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inos.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2-09-13 14:55:04
看板 historia
作者 nica470 (nica)
標題 [疑問]哪本書寫匈奴民族的歷史最值得收藏ㄚ?
時間 Thu Sep 13 11:39:27 2012


最近看了胡歌的<大漠遙>對歷史劇產生好奇,
對大漠草原上的匈奴歷史有點興趣
請幫忙推薦有沒有哪個作家寫得比較好(台灣或大陸都可)值得收藏?


匈奴民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是世界歷史的一部分,是人類共有的珍貴記憶。
第一節  獨耳黑狼傳說

一隻紅海公狼與一隻黑海母狼交配,生下一隻黑狼。黑狼目光炯炯,毛色如漆,長唳著在
西域大地遊蕩。
這一日,匈奴頭曼單于漂亮的妻子,午睡中,感到有一隻黑狼鑽進了她的牙帳。她驚叫一
聲。聞訊趕來的頭曼單于,挑刀進帳,果然看見有一隻黑狼。頭曼手起刀落,向黑狼的腦
袋劈去,黑狼的腦袋一偏,一隻耳朵被削掉了。黑狼尖叫著,衝出帳篷,跑進黑森林裏去
了。十月懷胎,頭曼的妻子生下一位大英雄,這就是天之驕子冒頓。



第二節  冒頓大帝的英雄業績

頭曼單于死後,冒頓殺了欽定的繼承人弟弟胡月,成為匈奴大單于。那個或真或假的獨耳
黑狼傳說,令冒頓著迷,他在他的令旗上畫了匹獨耳黑狼,做為令旗。這就是所謂的獵獵
狼旗。狼旗所指,冒頓迅速地統一了匈奴各部落,接著又一統西域一十六國。期間,冒頓
先是在山西雁北地區,將漢高祖劉邦的三十萬大軍包圍。劉邦全軍覆沒,只帶幾百人逃到
白登山上。是夜,劉邦買通了單于的妻子,才得以穿上士兵的衣服,從重重包圍中逃脫。
這就是中國史書上的漢高祖白登山之圍。

冒頓大帝又揮著他的獵獵狼旗,將大月氏王的頭顱割下,鑲上金銀,掛在馬鞍上充當他的
酒具。冒頓還給漢文帝上書說,西域一十六國已盡在匈奴人的鐵騎胡塵下,要求分疆而治
。這就是著名的《冒頓文書》。正是因為這個《冒頓文書》,才令漢王室知道了西域尚有
那麼遼闊的地域,並令漢中人張騫去探個究竟。狂妄的冒頓大帝還有一句著名的話,那就
是:「我匈奴人的牛羊吃草到哪裏,那裏就是匈奴人的疆界。」西元前一七四年冬天,冒
頓死,傳說葬於天鵝湖中。下葬時,成千上萬隻白天鵝遮蔽湖面,久久不散。


第三節  呼韓邪單于、郅支單于

西元前四十五年左右,匈奴人分裂為兩個大的部落。一個部落以今天的包頭(當時叫九原
郡)為中心,史稱南匈奴,匈奴王是呼韓邪。另一個部落當在今天外蒙古的鄂爾渾河流域
一帶,史稱北匈奴或西匈奴,匈奴王是郅支。兩個單于都想統一匈奴草原,這樣便每有戰
事發生。呼韓邪大約是一個有心計的人,他曾兩次前往長安城求親。這樣,他便迎得了後
宮美人王昭君出塞。


第四節  一個女人改變了匈奴人的歷史

昭君美人這一天正在後宮悶坐,聽得未央宮外馬蹄達達、胡笳聲聲,於是慘然一笑說:「
迎接我的人來了。」於是起身走出門外,主動請纓,要求下嫁匈奴。昭君是一位絕色的江
南女子,傾國傾城,入宮已經很久了,卻還沒有得到漢元帝的寵幸,是個處女。

