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作者 Scape (缺鈣缺很大)
標題 [情報] 對Musk的隧道交通計畫有疑問嗎?
時間 Sun May 21 16:51:33 2017


http://technews.tw/2017/05/21/the-boring-company-tunnel-qa/
對馬斯克的隧道交通計畫有疑問嗎?The Boring Company 來解答 | TechNews 科技新報
[圖]
關於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專門用來掘地 300 尺的新公司 The Boring Company,以及那個將「徹底根治交通壅堵」的隧道交通計畫,我們除了看到在 TED 年度大會上展示未來感十足的影片,再無更多資訊公開。18 日,The Boring Company 官網進行了更新,詳細 ...

 

==============================================================================
這篇翻譯有板友指出小地方有些問題,把原文聯結補上,以原文為準

https://www.boringcompany.com/faq/

 
==============================================================================



對馬斯克的隧道交通計畫有疑問嗎?The Boring Company 來解答

關於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專門用來掘地 300 尺的新公司 The Boring Company,
以及那個將「徹底根治交通壅堵」的隧道交通計畫,我們除了看到在 TED 年度大會
上展示未來感十足的影片,再無更多資訊公開。18 日,The Boring Company 官網進
行了更新,詳細列出公司的動機及大眾關心的其他問題,相信讀完本文後,你會對該
計畫有一個相對完整的認識。



為什麼會出現交通壅塞?

從大方向來解釋,陸地上的高樓都是三維的,這使很小的佔地面積可以容納許多人。
與此同時所有的道路是二維的,當所有人都在一段時間內通過二維道路進入三維高樓
時,過大的人車流量是造成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擁堵的根本原因。因此要解決交通壅塞
,只能把道路容積變得跟高樓一樣大,變成三維空間。



為什麼要成立 The Boring Company?

要解決讓人抓狂的交通問題、將道路三維立體化,只有兩條路線:飛行汽車或多層地
下隧道。

但飛行車有幾個固有缺陷: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噪音大;盤旋在頭頂嗡嗡作響的飛
機讓人焦慮……相比飛行車,隧道有以下幾個優勢:

天然防範暴風雨,外出不受天氣因素限制。
隧道的施工及運行過程中發出的聲響,不會影響到在地面生產生活的人。
構建多少層隧道在技術上沒有限制,即可下挖到夠深、夠解決最壅塞地區的交通問題

地下空間巨大,不必按照運行路線、路障劃分社區。


自動駕駛汽車不能解決交通壅塞嗎?

自動駕駛汽車驅動的按需駕乘網路會導致外出成本大幅下降,普通乘用車的營運效率
會高於公車,換句話說,叫車服務的價格會低於公車票價。價格更低、體驗更好,會
使目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大眾群體回歸使用乘用車外出,進而導致道路上乘用車激
增。即使自動駕駛技術和大數據調度加持,交通壅塞仍然無法得到有效緩解。



為什麼之前從來沒有人想到這樣做?

截至目前,隧道建設的成本依然非常高昂,一些計畫的成本可達 10 億美元/英里。
為了推行隧道交通計畫,我們必須將建設成本降低 10 倍以上。


如何降低隧道建設成本?

首先要大幅縮小隧道直徑,目前哪怕是一條單程隧道,直徑至少達到 28 英尺。透過
將車停在電動滑板上、滑板在隧道中滑行,可以將隧道直徑減少至 14 英尺以下。經
過測算,將直徑減小一半可以將建設成本降低到原先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其次,
提高隧道潛盾機的掘進速度,潛盾機掘進的速度非常慢,蝸牛的速度比潛盾機快 14
倍,The Boring Company 的目標是打敗蝸牛。以下是提高潛盾機掘進速度的方案:

增加潛盾機功率:潛盾機的輸出功率可以增加至目前的 3 倍(與此同時冷卻系統也
需要適當升級)。
連續挖掘隧道:當某條隧道建成時,目前的軟土潛盾機只有執行時間的一半在挖掘隧
道,另一半的執行時間,全部浪費在建立隧道支護結構上了。透過技術改進可以連續
挖掘隧道,不必持續耗時維護。

自動化潛盾機:目前較大型的潛盾機都需要多名人手操作,透過研發自動化的大型潛
盾機,可以同時提升效率和安全。
電氣化:目前的潛盾機多數是柴油車,全部可以透過電動潛盾機取代。

*此處翻譯錯誤,原文是:
Current tunnel operations often include diesel locomotives. These can be
replaced by electric vehicles.
並不是說TBM是柴油發動機

隧道研發:目前,美國本土幾乎沒有在隧道(及其他形式的建築)研發上進行任何投
資,因此,建築業是過去 50 年來美國經濟產業中生產效率唯一未獲提升的行業。


什麼是電動滑板?為什麼要使用電動滑板?

