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作者 ynlin1996 (.)
標題 [新聞] 特斯拉的生產創新讓豐田領悟到,必須為電
時間 Tue Apr 11 17:15:33 2023


特斯拉的生產創新讓豐田領悟到,必須為電動車改變策略

原文連結:

https://bit.ly/3Myp0xf

 

原文內容:

2023年2月下旬,豐田為了瞭解特斯拉在電動車上的設計,對最暢銷的車型之一Model Y進行了拆解。這讓豐田感到非常震驚,因為其認為全電動跨界休旅車Model Y根本是一件「藝術品」。

豐田認為由於特斯拉在Model Y上,不斷實施創新。讓這款車外面上看起來低調和謙遜,但在引擎蓋下,Model Y真的是技術的傑作,具破壞性創新的製造過程。

如今豐田正計劃對工廠進行大修,作為其開發新的電動車專用平台的一部分。因為豐田認識到,如果它想降低生產成本並發展高利潤的電動車業務,其必須要與特斯拉的設計和製造創新相匹配。

豐田先前因為在豐田章男的領導下,因緩慢採用電動車而受到不少批評。如今隨著佐藤恒治(Sato Koji)上任,其決定改變策略。豐田目前的生產架構,即2019年推出的e-TNGA系統(包含:豐田bZ4X和Lexus RZ),在同一條裝配線上生產電動車以及汽油車和混合動力車。這樣的系統並非無效,但它缺乏特斯拉通過其製造創新能夠實現的節省成本的優勢。這也是特斯拉在2022年第三季度的每輛車利潤幾乎是豐田八倍的關鍵。

豐田汽車表示,該公司力爭到2026年時把電動車的銷售量提升到150萬輛。相較於該公司2022年2.4萬輛的全球電動車銷售量而言,該目標將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豐田汽車更計劃到2026年共發布10款新的全電動車型。這家日本汽車生產商將於2024年在中國增加兩款電動車型,並於2025年在美國開始生產一款電動休旅車。其進一步表示,期望在2030年將電動車的年銷售量提高至350萬輛,並發布30款電池驅動的電動車。

隨著電動車發展成為趨勢,由於豐田缺乏電動車似乎已經影響了公司的銷售業績。根據2023年第一季數據顯示,豐田在美國的汽車銷售量下降了近 9%,而通用汽車則成長了18%,部分原因是車隊和商業客戶對電動車的需求增加。即使通用汽車在此期間僅銷售了20,000多輛電動車,且遠低於特斯拉。但是根據S&P Global Mobility的數據顯示出,豐田和本田的許多客戶都轉向擁有電動車的車廠了。