這其中有一個原因。後宮中的美人實在是太多,漢元帝讓宮廷畫師毛延壽,將她們畫成畫
像,供他每晚選擇歇息處。王昭君自恃美貌,不願賄賂畫師,因此毛延壽將她畫成了一個
醜女。聽說這個叫王嬙的醜婦願意下嫁匈奴,也算資源利用,漢元帝也就是送呼韓邪單于
一個人情,於是他給昭君封了一個名分,讓她遠去。待面見了昭君,漢元帝見竟是這樣一
個絕色美人,有些悔意,但是話既然已經出口,也就不好更改了。待迎親的車馬一走,元
帝問清緣由,便將畫師毛延壽殺了。

昭君從子午嶺山脊的秦直道,橫穿陝北高原,渡黃河,抵九原郡。先嫁呼韓邪單于,呼死
後,再嫁他的繼位者,接著,又嫁他的繼位者的繼位者。這就是昭君三嫁的故事。
昭君出塞,這樣,南匈奴從理論上講便成為漢王朝的附屬國。漢王朝將郡治設在了九原。
失勢的北匈奴割袍斷義,逐漸遠離定居文明的地區,開始他們悲壯的遷徙。

第五節  南匈奴的內附和北匈奴的遷徙

南匈奴從漢光武帝開始,從長城線外遷入長城線內,開始定居。這叫「內附」。朝廷在山
西境內設河東六郡,安置匈奴。
在漢王室與南匈奴夾擊下的失敗者郅支單于,則率領他的北匈奴部落緩慢地向西方遷徙。
這支匈奴在未來的年代裏,將要出現一位大英雄阿提拉,並在多瑙河畔建立他的匈奴大漢
國。但是此刻,他們向西方的行走,僅僅是去趕那一條條的河流和草場,以便生息。

西元前三十六年,漢王室的一個叫陳湯的副校尉,率領一支小部隊在尾隨了郅支單于很久
之後,在巴爾喀什湖流域的一次突襲中,將郅支單于斬首。中國史書關於這支匈奴部落的
記載,到此為止。要知道他們後來的經歷,得在其他文明板塊的史書中去尋找。


第六節  大遷徙記

從郅支之死到阿提拉出世,這中間的幾百年時間,對我們來說是為黑暗遮掩、混沌不清的
。誰也不知道這支匈奴人是怎樣穿越險峻的高山和湍急的河流,完成這一場跨越洲際的大
遷徙。僅就河流而論,他們穿越了烏滸河、藥殺水,穿越了伏爾加河、頓河、庫班河、第
聶伯河,穿越了多瑙河,穿越了萊茵河。他們穿越的路程較之《聖經.出埃及記》中的以
色列人,要漫長上許多倍。他們是如何穿越的,多少人死在了路途,又有多少人在路途上
出生,這一股洪水裹脅了多少人一起走,他們又將多少人留在了路經的地方。這些都是謎

土耳其的史書,俄羅斯的史書,阿拉伯的史書,西方人的史書,曾經零星地記載過這些偉
大遷徙者的蛛絲馬跡。換言之,這些史書只是在記載他們民族的故事時,由於這些草原來
客的出現,楔入了他們的文明板塊邊緣,於是偶爾地給一些零星的筆墨。

北匈奴人在黑海和裏海,勾留過相當一段的時間,後來由於這裏的鹽鹹、乾旱和極其惡劣
的氣候,才不得不拔起營帳,向更濕潤的西方繼續走。匈牙利人裴多菲在他的民族史詩中
吟唱道:我光榮的祖先?,你們如何在那遙遠的年代裏,從東方,從黑海和裏海,遷徙到
水草豐美的多瑙河邊,建立起我們的公國。

每天,那像橘紅色大車輪子一樣,停駐在西地平線上的落日,一定給過這些草原子民許多
的想像。當疲憊的馬蹄和吱啞的車輪向前行駛時,他們並沒有目的地。目的只是遠處的水
草。逐水草而居是這些草原子民的生存法則。他們就這樣一段一段地攆,一直走了遙遠的
路。是夜,遷徙者圍成一個圓。圓心生起篝火,婦孺們留在核心,強壯的士兵則枕戈待旦
,一直到天明。


