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
作者 Izako (Izako)
標題 Re: [心得] 托嬰保母自己帶?
時間 Sun Apr  9 12:01:17 2023


  原文恕刪。

  四千三百字長文警告。先說這篇文章最後的結論是:

  我相信所有板友都知道原PO (dentyneice) 說的「要有捨、有得」和「人生沒有全拿
的」,也不否認對某些人而言,要請他人帶或是自己帶可能只是預算問題,但那不影響我
想繼續學習和重新檢視某些決策的動力。人世不完美,但我可以在不停探究的過程中,感
到安心與信心。



  「決定照顧幼兒的方式」只是這個永無止盡的學習過程中我必須做的決定之一,而每
個人遇到這個決定的時間點先後不一。新手父母前仆後繼地來板上崩潰,企圖兼顧和全拿
不代表他們不想解決照顧幼兒的難題,反而能夠不斷地提醒我們:養育幼兒不容易,如果
可以的話,我們應該對新手父母(或是父母以外的照顧者)和幼兒多一點關愛和包容。


========

  這個討論串的主題是幼兒照顧的選項和決策,我先統整一下前兩篇較長發文的內容:

  dentyneice 最初的發文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他對板上 (1) 托嬰、 (2) 保
母、 (3) 自己帶、 (4) 長輩帶這四種方案的板友意見的簡略整理,第二部分則是他已經
下的決定(自己帶)和他決定的根據,我讀起來主要是 (1) 送幼兒去托嬰確定會生病的
風險遠高於「發展很好」這個未經大規模統計證實的可能優勢,和 (2) 「這就是一個給
多少錢做多少事的真實世界」, 原PO不相信現行的托嬰老師或保母的薪資水準能夠給他
的孩子他自己能給的照顧水平。(強調一下,這是原PO的判斷,不代表托嬰老師和保母辦
不到。)


  neak的發文則引進了當初他先自己帶而後送托的經驗:孩子在Covid疫情爆發前出生
,來不及送進托兒所就封城,幼兒十個月大時因為語言發展較慢,開始早療,然後「我在
他兩歲的第一天,疫情依舊艱鉅的情況下,在家裡有高風險長輩的情況下,想終於有疫苗
了,選擇了送幼幼班。天底下沒有什麼完美無缺的選擇,我只能賭學校的疫情掌控,只能
祈禱家裡長輩不被感染。」


  dentyneice 在意的因素對 neak 而言不是不重要,但是 neak 面對的狀況比較複雜
,讓他需要考量更多變數。我誠心欣賞兩位誠實分享自己的考量和決策,後文也會分享我
的經驗。


  最近和一位當全職媽媽剛滿一年的朋友談到幼兒照顧,正好記錄一下。

  我和這位朋友是大學同窗,每次電話聊天都是扎扎實實一小時起跳。我之前聽說他放
完育嬰假後就回去上班了,卻不曉得他在2022年年初辭職,在家裡自己照顧前兩年由長輩
幫忙帶的孩子。我尊重他的決定,但因為這個過程有點反其道而行,忍不住問他:「一般
來說,不都是幼兒自己帶,長大了才送出去嗎?」


  朋友講了他在決定辭職時的考量:手足的孩子即將出生,也要讓長輩照顧,可是長輩
的體力無法應付兩個幼兒。就算送托,托兒所的時間和他們夫妻的工時也無法配合。2022
年年初台灣疫情緊張,他不放心送托。還有很多他講不清,或者是我不能了解的原因。總
之,我的朋友曾經是位職場媽媽,而現在是位全職媽媽。


  (嘿,我知道你會看到我的文章,要記得你很棒,認真又負責,我愛你!)

  這位朋友說:「我也還在想我該怎麼辦。我只知道怎麼過一個很好的白領的生活,但
是那種生活跟照顧幼兒好像無法相容。」

  我聽出朋友語氣中的遺憾,只是我們都懂照顧另一個人類就是諸多犧牲,所以我也不
想說些空泛的安慰。幸好那天晚上我想起來可以和他分享一部小說裡對於人類自由意志的
討論:





    「如果我們觀察一個人,不與他周圍的條件聯繫起來,我們就覺得他的
  每一行動都是自由的。但是如果我們看到他與周圍條件的關係,如果我們看
  到他和人與物的聯繫:和他說話的人、和他所讀的書、和他從事的工作,甚
  至和他周圍的空氣、和照在他周圍東西上的光聯繫起來,我們就看到,每種
  條件對他都有影響,至少支配著他某一方面的行動。我們看到這種影響越多
  ,就覺得他的自由越少,他需要服從的必然就越多。


