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
作者 songla1989 (忨)
標題 [分享] 中職的trackman數據使用狀況
時間 Sat Jan  6 06:58:40 2024


大家好,
前幾天josh有分享底特律老虎的數據分析採訪,有些人提到中職球隊怎麼沒發展。

在下有幸在從事幾年這工作,球界前輩希望我來分享一下。

台灣目前還有相關部門從事這工作的剩味全跟兄弟。
最早期是富邦,後來兄弟投入蠻多資源超越富邦最後味全又有可能已超過兄弟。

這樣的狀況我是不知道味全還能撐多久,兄弟大概也快放棄了,準備退回全紀錄用數據吧


這些器材加編制人員可能需要一年一位第二指名的簽約金。

主要是問題都是同一個,怎麼有效去使用這些賽場上的運科數據。

目前要使用這些數據目地大概就兩個方向,要馬作戰比賽用,不然就訓練監控用。

但是這兩者都必須建立在know how充不充足。

舉例來說就算知道蔡50的曲球2700轉、
7:30 ,EFF 90% ,50%使用比例。
判斷起來就是帶點橫移的滑曲球,但是選手知道這些能幹嘛。

眼睛看就是滑曲,也不是第一次打可能幾天前就打過,50%大概就一半一半,這樣要怎麼
設定。(這就是選手最直觀感受)

中職球隊少對戰組合少,老實說陌生感一直都不會太高,讓選手養成經驗判斷其實就很有
效了。

味全有陣子都在打艾思特,幾乎快每周打了,這樣要情蒐幹麻。

數據是來解釋一個現像,但是這現像不停的出現,那又合必去提出數據來形容,就像談戀
愛一樣怎麼用數據去形容。

所以走比賽數據困難在這。

那走訓練的呢,這就更難,但是我個人是後來走這領域,我認為這應該是在符合台灣環境
需要。

首先,我們人不多,要變強就是要有充足的訓練know how,來改善我們訓練方法,這就能
用這些數據去協助。

我在那幾年觀察跟綜合物治、體能訓練下整理出這些數據有4種投球機制跟3種打擊機制。

這蠻重要的,有現像代表就能跟據不同需求制定發展不同訓練。


但是據我所知這區塊目前中職的數據組還是只有摸表皮,不敢碰核心,必竟這會跟技術教
練衝突。

運動檢測、運科訓練、專項訓練、作戰策略

目前台灣都集中在第一個跟第四個。

這主要問題就是處理經手這領域的要馬就沒技術底只敢講數據,不然就是只有技術底沒有
科學思維,這還不談有沒有教學能力。

沒有訓練法,怎麼選適合球隊訓練的人,並擬定寫他成長計劃,這我也是蠻佩服台灣球探
的。

所以方法一直進步很慢,但是現在業界有些體能訓練做的非常好,才讓我們感受的台灣棒
球還是有進步。

如果真要說怎麼解,那就先把崇洋的心態改掉,美國的輪胎能裝台灣的車嗎。

然後發展技術數據的科學訓練,並推廣。

我的ig會有些訓練方法

https://www.instagram.com/somax.play
野蠻人棒球訓練 (@somax.play)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
[圖]
892 Followers, 131 Following, 86 Posts - See 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 from 野蠻人棒球訓練 (@somax.play) ...

 