第七節  歐亞大平原

從世界東方的首都長安,到世界西方的首都羅馬,這中間漫長的地帶,被史學家稱之為歐
亞大平原。這廣闊無垠的地域為戈壁、沙漠、草原、河流、森林、高山所充填。在這塊坦
蕩的土地上,遊蕩著許多的遊牧民族,他們像一鍋開了鍋的水一樣,週期性地或向東方的
長安、或向西方的羅馬湧動,每每掀起滔天大浪。


第八節  西方人第一眼中的匈奴人

西元三七四年的時候,匈奴人這一支洪流,纏裹著歐亞大平原幾乎所有的遊牧民族,突然
出現在多瑙河畔。一位西方傳教士,曾經做為客人,走入過匈奴人的帳篷。他為我們詳盡
地描述了這些引起歐洲大陸強烈震動的草原來客的形象。這是迄今見到的對匈奴人最詳盡
的描寫。當然,文字中包含了一個優越的定居文明對這些遷徙者的許多輕蔑和貶低。但是
,它畢竟透露了一些真實的資訊。

文字說:「匈奴人在殘暴與野蠻方面,是超過了人們所能設想的。他們戳破自己小孩的面
頰,使長成瘢疤以防鬍鬚生長。他們有粗矮的體格,兩個長大的胳膊,和一個很大的腦袋
。他們的外表是可怕的。而且他們像畜牲般地生活著。

「他們的食物沒有被燒煮和加調料,他們吃野草根和馬鞍壓軟了的肉。他們不知道犁的使
用,不知道定居的房屋、土房或木屋。他們是永遠的遊牧者,從幼小的時候就習慣了冷、
饑、渴。他們的牧群隨著他們遷徙,他們拽著裝載他們家屬的大車。是在這上面,他們的
妻子紡著線和縫製他們的衣服,生育和撫養他們的孩子一直到成年。你問這些人是從哪裏
來,在哪裏出生,他們是不知道的。他們的衣服包括一件麻料下衣,一件用野鼠皮縫製在
一起的寬袖上衣。暗色的下衣腐爛在他們身上。他們除了不穿它時從來不知道更換。一個
有前簷的帽或一個帽頂堆在後面的無簷的帽,加上纏在他們的長毛腿周圍的山羊皮,這就
配備全了他們的行裝。他們沒有式樣和大小的鞋子不讓他們走路。做為步兵他們完全不適
宜於作戰,但只要一跨上馬,則我們會說他們是釘在馬背上的。他們的馬是小而難看的。
但牠不知道疲乏,走時像閃電一般。他們是在馬上度過他們的一生。有時騎著,有時側身
坐在馬背上像婦女一樣。他們在馬背上開會、做買賣、吃、喝,甚至於把前身倒在馬頸上
睡覺。

「在戰場上,他們襲擊敵人時會發出可怕的叫聲。如果發現有抵抗,他們很快地逃走,但
以同樣的速度再回來時,則一直向前衝擊,推倒他們面前的一切障礙。他們不知道如何攻
下一個要塞和擊破一個防禦的陣地。但他們的射擊術是無可比擬的,他們能從驚人的距離
,射出他們似鐵一樣堅硬和能致命的尖骨頭製的箭。」


第九節  阿提拉

獨眼的女薩滿站在喀爾巴阡山上,向上蒼禱告。她說:「賜一位英雄給匈奴草原吧!我們
將服從他和敬畏他,並尊稱他為『天之驕子』!」在女薩滿的禱告聲中,世界的偉大征服
者阿提拉誕生了。那時,進入匈牙利草原的匈奴人分成三個部落,分別由三兄弟統治,他
們是羅干思、孟卓克及韓克答兒,他們之後,統治者則是羅卓克的兩個兒子布列達和阿提
拉,但很快後者把前者淘汰了。

大單于阿提拉出現在多瑙河左右岸。他中等身材,粗魯扁平的頭,強壯的身材,短腿帶一
些羅圈,鼻子有些塌,眼珠深陷。
看見過他的當地人說,當他站在你面前的時候,他是凡人,而當他跨上那匹鞍上掛著骷髏
頭酒具的馬、揮舞著獨耳黑狼令旗時,他顯得高大和令人恐懼。他們還說,當他的目光越
過多瑙河藍色的波浪,專注地注視著豐饒的歐羅巴大陸時,從山洞一樣深陷的眼眶裏射出
尖銳的視力,能把最遠的東西收入視線中。