    「我們對自由和必然的比重的認識程度,是決定於完成那個行為和我們
  判斷他之間相距時間的長短。

    如果我觀察我在一分鐘前(當時的條件和我現在所處的條件幾乎相同)
  所完成的行動,我認為我這一行動無疑是自由的。

    但如果考察我在一個月前所完成的行動,我得承認,要不是完成這個行
  動,我就不可能獲得由此產生的許多有益、愉快、甚至必要的結果。如果我
  回憶更遙遠的往事,回憶十年或十年以上完成的行動,那麼,那次行動的後
  果我就覺得更明顯;我也很難想像,如果沒有那次的行動將會怎樣。我回憶
  得越遠,或者我對某一事件思考得越深,我對我行動的自由就越懷疑。


  ……當我們完全不了解一種行為(不論這是一種罪行還是一種善行,或是一
  種無所謂善惡的行為)的原因時,我們認為這種行為的自由成分最大。如果
  我們看到的是罪行,我們就急於想懲罰他;如果我們看到的是善行,我們就
  讚賞他。如果我們看到的是無所謂善惡的行為,我們就認為他最獨特、最自
  由。但如果我們知道無數原因中的一個,我們就會看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我
  們就不會那麼堅持懲罰罪行,不會那麼讚賞善行,對貌似獨特的行為也並不
  覺得那麼自由。一個在壞人中成長的罪犯,他的罪行就比較情有可原。父母
  為子女做出的自我犧牲,可能獲得獎賞的自我犧牲,比無緣無故的自我犧牲
  更可理解,因此不那麼值得同情,自由的程度也比較小。……如果我們有豐
  富的經驗,如果我們不斷在人們的行動中尋求因果關係,那麼,我們越是正

  確地把因果關係聯繫起來,我們就越覺得他們的行為是必然的,是越少自由的。」


  ── 列夫‧托爾斯泰著,草嬰譯,《戰爭與和平》尾聲第二部第九節。




  隔天我向朋友道歉:「昨天我問你為什麼當職場媽媽兩年後才決定辭職照顧孩子,好
像要你硬擠出一些理由。但這就是托爾斯泰要批判的現象!托爾斯泰寫了一部落落長的小
說,鉅細靡遺地展示人物如何被事件推動和變化,最後討論這些角色的自由意志和歷史必
然。


  說不定未來我們回頭看,你決定成為全職媽媽的當下,就是只有那個選項了!」

  「哈哈哈,我徹底被這個娛樂到了。」朋友說:「我沒有很在意被問這個問題,畢竟
大部分人也只是好奇,偶爾聽到一點惋惜之意我還會覺得欣慰。不過的確被詢問後會自我
懷疑那個選擇,回答也好像帶點辯解的味道。」


  最後他說:「我要去多多瞭解戰爭與和平。原來他與我的關係這麼近。」

========

  回顧托嬰或是自己帶的決策過程,我是這樣描述的:

  「我在新生兒稍微開始能做表情時意識到我真的無法享受成天跟嬰兒膩在一起大眼瞪
小眼的日子,於是聯絡了老闆說我想上班,老闆欣然迎接我的回歸;離家最近的托兒所正
好有個位置即將釋出,讓嬰兒能在滿三個月後入學,我於是在三月底開始上半天班,四月
初恢復全天班,一切安排彷彿水到渠成。實情是再怎麼健康的嬰兒,都是很不穩定的生物
,我們也只得見招拆招。


  結束育嬰假後,我再也沒有Monday Blue,只有Monday Groove。星期一到了!托兒所
開了!星期一把嬰兒送進托兒所後回家的路上,我總會買個貝果蛋糕或可麗餅,回家沖杯
咖啡,緩慢地享受上班的第一個小時。


  一位領先我多年的媽媽前輩稱讚我『工作育兒兩不誤』,我喜歡他的誠實。工作育兒
兩得意太難求了。不誤就很好了,不誤我就已經非常幸運了。如果托兒所再遠一點,如果
老闆要求我每天都要進辦公室待滿八小時,如果嬰兒動不動就生病,各式各樣的如果,都
可能讓我無法持續工作。我們家庭的狀況在PTT媽寶板的用語稱作『二打一無後援』,但
我拒絕使用這麼簡單粗暴的形容。每當我們跨過了一道關卡,回頭看看,就會發現我們能
挑戰成功都是因為條件具足,絕少數是因為我們從無到有地創造了什麼。我們有棲身之處
,有水有電有瓦斯有暖氣有網路,有超市有診所,有洗衣機洗碗機烘衣機,有公車有地下
鐵有 Uber,難道我們擁有的還不多嗎?


