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dhu-hmap.blogspot.tw/2011/01/49806006.html

[圖]
 

(a-1)鯉魚潭導覽圖

(a-1圖片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0051103433)



基本資料:

位於壽豐鄉池南村鯉魚山腳下,距花蓮市僅18公里,總面積有 104 公頃,南北最長處約1.6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30公尺,水深有15公尺,舊稱「大陂」,阿美族人稱它為「巴鬧」。


名稱由來的說法:

1.因為側邊山形像鯉魚,所以山和湖就同樣名為鯉魚,有「鯉魚山上有鯉魚,鯉魚潭裡水中游。」這樣的俚語稱呼。

2.源於最早活動在這個地方的太魯閣族,因為從山頂往下看,潭的形狀像一隻剛捕獲的鯉魚在跳躍,所以就這樣稱呼它。


它的水哪裡來:

木瓜溪是花蓮溪的支流,在木瓜溪的南邊有荖溪與白鮑溪,兩溪原先皆屬木瓜溪支流,但是因經過河流襲奪改道,其捨棄原本流入木瓜溪的河道,改由壽豐地區流入花蓮溪;而原來的河道在銅門文蘭地區受到因山崩而形成的沖積扇阻擋,逐漸蓄水成為襲奪湖。

以往木瓜溪上游經常發生山崩,大量砂石崩落在河谷中,河流淤積作用極為旺盛,尤其是每年雨季時淤積更為明顯,因此河床逐漸淤積升高。原屬木瓜溪支流的荖溪,則因下游河床淤高而水流不暢通,輸砂能力也受到影響,河道呈現淤積現象。另一方面,壽豐地區溪流因向源發育而逐漸逼近荖溪,河床高度比荖溪河床低,最終襲取荖溪的水流納入花蓮溪中。此時原來為礫石淤高的荖溪河床,在河水流往低位處的快速沖刷下,原本已趨緩慢沈積的河道發生侵蝕,河谷下切兩岸形成階地,原屬荖溪舊河道便形成襲奪灣。

從襲奪灣到原來荖溪下游河谷,因流量大減而逐漸乾涸,但因峽谷地形相通,故稱為通谷或風口,其位置在池南村。池南以下的荖溪舊河谷,由於附近地下水及兩側溪水蓄積,形成現今大家耳熟能詳的的鯉魚潭。荖溪舊河道下游出口在銅門文蘭地區受到沖積扇阻塞,湖水溢流量有限,因此鯉魚潭至今還能保持相當水量。

從河流襲奪過程來說,其形成主因是東部變質岩區域山崩落石淤積河床,引起河流功能與流路發生改變的歷程。由於變質岩脆弱及山地地勢峻峭,颱風與地震都會促成山崩發生,最後影響到河流功能而造成新河道的產生,造成輸砂與下切侵蝕作用加劇。荖溪與木瓜溪在河流襲奪後的河流系統,依襲奪作用意義區分:在荖溪上游至池南段稱為被襲河;池南至壽豐段為反流河;鯉魚潭出口至銅門文蘭段的木瓜溪稱為斷頭河;鯉魚潭可稱為襲奪湖、堰塞湖。




[圖]
 
b-1




[圖]
 
b-2




[圖]

b-3


(b-1、b-2、b-3圖片來源:花蓮河川海岸鄉土教材http://www.wra09.gov.tw/river/page_b1_4.html)







主要是這兩個補充水源:

1. 下雨降水及集水匯流(由木瓜溪及花蓮溪支流所匯流)。

2. 潭中央偏東接近鯉魚山部分的地下湧泉。



附近有這些:


潭的南端有池南森林遊樂區及鯉魚潭露營區,西邊的山麓是玉山神學院,湖畔有東山魚類繁殖場,鯉魚潭周圍有4公里長的森林步道、環潭步道/自行車道,還有野餐區沿著湖而建,湖畔有出租船隻供人遊湖,設備齊全方便。隔著公路與鯉魚潭相對的路邊周圍商圈有許多美食小吃,最經典的美食「活跳蝦」加入米酒、醬油、大蒜以及黑醋,浸泡一下後,直接生吃非常鮮美甘甜。


台灣的這些地方也有鯉魚潭:

南投
位居虎頭山麓的台灣地理中心碑,在石碑的底座上,刻有「山清水秀」四字,是民國68年前總統蔣經國先生所題頒。遊客從虎頭山林間小路,可徒步直抵風光秀麗的鯉魚潭。此潭面積約20公頃。因為盛產鯉魚,故以鯉魚潭聞名。


苗栗
鯉魚潭水庫壩址位於大安溪支流景山溪上,其魚蝦等水生資源相當豐富。因瑋庫在萬山環抱中,風光綺麗,與附近的泰安溫泉、關刀山、大克山、三義雕刻、火炎山、通霄海水浴場等觀光據點連接起來形成一塊完整的觀光地帶。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鯉魚潭環潭自行車之旅



鯉魚潭的水哪裡來:

鯉魚潭的前身是古銅蘭溪的一段河面較寬的河道,這段河道有三條支流──白鮑溪、荖溪和文蘭溪,後來因低水位河流的向源侵蝕,歷經二次河川襲奪,第一次是平和溪將原荖溪之支流白鮑溪的分水嶺切穿,白鮑溪的水被平和溪搶走向北而流;第二次是白鮑溪繼續向源侵蝕終將老溪河的溪水搶走,原本北流之荖溪和銅蘭溪自此改道向南而流,注入花蓮溪。

古銅蘭溪、荖溪、白鮑溪紛紛改道之後,使得原來的河道水量大減,而文蘭溪所沖刷下來的大量泥沙也在河道北邊繼續拋積,造成文蘭溪沖積扇的淤積,阻塞銅蘭溪水流入木瓜溪,而荖溪雖無水流,但仍有一部份滲入地下成為伏流,終至形成山澗流水聚於河道的沖積偃塞湖,集今日之鯉魚潭。















 
 


[圖]
 




[圖]
 




[圖]
 











※ 編輯: ott 時間: 2013-05-05 15:55:49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75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