他們還說,阿提拉在征服歐洲,並把歐羅巴變成一片廢墟、一片匈奴人的大牧場的時候,
採取的是群狼戰術。你見過一群饑渴難忍的草原狼撲向一頭獅子時的情景嗎?阿提拉率領
他的草原上的兄弟們,撲向歐羅巴一座又一座城郭時,採取的正是這種戰術。


第十節  那時中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

阿提拉對女薩滿說:「妳的獨眼,向我們的來路上看,看遙遠的東方,我們的故鄉,正在
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尤其,那被稱為南匈奴的,已經在陝北高原、在山西雁北、在黃河河
套地區安定下來的兄弟,他們現在在幹什麼?」

女薩滿只有一隻獨眼。她不能有第二隻,如果有兩隻,那就太可怕了,那她就是全知全覺
了。所以她只能有一隻眼。女薩滿此刻亮起她的獨眼,朝東方的方向注視了很久,最後說
──內附的南匈奴並沒有能安定多長,便開始一場更為激烈的騷動。這就是中國史書上所
說的「五胡十六國」之亂。這個時代的開始,是以被安置在山西離石地區的匈奴左賢王劉
淵的建立匈奴漢國為開始的。接著,被安置在陝西黃陵的匈奴右賢王曹毅起事。曹毅的起
事並沒有多大勢力,但是,劉淵的繼位者,他的兒子劉聰,迅速地佔領了西晉的首都洛陽
,隨後又佔領了帝王之都長安。接著,一個從山西大同遊牧過來的梟雄赫連勃勃,又在陝
北北部築起統萬城,建立起大夏國政權。赫連勃勃被認為是出塞美人王昭君的直系後裔之
一。


第十一節  那時羅馬城正在發生的事情

聽完薩滿的話,阿提拉明白了,他也應當在這多瑙河邊,建立一個匈奴漢國,或者更具東
方色彩,叫大漢國。於是他號令屬下開始張羅這件事。接著,他又面孔轉向西邊,問薩滿
羅馬城裏正在發生什麼事情。

女薩滿說,羅馬城現在一片混亂。知道城池將不可避免地要陷入阿提拉之手,於是,羅馬
皇帝倉皇逃走了,現在,偌大的城市由羅馬大主教臨時管理著。
女薩滿還說,她在羅馬的皇宮中,看到了一件稀罕事,一位高貴的羅馬公主,正在梳妝。
她是赤身裸體的,在身邊服侍她的二十四個宮女也是赤身裸體的。她是真正的公主,肌膚
像大理石一樣雪白,藍色的血在肌膚下面流著,她的眼珠是藍色,頭髮則像陽光灑在秋天
的牧草上一樣金碧輝煌。

說到這裏,女薩滿停頓了一下。急不可待的阿提拉繼續問,於是女薩滿說,她看見有十二
個宮女正在為她梳頭,金黃色的頭髮梳得像流金瀑布,而同時又有十二個宮女正在將她的
陰毛編成辮子。那長長的陰毛也是金黃色的,宮女們將它辮成一個一個麥穗狀。而公主本
人,則懶洋洋地躺在天鵝絨臥榻上,聽任擺佈。「她是真正的公主,而絕對不是漢元帝賜
給呼韓邪單于的那個贗品!」女薩滿最後總結說。

「她該有個名字的!」阿提拉嘟囔道。
「她有名字,叫奧諾莉亞!」女薩滿回答。

第十二節  阿提拉向羅馬帝國宣戰

西元四四一年,阿提拉在今天的布達佩斯,建立匈奴漢國,接著向東羅馬帝國宣戰。他先
後征服了阿蘭人、東哥德人、西哥德人、日耳曼人、高盧人,佔據了今天歐洲的大部分地
區。在滅掉了東羅馬帝國,摧毀了君士坦丁堡以後,阿提拉率領他的烏合之眾,強渡萊茵
河,向西方基督教世界的首都羅馬進軍。

