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_Chat作者 NanaseBard (某B)標題 Re: [普好雷]《你的名字》奇蹟與追尋 (道歉與說明)時間 Thu Oct 20 16:44:23 2016
僅針對商業這段來說,其實你還是沒弄懂我的意思
(而且這回文隨便算一算又是十來個「商業」)
不是說不能提商業,而是你文章裡面的「商業電影」是一個非常模糊且龐大的分類。
從底下的這幾段稍微歸納你的「商業電影」要素
大概可以得出「精準」、「嚴謹」等等關鍵字
可是問題在於,只要是搬的上檯面的電影,無論通路還是種類
通通都是經過精心設計才能夠拿出來的東西
好比說很多年以前「愛蜜莉的異想世界」
題材看起來很簡單,可是裡面精緻的運鏡跟走位,
直到現在都可以當作當年法國新電影浪潮的代表作之一
然後台灣有哪些電影人是這個流派?
是李安、侯孝賢那一輩
他們可是確立了很多台灣跟香港商業電影工業的標竿
回說動畫,你覺得押井守、大友克洋是商業導演還是藝術導演?
近代一點的庵野秀明呢?
你可以回過頭去看看這些人的作品是怎麼被評論的
是從文本、從符碼、從畫面文法跟精神脈絡去梳理的
舉個例子,之前引起話題的見本市動畫「Me!Me!Me!」
這算是商業動畫還是藝術動畫?
我跟你說十個人有八點七個會跟你說這會歸類在藝術片(因為看不懂)
可是裡面使用的畫面構成、音樂、還有看似形而上但又不那麼一回事的意識流
完完全全充滿著時下的流行元素,可說是商業到極點的作品
可是我看到你文章裡面幾乎沒提到文本脈絡
沒有一個結構性的推衍,只有完全摸不著邊際的「歸類」
說商業電影應該是「針對結果性的呈現所做的策略與執行」
可問題是這只要拿給任何一個執行製作看,都會跟你說這是廢話
哪個作品不用策略不用執行
最多你可以說商業電影會選擇將太過隱晦或是作者本位的東西拿掉
可是拿掉的是什麼?
可以是對白、可以是鏡位、可以是整段劇情
或者是鬼才看得出來的幾Frame影格
你說的對,不該用「犧牲」這種字眼,純粹是取捨問題
我們要下評斷,就該從手上有的素材去推敲
沒有的東西,不要多說
你在文章中補充了很多你自己對「商業電影」的定義
可是那些東西其實套用在藝術電影很多也是通用的
然後捕風捉影式的替作者、替廠商寫故事、寫內心戲
從訪談一個「15分鐘的鋪陳」、還有「精準執行的Production」
就寫的東寶好像把新海誠砍的不像新海誠了
更別提前面一大段擅自替新海誠加上的「請問芳名」的典故與引用意含
以及將有所考據的元素當成一廂情願的設計
有些地方講的我都懷疑製作人其實應該找你當的
創作性的產業本來就是一個個人與社會價值觀不斷碰撞的特殊領域
用商業或藝術這種很粗糙的二分法當基礎來行文,
不管你用題材、用通路、用媒材、用行銷手法還是其他的什麼去區分
最後絕對會左右不是人
如果這樣說還是不明白
那我簡單下個結論
重點不在於商業還是藝術
太過糾結在這點上面只會讓文章顯得浮濫
因為這定義禁不起推敲,爭論下去更是迷糊仗
如果每篇文章都要先下好重重的自我定義才能讀
那,嗯,還是不要的好
※ 引述《vollier (奇行草)》之銘言:
: 至於大家說提到太多次「商業」。
: 首先,我必須說,個人的理想上,電影的創作本質是不該分商業和藝術,
: 但在團隊執行上,有時它就必須要有所區分。
: 其次,兩者我都支持,「商業」是好的,它不是貶義詞,
: (雖然我說了因為商業而犧牲,應該把「犧牲」改成「取捨」才對),
: 有時商業才會有更好的表現,甚至它才是真正有挑戰性的發展,
: 有網友說「商業」是結果性的呈現,
: 我覺得是針對結果性的呈現所做的策略與執行,
: 在此之下的規範其實更嚴謹,
: 套在電影創作角度上,它是「為大眾而精准地執行」,不是單純地「追求利益」
: (但發行商就不一定了,畢竟不能光燒錢)。
: 新海誠的每部作品或多或少還是有些賣座元素在,
: 而近年來對這些元素的掌控與他想更加接觸大眾的嘗試也越來越邁力,
: 越來越往「商業電影」前進,
: 這不是壞事,
: 當然我不否認,當他太重視「商業電影」的框架,而犧牲了一些個人特色,
: 對我主觀而言是可惜的,
: 但誠如我說的,這不是缺點,
: 能在「商業電影」的操作模式下,還能充分保有自己的藝術風格,是很棒的一件事,
: 但對還在摸索的新海誠來說,無法要求太多,
: 況且這部也不是說他完全捨棄了自己的風格。
: 我知道《言葉之庭》是他和東寶第一次合作,但那比較像是短篇發行。
: 這次則是一個正式的長片合作(所以個人覺得比較像第一次)。
: 而從東寶給的指示,很明顯這次是要以「商業電影」發展
: (說實在地,我是很期待他能在他的創作風格魅力中,有好的「商業電影」敘事),
: 而在此操作與執行下,必須精準,
: 當然,有些人會說宮崎駿的東西那麼賣,他每部都有符合這樣嗎?
