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ityNight
作者 Ctea (Ctea)
標題 [轉噗] 【Lydia】 大家有看過VICE(MOD翻譯《韋斯新文》嗎? #社會議題
時間 2018-06-25 Mon. 23:33:27


https://www.plurk.com/p/mtqcn0

[影集] [專題報導類] [VICE] 大家有看過VICE(MOD翻譯《韋斯新文》嗎?

誠摯推薦,目前已經第六季了,是一個做專題報導的節目,探討議題相當多樣,種族、科技、教育等等無所不包,深入淺出,好理解又發人深省。

VICE Season 6 Official Teaser | HBO - YouTube
Groundbreaking, raw, fearless... Get closer to the story. VICE returns Friday, April 6 at 11 pm ET/PT on HBO. #HBO #VICEonHBO Subscribe to the HBO YouTube Ch...

 

我剛看到的是601,聚焦在「多元種族」犯罪率一事上。

總之,在加州的里奇蒙,槍枝犯罪率相當高,而據統計1/4的孩子,成長期間父母都坐過牢,間接導致這些孩子之後容易犯罪入監。

在這裡的孩子們,看不出讀高中有什麼好處,當醫生?社區內沒多少醫生;

當律師?也沒律師;

孩子所模仿的對象是幫派份子、癮君子,這些人對孩子們來說是「重要他人」、「榜樣」;當地許多青年十八九歲就有孩子了,但入監無法陪伴小孩,出獄後又難找到工作。

基本上,就是惡性循環。
 
因此,有心人士成立了一個「十八個月獎學金」計畫,開始輔導青少年、青年,幫助他們找到工作,並可領取一月一千美金的獎學金,一年不過九千(第三個月才能開始領),遠比州政府關押犯人的二十萬美金(一位囚犯)還低。
 
要怎麼說服人們參加計畫呢?他們找來的導師們也是「獄友」,曾經入監服刑的人,因為研究發現,如果你沒有被關過,這些計畫對象基本上是不相信你的,同等精力在此很重要。

目前該計劃已經幫助不少人回到生活正軌,同時,該計畫也向下扎根,開始幫助小學生,如果能在他們長大成人之前,就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目標、宣洩憤怒,告訴他們「你可以討論親人坐牢,沒什麼不能說的」比事後補救有效的多。

該計劃派一位博士(也是有色人種,女性)到小學班級開課,利用著色畫與邀請孩子上台說故事的方式「講出」傷痛(就像是集體治療),
 
首先,她要大家舉手,「請問身邊的人有入監過的,舉手」,

事實上是,大概有一半。

(註解:可以看一部電影《街頭日記》裡面有類似的方法)
 
其中幾位孩子的故事特別深刻,
(孩子大概十歲左右,小學三、四年級)
一位女孩說,
「我爸爸被關,他以前會打媽媽。我外婆常說,愛人就要表現出來,但是我爸從來沒有表現。」
 

一位男孩說(這個故事看完我超想哭  

輔導員:你有親人被關嗎?

男孩:我哥哥。

輔導員:你一定很想念他。我相信你很崇拜他吧?

男孩:嗯啊,他就像我第二個老爸。

輔導員:那你本來的爸爸呢?

男孩:不在了。因為我爸會打我,我每天都滿身淤青去上學,後來學校發現就通知了兒福局,他就被抓了,只有我繼母跟我住,她就像
是我爸加上我媽,但後來她因為吸毒也被抓了。我真的很想找人說這些,這些讓我很難過。

輔導員:你知道在這裡,這些都可以說出來,都沒關係。

後來輔導員問他對未來有什麼想法。

男孩:我想當兒福局的志工,這樣我就可以幫助,跟我很像的小孩。
 
最後博士老師也請這位男孩上台說故事,男孩也在台上哭了。

老師是個很嗨的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說故事,各位,今天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寬恕。我要告訴你們的是,你們不用抹煞過去、躲避,這些故事都是可以說的,但不要把它當成藉口了(use as a crotch),別說今天因為爸爸打你,所以我去吸毒,因為媽媽打你,所以我不聽老師的話,

我要你知道,你還有選擇,總有一天,你要寫自己的故事。」
 
主持人(似乎也是計劃一員)最後迎接了服刑20年的姪子,姪子說他也準備投身到更好的事裡面。
我非常喜歡主持人所說的一句話。
 
挫折,是要讓我們以更輝煌的姿態回歸。」
Setback, is to set us to comeback.
 