強渡萊茵河的戰鬥,大約是人類至那個時候所經歷過最慘烈的一次戰鬥。士兵驅趕著馬,
跳進河裏,馬向對岸游去。有的士兵是騎在馬背上的,而更多的是拽著馬尾巴游過去的。
馬的屍體和人的屍體將萊茵河填滿,鮮血則將河水染成腥紅色。

最後,在奪取了米蘭和巴威亞這些義大利城市之後,阿提拉率領他的大軍,將羅馬城鐵桶
一般地圍住。這是西元四五二年的事。

第十三節  另一個女人又一次地改變了匈奴的歷史

眼見得西方基督教世界大廈將傾,這時羅馬教皇利奧一世站了出來。這是西方宗教史上一
位有名的教皇,曾為基督教的傳播和在西方確立主流地位立下了功勳。阿提拉大兵壓境,
羅馬皇帝瓦倫提尼亞三世逃走,於是他便承擔起守城的任務。眼見得城池將破,主教於是
星夜化裝出城,來到阿提拉的營帳,面見阿提拉,試圖說動他撤軍。

主教提議用羅馬滿城的珠寶,來供奉他。阿提拉聽了面無表情。主教又提議願意用他的人
頭來換取阿提拉撤軍。阿提拉聽了,瞅瞅主教的白髮,仍然面無表情。最後,在利奧沮喪
地就要離開時,阿提拉的嘴唇動了一下,嘟囔出了四個字:「奧諾莉亞!」主教聽了,興
奮得就要發瘋了:「奧諾莉亞!奧諾莉亞!羅馬城得救了!」

主教趕回了羅馬城,並在第二天早晨的時候,趕到皇宮,晉見羅馬皇帝的妹妹奧諾莉亞。
奧諾莉亞公主赤身裸體,正在以我們曾經透過女薩滿的眼睛,所看到過的情形那樣用頭髮
和陰毛梳辮子。聽主教來訪,她於是讓人往身上披了一件蟬翼般的中國絲綢製品。

「男人們都到哪裏去了,難道,要我一個柔弱女人,去承擔這一段歷史,去承擔阿提拉三
十萬軍帶來的這一支洪流嗎?」聽完紅衣大主教的話,奧諾莉亞說。
「是的,妳必須承擔,這是責任!妳將因此而不朽!西方史上將刻上奧諾莉亞這個光榮的
名字!」大主教說。
「那麼,準備吧!」奧諾莉亞歎息了一聲。
羅馬城外的帳篷中,奧諾莉亞公主身上的披風,嘎然落地。她說:「過來吧,亞洲高原上
的牧羊人。用你的舌頭和牙齒,解開這些麥穗吧!我其實一直在等著你的到來!我明白自
己此生註定將有不平凡的命運!」

婚禮完畢之後,阿提拉帶著奧諾莉亞公主,再渡萊茵河和多瑙河,重新回到匈牙利草原上
。而在第二年,他死於那裏。
葬禮上,士兵們搬來許多的石塊,將阿提拉大帝的墳墓堆成一座石山。這是榮譽,一個石
塊代表他生前殺過一個敵人,那石塊代表敵人的頭顱。

第十四節  阿提拉之死

匈奴末代大單于阿提拉,是在西元四五三年,即婚後的第二年死去的。他死時正值盛年。
按說,以他的年齡和身體狀況,還應當再活一些年的。是他的妻子,羅馬公主奧諾莉亞害
死他的嗎?這是阿提拉死因中的一個說法。傳說在匈牙利草原上,有一種鴆鳥,牠的羽毛
是極毒的。而奧諾莉亞公主高綰的髮髻上,就插著這樣一根羽毛。每天,當阿提拉喝酒時
,公主便將羽毛輕輕地在他的酒面上掠一下。而我們知道,阿提拉以及他的那些草原兄弟
,都是些嗜酒如命的人。這樣,阿提拉便在抱著骷髏頭酒具,在一次一次的飲酒中,最後
慢性中毒而亡。