電動滑板即有電機驅動的可停放一輛汽車的平板車。上面已經提到,電動滑板是減小
隧道半徑的前提。其他的優點還包括:

增加安全性:安全穩定的自動駕駛電動滑板,避免了人類駕駛的各種失誤。
提高速度:電動滑板可以運輸貨物、汽車甚至是人。如果增加一個真空外殼,也就是
一個 Hyperloop 艙的運行速度可以達到 600+英里/小時(960+km/h)
零排放:電力驅動,零排放。


地震來臨時隧道還安全嗎?

設計合理的隧道,是地震來臨時最安全的地方。從結構安全的角度來看,與地面相比
,隧道均勻的建設在地面以下。另外,即使破壞性巨大的地震會造成大量廢墟,也不
會對隧道內部造成影響。以下案例供參考:


1994 年 Northridge 地震:地鐵隧道毫髮無損
1989 年 Loma Prieta(北加州)地震:隧道沒有損壞,並用於運送救援人員
1985 年墨西哥城地震:隧道沒有損壞,並用於運送救援人員


隧道挖掘不會有讓人抓狂的施工振動或噪音?

一旦潛盾機到達一定深度(約 28 英尺)以下,隧道建設幾乎不會感覺到,特別是在
軟土地質中。


挖空地下產生的大量泥土該如何處理?

目前的隧道建設,挖掘出的泥土往往需要運出外部不合理的場所,這個過程昂貴、耗
時、產生大量噪音,甚至可能污染環境。The Boring Company 正在探索將泥土製成
隧道建築結構所需的磚,這些磚可以做為隧道的一部分。目前的隧道是由混凝土製成
的磚來建造的,生產這些混凝土磚產生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 4.5%
,土磚研製成功後可以減少環境影響和隧道建設成本。


以上便是 The Boring Company 對大眾常見疑惑的回應,當然,其實還有許多問題等
待解決,比如電動滑板的充電設施問題、大規模建設隧道交通網路的政府監管問題等


儘管已經有了實施的整體方案,但一些具體的問題和實施細節仍然沒有解釋,Musk
本人也表示,截至目前,他只在 The Boring Company 中投入了工作精力的 2%~3%,
目前大部分精力仍然集中在特斯拉和 Space X上。「基本上是實習生和有閒暇時間的
公司員工們在推進」。


對於支持 Musk 的有志之士,The Boring Company 官網上列出了一堆工作職缺,包
括 110 噸級履帶起重機的認證起重機操作員、潛盾機操作員、潛盾機機械工程師、
混凝土攪拌機操作員、隧道設計工程師、加州專業地質學家和認證工程地質學家等多
個職位,有興趣的人快去應徵吧!


==============================================================================

這裡面有九個問題,比較讓人吃驚的是原來設計良好的隧道在地震來臨時反而比較安全

一般人應該都會認為地震來臨時在地底隧道會很危險才是

如果這種汽車移動方式被驗證過後可行的話,應該能夠解決很大一部分的交通問題

在地底隧道時速有200km/h,而且又不是人為操作車輛,不僅速度快效率也更好

這家公司跟Musk的SpaceX公司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SpaceX是想透過回收火箭的方式來大幅度降低發射成本(據說是能降到百分之一)

