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terievv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6-06-15 09:39:27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antonio888 (安東尼)
標題 [新聞]呷冰人潮像進香 老闆:賣到錢用布袋裝
時間 Wed Jun 15 08:22:40 2016


1.媒體來源:
蘋果日報

2.完整新聞標題:
呷冰人潮像進香 老闆:賣到錢用布袋裝

3.完整新聞內文:
幸發亭源起於1938年,說起它,台中不論老一輩的或是年輕人都知道,現在由第3代陳薇
竹及弟妹接班,陳媽媽蔡豐筠嘴裡嚷著:「70歲嘍~要退休了!」還是經常到店裡來看頭
看尾,時不時挽起袖子幫忙,母女倆人說起3代人的故事,有好多共同的回憶。


蔡豐筠22歲嫁到陳家,她說:「我公公(陳溪)原本是種田的艱苦人,後來賣了田,來台中
發展,一開始是推著手推車沿街叫賣四果冰,1943年第一市場蓋好了,就在市場裡開店,
這時候四果冰也加了料變成現在的蜜豆冰。」她回憶起當時的盛況告訴我:「那時只要假
日,天還沒亮就要起床煮料,門一開外面已經排滿人,客人都還沒吃完,後面就有人等著
要位置,一直忙到凌晨1點,連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剛嫁過來時我媽媽來,看我
從早站到晚,回家難過到哭,怪自己為什麼要把我嫁得這麼辛苦。」


幸發亭原本叫辛發亭,因為創業的陳溪覺得每一塊錢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想不到第一市
場接連2次發生火災,燒毀許多呷飯賺錢的傢伙,於是把辛發亭改名為幸發亭,期許從此
幸福平安。而且在第一市場時,不只賣冰,冬天也賣飯、麵等台灣小吃,只是蜜豆冰的名
氣太響亮,被定位為冰店。


從7歲開始在店裡幫忙的陳薇竹說:「我因為從小塊頭大,加上是長女,7歲就要到店裡幫
忙洗碗、擦桌,9歲就升格站台舀冰、收錢,因此心算特別好呢!」

回憶起當時最辛苦的事,是兩隻腳都長濕疹了,還是要到店裡幫忙,那時同齡的小孩,甚
至是弟弟妹妹都能出去玩,自己卻得在店裡忙來忙去,唯有讀書的時候可以喘息,於是卯
起勁唸書,她笑著告訴我:「國小考試,我都是前3名喔!」談到30多年前印象最深刻的
事,是有一天生意特別好,那時一碗冰只有8塊錢,回家跟阿公算錢算到手痠,才發現當
天賣了1萬碗冰呢!


在40~80年代,幸發亭可說是台中的代名詞,台中=幸發亭、幸發亭=台中的印象深植台
中人心,陳薇竹感性的告訴我:「阿公是個很實在的人,對冰店心心念念,晚年得了大腸
癌,依然掛心店裡的事,我一定要把阿公的味道、阿公的招牌傳下去,到現在我都照他教
的方法煮豆備料,一點也不敢偷懶。」


現在,還有許多她小時候看過的客人上門來吃冰,採訪當天,我巧遇從美國回來的客人
Melody張家菁,她說:「小時候我家住中正路,每天都很期待放學,來吃一碗冰再回家。
洛杉機也有許多華人開的冰店,就是找不到蜜豆冰這一味,這香蕉水的香氣,過了30年我
還是很懷念,每次回國,一定來這裡報到,對我來說,這就是故鄉的味道。」


陳薇竹接著說:「有回我看到一個人邊吃冰邊哭,後來她告訴我,她已經搬去國外很久了
,對台灣的記憶就是這一碗蜜豆冰,一回國馬上來吃,故鄉的味道讓她好懷念。」客人感
動的眼淚,更堅定了她無論多苦,都要把這個有記憶的味道完整保留下來的決心。(廖玉
如/台中報導)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strange/20160615/885778/
【有片】呷冰人潮像進香 老闆:賣到錢用布袋裝 | 即時新聞 | 20160615 | 蘋果日報
[圖]
幸發亭源起於1938年,說起它,台中不論老一輩的或是年輕人都知道,現在由第3代陳薇竹及弟妹接班,陳媽媽蔡豐筠嘴裡嚷著:「70歲嘍~要退休了!」還是經常到店裡來看頭看尾,時不時挽起袖子幫忙,母女倆人說起 ...

 

5.備註:
別說三十年前一天賺八萬元...就是現在一天賺八萬元也很驚人

我爺爺說三十年前,當時高雄市一棟透天房子不到一百萬元

換句話說,工作十天就可以買一棟透天房子 了....天哪

難怪俗語說,第一賣冰,第二是做醫生.....太厲害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165.212.246
※ 文章代碼(AID): #1NO9_J6a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5950163.A.1A4.html
losel: 一天賺八萬,國稅局可以出動惹1F 06/15 08:23
kfactor: 業配文2F 06/15 08:24
pzyc79: 有押韻3F 06/15 08:25
diding: 業配4F 06/15 08:27
kondoyu: 第三貓仔間5F 06/15 08:27
abram:   第三是做黨的畜生6F 06/15 08:27
paleomort: 第三開查某間7F 06/15 08:28
yspen: 第一是黨工吧  土地畫一畫就變成自己的8F 06/15 08:28
tigertiger: 灌水唬爛居多 那年代要是一碗賣20 也要賣4000碗9F 06/15 08:29
chiz2: 有沒有住美國比在台灣爽的八卦?10F 06/15 08:29
tigertiger: 哪來的那麼多供貨量?11F 06/15 08:29
kohanchen: 那個一萬碗是什麼概念? 假使那天做14小時 平均一小時七12F 06/15 08:29
kohanchen: 百碗 一分鍾11.5碗 一家店不可能做得到
goipait: 備料有到一萬碗的料?14F 06/15 08:30
tigertiger: 原來是一萬碗...你想想那個年代去哪邊找一萬碗的材料15F 06/15 08:30
crazydj: 第二是告醫生~16F 06/15 08:31
incandescent: 香蕉水的味道。。。。17F 06/15 08:31
aoiaoi: 老人家 吹捧自己 你們也這麼較真.....18F 06/15 08:40
tigertiger: 吹捧? 這是葉佩雯19F 06/15 08:41
hondansr250: 難吃死了幹20F 06/15 08:45
a81054141: 一天一萬碗的真實性有多少?21F 06/15 08:46
twelvethflor: 以前人,拿了碗就蹲在市場路邊吃了,跟現在大陸人22F 06/15 09:25
twelvethflor: 有九成像

--
※ 看板: terievv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01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