601大概到這裡。

https://youtu.be/gfEfz70fgZk
This is VICE - YouTube
The best original documentar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right here. Click to subscribe:  Check out our full video catalog: http...

 

韋斯新聞非常有趣,FOXCRIME會播出,之前我看過講核能發展、海盜走私、小鎮工業各種奇妙題材,大家也可以上他們的youtube頻道,也滿多可以挖的。

以上。
 
然後這是報導在川普的「無容忍政策」下,移民子女的影響。

https://youtu.be/XCKZZ_t0zVk
Separated By Birth (Trailer) | VICE on HBO, Season 6, Ep. 11 - YouTube There are more than four million U.S.-born children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have at least one undocumented immigrant parent. As U.S. Immigration and ...

 

 

- - - - - - - - - - - - - - - -


W.M. Yesterday
VICE 是很厲害的深度報導,雖然我覺得他一樣有深度報導容易有的問題……或者說,也可能是因為他不屬於任何一個主流媒體,所以這個特徵更顯著:VICE 對報導的預設主導性非常強。

這不是錯,也不能說是不好,要做深度專題報導時最正統也是最能做出成果的做法之一,的確就是評估出這個報導需要的東西然後去找適合的受訪(也就是,並不是有事件→依新聞寫報導;而是希望報導某議題→找素材)。

深度報導是一種呈現,但不會是唯一的呈現。我也覺得 VICE 非常值得看,然後他所報導的事情自己可以更多試著查看看其他角度的說法,這樣。
 

Lydia暗巷絕處逢生 Yesterday
What It's Like To Have Your Parent Taken By ICE (HBO) - YouTube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zero tolerance” policy, which resulted in separating over 2,000 children from their parents at the southern U.S. border, has stoked...

 
 
Wi1dmoon: 確實,多少有這種感覺,比如說他比較傾向站在移民的角度思考等等,但是對於非移民可能就沒什麼著重,就像你所說的,他只針對他想要的內容深入報導,

我覺得他好的地方是他有點半紀錄片,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受訪對象的狀況跟成長歷程。

我會到處多看的!感恩~
 
當然,還有可多多增長見聞,吸收新知,比如說一個新科技的發明放在報紙上可能不見得有去,但訪問科學家就很有趣。

The Bioprinting Revolution (Fact Trailer) VICE on HBO, Season 6 - YouTube This is what it's like to 3D print a human ear. See it this Friday on #VICEonHBO at 7:30PM and 11PM EDT. 3D-printing innovations in recent years have brought...

 

之前看到核融合我太震驚啦,雖然規模小,可是超厲害的。
 

紅狼嗷嗚
Vice真的很棒
 
不過那個核融合是低溫核融合嗎?我記得目前的比率/反應率未達可發電的趴數。

目前的實驗物理界把那當慈善在研究這樣。
 

Lydia暗巷絕處逢生
ch890333: 我不太記得(給我振作)不過是規模很小的核融合,而且輸出量也還低於輸入,就算是還在研究

--
--
※ 作者: Ctea 時間: 2018-06-25 23:33:27

https://www.plurk.com/p/k1my95

https://www.plurk.com/p/kzxit4

https://www.plurk.com/p/lkeneh

https://www.plurk.com/p/k1r3p1

※ 編輯: Ctea 時間: 2018-06-25 23:34:01
--
Ctea: [轉噗] 【Lydia】 大家有看過VICE(MOD翻譯《韋斯新文》嗎? #社會議題 #階級翻轉 #循環 - CityNight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