我後來是回到基層,想用這方法去創造奇績
也許有機會我會開線上講習更清楚分享這些知識。

如果有球隊的人這幾年也找到突破,那我恭喜,代表圈子的進步跟小弟落後了。

以上是我分享,如有錯誤會更新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2.64.188 (臺灣)
※ 作者: songla1989 2024-01-06 06:58:40
※ 文章代碼(AID): #1bc8cYzL (Basebal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704495522.A.F55.html
※ 編輯: songla1989 (118.232.64.188 臺灣), 01/06/2024 06:59:43
※ 編輯: songla1989 (118.232.64.188 臺灣), 01/06/2024 07:06:52
polanco: 看完想到MVP製造機 感覺差一個數據組與球員溝通的中介1F 01/06 07:07
Herb5566: 是嗎?看起來比較像數據組不知道怎麼用數據幫助球員2F 01/06 07:09
max2604: 推3F 01/06 07:14
b99202071: 蛤
這麼慘喔4F 01/06 07:14
songla1989: 成績好的不用你,成績差的你有成把握幫6F 01/06 07:16
max2604: 蠻意外只剩兄弟和味全兩個整體打擊不怎麼樣的球隊在用7F 01/06 07:17
songla1989: 要被釋出的可能需要,但是出賽都有問題怎麼幫
中職的環境有時球員靠經驗打可能還比較好
我提的只是運科數據,並沒講到紀錄數據8F 01/06 07:17
hornet01: 數據組過度介入技術教練的工作範圍掐龜事件會再度發生?11F 01/06 07:19
max2604: 想請問,上面看起來大部分都只提到投手,味全有針對打者做運科相關訓練嗎12F 01/06 07:19
hopper: 講的是trackman 吧?目前剩下洲際跟天母還有裝吧?新莊好像沒了,其他球場本來就沒有14F 01/06 07:20
max2604: 喔對.....我剛睡醒腦袋不清楚.....16F 01/06 07:21
hopper: 然後味全好像有直接找外籍教練來弄這塊
怎麼用機器紀錄的數據一直才是重點啊17F 01/06 07:21
chdc: 斗六好像有? 台體這次大專盃有轉速 聽球評說也是 可能又有申請到什麼計畫裝上去19F 01/06 07:24
hopper: 裝上去也要有人去學怎麼看數據21F 01/06 07:25
max2604: 看完真心覺得這塊領域真的不像鄉民隨便說說砸錢下去就可以解決的22F 01/06 07:25
hopper: 搞不好最會看的還是台體大的學生們?可能有傳承跟續租拿到新資料XDD
(除了味全的外籍教練)24F 01/06 07:28
Fuuuck:     老A: 你們高學歷的有上場打過幾場球?27F 01/06 07:31
ccf5299: 解讀數據的能力都沒有 遑論後續的訓練 就更別提有的球隊搞不好做出來的數據都有問題…..28F 01/06 07:31
songla1989: 數據解讀不難阿,就是有沒有用而已30F 01/06 07:32
chdc: 數據要有人去解讀跟使用 不是單純硬體堆上去就好31F 01/06 07:34
hopper: 訓練倒是好幾隊都有在用rapsodo吧?32F 01/06 07:36
Herb5566: 所以數據做到最後做出沒用的數據,做到覺得經驗比數據有用?33F 01/06 07:36
ts1993: 爪也只有去年 打擊差而已啊...
上面講的 爪打擊好像都很爛XD35F 01/06 07:38
hopper: 還有教練只會把感覺用小樣本包裝,講得好像自己很懂看數據37F 01/06 07:40
ts1993: 因為中職球隊少吧 大部分的投手 都是打習慣就不會被壓到很死38F 01/06 07:40
b99202071: 看起來感覺就是搞錯使用方式40F 01/06 07:41
songla1989: 難道轉數高就不打了嗎,球還是要過本壘板呀
重點是怎麼打41F 01/06 07:42
ts1993: 最根本問題不就沒錢43F 01/06 07:42
songla1989: 錢拿去給球員當獎金,看球都會像累球一樣大了44F 01/06 07:43
hopper: 不是沒錢吧,當初都願意花錢裝了啊XDD45F 01/06 07:43
ts1993: 收入低 養一個 沒那麼快看到成果的部門 就會覺得虧46F 01/06 07:43
hopper: 就不會用吧?或者覺得用的效果不好?47F 01/06 07:43
ts1993: 就是沒錢阿 當初裝是裝 後續的效果是後面的阿48F 01/06 07:44
songla1989: 用美國的輪胎要裝台灣的車,怎麼跑49F 01/06 07:44
ts1993: 這種就是要一直燒錢維持 當覺得績效不高 就會不想維持了50F 01/06 07:44
hopper: 所以味全直接從美國找人來看,但不知道今年有沒有繼續XD51F 01/06 07:45
我補充一下,台灣分級的沒有環境可以演練測試,連看數據模組正不正確,沒這些試驗空
間,我是不覺得外國教練來用外國的經驗怎麼驗証在中職環境有效。
