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黃牌IUU警告原因:非法漁業
[url=https://click.greentw.greenpeace.org/?qs=50be37f9bded314ffa0103c99475b9d3589095de3fb55d2a75409685d043ac72e4abfdf7ee0b7ca839889403418f0af0c94c4e77ee37a2015a85f031a2f2f311]歐盟報告指出[/url],2010到2015年之間至少發現22艘臺灣漁船涉及非法漁業「非法、未報告、未規範(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簡稱IUU)」,但執法單位卻束手無策,甚至放任不管,嚴重威脅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及生物多樣性。
2015年,歐盟對臺灣遠洋漁業祭出黃牌警告,指出臺灣政府現有法規架構有重大缺失,懲處制度無法有效嚇阻非法漁業,缺乏能有效追蹤、控管與監控遠洋船隊的機制等,要求臺灣政府需盡快改善。
遭美國列入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原因:強迫勞動及漁工人權侵犯
強迫勞動與非法漁業往往相輔相成,背後同樣都是降低成本的心態。臺灣遠洋漁業今年被美國勞動部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1,是由於多年來不同的調查和報導,發現臺灣遠洋漁隊中發生的多起疑似強迫勞動及其他嚴重侵犯人權之事件。
而美國清單與歐盟黃牌的最大差異,美國清單從
人權侵害的角度,同樣點出了臺灣遠洋漁業缺乏政府監管的問題。
黃牌之後,臺灣遠洋漁業「改革」的血汗漁工問題仍未解決
2015年歐盟黃牌前,臺灣的漁業法規從民國18年立法後,幾乎沒有太大的修正,儘管綠色和平等其他環境與人權團體不斷倡議2,卻難以獲得相關部會具體回應。
直到歐盟發出黃牌,政府才意識到,要是再不改變,我們有可能再也不能將漁獲輸入歐盟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於是政府火速搬出了「遠洋三法」3,更加嚴格的規管臺灣漁船,避免非法漁業(IUU)。
強迫勞動清單是我們提升外籍漁工權益的契機
面對歐盟黃牌,政府提出遠洋三法避免非法漁業持續發生,但仍未解決長久以來的外籍漁工遭受強迫勞動問題。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然而,我們引以為傲的「人權」卻因少數違法業者,導致合法業者、甚至臺灣國際形象不斷遭受質疑。
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我們希望藉由這個機會,邀請您加入連署,與我們一同向政府倡議三項實際做法4、鼓勵水產企業轉型永續漁業政策,為一向被視為亞洲進步力量、以人權優先自豪的臺灣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