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13-02-21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類別
娛樂
授權
標準 YouTube 授權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0474421+&cd=1&hl=zh-TW&ct=clnk


 一個13歲的少年因戰火漂泊臺灣
  一幫臺灣老兵半個多世紀的無奈及思鄉情懷
  真人真事
  湖南廣播電視台籌拍電視劇
  首度橫跨兩岸盛大開拍

  1949,這個動盪離別的年代,很多人因為這個時代的巨輪,必需無條件承受了生離死別的痛苦,有的人在經歷的半個世紀的分隔後,找到了回家的路

  但有的人,回家時,卻只能是灑在家鄉的一罈土,這是一個無法抹滅的民族的悲劇

  高秉涵一個大歷史下的小人物,從13歲被迫離開摯愛的親人,踏上孤獨漂泊的旅程,獨自奮鬥只為生存,在歷經半世紀的等待,他終於踏上回家的路…..

  第一部描寫台灣老兵生存境況和難以化解的鄉愁長篇小說,道盡在臺海兩岸漂泊的遊子,奮鬥、思鄉、滄桑的故事

  高秉涵,一個13歲的少年,某天的早晨他的父親高金錫像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著,離開這菏澤城裡的宋隅首,到35裡地外的高莊去。

  那時共產黨和國民黨在鄉間打得激烈,至此之後不久父親高金錫即離奇被殺,而高秉涵隨後因戰火轉戰展開了到臺灣長達60年的奮鬥史,在這長達半世紀的日子裡,高秉涵心中對於家人及對家鄉的思念未曾減少,高秉涵堅信,總有有天他會走上回家的路…..

作者簡介

張慧敏

  1964年出生,山東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93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魯迅文學院第三屆高研班學員。發表文學作品300餘萬字。現居北京。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花腰》、《敘述的森林》;中篇小說《困馬》、《柔軟的石頭》;短篇小說《紫色故事》、《藍蝴蝶》等。

  作品獲「五個一工程」獎、解放軍文藝新作品獎、武警部隊文藝獎等。












後來發生在高秉涵身上的所有故事,都與那個早晨他父親高金錫離開菏澤回鄉下的高莊有關。
那天早晨,像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著,高金錫覺得一定要離開,離開這菏澤城裏的宋隅首,到35裏地外的高莊去。

共產黨和國民黨在鄉間打得激烈,他實在是不放心住在高莊的那一大家子人。再說,明天就是爺爺的百歲誕辰,他覺得自己理應為老爺子操持一個像樣的生日慶典。

昨天晚上,高金錫就向岳母大人說了自己的打算,岳母大人不同意他回去:「你回去,共產黨是不會放過你的,還是謹慎些,再觀望些時日。」
說這話的時候,岳母正站在被煙火籠罩的牌位前祭拜。繚繞的煙霧中,高金錫看見岳父大人的牌位一邊又增加了三個小牌位,上面分別寫著「宋寶真」、「高秉潔」和「高秉浩」。寶真是岳母大人的小女兒,也是他的小姨子。秉潔和秉浩都是他的寶貝女兒,也是岳母大人的外孫女。

民國十七年,宋寶真去北平讀師大,後來秉潔也跟去北平讀清華,三女兒秉浩讀的是濟南的女子師範。三個女子都是抗戰爆發那年去的大後方,後來就沒了音信。兩年前抗戰勝利,許多外出的孩子都回來了,她們還是沒有音信。

岳母堅信她們已經在戰亂中死於非命。
高金錫和他的妻子宋書玉也覺得三個女子凶多吉少。都整整十個年頭了,她們要是還活著,哪有這麼長時間不和家裏聯繫的?

這是早飯後的光景,外面正下著雪。一定要回高莊的念頭促使高金錫從堂屋客廳的棗木椅子上彈了起來。這個家不能再出任何事情了,他要瞞著岳母大人立馬回高莊,擔當起一個大丈夫的責任。

岳母大人正在院子的雪地裏餵雞。這個曾經跟隨岳父留學日本,在日本鑲過牙穿過和服有著非凡見識的老夫人即便是喂雞也表現出不一般的氣質和優雅。

高金錫走到岳母大人跟前,畢恭畢敬地說:「娘,等會我送春生去學校。」
春生是高金錫的長子,正月十五剛過完11歲生日,去年在鄉下讀完初小後就考進了菏澤城裏的南華第二小學讀高小。春生是他的小名,那年在清華大學讀書回來的大女兒高秉潔抱著字典給弟弟起的學名是高秉涵。

岳母大人像是窺到了高金錫的心思:「你是不是還在想著回高莊的事?」
「不回高莊,把春生送到學堂我就回來。」

屋子裏的春生聽到了父親的話,背著書包跑出來:「爹,走吧。」
「又沒吃飯?爹等你,你回去多吃點。」高金錫說。

春生聰慧好學,五官俊朗,但整天對吃飯不上心,身體一直很瘦弱,高金錫和妻子宋書玉都為他的身體擔心。
像是有種冥冥中的預感,高金錫在岳母家的房屋前面張望了一遭。宋隅首是類似于宋家大院的另一種稱呼,菏澤城內的宋氏人大多居住在這裏。岳母家的房屋緊靠宋隅首的南大門,算得上是這一帶的豪宅。這座留下高金錫許多美好回憶的房子分前後兩個四合院,就是閉上眼,他也能想像出每個屋子裏的情形和物品的擺放位置。

高金錫站在了前院堂屋的閣樓下方。視線透過房頂,他似乎看到了閣樓上方東半邊放著的岳父早年用過的大轎、落滿灰塵的黃袍馬褂和知府帽。靠西邊的地方,堆滿了書畫及一些中文和日文書籍。這些書籍的一邊,放著妻子宋書玉少女時代時常彈奏的大風琴。

似是被一股莫名的傷感驅使著,高金錫快步上了閣樓,那些熟悉的物品一一呈現在眼前。
不知不覺間,告別的意味已經深藏其間。

看著這些物品,高金錫眼前浮現出了已故岳父大人宋紹唐的音容笑貌。
宋紹唐是清朝光緒年間的最後一批公派留學生,留學期間受孫中山進步思想影響在日本加入同盟會,成為三民主義的忠實信仰者。回國後,重視教育的岳父大人與留日同學王鴻一先生一起創辦了曹州學堂,組織領導了曹州地區的反清活動,民國元年出任東昌知府。











 
 

--
※ 作者: ott 時間: 2013-03-24 00:18:00
※ 編輯: ott 時間: 2013-03-24 00:29:23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77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