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tt
作者 ott (寶貝)
標題 草船借箭:孫權-周瑜-諸葛亮
時間 2017-04-10 Mon. 13:16:23


 


   
 



http://book100.com/novel/10/104843/39910.html


文獻 第99節:草船借箭:孫權-周瑜-諸葛亮
草船借箭:孫權-周瑜-諸葛亮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最精彩的一段,是最能表現諸葛亮智慧的故事,這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可是,真實的草船借箭並不是這樣。

《三國志· 吳主傳》引《魏略》說:"權乘大船來觀軍,(曹)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複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說的是漢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帶兵南下進攻東吳的濡須(安徽無為東南),孫曹兩軍隔長江相持了一個多月,也沒分出個勝負。這天,孫權親自坐著條大船來到江面觀察曹軍的動向,結果挨了一頓猛箭,差點兒把船給弄翻了。曹軍集中"火力",沒少用"子彈",看來是下了狠勁兒。孫權沒有借箭的意思,也沒說是草船,只是察看敵情。孫權船的一側中箭太多,有些傾斜,將要翻船。孫權急中生智將船調個頭,讓另一面也受箭,兩面挨打,求個平衡。結果平安無事回到營寨。

《魏略》是魏國郎中魚豢寫的,自己人記自己的事,犯不著往孫權小兒臉上搽胭粉。此事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孫權沒有想到借箭,但將船換一面受箭,說明孫仲謀腦瓜好使,這事本身也挺有意思。

到了宋元話本《三國志平話》,變成了另一個人。"周瑜用帳幕(遮住)船只,曹操一發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卻射右面。移時箭滿于船。周瑜回,約得數百萬支箭。周瑜喜道:'謝丞相箭。'曹公聽得大怒。"

這時,也看不出周瑜是借箭,只是得了便宜賣了乖,氣一下曹操。說"約得數百萬支箭",這已經是小說家的誇張,一個人射出十支箭,就需要有十萬人同時開弓,還得除去射到水里的,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中國人有個習慣:好事全是算一個人的。到了《三國演義》,主角成了諸葛亮,聰明全到了孔明一個人身上。《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說,周瑜要殺孔明,命他監造十萬支箭,以及孔明立下軍令狀,利用大霧的機會,逼近曹營,用草船借箭,還跟魯肅一邊借箭一邊喝著小酒嘮閑嗑。故事生動、好看,但只是故事,並不是真的。

現在小學課本也有了《草船借箭》。從娃娃抓起,草船借箭的主人是諸葛亮,已經難以更改。








 


 














--
 熱門文章         ott板 首頁        看板討論區          看板列表         ott板 熱門文章 


 





--
※ 作者: ott 時間: 2017-04-10 13:16:23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38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