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作者 liquidbox (樹枝擺擺)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對岸文字水平在偷偷進步的八卦?時間 Fri Aug 12 01:34:07 2011
※ 引述《lamerbleue (1amerb1eue)》之銘言:
: 借一下類似的語言討論來問
: 前陣子中國大陸高鐵動車意外 然後我有看到某家電視有訪問了當地民眾
: 結果當地溫州民眾說了一句很令我驚訝的話
: 那民眾是個農婦樣 她說:"這是別人(坐動車傷亡的人)的隱患"
: 各位台灣的鄉民 隱患欸!!!
: 文書上寫隱患就已經不算太常用了
: 一個農婦的口語用隱患兩個字 著實令我感到驚訝...
: 有沒有對岸他們的文化水準 至少普遍的文字水平 偷偷地 慢慢地在進步的八卦??
: 我堅持的不是這個詞彙的表面涵意 而是
: 類似這種偏難的詞彙 我們台灣也不是沒這個詞
: 台灣人不會在口語上使用 頂多在文字上用到(且不多)
: 而一個人的口語表達多少能夠看出來這個人的文學素養
:
: KENT大 你懂我沒說出口的擔憂嗎?
你認定隱患屬於「偏難」的詞彙,其實只是從台灣的角度來看才合理,
但就算使用同種語言的一群人,
時間久了也會因為地理、文化等的區別而讓語言各自演變。
一、單單隱患這個詞,不能拿來衡量一個人文字素養的尺標,
隱患台灣很少用,連文學大師都很少用,
你能說台灣文學大師文字素養不如中國一個農婦?
中國也有很多在我主觀認知裡是很粗糙的用語,
但卻常出現在正式公文甚至學術文章裡,那又怎麼解釋?
例如「很大地」、「極大地」,
我們會說:消費券政策發揮的乘數效應,大幅增加經濟產值(舉例勿戰)
但中國可能會說:消費券發揮的乘數效應,「很大地」增加經濟產值。
你聽來會不會覺得,拜託,中國連「大幅」都不會用,怎麼文字程度這麼差?
二、你提到的「口語表達多少能夠看出來這個人的文學素養」是絕對錯誤的認知,
雖然語言學將書寫跟口語分割開來,並以後者為主要研究對象,
但文學在語言使用中,是屬於相當狹隘的領域,口語則是很廣泛的,
文學多屬正式,非正式行文只有在近年因為網路跟手機科技的演變才逐漸增加。
但口語的使用貫穿正式跟非正式場域,
視聽者而定,你可能會在商場上或公開演講中說出文謅謅的對話,
也可能在家庭、宗教場合中說出鄙俗、非常親切、不經修飾的對話。
口語本質上就跟文學不同,即使是文字素養好的人,口語上也不會動輒掛上之乎者也,
口語跟書寫本來就大不相同,拿口語當成文字能力的指標,只是武斷地妄自評斷而已。
回到原話題,我們做出以下假設:
假設一、「隱患」是艱澀用語,而中國農婦竟然在口語中使用艱澀用語。
你跟你朋友、親人在對話時,會使用艱澀用語嗎?想必不會。
很多人(以男性為主)甚至會故意使用粗鄙用語來表達彼此的親切,
例如:幹,你去逛街沒找我!
舉世皆然的是,艱澀用語出現在日常對話中,只有一個「怪」字可以形容。
假設二、「隱患」是艱澀用語,中國農婦是因為面對記者才故意使用。
這就像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叫他去寫存證信函時也會寫得比較嚴謹、正式一樣,
雖然是口語,但已經是把當時情境當成書寫情境了,
所以不能拿中國「正式口語情境」批評台灣「一般普遍非正式的口語情境」中的用字。
假設三、「隱患」不是艱澀用語,下至中國農婦習以為常。
我們用google news搜尋隱患,並鎖定近一週後發現,結果的確如此,
出現隱患的中文新聞,幾乎都是來自於中國新聞,
而使用「隱患」的台灣新聞,也幾乎都是用來報導中國新聞,
這證明台灣記者多半是在援引中國新聞的段落後,才會用「隱患」這個詞彙。
無論如何,這都證明隱患在中國使用的情形,本來就遠比台灣普遍,
中國農婦在耳濡目染之下跟著使用,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假設四、「隱患」是中國農婦與媒體共謀下的產物
我沒看原PO的新聞,也沒看到報導,不知道這是電視新聞還是平面新聞,
假設是平面新聞,你怎知記者或編輯事後沒有潤飾?
