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FW
作者 yaoo (新使用者)
標題 Re: [轉寄][新聞] 官方閩語辭典 民團指用字有爭議
時間 2011年04月28日 Thu. PM 11:05:36
※ 收件者: terievv
http://www.taiwanus.net/church/index3/201007220739411351.htm
王華南
台語尊稱公公為「大官」【d?-kuan , ㄉㄚ– ㄍㄥㄨㄚ】而非「乾官」、 尊稱婆婆為「大家」【d?-ke , ㄉㄚ– ㄍㄝ】而非「乾家」
東漢之奇女子班昭,其父班彪,為當代大文豪;長兄班固,是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次兄班超,乃是立它靚鴗坐@代名將(「投筆從戎」之主角)。
因嫁曹世叔(長子),在曹家被稱為曹大姑(大姑若為長媳之意,在當時發音【d?-ke , ㄉㄚ– ㄍㄝ】。班昭博學高才,為東漢和帝賞識,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之,班昭在宮中仍被尊稱為曹大姑,班昭以為不妥,遂改為「曹大家」(字改音不改),「家」之台語文讀音為【ka , ㄍㄚ】、口語音為【ke , ㄍㄝ】。
後來東漢諸官家仿「曹大家」之例,令入門之新婦【s?m-p? , ㄥㄧㄇ– ㄅㄨ–】(周朝、漢朝時稱媳婦為新婦,至今台語仍沿用此古代稱呼)尊稱婆婆為「大家」,漢室為曹魏篡奪後,「大家」一詞亦傳入一般民家稱謂,台語至今尚保留此種尊稱。
入官家門之新婦則尊稱公公(夫婿之父)為「大官」【發音d?-kuan , ㄉㄚ– ㄍㄥㄨㄚ】,係因夫婿之父皆在朝為官,故有此尊稱。
不知「大官」、「大家」之正字者,借北京話「衣服乾了」之「乾」寫成「乾官」、「乾家」。
「乾」字之北京話發音和台語文讀音相同皆發【kan ,ㄍㄢ】,但在台語發音【da , ㄉㄚ】表示「乾」之正字有「凋」、「焦」、「礁」,若物品因風乾則用「凋」,若被烘乾亦用「烘凋」,若肉被烤到焦黑而有臭味則用「臭焦」【tsau-da , ㄘㄠˋ ㄉㄚ】,乾溪則用「礁溪」(同宜蘭縣地名d?-khe , ㄉㄚ– ㄎㄝ)。
--
--
※ 作者: yaoo 時間: 2011-04-28 23:05:36 來自: 118-160-110-25.dynamic.hinet.net
※ 同主題文章:
Re: [轉寄][新聞] 官方閩語辭典 民團指用字有爭議
04-28 23:05 ya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