是一些興趣, 而是你沒辦法創造前所未有的東西, 你將會
面對的是一個個已飽和的市場.


也就是說, 不再複製過去的成功, 不再死隨以前的生產方式, 要使更多
人去使用新的生產方式, 生產新的商品, 這才是努力的方向. 這就是真
正的「開源」.


同樣地, 所謂「節流」, 節的並不是消費本身, 而是消費上對外依賴的
程度, 和生產上對外國市場的依賴. 也就是怎樣能使臺灣能更多地使用
臺灣自己的產品, 而不是外國同樣的產品, 所以到頭來, 也是要怎樣去
創新, 去建立一種, 臺灣人會用回臺灣貨的商品價值. 日本, 德國和韓
國都是走這方向.


所以所謂的努力, 都是在於「想新方法, 實驗新方法, 擴大可行新的產
業」之上, 而不是在於「更投入去重覆已有的工作上」.

因此如果要說懶惰, 則任何沒有想要想新方法, 只是想不斷重覆自己過
去的收入方式, 就能夠使經濟變好的人, 都是懶惰的. 他們懶惰的並不
是手的懶惰, 而是腦的懶惰------把問題歸究於「年輕人不懂開源節流
」的人, 有沒有認真去想過「甚麼是開源節流」?


我知道很多年輕人都沒在想, 他們是懶惰的, 但是自己沒想過的人, 也
沒資格言之鑿鑿的只去說別人, 他們也是犯了同樣的問題. 所以他們也
是懶惰的, 如果大家都沒在想, 這懶惰是無分世代的.


至於自私, 任何人只想自己的謀生方式可行, 就不管整個社會別人該怎
樣謀生, 也無法把社會及經濟當成一個整體去經營, 那就是自私. 比方
說, 自己有一盤收入不錯的生意, 看到有人建立新的事業, 不僅沒有認
為這是在為社會謀轉機, 反而嘲笑那些自己不理的新事業不踏實, 不

能賺錢, 也不願意在自己賺到的錢上對新事業進行投資.

這種自己有了謀生的手段, 就對於社會的整體發展, 不聞不問, 關我屁
事的態度, 不去理解新的產業, 不去解決世界市場的變化, 不願意進行
任何投資, 扼殺創新, 嘲笑不理解的新興產業... 就是在扼殺社會的發
展, 就是自私.


比方說, 因為考上了甚麼而當上了人生的勝利組, 而看不起沒考上的人
, 也看不起沒發達還在底層爭紮的創新行業, 把收入比一比, 不斷講自
己對自己人競爭的成功, 重重包圍在巨大體制和政府等保護傘下, 卻不
願意去對外競爭. 到頭來所謂高收入, 那只是指他們在社會中找到一個
良好的吸食口, 卻不等於他們在解決問題上有任何意義------假設他們
自己不是問題的源頭的話.


我沒否認過那些過去的產業很賺錢, 但他們的賺錢如果沒對臺灣對外的
生存能力, 形成任何好處, 那種收入可以是沒價值的. 在炒賣房產賺到
一千萬, 比不過你創造一件臺製的新商品, 拿到外國賣到一百萬, 因為
炒賣房地產賺取暴利, 利潤是從自己社會吸的, 而把創新賣到外國, 利
潤則是外來的.


不去認真想這問題的人, 都是懶惰的, 自私的.

至於下一代的懶惰和自私, 我沒認為這不對, 可是並不是單單下一代自
己的錯, 上一代到底在為下一代灌輸些甚麼? 上一代有為下一代灌輸社
會和經濟是整體, 共存共榮的概念嗎? 不是, 上一代只是不斷的強調個
人要在體制上爬的「唯有讀書高」觀念.


那是懶惰的, 因為根本沒認真去想產業, 把未來推給一個含糊的方向,
「讀書」, 為甚麼而讀? 讀些甚麼? 讀來有甚麼用? 一概不管, 就只是
說「讀書」. 這種不去想像未來產業的變化, 死守過去做法的思想, 難
道不是懶惰?


而且這樣把人硬要教成國考機器, 使年輕人追求的, 並不是發揮想像力
, 創造能夠振興經濟的新產業, 而是擠進公務機構裡分享稅金. 或者在
大公司工作, 活在一些大機構的保護傘下安然活著, 因為大家都想自私
地不冒風險------新產業別人來做. 這又不是自私嗎?


結果下一代懶惰和自私, 是上一代的懶惰和自私教成的.
有些人可能真的是無可救藥的.
每一代都有, 但更多人是被環境和教育變成這樣的.

但被錯誤的方向教導了, 導致向著錯誤方向努力的人, 他們很努力, 卻
練就了一堆錯誤的技能和價值觀. 那他們卻是受害者. 如果我們說臉書
很賺錢, 臺灣又完全有開發臉書的能力, 可是我們卻因為種種古怪的意
識形態和社會氛圍, 使這種產業根本不可能被種出來的話, 那麼, 所有
擁有這種氛圍的人, 促使這氛圍的人, 都是和經濟作對. 他們在摧毀自
己不了解的事情, 他們甚至不了解, 自己正在摧毀經濟.