假設是電視新聞,你怎知他們不是在拍攝前先串通好?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72.183
→ yspen:你認真了 其實就是套好的新聞啊1F 08/12 01:35
推 kent:沒錯 相當認同 同時中國媒體採訪 沒有所謂隨機還直播的2F 08/12 01:36
→ yspen:記者:你等一下就這樣念..... 農婦:好3F 08/12 01:36
→ kent:相當程度都是預先安排好的 就連記者會也會排好問誰問甚麼題目5F 08/12 01:36
→ lamerbleue:之所以認定不是串通好的理由我想我解釋過了
而且那是台灣的新聞去翻拍我忘記是哪家的新聞6F 08/12 01:36
推 Sipaloy:其實不會,這純粹只是因為speech community的不同8F 08/12 01:37
→ kent:就算隨機採訪 不對勁會切會剪 回到主題 隱患的確是常用詞9F 08/12 01:38
推 IMBA5566:"水平" 是我們的慣用語嗎???? 我覺得我不太常用耶...10F 08/12 01:38
→ Sipaloy:很多詞彙跟用法,在不同的community有習慣的不同11F 08/12 01:38
→ lamerbleue:不是國外媒體就是CCTV 在那個農婦之前還有訪問一個男人12F 08/12 01:38
→ Sipaloy:跟程度的關連幾乎是毫無相關的13F 08/12 01:38
→ Sipaloy:他們跟我們都各自有一些,覺得很古雅怎麼會用於口語的句子16F 08/12 01:38
→ kent:我們台灣人 去那邊待幾個月 也會被感染到使用其常用語17F 08/12 01:38
推 yspen:反觀台灣的行政院長 只會馬的~馬的~19F 08/12 01:39
→ ocean5566:還在那邊正體字 別自慰了好嗎 聯合國中文是簡體的20F 08/12 01:39
→ kent:像我們被說謝謝 一般回不客氣 他們常說"沒事"21F 08/12 01:40
→ ocean5566:雖然我覺得簡體字很多字簡化沒有系統 但這並不重要吧22F 08/12 01:40
→ kent:它們說隱患 跟我們說危機 有時真的只是習慣不同23F 08/12 01:40
推 artwu:貎似現在很多人在用 以前倒是都用好像 似乎 之類的24F 08/12 01:41
推 cannon35:該切身同理心於島內同胞的隱患習慣指的是隱睪這類隱疾唄25F 08/12 01:42
推 mg0318:大家都考過國文,古人用經濟兩字跟現在不同 所以要用古意水平比較高?我覺得原PO邏輯很怪!!!27F 08/12 01:43
→ cannon35:該切身同理心於島內同胞的古意習慣指的是忠厚老實30F 08/12 01:45
→ Dia149:426研究他們幹嘛,這麼想當快點過去阿32F 08/12 01:54
→ WINDHEAD:聯合國那個叫做中文, 我們台灣用的叫做正體漢字,是漢字而且我們又不是聯合國會員國....33F 08/12 02:08
推 jackie60728:台灣用隱憂有比較不文雅嗎= = 不懂原原PO在執著什麼35F 08/12 02:11
→ WINDHEAD:我覺得原po是對我們台灣自己的語言細節了解太少才在
那邊緊張XD
阿 應該是原原po36F 08/12 02:15
推 lamerbleue:我不覺得我對中文了解少....當年學測國文好歹滿級分39F 08/12 02:17
→ Epiphone:蘋果頭條用一次,過兩天連外傭都會用了....40F 08/12 02:17
→ lamerbleue:國文指考也有77 嗯~~可能是真的我語言細節了解太少齁41F 08/12 02:18
推 lamerbleue:嗯 不好意思 隱憂照同樣邏輯來說 是台灣人習慣用語43F 08/12 02:23
→ lamerbleue:所以我們使用隱憂照理來說正常
根本沒在比詞語的悠久程度 以及我推崇的是45F 08/12 02:24
→ lamerbleue:一直都是原來他們使用這詞語 讓我在懷疑他們的水平是否在拉近 這才是我原文在問的東西吧48F 08/12 02:25
→ jackie60728:"隱患是繁體內較古典用法的詞啊"事實是隱憂比較古
你原文的口氣讓人覺得隱患是很高級又古典的用法呢。50F 08/12 02:25
→ lamerbleue:所以呢 這就代表了我說某個詞比較古不古就比較好或不好嗎?52F 08/12 02:26
→ jackie60728:"為什麼我們鄙視的對岸半殘中華文化 修辭使用上會比比台灣好?" 你的意思不就是用隱患比較高級嗎54F 08/12 02:27
→ lamerbleue:欸欸你也看一下我是在回覆KENT的說法齁
kent:我承認在很多時候 對岸修辭尤其在媒體比台灣精準這樣就代表我說了某個詞比較古不古就比較好或不好?56F 08/12 02:28
→ lamerbleue:對阿 這樣有說錯?還是你覺得比較不古就比較不偏難?60F 08/12 02:30
→ jackie60728:這是你針對"隱患"兩個字回的,請問一下偏難在哪?