  我在送嬰兒進托兒所前曾經短暫地內疚過,那股內疚不久便被我們家庭各個成員的轉
變所驅散。隔了四個月重回職場,我們的執業領域如舊,但我和先生的生活步調卻完全不
同了。嬰兒在同學和老師的圍繞下看起來很開心,托兒所還會帶他做母親節父親節萬聖節
聖誕節的奇妙勞作。送他去托兒所還有兩個附加的好處:一是我們認識了其他嬰兒的父母
,開啟了新的社交圈;二是托兒所老師見過的嬰兒可多了,有時候我擔心會被拒收的皮膚
和口鼻症狀,老師都處之泰然,甚至會主動建議我幫他添購下一階段的用品,說他看來不
想用奶瓶,想用學習水杯之類的,對於沒有長輩住在附近的我們著實是顆巨大定心丸,讓
我們每個月簽支票簽得無怨無悔。」


========

  我寫得這麼詳細,不是因為我想把媽寶板當個板,而是因為送孩子進托兒所的決定發
生在一年以前,離我還很近,我記得還算清楚。我生產的醫院主辦的母親支持團體依照幼
兒的年齡分為零到六個月、六個月到十二個月、一歲到兩歲,正是因為幼兒發育每隔幾個
月差異就很大,不同年齡組的討論對於另一個年齡組的家長沒什麼參考價值。


  如果二十五年後,目前這位看到我關上廁所門會站在外頭大叫的幼兒變成了一位高成
就/中等成就/低成就(隨便各位怎麼定義「成就」)的成年人,而我們被要求檢視教養
他的過程,我希望我們都有足夠的智慧,不至於將這些成就歸因於他四個月大時被送進托
兒所一事。


  Four Thousand Weeks的作者Oliver Burkeman在孩子出生後讀了一堆教養書,然後他
逐漸發現,先不論這些書籍的派別和他們號稱的科學是否嚴謹,這些書都在告訴我們如果
父母對孩子做了什麼,他們就會因為你做了什麼而變成怎樣的大人。「僅僅是因為小孩會
長大成人,我們便將他們的童年當作成年時期的訓練場,卻忽略了一件事:童年的意義,
應該是讓孩子當個孩子。」


  原PO大可以說,「我幫新手父母整理好了,以下是你的四個選項,不用崩潰,不用謝
。」只是我不認為新手父母需要的是別人給的解答。大家都很清楚假如孩子發生什麼事情
,板友不會比自己心疼,但有時候還是想問問不同意見,或是觀看近期的討論,盡可能檢
視自己的思考有沒有盲點,會不會做出對孩子有害的決定。


  說真的,就算他們只是來板上崩潰好了,那又怎麼樣呢?




  這個「四個選項,請擇其一」的行文風格,讓我想起以前考高中和大學時,某些老師
會說「不能理解也無所謂,先背起來就能解題。」簡單粗暴,對某些學生來說是最有效率
的做法。或許是因為這樣,有些板友批評原PO的文章有說教感,而我寧願相信原PO是真的
為了幫新手父母一把才發文。顯然也有板友認為該文幫他們確信自己帶小孩的價值。


  但最後我還是要加一句,我們通篇都在說「新手父母」,似乎遺漏了單親父母或是其
他個人和機構的幼兒照顧者。那些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或許能獲得的資源較少,但不代表他
們的人生注定悲慘。他們成長過程可能經濟拮据,但是我相信再怎樣的窮鄉僻壤,都可能
棲息著高貴的靈魂,他們能察覺到與蛋黃區無關的自由和快樂。孩子的成長不應該是全有
全無,應該要充滿機會和可能性,包容他們嘗試、犯錯和學習。


  正因為我們希望我們的環境能讓自己和他人的孩子無論稟賦如何,都能平安健康地成
長,我們才要發問、質疑和討論。每個人的取徑或許不同,我也在我所處的地方努力。借
題發揮寫了一篇這~麼~長~的文章來梳理我的想法。感謝認真讀完的板友。


