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都市日治時期有規劃,但當時範圍小,路也小。後來國民黨時期自然成長,到1980年代後才開始出現一些有規劃區域。
在自然成長期間,台灣都市以便利性為主,缺乏完善規劃。所以住商不分,道路狹小,分區混亂。但相對來說便利性非常好,因為一大堆商店就散布在住宅區。
我去日本十幾次,說實話,除了車站附近外要買東西真的很麻煩。如果是修電腦.買書.買五金.看病這些甚至要搭電車到特定區域。西方國家更別提了,買個東西都要開車開很久。起碼我去過的國家,沒有便利性比台灣更好的。
問題是追求便利性必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不可能既要又要。而且鐵路捷運運需要大量成本與維護費用,台灣除大台北地區外,根本沒任何地方能靠營運收入撐起完整鐵路捷運網。即使北捷目前也是虧損狀態,高雄與台中捷運就更別提了。請問台灣地方政府能有多少錢長期維持賠錢貨存在?
最後,即使在地鐵路線密集的東京,當地人走10~20分鐘去地鐵站是常有的事。如果去兩個地方走路可能要將近一小時,台灣人願意嗎?
各國國情不同,人民習慣也不同,導致都市發展的方向也不同。要整齊安靜的環境,就要同時忍受不方便.浪費時間與政府大量投資。要方便迅速的生活,就要同時忍受無可避免的混亂與吵雜。每個人選擇不同,我無法說哪個是正確的。我只能說我願意更方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