: 當然沒有,
: 但一來他本身早已成為大眾皆知的品牌,
: 二來「商業電影」的操作模式與執行,就像是一套公式,一個樣板,
: 有時必須針對太多因素去做微調。
: 而個人認為,新海誠在敘事精準度的掌握是還不太熟的,同時又被指示的框架綁住
: 舉例來說,東寶所提的15分鐘交代完一切,就是一個「商業電影」的結構規範,
: 在這當中,要開場、人物出場、定調、事件與情感的鋪陳、交代訊息、下鉤子等,
: 同時又得把戲做的自然、好看,要精準是很花時間去磨的,
: 而《你的名字》的元素多樣,雙線又有時空梗的敘事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但硬是這樣的結構規範,其實對新海誠和這個故事都不算有利,
: 他所做的微調有限,取捨之下,故事可能就少了什麼
: (或者什麼都要,什麼都削弱了一些),
: 自然會有人覺得伏筆不清、男女主角互動情感不足的問題發生。
: 個人純粹認為,東寶在針對「商業電影操作」下指示的同時,應給予更大的自由,
: 讓新海誠保持自我經驗的直覺與感性,
: 當然,也必須尊重新海誠想在這一塊的嘗試與自我要求啦,
: 這是我在前文比較不足的部分
: (不過,以日本片商嘛……可能他就是「必須」跟著指示走就是了。)
: 總而言之,不是重藝術,賤商業,
: 而是希望新海誠選擇那樣後,
: 在一次次的嘗試與挑戰中,可以和東寶更契合,
: 縱使作品本身已經打趴很多日本商業電影了,包括東寶本身的
: (如果能在熟稔後,增加個人色彩當然更好,但改變也不是壞事)
--
回憶,總在孤寂時最鮮明...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51.75
※ 文章代碼(AID): #1O28FgHP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76953066.A.459.html
※ 編輯: NanaseBard (36.225.51.75), 10/20/2016 16:45:50
推 kk2025: 推這篇,連新海誠跟東寶合作第幾部那邊都能有自己的定義也7F 10/20 17:00
→ kk2025: 是醉了,更別說請問芳名的推導跟元素的自我臆測,瞎。9F 10/20 17:01
→ Flyroach: 我也很討厭一直在那喊什麼商業電影商業電影的11F 10/20 17:05
→ dkfum: 上一篇內容這麼瞎你還想回他,真是辛苦了12F 10/20 17:07
推 dxlusifa: 優質好文,條理清晰,不得不推!13F 10/20 17:24
推 kk2025: 還好啦,人家都回答問題了,不回應一下也太失禮了呢15F 10/20 17:31
推 RedPine: 看完原文,覺得原作者有很多腦補臆測,但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服讀者,文章又用一種彷彿業內的口吻來描述16F 10/20 17:33
推 Asakura1397: 推 這次看到很多在評這部都用商業化 但這不是從外推測 然後就用兩字打標簽給他...26F 10/20 23:34
→ jacktang3200: 愛蜜利那種俗推鏡可以叫新浪潮,細田守就能自稱四騎會了,什麼爛比喻30F 10/21 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