里昂證券認為,豐田在未來的生產中需要優先考慮電動車而不是混合動力車。不過,佐藤仍將制定一項強調「多樣化動力系統」的戰略,強調即使其增加了電動車,但是混合動力汽車仍將是其業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於豐田如何在這些技術中取得平衡,將考驗佐藤的智慧了。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豐田汽車新社長上任後積極追趕電動車進度,不只拆解特斯拉的暢銷車以向其學習,也對工廠進行整修以進行電動車研發。
*轉錄新聞/情報,必須附上原文及網址連結心得或意見30字(不含標點符號)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27.149 (臺灣)
※ 作者: ynlin1996 2023-04-11 17:15:33
※ 文章代碼(AID): #1aDIKuzB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81204536.A.F4B.html
LeeAnAn: 難怪一堆電黑這麼討厭電動車,原社長豐田章男因電動車發展不力而下台,新社長要在落後多年苦苦追趕
佐藤社長心裡應該幹得要死。日本老企業都有這個通病1F 04/11 17:23
T8: 只在最very的時刻,在產線上看到1顆像藝術品的馬達4F 04/11 17:25
LeeAnAn: ,任天堂前社長對App手遊的態度也是。可惜了豐田5F 04/11 17:25
hanchueh: 我就是那個本田轉特斯拉的客戶6F 04/11 17:25
T8: 。(咦)7F 04/11 17:25
LeeAnAn: 等等電黑河粉、油車業務又要來謾罵繼續臭吧,這些人真可憐,主子下台,小嘍囉也不肯面對現實,靠張嘴臭8F 04/11 17:27
greenx: 也不止豐田啊,檯面上那些傳統大車廠還不是那個樣10F 04/11 17:35
hanchueh: 看挪威的車銷售量就知道哪家認真做電車12F 04/11 17:41
dimaria11: 所以現在是末代油車了要趕快買起來
性能車什麼的不趕快買以後就沒有了13F 04/11 17:42
s609747: 難怪那些破舊國產豐田的那麼恨特斯拉,尤其南部特黑三寶15F 04/11 17:45
[圖]
DYE: 笑死人,誰偷拆對手的東西還流出發新聞。莫名奇妙的知情人士是誰?這樣做廣告還不用預算是吧?
借不知道哪來知情人士的手,蹭豐田的名,做這種廣告。18F 04/11 17:53
ilovedirk41: 買別牌的產品不是新聞 買了狂吹的倒是第一次看到22F 04/11 17:56
DYE: 豐田直接改賓士再改BMW可以直接再發幾篇23F 04/11 17:58
applesck: 豐田沒救了,落後太多,必然NOKIA化24F 04/11 18:05
hanchueh: 怎麼會是第一次 之前日車媒也有說過特斯拉領先日系造車技術至少六年
https://i.imgur.com/nvv3FdK.jpg25F 04/11 18:29
[圖]
jinshun: 科技的迭代都是這樣 某一天某科技大佬會突然輸到他外祖父都想跳起來 但沒用 過個三五年再看現在 會發現一切都輸得很自然28F 04/11 18:35
supereva: 豐田章男願意讓別人做已經是很不簡單了
我還是看好toyota能後發先至  還來得及31F 04/11 18:49
lll156k1529: 查了一下你的ID全部都在貼iknow的貼稿文章
哪間公關公司的帳號喇33F 04/11 18:53
joe0934: 豐田該認清產品公差不重要,看看特一堆人買單,豐田別再把重心放在不重要的地方了35F 04/11 18:57
supereva: 跟那個沒關係   缺點要改  優點要學37F 04/11 18:59
tabrisPTT: 電車的造車邏輯真的跟油車差這麼多嗎38F 04/11 19:04
Ho1liday: Toyota 急了39F 04/11 19:23
ilovedirk41: 簡單啊 立刻推出 電動 阿提斯 售價一萬人民幣
電動 RAV4 售價一萬五千人民幣 無敵了40F 04/11 19:26
whizz: 有日本新聞再說42F 04/11 19:41
agpc: 電車零件相對單純43F 04/11 19:51
damien12343: Nokia:44F 04/11 20:02
eddie0729: 真的有 Nokia 的即視感45F 04/11 20:44
amethystboy: 靠油車吃飯的打工仔會怕正常46F 04/11 21:02
kazami: 利潤這樣比是蠻奇怪的 平價車的利潤本來就被壓縮
哪天特真的推出25k鎂的電動車時 也不可能有像現行車種有類似的利潤47F 04/11 21:50
m381249: 不愧是車界Nokia50F 04/11 21:58
cfk301: 電韮倒是洋洋得意。因為韮菜的光合作用可以環保愛地球??
https://i.imgur.com/g4SzOeQ.jpg
你以為他是貼給誰看的,韮黃韮綠下水餃。51F 04/11 22:19
[圖]
hanchueh: 上面這個統計剛好沒統計到特斯拉車主
都是他牌電車車主 你就知道買電車不買特的智商55F 04/11 22:22
cfk301: 嫌分數太高?57F 04/11 22:24
hanchueh: 以下是有被統計到的廠牌車主清單
https://i.imgur.com/751J4PD.jpg58F 04/11 22:25
[圖]
cfk301: 我只看到有油選電的智商。我跟你真的想得不一樣60F 04/11 22:25
hanchueh: 沒統計到特斯拉就表示這統計跟特斯拉毫無關係
只統計到其他牌子買電車的
這些人買電車不選特61F 04/11 22:28
cfk301: 韮菜而不自知的電車群?
不負責任預告,之後會再割一波。
不著急~到時候就知道誰準了。64F 04/11 22:31
Ho1liday: Toyota 真的急了XD67F 04/11 22:44
b0d: Skoda智商最高。聰明的,就等!68F 04/11 23:59
SALEENS7LM: 吹個電車澱粉就集體高潮了69F 04/12 00:03
wjes30325: 如果搞機械工程的 看到對手很厲害的設計和思想 真的是會不由得的讚嘆 簡直是藝術品這種話也不會很意外理組的通病吧XD70F 04/12 00:11
atbhao05: 可惜了特。到時候要被氫氣車取代73F 04/12 08:55
jfw616: 電車那售價....當然利潤高...
toyota熱銷的都是百萬以下的車款...74F 04/12 09:19
mutwilly: CC表示:我一百萬啦76F 04/12 09:33
jomwang: 要也是叫denso去拆吧77F 04/12 13:35

--
--
(ynlin1996.): [新聞] 特斯拉的生產創新讓豐田領悟到,必須為電動車改變策略 - Car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