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tt
作者 標題 轉載-佛教徒如何發願?
時間 2012年04月06日 Fri. PM 02:54:47
http://blog.udn.com/famscl/2669228
轉載-佛教徒如何發願?
2009/02/20 22:08:18
佛教徒如何發願?
每個人一生都應該要發清靜的願、遠大的願,而不要發愚蠢的願、不切實際的願,佛教徒當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應該要發願以佛法來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以我個人來說,我十五、六歲時,就知道佛法相當好,可惜知道的人很少,誤解的人太多。其實佛法是非常有用的,可是因為很多人都將它解釋一種玄理或者迷信,反而失去了佛法原有的價值。如果將佛教誤解為迷信,淪為一般的民間信仰,這抹滅了佛法與世法不共的智慧;若成為玄理,淪為高談闊論,那又完全脫離實際生活,對我們的心理、生理健康毫無幫助。
因此,我發了一個願:我能夠懂多少佛法,就告訴他人多少;用我的口、用我的筆,用一般人都能理解的方式,將佛法的好告訴大家。我並不奢望我說出來或寫出來以後,所有人都覺得很有道理、都能認同,因為願意接受我的人有多少,是我沒有辦法控制的事。
我不會想,要把全中國的人都變成佛教徒,把全世界幾分之幾都變成佛教徒;或是幾年以後,我要完成多少大願、收多少高徒。如果那樣想,是狂想、是做夢,因為這些因緣都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
所以,一個人願意聽也好,兩、三個人,五、六個人願意聽,我也歡喜;人多也好,人少也好;一切看因緣,也就是隨緣。但隨緣不是被動地等待因緣,反而是主動地促成因緣,只是不去擔心和煩惱因緣可以促成多少。
對在家居士來說,每一個人都有家庭、有父母、有親戚朋友,還有一起工作的同伴,其實我們不需要影響大多人,從身邊的人影響起即可。我們可以發願;我願所有和我一起生活的人 ,都可以過的很幸福愉快;我願用盡一切方式讓他們身心健康、沒有煩惱;我願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為他們奉獻。我想這些願,每個人應該都可以做得到。
不要以為這個願好像只在自己的周圍繞圈圈,就覺得這些願不大。這個願雖然小,卻是大願的基礎。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庭,是菩薩行的基礎;如果能再擴大一些,以一切眾生煩惱為家,擔負起「如來家業」,那就是更深廣的菩薩行願了。
所以,我們不能以實質的東西或數量來衡量願的大小,例如別人布施一百萬,那我就要發願布施一千萬。同樣的,在發願時,也不要陷入數字、數量的框框中,否則框框過大,那會變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流於狂想、空想;框框過小,則又局限了各種可能性,又流於個人的小願。
人不要被框框局限,但要有大方向,從人道、天道,解脫道,菩薩道到佛道,層層超越。從近而遠、從小而大、從微而著,有次第、有彈性地不斷進步,這才是佛教徒標準的發願方法和心願。
做為一個佛教徒,狂想不能有,但宏願不能沒有。或許自己微言輕,沒辦法登高一呼使得萬山相應,但還是要有為社會奉獻、希望影響整體社會的大願心。
●本單元文章同步刊於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首頁 > 聖嚴法師
http://www.suttaworld.org/ancient_t/ascs/144.htm
四十八願(《大阿彌陀經》)
阿彌陀佛於那由他劫前,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種大願,謂「我若成佛時,當得清淨寶剎,妙麗莊嚴。十方眾生,有願生吾國,稱我名號者,臨命終時,吾當遣化佛菩薩迎之,使彼蓮華化生,得不退轉。」是故今人若能一心念佛,無不往生極樂國者。
![[圖]](http://new.amtb-aus.org/UploadFiles/mbjs/big/A03/A03-113.jpg)
《八關齋戒儀軌》 - ott板 - Disp BBS
http://www.gampopacenter.org/9512012.htm
《八關齋戒儀軌》
(聖十一面觀音斷食儀軌)
何謂八關齋戒:
「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種戒
「關」,即關閉八惡,令三業不起諸過
「齋」,是齊斷諸惡,具修眾善的意思。另外,過午不食,也稱為齋
「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
...
守護戒律的功德利益:
能夠受持一次的『八關齋戒』,以修此法的善緣,不會墮入到三惡道之中,這是觀世音菩薩所立下的誓言
![[圖]](http://www.dizh.com/upload/nft/201007/008.jpg)
※ 編輯: ott 時間: 2015-06-21 18:09:53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56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