========

  這個星期天是我的信仰很重要的節日,祝有要慶祝的板友,復活節快樂!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3.56.245.71 (美國)
※ 作者: Izako 2023-04-09 12:01:17
※ 文章代碼(AID): #1aCZYFf6 (BabyMot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81012879.A.A46.html
※ 同主題文章:
04-03 18:38 dentyneice.
Re: [心得] 托嬰保母自己帶?
04-09 12:01 Izako.
momotu: 推這篇!溫暖而真誠地寫出育兒路上的感觸和感謝1F 04/09 12:22
baby1818: 推2F 04/09 12:25
neak: 我很認同你說的,常常我們自以為是出自自己自由的選擇,其實有時候是環境或者是剛好發生的一些事故下唯一的選擇。就像我曾經說過的世界沒有什麼什麼完美無缺的選擇,只有你對於風險評估過後的妥協,最後只能無愧於心的往前看,適合你有時候不適合其他人3F 04/09 12:30
AppleAlice: 推這篇!! 我相信每個選擇背後都有其複雜的動機和原因,原文用簡單到近乎粗暴的方式做結論,不是好事8F 04/09 12:32
bbooww: 大推10F 04/09 12:43
afternight: 推這篇 默默的全部看完了!11F 04/09 12:51
amberfline: 推用心的好文章12F 04/09 13:00
bebu: 推13F 04/09 13:13
Kokowaah: 推!很多選擇背後真的有很多複雜原因 真的不是一篇文章幾個選項就可以講完的14F 04/09 13:26
edda20047: 謝謝你的分享,好溫柔,緩解了我在育兒路上的焦慮,看到讓孩子當個孩子那句很有觸動16F 04/09 13:35
moto22771: 推18F 04/09 13:38
starlin0802: 讚19F 04/09 13:43
ivy2k7: 大推~感謝您細膩又溫柔的想法分享:)20F 04/09 13:43
sashababie: 推~帶孩子帶了三年多,我也終於悟到了,一切都只是為了能讓她在童年好好當個孩子~21F 04/09 13:48
xavier0802: 看完了,好文!育兒之路需要的是溫暖的扶持而不是批判。23F 04/09 13:58
yanziashin: 推 也推原文的po主的確是用心良苦的寫下溫柔的文章25F 04/09 14:01
sfatina: 推好文27F 04/09 14:02
cynthiachen: 謝謝你的長文分享,復活節快樂!28F 04/09 14:04
how0963: 推,謝謝妳的願意分享29F 04/09 14:11
t80911o: 推 好文!30F 04/09 14:16
Qailsa: 認真看完了,謝謝分享,給了我很大的啟發31F 04/09 14:44
x0617: 我同意關於自由那段,人生在世又有多少人是真的自由呢?我們每個做決定的當下,都是過去過現在的條件促使我們做了當下的那個決定,都是最適合最好的決定了32F 04/09 14:49
nananeko: 因為妳的文章我想去看戰爭與和平36F 04/09 14:51
stephanie39: 推好文!37F 04/09 14:52
nananeko: 而且跟您分析的一樣前兩位作者她們的文章其實沒有衝突,都是自己基於生活條件下歸納出來的選擇而已38F 04/09 14:54
nrohfwife: 推40F 04/09 15:02
cat763152001: 好文41F 04/09 15:36
lulu9604: 推好文42F 04/09 15:38
elainelf: 推推!這系列文讓我想到電影薩利機長成功迫降之後依舊被檢討沒有做出最正確的處置,因為電腦模擬認為當時還是可以馬上飛回機場,但人不是電腦,也不能未卜先知,許多時候無法立刻算出最佳解,有掙扎有取捨正是我們此生的功課。43F 04/09 16:02
a5772503: 好文~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48F 04/09 16:06
yujuh: 推,謝謝分享,每個人的育兒狀況不一樣,多元的討論可以讓新手爸媽審慎自己的選擇有沒有盲點,不是簡單分類就可以說明一切的49F 04/09 16:10
thoughtful: 推這篇,他們的選擇沒有衝突,但d那篇除了闡述自己做出選擇的原因之外,也嘲弄了托嬰派的家長『別妄想著你們的孩子送托會發展會比較好,你們只是做了一個會置孩子於感染風險下的選擇而已』。當然也可以看作『好心勸世』,要怎麼解讀就看個人心態了。我個人認為原文確實存在讓人不適的優越感,但也不失為一篇具有含金量的文章~52F 04/09 16:23
