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26 min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3日
BV 11-11 The Dark Side of Chocolate - Child Slavery
"The Dark Side of Chocolate" directed by Miki Mistrati shows that young children are still being illegally sold to cocoa plantations in the Ivory Coast, Africa to harvest much of the cocoa crop used by Nestle, Hershey and the major chocolate producers of the world.
In 2001, these large chocolate producers signed the Cocoa Protocol which promised to work for the eradication of child labor by 2008.
The Church of the Brethren Annual Conference in 2008 passed a resolution against slavery in the 21st century. That action was the 10th time that the Church of the Brethren had passed anti-slavery resolutions:. Nine other resolutions were passed from 1782 - 1857, prior to the US civil war to end slavery. The 2008 resolution made a commitment to educating ourselves and others about modern day slavery.
--
For a quick view on YouTube of more PEGMedia films available from Brethren Voices: http://BrethrenVoices.at7c.com
--
發現巧克力甜的秘密
![[圖]](http://2.bp.blogspot.com/_w_RblMQlNCE/S5exd2WJYRI/AAAAAAAAGsw/L7XDoH_hLvs/s400/02.jpg)
巧克力歷史
3000多年前,美洲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就開始食用巧克力。這些人喝可可
,或是巧克力豆,就如同今天喝的熱巧克力一樣,使用熱水沖調磨細的粉末
而製成。不過,他們的可可相當苦並且摻雜辣椒。對於我們當中有儲存巧克
力糖果習慣的人來說,不難理解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為什麼會使用可可豆作
為貨幣。想像一下我們把M&Ms當成貨幣來使用是什麼情形!
那麼巧克力又是怎樣散佈到全世界的?在1502年,在克利斯托弗哥倫布的第
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前往新世界的航程上,他偶然碰見正運送當地農產品,包
括可可豆的獨木舟。他奪取獨木舟的貨物並且將可可豆帶回西班牙。巧克力
並沒有在歐洲立即受到歡迎,但是過了幾十年後,當西班牙人開使給可可添
加糖,剩下的事就不用多說了,正如他們所說的,可可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巧克力不久成為在歐洲的皇室風行的飲料。人們甚至相信巧克力能治愈任何
疾病。
你曾看見過可可豆(另一個更普遍的名子-可可亞豆)嗎?這些豆在一棵稱
為Theobroma cocoa的樹上生長。可可樹由昆蟲負責受粉,並且只生長在
10-20緯度的區域。
![[圖]](http://i710.photobucket.com/albums/ww105/karei101/Cocoa_Pods.jpg)
![[圖]](http://i710.photobucket.com/albums/ww105/karei101/cocoa-1.jpg)
這些地區包括西非、中美洲、南美洲的部分、以及加勒比海群島。由果莢
所包覆的可可豆,一般每年可收成兩次。每個果莢大約有一個手掌大小,裡
面包含有20-50粒可可豆。當果莢成熟時將轉變為鮮黃,橙或者紅色。豆被
取出弄乾,然後手工取出中心部分後,讓它進一步進行發酵。在豆子再次變
乾之後,就可以出售了。巧克力製造商必須把豆子與任何瓦礫分開,除去硬
殼,並且將豆子的中心部分磨碎。
到處都有巧克力
巧克力棒,薄荷糖,女童子軍糖,松露巧克力,甜甜圈,巧克力牛奶,只要
它裡面有巧克力,我們就吃它。熱,冷,固體,液體,澆在冰淇淋上甚至澆
在肉上方?!
是的,在墨西哥加在肉上稱為「摩爾」的醬裡就含有不甜的巧克力。它是一
種多用途的味道。巧克力被認為會造成粉刺和牙齒腐壞,但是研究已經發現
巧克力是無罪的。以下的事實一定會造成世界各地許多人的讚嘆︰巧克力工
業每年僅僅在美國就售出價值50億美元的巧克力。而美國只是世界上巧克力
的第8大消費國。在瑞士,每人每年吃超過21磅的巧克力,取得在巧克力消
費領先的地位。
巧克力的渴望
為什麼我們特別渴望巧克力?