而The Boring Company也是想透過降低隧道挖掘成本讓原先不可能的地底交通變成可能

再看看Tesla現在在做的事情

也是透過建造一個高度自動化且足夠大的工廠去降低電池與電動車的生產成本


再回過頭來說這家無聊公司

做的事情真的是沒什麼了不起的,主要就只是挖洞

技術成分根本比不上製造電動車跟發射火箭

但是如果真的挖成了,讓成本降下來使得這種地底的汽車移動方式變成可行

那帶來的影響也是很巨大的

最後再貼一次日前The Boring Company的最新測試影片:
https://www.instagram.com/p/BT_itC8h0Cx/
Instagram
[圖]
151.4k Likes, 6,346 Comments - Elon Musk (@elonmusk) on Instagram: “[Warning, this may cause motion sickness or seizures] This is a test run of our el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52.81
※ 文章代碼(AID): #1P8LKOnY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495356696.A.C62.html
Ekmund: 地震比較安全的說法 是建立在地震類型和強度吧
若是911這種走山型的 應該也是沒戲 所以還是看地質
921*...1F 05/21 16:59
hcshin: 根據本國精闢的分析和見解,軌道建設才是最具前瞻性的計畫4F 05/21 17:04
qwe753951: 公司名詐騙!!不是因為太無聊才成立公司嗎?5F 05/21 17:11
Ekmund: 唉...輕軌就別提了 頭痛醫頭 有些甚至連頭痛都沒有6F 05/21 17:11
zooxalju: Bore可以解為挖洞...boring company就是無聊/挖洞公司7F 05/21 17:22
DoraeCookie: 他裡面很多錯誤的想法,太幻想了。1.土地的所有權是三維投影,不是他想過就能過。2.要到地下幾米?以台北為例,地下10-30米已被鐵路、捷運佔滿路權了。3.延續第2點,台北才剛發生光復八德事件,潛盾機死在地下52米,他的想法真的可行嗎?如何讓車輛立體交叉轉換這些地下道路。簡而言之,他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8F 05/21 17:30

人家是在美國做,不是在台灣做

你拿台灣的例子去說他想法錯誤不太對吧?

有能力的人自會想辦法去解決這些事情不是嗎?

Tesla還沒出來之前,也有很多人講電池那麼貴里程數又低,電動車是幻想

Musk要搞回收火箭之前也有人說是幻想

NASA都辦不到了,你一個看書自學火箭技術的Musk辦的到才怪

結果人家不僅做到了,NASA還給他大合約讓他負責國際太空站運補

當然如果要像你說的這樣站在台灣的環境跟法律上來看

他連發射火箭都不行呢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5/21/2017 17:39:40
Ekmund: 人家又不是以台北為前提...= =14F 05/21 17:33
DoraeCookie: 美國沒有地下鐵?沒有土地所有權問題?15F 05/21 17:34
bloodyway: 又不是在台北挖 台北為例...@@16F 05/21 17:34
Ekmund: 還有 他說過挖個2.30層不為過 目標應該遠超30米吧17F 05/21 17:35
ta29: 地下這麼好挖的話....開挖成本超高的好嗎18F 05/21 17:35
DoraeCookie: 基本上會有塞車問題大多是都市,各大都市的地下鐵早已佔據大量的地下層數了,交通規劃一般都是地下幾米劃定給某種運輸後,其他運輸就不能使用那個層數了19F 05/21 17:36
Ekmund: 有啊 那同樣會延伸到亞馬遜無人機送貨計畫
你覺得怎麼辦?一定會撞的問題 但並非不可解啊22F 05/21 17:37
DoraeCookie: 我做了潛盾1x年,只覺得他的想法非常不切實際
因為地下50米就幾乎開始都是岩盤了,他想挖更深?成本只會更加昂貴好嗎24F 05/21 17:37

不是要質疑你的專業

但人家又不是用台灣的法律跟環境去辦事

你搞了十幾年,但是你有人家那樣的資源跟行動力嗎?