但是,這僅僅只是一種傳說,以阿提拉死去之後奧諾莉亞的行徑來看,她則是一位高貴的
女性。阿提拉失敗了,他的那些追隨者如鳥獸散了,羅馬城和歐羅巴取得了勝利。羅馬人
要將奧諾莉亞當做一位女英雄,迎回羅馬城去,但是奧諾莉亞拒絕了。她此生再沒有邁進
羅馬城一步,而是回到了她的故鄉日耳曼。她還乞求這個世界忘掉她的名字。


第十五節  阿提拉的兒子們

奧諾莉亞在阿提拉死的時候,已經懷孕。她懷的是阿提拉的兒子。阿提拉死後,她讓阿提
拉的宰相,一個歐羅巴人,帶著她離開了匈牙利草原。後來,兒子用剖腹產生出,奧諾莉
亞則因出血過多而死。兒子取名叫凱撒,意即希臘語剖腹產而生的意思。凱撒後來曾做了
西羅馬的皇帝,並與東羅馬對峙了許多年。皇帝的身世一欄,則用著這位宰相的兒子的名
分。

隨著這個混雜的阿提拉帝國的倒塌,在東哥德人與格比德人的叛變中,阿提拉的長子被殺
。他的另一個兒子騰吉齊克,當時重新回到了俄羅斯草原,後來,在集聚力量,準備仿效
阿提拉重新開始一場西征的時候,在多瑙河下游與東羅馬帝國作戰時戰敗被殺。西元四六
八年的時候,騰吉齊克的人頭,曾被懸掛在君士坦丁堡馬戲場裏,任人指點,任人嘲笑。
在參加完君士坦丁堡馬戲場的狂歡之後,高貴的遊客們會在臨走前,在騰吉齊克那日漸風
乾的頭顱前停駐片刻。他們會指著那頭顱說:「這是一個從亞洲高原過來的野蠻人的頭顱
,他的父親叫阿提拉,他的曾祖叫郅支與呼韓邪,他的遠祖叫冒頓,他們的故事將成為歐
羅巴人世世代代的談資和笑料。」

阿提拉另外的兒子們,則融入當地,消失在人群中了。因此這裏也就省略掉了記述他們那
平庸的名字。
至此,人類歷史上一個強悍的、震動了東西方世界基礎的馬背民族,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他們那馳騁的身影,那獵獵狼旗,那女薩滿的禱告聲,也只做為人們的記憶留存。自然,
他們那沸騰的血液,還在今天的一些人類族群中流淌著,但這與「匈奴」這個稱謂已經沒
有絲毫關係了。


第十六節  阿提拉羊皮書的由來

匈奴人沒有文字,而沒有文字也就等於沒有可供記憶的歷史。所以,當阿提拉彌留之際,
他一邊用手撫摸著奧諾莉亞陰毛上的麥穗,一邊讓他的宰相,那位歐洲人,在一張羊皮上
記載著他所知道的匈奴歷史。

他要求這羊皮書用《聖經》體例和史詩風格來書寫。阿提拉羊皮書已經失傳。

第十七節 最後一個匈奴

自那以後千百年來,從東方到西方,在遼闊的歐亞大平原上,每當有一隻羊羔出生的時候
,主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掀起牠柔軟的皮毛,看那羊皮上有沒有文字。遺憾的是,千
百年來,這樣的事情一次也沒有出現過。

這是不可靠的。因為奇蹟是越來越少了。但是,讓我們換另一種思維來談這件事,來向光
榮的歷史致敬,並為今天的時代氣息服務,則是有可能的。
那就是,在匈奴人堪稱悲壯、堪稱恢宏的大遷徙中,一定會有人掉隊的,於是他便永遠地
羈留在了他所路經的地方。
我們把那掉隊的匈奴士兵叫「最後一個匈奴」。我們把他落腳的那個地方選定在陝北高原
。我們相信那不羈的「胡羯之血」(陳寅恪先生語)會一直澎湃到今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64.247

--
※ 看板: dino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42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