afternight: 同樓上 d的文章不過是把批判的內涵包裝進假中立的論述裡面承載著優越感
雖然是偏認真的文章,但刻意包裝過的優越感是讓人不太苟同59F 04/09 16:33
family770110: 育兒過程中,我很感謝我有強力又可溝通的後援,也很幸運有願意認真育兒的先生,大小寶都很天使,很幸運我的職場對育兒的我很友善,而我們家的經濟也可以讓我給予小孩更豐富的生活,這一切都造就我所有的選擇63F 04/09 16:55
eesuoynac: 五月要送保母,身體疲勞期待之餘又突然覺得以後不能每天朝夕相處有點不捨...在這個時期看見這篇文章頗有感觸,感謝分享68F 04/09 16:57
bubuhsiao: 很棒的長文,對自由與選擇的解讀、關於童年、育兒的想法,讀來很有感71F 04/09 18:11
oneam: 感謝分享 說的很讓人療育73F 04/09 18:15
aki777: 推 很療癒74F 04/09 20:01
sharkimage: 托嬰確實是讓寶寶處於高度感染的環境中 這是事實75F 04/09 20:16
qazkk: 推76F 04/09 20:44
crecia: 推這篇的溫暖和智慧
同樣在說育兒道路上有許多選擇,每個人要承擔自己的選擇,本文作者讓我感覺到的是對每種選擇的包容和對背後原因的理解;D大的文章卻是對別人選擇的批評
其實哪位父母不知道孩子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但很多選擇背後確實就是多方因素的角力和掙扎
批評托嬰,再說如果沒有鈔能力也只能自己承擔
只是在別無選擇的父母心上捅刀而已77F 04/09 20:51
AppleAlice: d那篇文章就是批評別人的選擇+1,我自己有請長輩帶和找過到府保母,也有自己帶過,最後送托嬰,決定的因素很多,不是像他想的那麼膚淺單純只為了發展好,我(和很多送托嬰的朋友)也不是選擇那種顧有呼吸心跳就好的托嬰,只能說她自己沒有送過看過,用想像的,文章很偏頗85F 04/09 21:01
mili123: 推這篇!同樣也覺得D那篇沒有同理 每個決定都是父母深思熟慮下的決定 沒有什麼好去評論的91F 04/09 21:13
njrmp: 推 默默的就看完了~感謝你93F 04/09 21:20
catspajamas: 復活節快樂 <394F 04/09 21:21
lilittlefox: 推好文,療癒且有幫助,謝謝95F 04/09 22:12
cat763152001: 我也覺得原文不太ok96F 04/09 22:38
SBLsosweet: 謝謝妳溫柔的文筆,我也認真讀完了~97F 04/09 23:40
milkyogurt: 好文,感謝你用心寫了這篇。98F 04/09 23:48
kilumira567: 推99F 04/10 00:26
ifei: 謝謝100F 04/10 00:43
syuanfeng: 太用心了101F 04/10 00:56
suction: 推102F 04/10 01:26
catbabe: 您的思想、邏輯與文章架構太美了 看到戰爭與和平直接推爆
瞬間夢回哲學課XDDD103F 04/10 01:51
ESCAPEFROM: 推,自由一段很有感觸106F 04/10 03:12
shih729: 推戰爭與和平 我也最喜歡後面的結論107F 04/10 03:14
luelue: 文章架構特別又完整 思路很清晰也很溫暖 確實我們都因為當下去做決定 而那些決定也造就了往後的結果 沒有對與錯 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育兒路上需要更多的鼓勵與支持108F 04/10 04:21
kitten631: 好溫柔的文章,高下立判112F 04/10 07:41
jilllue0907: 好特別又用心的文章!謝謝您引薦戰爭與和平對於自由vs.必然的詮釋,也非常喜歡文章最後的結語!113F 04/10 08:30
Rittle: 認真看完推115F 04/10 10:23
travelin97: 很溫暖的文字,且聚集了各方面的觀點,描繪了各種育兒處境,謝謝妳的分享!116F 04/10 11:06
aquantum: 推118F 04/10 13:20
frailty: 超棒的文章,有條理又很溫暖,真的感謝你。119F 04/10 14:03
setomoku: 戰爭和平真的是沒思考過的點,很棒的一篇文120F 04/10 15:05
LAMTdai: 推121F 04/10 16:25
yat: 溫暖的好文122F 04/10 20:44
fishtako: 推123F 04/10 23:26

--
--
(Izako.): Re: [心得] 托嬰保母自己帶? - BabyMother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