別說你沒有了,地球上99.99%的人都沒有

你用你在台灣的經驗去看當然覺得不可能

因為你沒有錢、沒有資源、也沒有政府法律的支援

Ekmund: 所以才說首要降低成本 跟電池和火箭一樣...27F 05/21 17:40
DanteTwins: 隧道火災的話……28F 05/21 17:40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5/21/2017 17:44:18
DoraeCookie: 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地鐵你是從站體空降到固定層數,車輛隧道你如何讓車子空降都固定層數,穿越過程會和地鐵產生排他性
而且潛盾機是吃電的不是吃柴油的,他根本不知道吧
我想你搞錯了,這不是錢的問題,是地下空間早已被分配完畢了,他根本不知道29F 05/21 17:42

你是在台灣做事吧

你怎麼會知道加州地下空間都被分配完了?願聞其詳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5/21/2017 17:48:36
DoraeCookie: 順便和你說,台灣的交通運輸規範就是完全抄美國那套,你說台灣翻譯版本的規範不行,那原文版本就可以嗎35F 05/21 17:49
Ekmund: 所以你覺得他不知道所有權 潛盾機動力系統 地下空間配置然後就搞了一家公司?38F 05/21 17:49
DoraeCookie: 他知道怎麼還會提出潛盾機吃柴油這種奇怪的論點?40F 05/21 17:50
ASKA: 覺得不看好的就抱著看笑話心態看就好啦...41F 05/21 17:50
Ekmund: 不是質疑你專業啦 但這聽來很不可思議
如果沒有任何潛盾機吃柴油的話 那這宣傳確實有問題42F 05/21 17:51
DoraeCookie: 我問你,加州有沒有地下民生管線、地鐵等設施?有的話就必須牽扯分配問題,而且交通運輸的規劃分配通常都是直接分配未來20年的量
再者,他提出地下空間可以隨意利用這論點不也是無知?土地所有權是三維投影這基本常識欸44F 05/21 17:53

這當然是常識呀

你沒看到他目前的預定路線都是在大馬路底下嗎?  還在跟加州政府申請中

目前在挖的都是在他自家物業底下

只要挖的夠深就可以避開管線問題

地下空間可以隨意利用這點本來就沒有錯

土地是別人的那有什麼問題,買下來或是跟政府租借不就解決了?

你提的問題大多是人為因素的限制

透過政府跟資源挹注就能解決

你一再的說不行,都是用台灣的現況設想

但是他是在美國挖耶,關你台灣什麼事?

台灣政府僵化,法律等相關規定不容易鬆綁讓私人公司去搞這些

但美國會跟台灣一樣嗎?更別說是在加州了

加州就連無人車自動駕駛上路實測都不曉得開放多久了

你覺得兩邊政府開放程度跟法律彈性能比嗎?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5/21/2017 18:09:58
lajji: 我看完原文覺得這翻譯的不太好 原文沒有說要隨意開挖別人土地 然後原文說吃柴油的不是在說TBM而是其他機具49F 05/21 18:00

原來這篇翻譯也出了問題,等等把原文補上。
https://www.boringcompany.com/faq/

 

este1a: 以前會噓他吸金,現在還是看戲就好51F 05/21 18:01
ru04hj4: 很多科幻片都有類似的概念 機械公敵52F 05/21 18:07
ericsotaipei: 看推文討論其實不在同一個點。無聊公司基本就是在做一個夢,並一小步一小步的規劃這個夢怎麼達成,以此作為某些方案的推動者,不期望能在幾年內實現。相同的例子有中國的一帶一路,基本也是在做一個世界大同的夢,差別是用國家的資源一小塊一小塊的推。非常推崇這些能勇敢做夢的計劃,悲哀的是台灣已經到了連做53F 05/21 18:12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5/21/2017 18:17:50
ericsotaipei: 夢都不敢也不能的階段了……59F 05/21 18:13
iamspy: 很多事不是做不到,是值不值得去做60F 05/21 18:14
no4: 一個馬英九就讓你的隧道都變排水道61F 05/21 18:15
iamspy: 但對狂人來說,這種是都不是重點
狂人的執著與行動力,造就了他的與眾不同62F 05/21 18:15
JEON: 中國 世界大同 ?? 是在講啥..... 是作惡夢嗎64F 05/21 18:16
david31408: 推  94狂65F 05/21 18:16
DoraeCookie: 所以你要如何讓車子從0米空降到地下50米?地鐵可以利用電梯讓人垂直升降,車輛運輸牽扯坡度,從0降到50米要多長距離?然後各層間的轉換要怎麼做?一堆問號,我只是覺得電機專業就去好好搞電機,他的想法裡面根本沒有運工專業66F 05/21 18:16

