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terievv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1-28 21:29:06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Demogorgan (Superconductor)
標題 Re: [問卦] 客家人口數 = 7000萬 = 義大利語人口數
時間 Mon Jan 28 21:25:01 2013


A6:比台語還接近古漢語01/28 19:33
A6:研究一堆 還台灣的 別用國文老師救援
A6:你國文老師是因為你不會客家話才叫你用閩南語唸古詩的

由於台語屬於閩南語的分支,又屬於閩語家族的一份子,
以下的語言演化過程先以「閩語」為主角。

先說閩語的起源,先秦、漢代到西晉期間,那時中原是以上古漢語為主,
在五胡亂華時,因為中原漢民族南遷而形成「閩語」,
是現存華語諸多方言中最早自立門戶的,
也因為它的起源時間夠早,才會出現有「閩東語」和「閩南語」的兩大支,
以及文白異讀的特色。

1. 「閩東語」和「閩南語」的差異 (閩東語以福州話和莆田話為例)
雖然「閩東語」和「閩南語」同屬「閩語」,
但是多數人在沒有學過另一方語言的情形下,是很難溝通的(發音有差距),
但是兩者共享同樣的聲調和文法。
而這兩者也是因為存在時間夠久才得以演化出發音的差異。

2. 文白異讀
因為閩語成家的時間早,經歷時間久後,
與中原官話(中古漢語,唐宋期間的官話)的發音出現顯著的差距,
那時,南方的知識份子為了要用自己的語言閱讀書籍,而出現仿照中古漢語的「文讀」,
相對於閱讀書籍時用的「文讀」,原本閩語自己的發音則變成「白讀」。
雖然粵語及客語也舉得出文白異讀的例子,但是比例不如閩語高,
而這點也足以佐證閩語的成家時間比客語和粵語還早。

中古漢語是上古漢語和五胡亂華時的各種胡語交互作用後的產物,
從隋唐開始一直被使用到南宋,而客語和粵語也是在此時成家的。

之所以國文老師會教用台語讀唐詩去辨平仄,

是因為閩語「文讀」的發展有摻雜到中古漢語的特性,
因此是台灣人做韻文平仄檢驗的好工具。
若是讀古詩(Ex. 孔雀東南飛)、詩經,閩語更是可以接近原音重現的語言。

而「客語」的起源是南宋時期的官話,於宋朝偏安江南後才產生的,
「粵語」同是起源是南宋時期的官話,但是有跟原本居於南方百越的語言混合到,
因此,粵語有了不一樣的文法和音調,但是客語及粵語之間有將近四成的詞彙相通,
也可以說明兩者的語言源頭一樣且發展成語言的時間點相近。

到了明代以後,現代漢語才成形。
而台語的誕生是因為泉州與漳州的人移入台灣後,
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語言而發生「泉漳濫」,
並在日治時期之後混入許多日本語彙(日本語彙,台灣發音),而成為「台語」。

p.s.
會說日本語彙,台灣發音是因為那些語彙和原本的日文發音又有差異。
                        台語發音(日語發音)
如「螺絲起子(driver)」→「羅賴吧(兜賴吧)」、
  「瓦斯(gas)」→「拉素(尬素)」

以下結論:
台語原屬於閩語分支,發音接近上古漢語,
客語和粵語同為從中古漢語演化而出的語言。

就其發生的背景來看,相信沒有人會說南宋先偏安江南後五胡亂華的吧!

--
  Just chemistry!                                Helium
Boron    Carbon    Nitrogen   Oxygen    Fluorine Neon
Aluminum Silicon   Phosphorus Sulfur    Chlorine Argon
Gallium  Germanium Arsenic    Selenium  Bromine  Krypton
Indium   Tin       Antimony   Tellurium Iodine   Xenon
Thallium Lead      Bismuth    Polonium  Astatine Rad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61.210
wotupset:你中文系的齁1F 01/28 21:27

--
※ 看板: terievv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93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