有些時後你會覺得沒有別的東西嘗起來比得上巧克力。有時後你就是不想要
其他替代品。簡直就是無可取代。甚至我們為巧克力的愛好者命名為︰一個
巧克力迷。 這幾乎是無法控制的強烈慾望。
一些科學家想知道為什麼美國人每年吃11磅的巧克力。他們決定分析巧克力
的成分,查明那些化合物可能怎樣影響我們的大腦及情緒。如同咖啡因讓人
感到興奮,巧克力讓人感到愉快。
巧克力包含大約380種已知的化學成份,難怪很難了解巧克力為什麼是這樣
的受喜愛。而且是誰說巧克力裡的一兩樣成份就足以引起我們愉快感覺?在
巧克力裡的大多數化學成份在其他食品裡也有發現,然而我們並不會買心形
的香蕉給我們特別關心的人。可能是獨特的成份組成讓巧克力超越了香草、
漿果和飴糖。雖然巧克力可以改進心情,但它也包含飽合脂肪和糖,並非能
放縱享用的健康的食品。並且讓巧克力遠離你的愛犬!一個兩盎司的巧克力
片對一條狗來說就足以致命,因為它不能消化在巧克力裡一種稱為theobromine
的化合物。相同原因也使巧克力能讓一些較小的孩子生病。
巧克力與神經系統
在密西根大學的Adam Drewnowski研究是否巧克力會引發opioids的生產。
Opioids是一種在鴉片裡被發現的化學物質,會讓人產生一種安寧(舒適)
的感覺。
Drewnowski發現吃巧克力會引起大腦生產天然鴉片劑,因此降低痛苦並且
增加安寧的感覺。
如果大腦內處理opioids的感受器被阻斷,巧克力的攝取也會減少。不過它
沒顯示這是否因為巧克力糖的高脂或高糖所引起了。
在聖地牙哥的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Emmanuelle diTomaso(目前在哈佛大學)
和Daniele Piomelli(目前在加州大學爾彎分校)調查巧克力的化學組成成份。
他們在巧克力裡發現三種物質能擔任cannabinoid擬似劑,直接(激活cannabinoid
感受器)或者間接(增加anandamide濃度)。這些話意味著什麼?下面的一
點背景資料可以幫助我們加理解。
感受器是在細胞表面與某種化學成份相互作用的一種結構。不同感受器具有
不同的形狀,因此會與特定的分子相互作用。diTomaso是如此描述這樣的相
互作用︰「具有活性的化合物將它自己鎖住在蛋白質上,因此引發細胞內的
反應。」Cannabinoids是一種與大麻(也被稱為野生煙草)有相同作用的物
質。在野生煙草裡的具有活性的化學物質被叫為tetrahydrocannabinol(THC
),而在大腦裡具有能與THC結合的感受器。當THC對這些感受器結合時,人
會覺得High。
![[圖]](http://www.erowid.org/archive/rhodium/chemistry/thc/cover.gif)
THC Synthesis
「Anandamide是在大腦裡發現的脂類,能與上述THC感受器結合,因此生產
相似效果 感到High。」
巧克力與煙草在大腦中的作用相同嗎?在巧克力裡有與THC相同作用的化學
物質,會導致dopamine,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的生產。不過,在巧克力裡並沒
有THC,因此你不會因吃巧克力而違法。另一個在巧克力裡的化合物是anand
amide,這已經存在你的大腦裡了。如果anandamide已經在你的大腦裡,那
麼你為什麼不會一直感到愉快?嗯,anandamide瓦解迅速,不會一直停在你
的大腦中令你傻笑。但巧克力可以延長這種舒適的感覺。Piomelli的研究表
明在巧克力裡有兩化學物質能抑制anandamide的自然的裂解。這可能是為何
我們喜歡吃巧克力的原因!與牛奶巧克力相比較,黑巧克力包含更多這些化
合物。
吃一條巧克力並不使得你感到眩暈或者興奮,這可能是因為anandamide及促
進它影響力的兩種化合物在大腦存在是短暫和局限的。THC在整個大腦活化
很多感受器,因此它有更強大的效應。巧克力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ananda
mide並沒有分佈在整個大腦。科學家懷疑anandamide和巧克力其他化學物質
的影響力,因為他們只有小量的存在。在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的Christian費爾德估計一個130磅的人必須吃25磅巧克力來得到任何
像野生煙草一樣的效果。此外,因為這些化合物是被吃進人體,很難確定有
多少會進入血流並實際上抵達大腦。
對被巧克力引起的感覺也有其他可能的解釋,而與cannabinoids、anandami
de或者感受器無關。很多其他組成部分也可能造成巧克力的流行。吃巧克力
令人覺得愉快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它的組成部分的獨特交互作用。
巧克力也包含phenylethylamine,與安非他命有關的化學製品。就如同安非
他命一般,這種化學物質可以提升血糖與血壓,引起一種警惕和滿足的感覺
。Phenylethylamine已經被叫為"愛藥",因為它會加快你的脈搏,好像你正
在戀愛一般。在巧克力裡的咖啡因也可能引起警惕和心跳加強的感覺。在巧
克力裡的其他刺激物包括theobromine 和methylxanthines。
這些咖啡因的親戚比咖啡因的作用來得弱,你必須吃超過12根Hershey bars
來得到一杯咖啡一樣多的咖啡因。所有這些刺激物都增加在大腦裡神經傳遞物質
的活性。
突觸
化學物質刺激引發突觸前神經元從囊泡釋出神經傳導物質出穿過突觸裂隙與
突觸後神經元膜上的受器結合。
不管造成巧克力風行的原因為何,
科學家將繼續挖掘可可的神奇甜蜜力量。同時為你自己來跟巧克力棒和為你
的情人節準備一盒巧克力吧。
生活由於巧克力更甜。
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choco_c.htm
![[圖]](http://4.bp.blogspot.com/_aNiNeZaGons/TEslYN9alPI/AAAAAAAABEE/14lNaPHiH00/s1600/2a.Nature_Cacaotree_WEB.jpg)
※ 編輯: ott 時間: 2014-03-01 04:14:43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92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