換句話說, 一切不開明, 拒絕改革的人, 就是懶惰和自私的人. 賺再多
的錢也彌補不了這罪孽.

把問題單純歸究在「消費」, 「不勤力」的人, 正是此類.
他們必須理解, 他們應和年輕人是一起解決問題, 而不是置身事外.

: 本沒前途」。但是王品集團老闆戴勝益卻有不一樣的觀點:「年輕人薪水不到四萬,不要
: 一味的存錢;應該要懂得投資自己、拓展視野,替自己創造更多可能。」究竟哪一種價值
: 觀比較適合在今天使用?恐怕見仁見智。
: 2.新聞連結:
: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319/32700.htm
月薪沒10萬就是不夠努力?老一輩勸年輕人該反省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圖]
「每天搭捷運,只見新鮮人人口一支iPhone、穿戴幾千塊的衣服手錶;這些人沒能力開源,又不懂得節流,怪誰?」究竟台灣是真的環境不好,讓年輕人不敢買房、生小孩,還是單純因為「草莓族」無法吃苦,每次都當月光族,太喜歡享受?這個議題在社群上引發很大的爭執與辯論。 ...
 
: 3.備註:
: 怪誰?

--

    民國無雙更新 v1.3 抗戰篇 - 蘆溝曉月:
    http://sites.google.com/site/kowloonia/home
民國無雙官方網站
這是意淫(供任何立場的人, 真的)戰略遊戲民國無雙儲放的官方網站, 主要用途就是發放遊戲的基本資料, 規則, 以及提供討論區的連結. ...
 

    順便宣傳一下 SLG 版, 因為沒人氣的關係, 接下了版主之位. 想談
    戰略遊戲的, 不管新舊的都可以過來. 我有玩過的多少都會答一下.

--
apa9394:這一篇文章值 1000 Ptt幣03/19 11:18
apa9394:原PO應該有點年紀 而且至少月入6萬以上 我有答對嗎

算薪資的話後者是對的.
31 歲算「有點年紀」嗎?

至於是否退休之後就一定會嘴炮, 我認為是品格的問題, 有些人退休之後
還是會看清楚整個世界的變化, 有些人只能看到自己而已.

eipduolc:只能推了03/19 11:19
handsomeKim:他們已經領退休金在爽了,當然置身事外打嘴砲03/19 11:19
reluctant:C大,我覺得你認真了。03/19 11:19
kimkim:好文03/19 11:20
※ 編輯: chenglap        來自: 61.18.51.146         (03/19 11:21)
GunsNRoses:專業C大 好文不M嗎1F 03/19 11:21
apa9394:能力 信心 收入 有正相關 相距不遠矣2F 03/19 11:21
jody893011:好文3F 03/19 11:22
realmeat:戰意十足4F 03/19 11:22
apa9394:沒辦法 太多只會怪別人的傢伙 這就是台灣的文化5F 03/19 11:22
wahaha99:推這篇6F 03/19 11:23
kutkin: 台灣的文化對人都是很嚴苛的  只是埋怨自己的時候你看不到7F 03/19 11:23
apa9394:31歲 能月入六萬以上 要看行業 不過至少立於不敗之地吧 哈8F 03/19 11:23
siro0207:消費很重要 但大家收入都低的時候 要如何刺激消費?9F 03/19 11:26
dodonpachi:C大總是中肯10F 03/19 11:28
limyeeshin:在香港領六萬跟在台灣領六萬不一樣吧11F 03/19 11:30
ertapenem:掌握媒體的人  自然要為自己的立場作正當化  醜化競爭者12F 03/19 11:37
sidus:看到第二段就知道作者是誰13F 03/19 11:38
ertapenem:扣個不忠不義的帽子給年輕人先14F 03/19 11:38
ertapenem:C大的發覺問題背後的問題  邏輯性很夠
natsugo:中肯, 有條不紊16F 03/19 11:42
AboveTheRim:C大的觀點是macro    但原文是以micro出發17F 03/19 11:43
AboveTheRim:somehow不在同一個思考邏輯內拉
OmegaWind:19F 03/19 11:49
ljuber:好文!20F 03/19 11:49
NitroG:推chenglap21F 03/19 11:53
Riya520:推C大22F 03/19 11:56
christmas:好文 能讓人思考23F 03/19 11:57
FRX:中肯!!好文推~~24F 03/19 12:02
unicorn8012:好文必推25F 03/19 12:02
Jasy:好文發人深省26F 03/19 12:08
srs:好文推27F 03/19 12:09
Ebergies:幹, C 大一出手便知有沒有28F 03/19 12:13
Nicla:只有給推了29F 03/19 12:18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轉錄者: ZZZZZZZZZ9 (114.37.133.127), 時間: 03/19/2012 23:12:11

--
※ 看板: cukebox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27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joannaw 說讚!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