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tt
作者 ott (寶貝)
標題 為什麼需要開刀的叫外科,而不需要開刀的反而叫內科
時間 2016-01-25 Mon. 15:46:29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95754

為什麼需要開刀的叫外科,而不需要開刀的反而叫內科
 


在古代歐洲,“外科”是只能處理體表的外傷感染和疾病的,劃分方式也是頭部/胸部/...。 “內科”是從人體內部各個器官系統找病因,是主流醫學,甚至就是“醫學”的代稱。 直到16世紀初的時候歐美還是內科學主流的,那時候做外科學的主要是部隊理髮師(理髮店門口的紅藍白的含義是動脈-靜脈-繃帶),因為他們廣泛使用了治療槍傷的手術學。

但是那時候做個手術病人和大夫都需要特~別大的勇氣。 因為那時候木有麻醉劑,手術室離病房都是能遠就遠,因為病人做手術時疼的嗷嗷叫喚,分貝特別大(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婦產科產房……去一趟就知道那裡混雜著各種疼痛的呼喊以及,嗯,對老公的詛咒);做手術時病人是血流不止的,非得拿個火燒才能止血(止血鉗是1872年的事情了);做完手術病人還是很可能死的(截肢手術曾經有50%的死亡率……),因為醫生做手術的時候不洗手病人感染了……

所以,外科學轉變為一門真正能動手術的(研究人體“內部”的)學問,要歸因於麻醉、消毒、止血技術的改善。 1846年乙醚能做麻醉劑了,大手術可以做起來了;1867年醫生開始在做手術的時候洗手了(其實是個偉大的進步……);1872年止血鉗也可以用了,20世紀初的時候可以用抗生素,可以輸血,外科學才真正成熟起來。

我們說的“外科”、“內科”的二分法是從日語漢字裡面直接用進來的,用以表示20世紀早期歐美醫學的內科/外科分化。 不過現在傳統叫法的“physician(內科醫生)”已經成為臨床醫生的總稱了,和“surgeon(外科醫生)”沒有二分的關係。

這是因為現在外科內科的分野其實不明顯了。 正如問題所隱含的含義,其實外科早就在處理"人體內部"的活兒了,內科也開始用起外科的技術了,比如您說心內科放支架算不算“外科”幹的活? 但是大家還是公認這是內科做的。 現在有些醫院把“外科”“內科”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叫做“手術科室”/"非手術科室",算是比較接近現在的情況的說法。

要了解外科學腫麼走到今天這個層面的,強烈推薦松鼠會的《冒煙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齒》,裡面有很多很多有意思的醫生~







 


 














--
 熱門文章         ott板 首頁        看板討論區          看板列表         ott板 熱門文章 


 





--
※ 作者: ott 時間: 2016-01-25 15:46:29
※ 編輯: ott 時間: 2016-01-25 15:49:51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550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