人家是要讓車子這樣降下去的,你有看過這影片再批評嗎?
https://youtu.be/QXrlRhYriN0

 

lajji: 他說要用電動滑板啊... 你有看文章嗎71F 05/21 18:18
iamspy: 至於欣不欣賞,就看你個人了,但就像前面所說,不要嘲笑72F 05/21 18:18
lajji: https://youtu.be/u5V_VzRrSBI 影片裡也有示範給你看73F 05/21 18:18

 
iamspy: 敢夢的人74F 05/21 18:18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5/21/2017 18:19:32
DoraeCookie: 升降用電動滑板?我講的是上下的問題75F 05/21 18:20
lajji: 去看影片 去看影片 去看影片76F 05/21 18:21
fcfcegr: 有夢最美77F 05/21 18:25
DoraeCookie: 所以就是地鐵個人化的搞法…
那這樣為什麼不直接建立更大量的地鐵,運輸效率還比較高,為了大公路主義?78F 05/21 18:25

地鐵可以讓每個人搭上車後從住家直接到公司、到商場嗎? 當然不行

但是這套系統可以

個人建議你,對他的想法認為這麼不可行,何不直接去對他面對面指正呢?

無聊公司正在徵人,你既然是做TBM的,應該有適合你的職缺

直接去加州看人家要怎麼做呀

職缺網址聯結:
https://www.boringcompany.com/jobs/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5/21/2017 18:31:20
MonkeyK: 人家12歲寫遊戲開軟體/汽車/火箭/能源公司原來是電機專業81F 05/21 18:29
DoraeCookie: 不過對於他的時速200存疑,還是讓他去克服看看克羅梭曲線的障礙吧82F 05/21 18:29
MonkeyK: 你乾脆說他的專業是開公司還比較精準84F 05/21 18:29
ta29: 看看王雪紅 有些人的專業的確是開公司85F 05/21 18:30
lajji: 你又在拿人家已經解釋完的東西出來質疑了86F 05/21 18:30
DoraeCookie: 這些專業裡面有哪個和運輸工程有關?87F 05/21 18:30

人家大學念物理跟商管,跟程式也無關呀

但是Musk也靠自己做出了PayPal這家公司,最後賣給eBay

lajji: 去看自動駕駛汽車不能解決交通壅塞嗎那段好嗎88F 05/21 18:30
guardian93: 隧道在地震時的安全應該是建立在不經過斷層及隱性斷層89F 05/21 18:31
MonkeyK: 他小時候學寫程式念CS,哪個跟汽車火箭能源公業有關??90F 05/21 18:31
guardian93: 的前提下,可是誰都沒有把握能夠真正的掌握住斷層帶,否則921也不會在南投造成這麼大災情91F 05/21 18:32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5/21/2017 18:36:33
DoraeCookie: 我知道那段,因為美國是大公路主義,所以才會衍伸這種奇怪的想法,不然一般都是直接讓汽車運輸成本遠高於地鐵公車就解決了,例如高額的入城稅、單數日奇數車牌才能上路等方案93F 05/21 18:35
Ekmund: 感覺討論不到一個點上了 看原文好97F 05/21 18:37
DoraeCookie: 單位體積的運輸量私家車不可能比地鐵高98F 05/21 18:38

你一直在說不可能,但是人家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把你口中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懂嗎?

還不懂他為何能辦到的話先去把他經歷google過一遍 (╯° Д° )╯ ┴━┴

Ekmund: 一台台升降我也覺得過慢 但跟地鐵比起來 就是車也一起運輸的差距 怎麼實行?按過去經驗 在第一個sample出來前完全不能嘲笑這個人99F 05/21 18:39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5/21/2017 18:42:18
sagat666: 有個疑問是三維的大樓要搭三維的交通運輸系統來解決壅塞,可是交通運輸系統的出口還是必須集中到地表啊,這樣變成通通塞在出口吧380F 05/22 08:43
eye147258: 後面的護航真的令人傻眼XDDD383F 05/22 14:45
gme1992: 護航護成那麼不理性不容許別人質疑我也是笑了384F 05/22 17:10

--
--
(Scape.): [情報] 對Musk的隧道交通計畫有疑問嗎? - Car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