當然不偏難,根本就只是少見而已
少見的字詞就等於難嗎61F 08/12 02:30
→ lamerbleue:台灣人不習慣使用它,這就代表在理解上它是偏難的64F 08/12 02:31
→ lamerbleue:有趣 那請問 為什麼會少見? 幾乎同義的詞一點都不少見問題是隱患是中文 不是阿拉伯文66F 08/12 02:31
→ jackie60728:因為常用的是隱憂。根本沒有高下之別,是你在原文提出隱患比較高級的論點。68F 08/12 02:32
推 jackie60728:你可能沒發現底下推文的人都認為你隱含的意義就是
隱患的用法比台灣人高明多了。
或許你沒有那個本意,但是你字裡行間給人感覺就是如此71F 08/12 02:36
→ WINDHEAD:其實你可以分析一下"憂"跟"患"的差別. 或許"隱憂""隱患"74F 08/12 02:37
→ jackie60728:你還是看看你回第一句推文的那些文字吧。
重點是以純正的中華文化為自居的台灣 反倒沒聽過台灣75F 08/12 02:37
→ WINDHEAD:很難說哪個比較典雅or古老喔77F 08/12 02:38
→ jackie60728:人口語上說隱患" 可惜台灣人用的是更古典的隱憂呢。W大,我在原文底下推文有解釋過了78F 08/12 02:38
推 lamerbleue:唉 那麼請問 古典就代表比較不難 還是古典就代表比較難81F 08/12 02:39
→ rifurdoma:紫梨津潤,樼栗罅發。蒲陶亂潰,若榴競裂。82F 08/12 02:39
→ jackie60728:而且憂、患在作為憂慮的意思上是互訓的。
你自己說隱患又古典又偏難的啊,不就等於了嗎???84F 08/12 02:40
→ lamerbleue:且你說認為我隱含的意義是比台灣人高明多了 這難道86F 08/12 02:40
→ WINDHEAD:其實我真的認為lam大是這個意思耶.....88F 08/12 02:41
推 sidus:辛苦你了90F 08/12 02:41
→ WINDHEAD:舉個別的例子吧....炒鍋這物品, 國語都說鍋, 粵語跟吳語92F 08/12 02:42
→ lamerbleue:但是不代表隱患的用法就比較高明 我可從來沒說過這句93F 08/12 02:42
→ jackie60728:推 lamerbleue:唉 那麼請問 古典就代表比較不難(略)lamerbleue: (略)是阿隱患這詞既古典又偏難94F 08/12 02:42
→ lamerbleue:我著重的點是這個詞的使用是不是代表她們的水準在提升96F 08/12 02:43
→ WINDHEAD:和客語則說鑊,但是閩語/台語則多了"鼎"這說法97F 08/12 02:43
→ jackie60728:嗯,那回答你著重的點。不是。只是習慣用語,跟我們習慣用隱憂是一樣的。98F 08/12 02:43
推 mg0318:這就跟說牛津腔英文比較高級的感覺是一樣的,原PO100F 08/12 02:44
→ WINDHEAD:那有代表閩語/台語的使用者文字水準比較高嗎XDDD101F 08/12 02:44
→ mg0318:不會有人說話吊一個莎士比亞 英文水準就比較高103F 08/12 02:45
→ WINDHEAD:這年頭上哪找有足的鍋子呢? 可是台語仍稱鼎呀
我們在使用詞語的時候,未必會意識到它背後的歷史源流or深層文化意義,通常連用字都是習慣成自然104F 08/12 02:47
推 jackie60728:是沒錯,我也只能解釋本義,閩客語的流變我不甚了解:)107F 08/12 02:48
推 CDing:推108F 08/12 02:49
→ WINDHEAD:所以lam大提到的老婦,應該也只是習慣講"隱患",她甚至未必會想到"憂""患"兩字還可以互訓呢(根本沒有人講話的時候會想那麼多吧...)109F 08/12 02:49
→ jackie60728:所以就只是知道隱患的意思,也常聽他人用隱患,所以就用了,跟教育、文化水準一點關係都沒有112F 08/12 02:51
推 WINDHEAD:就跟我們台語/holo語講 "請裁" 一樣...
不知道的人看到這兩個字可能以為我們是什麼超級禮儀之邦114F 08/12 02:53
推 jackie60728:我第一次知道"青菜"是"請裁"...長知識!感謝:)116F 08/12 02:54
→ WINDHEAD:但其實我們90%以上的使用時機都不是漢字字面上那個意思XD117F 08/12 02:54
推 toosp:強119F 08/12 03:02
推 jatoo:不錯的內容~120F 08/12 03:30
推 hereafter:台灣人是用隱憂
我覺得如果連沒受多少教育的人都知道頸項不同才厲害 XD121F 08/12 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