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日期:2010-05-22
.
凱因斯與海耶克,兩位20世紀偉大的經濟學家
復活過來參加經濟危機研討會
就在研討會開始之前
凱因斯忽然打電話給海耶克
說聯準會(FED)正在舉辦派對......
(Youtube上已經有這部影片的中文翻譯
可是關於理論的解釋錯誤頗多
以及部分語意也是
所以我自行翻譯這個版本)
註一
C=消費 I=投資 G=政府支出 Y=所得(當時凱因斯認為C+I+G=GDP,但是後來被修正)
註二
這句話是凱因斯的名言
他用這句話反對長期的觀點
註三
英文原文是Broken Window
(以下內容由onyomi建議並參考英文維基百科,感謝!)
broken window首次出現是在法國經濟學家Frédéric Bastiat的小說That Which Is Seen and That Which Is Unseen之中。在這裡頭他提到,調皮的小孩子把麵包店玻璃打破,使得老闆必須把花錢在新的窗戶,眾人議論紛紛,認為這樣有益於經濟,但是作者又另外指出老闆原本打算用這筆錢買西裝的,如今這筆錢卻給了玻璃工人,所以對整體而言,並沒有帶來經濟上的助益──就算沒有破窗,這筆錢還是會落入裁縫店。
這個論點在Henry Hazlit 「一課經濟學」(台灣找得到這本書)中被引用,之後便廣為人知。而凱因斯的主張則是,資源未被充分利用時(如大蕭條時期)這樣做會刺激經濟,增加需求,促進充分就業。
關於大蕭條時期這一方面的辯論,第二集裡面有進一步的探討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
※順便一提,犯罪學裡也有所謂的破窗理論,完全是兩個東西。
註四
凱因斯死後多年
他的凱因斯學派在70年代開始受到質疑
註五
整個經濟體的生產成本
可以大略從原物料價格判斷
如果你喜歡這部影片
可以到作者官網(英文)贊助他們
http://www.econstories.tv/home.html
※影片中出現的「一般理論」
全名稱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類別
教育
授權
標準 YouTube 授權
※ 編輯: ott 時間: 2013-09-28 01:47:41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05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