※ 編輯: songla1989 (118.232.64.188 臺灣), 01/06/2024 07:48:25
chdc: 是效果沒有大到能說服球員教練去更改舊有方法吧 像上面講的 你又不會打球 我為什麼要聽你的52F 01/06 07:46
b99202071: "只有摸表皮,不敢碰核心"...現在重要的就這個欸
原PO撐住加油54F 01/06 07:46
hopper: 然後教練也要肯聽報告啊XD56F 01/06 07:46
Herb5566: 大聯盟球隊投打對戰也沒在看轉速吧,轉速就養成用而已不是嗎,怎麼會在投打對戰的時候講轉速?57F 01/06 07:46
sw962108: 優文推推59F 01/06 07:49
songla1989: 你講紀錄數據就是剩幾%的問題,這不是更皮毛
好球率50%跟53%差在那,首球直球30%,那是放直球打變化嗎60F 01/06 07:49
hopper: 原PO提到一個重點了,看美國職業聯盟解讀的東西也不一定可以適用在台灣XDDD
但台灣的現況就是只有洲際跟天母有裝....
數據+解讀的人員都不夠....63F 01/06 07:50
songla1989: 最後補上,這是客觀健議67F 01/06 07:53
chdc: 績效不高本來就要檢討 檢討完覺得不適合就會裁撤 這是有沒有用的問題 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 有錢的企業更難忍受冗員吧68F 01/06 07:53
songla1989: 我認為還是要碰技術才是正解70F 01/06 07:53
Herb5566: 喔原po是說人員不夠喔?抱歉我看成靠經驗就夠不需要數據71F 01/06 07:53
ts1993: 去碰新技術 本來就要砸錢 而且可能會好幾年才看的到效果72F 01/06 07:54
hopper: 台灣數據量最多的應該就是台體大那支....74F 01/06 07:54
ts1993: 本來就是 公司願意一直燒 才有可能持續75F 01/06 07:55
hopper: (台中球場)76F 01/06 07:56
songla1989: 幾乎兩周就打一次的投手,經驗比較實在77F 01/06 07:56
ts1993: 加上數據不夠多 中信能拿到 天母那隻的數據嗎 如果沒互相交換 數據都只有自己的78F 01/06 07:57
hopper: 不過美國來的教練講話,可能還是比較有份量一點(欸)
純素人在這個體系就是比較辛苦一點....80F 01/06 07:58
沒有驗證環境,怎麼效正數據落差,也是只有美國經驗
chargebro: 比喻怪怪的,美國輪胎為什麼不能裝台灣的車,型號對不能裝嗎?82F 01/06 08:02
hopper: 就亞洲棒球跟大聯盟不太一樣吧?84F 01/06 08:04
chargebro: 大概懂聯盟生態不同意思啦,只是那個比喻看起來有點怪85F 01/06 08:05
前提是要跟美國型號一樣啊,我們連球的彈性係數都不同了
gm79227922: 隊伍太少 打久就熟悉了吧86F 01/06 08:07
※ 編輯: songla1989 (111.81.14.157 臺灣), 01/06/2024 08:09:28
chdc: 燒錢的研發也要持續產出進度啊87F 01/06 08:13
kira925: 聯盟太小確實是因素啊 只要面對3-4隊 投手也就1x-2x
個人 要說數據分析 搞不好經驗累積更快88F 01/06 08:15
hopper: 目前看起來真的是走訓練比較好90F 01/06 08:15
abc5588646: 就是花的錢跟效果不成比例啦。91F 01/06 08:15
wh0386: 轉速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拿來幫助對戰的吧?沒有所謂針對轉速的打擊策略,但是他可以用來評估投手的球種,球的品質等等。反倒是正職的數據分析師台灣比較少,這跟trackman技術沒有相關的92F 01/06 08:19

這些進階數據能解釋投手的軌跡現象,我有整理過能用的對戰策略,等緣到了,我會開講
習課教這很乾貨的know how
ericinttu:   會打的不需要 不會打的不會用 看來幾十年後還是一樣  除非知識與成本變成人人都懂都會都輕鬆負擔得起96F 01/06 08:19
※ 編輯: songla1989 (111.81.14.157 臺灣), 01/06/2024 08:25:37
jack30338: 聽起來就是台灣教練不會用數據跟球員溝通的問題 我還真不信大聯盟跟球員說轉速多少多少 機率幾趴幾趴打者就會打了98F 01/06 08:25
yah13305: 之前小葉不是有說希望大家一起裝 互相分享數據 像美國那264F 01/06 16:58
zxas570730: 推266F 01/06 17:31
showgun5566: 味全繼續強個幾年大家才會考慮學吧267F 01/06 18:23
ben1013: 推268F 01/06 18:43
csylvia: 推269F 01/06 19:39

--
--
(songla1989.): [分享] 中職的trackman數據使用狀況 - Baseball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