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作者 marose (鵺山.樓)
標題 [好雷] 普羅米修斯——親子關係的架構
時間 Sun Jun 10 06:27:26 2012




劇情從開頭的泰坦巨人(策劃者之一,白色外星巨人)喝下不明黑色液體(下稱「黑水」

)導致身體崩解,從肉身支離破碎開始,到血液、血液細胞、基因鍵的斷裂,巨人徹頭徹

尾的灰飛煙滅,與水份融合在一塊。那塊大地,看起來像尼加拉大瀑布,或許,生命就如

同水力剛柔並濟的特質,開始流轉、演變,形成現今的世界。




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為當前地球的主體,擁有文化、科技,能夠思考,卻也因為思考而

對無法得知的過去以及未來感到迷惘。牛頓說,「站在巨人的肩上」,奠基於過去才有現

在,廣義來說,從基因撒下的瞬間就決定了地球、人類發展的未來,因此,人類在發展的

同時,也不停的追尋自己的起源,希望能夠透過瞭解自己的開頭,確認自己會得到如何的

未來。




這就是一切的開始。



人類有能力與宇宙溝通,能夠進行太空旅行,能夠明白在距離自己很遠很遠的地方,也有

跟自己類同或者不同的思考活體,或許透過他們,可以知道人類從何而來。但是,知道人

類起源有什麼意義?如果自己真的是自我起始、發源、茁壯,固然可以確信自己是特別


的,卻也因此失去可供依存的,因為沒有造物主,自然也沒有可供存取的劇本能夠參考。

但,如果自己只是他人所創造出的,那麼,我們所自豪的文化以及那些足可驕傲的科技,

是否也只是寵物的把戲班,只是逗弄造物主心情愉悅的工具呢?如果一切的發展最終卻讓

自己成為高級小丑,那又會是怎樣的心境?




這樣的矛盾思考讓我想起倪匡的《玩具》。



《玩具》出於衛斯理系列,當中描述人類只是外星人彖養的寵物,任意婚配、提供吃食環

境,然後在覺得缺乏樂趣的時候製造動亂看人類如何因應來取樂。感覺就像人類之於寵


物,佈置環境、提供飼料,無聊的時候就拿玩具逗弄,可能心情不好還踢一腳之類。《玩

具》之中,衛斯理在發覺自己的遭遇只操控在外星人的娛樂之時,拚了命的逃出「玩具


箱」,但當他回到地球、回到他生長的香港,他卻無法確定,自己究竟已經成功逃脫,又

或者只是逃出一個狹小的「玩具箱」,又跳入另一個龐大的「玩具櫃」?




對於自身所處以及他處感到好奇又恐懼,擔憂、設想某些不利或者利己的景況,似乎是人

類自懂得思考以來的本能。




2089年,哈洛維與蕭兩位考古研究者發現各個古文明擁有同樣的象徵圖像,以同樣的分佈

所展現的黑點,象徵一個星系的圖像。透過那個圖像間的星體分佈,哈洛維與蕭判斷在現

代人出現的時期,有另一個文明前來接觸過,因此下定決心要回去拜訪外星訪客的故鄉,

因此找上韋蘭公司出資,策劃一場外星探險。








從影片開頭的情況以及劇情強調的「起源」說法、基因與泰坦巨人完全吻合的實例來推

測,劇情想提供給觀眾的訊息或許是「人類基因來自泰坦巨人」這件事,因此形成三個接

觸的時間:




第一期:人類出現(或生命起源)的最初時間。



第二期:五萬年到三萬五千年前的接觸而且這接觸可能還延續到上古史,因為會議中,哈

        洛維與蕭兩人所舉例的古文明,兩河文明約在 6000 B.C. ~2000 B.C.,印度文

        明約在4000 B.C. ~ 1000 B.C.,他們提出佐證的石板跨了這麼久的時間都有泰

        坦巨人所在的星系圖的存在,換句話說,或許可以推測泰坦巨人曾經在地球與人

        類並存,或者多次來訪。




第三期:本來要來,但最後沒來的 1 A.D. ~ 100 A.D.之間。



假設第一期等於泰坦巨人留下基因,第二期等於泰坦巨人留下文明,那麼,「盜火的普羅

米修斯」究竟代表哪個時期?




希臘神話內,普羅米修斯之所以盜火,是因為不忍見人類茹毛飲血,因此取來火種替人類

開啟文明。也就是說,神話內,「火」的元素主要象徵的是「知識」的來源,後續潘朵拉

的禍害以及普羅米修斯受到的處罰則象徵人類在獲得「思考」之後所開啟的爭端,也就是

「鬥爭」的原罪的反應,如同基督神話所提的禁果,獲取知識與思考之後,就必須被逐出

樂園。




是的,逐出樂園。



在希臘神話以及西方習以為常的基督說法中,我們可以閱讀到的共通性之一為「知識是災

難起源」的說法,造物者(神明)對於他們所創造的東西具備比自己同樣甚至更高的能力

感到不安,進而迫害或降下災厄,這都是一種對自身危難的預防。




如同人類與機器之間的恐怖谷理論,在只有部份相同的情況下,人類會喜歡並且樂意保

護、培養、灌輸機器人的知識,並且提高他們的性能與擬真程度,但如果機器人真的跟人

類無異,人類反而會開始恐懼機器人與自己不同的部份——像不像希臘神話中,父子相屠

的原因?出於自己,卻恐懼其優於自己,於是滅絕。也令人聯想到巴別塔中,神的那句


「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

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




有趣的是,Babel的意義現在雖然多做「動亂、變動、嘈雜」等意思,但也有說法提到,

原始希伯來文的意義,Babel的意思應該是「神之門」,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天堂之


門」,也就是「樂園之門」。在神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之前,祂是讓人居住在樂園中

的,但當人類獲得知識,祂就將人趕出去,而當人類摸索出重新回到樂園的方法時,祂就

變亂人類的語言與文化,把人再打回去。




因此,如果以普羅米修斯神話內的「火種」含意來講,如果這是屬於「文明」層面的給

予,那就應該是在第二期的階段,而且,第二期的階段也包含了基督文明的前身,猶太文

明的萌芽與發展期,或許可以假設,巴別塔的降災其來有自,而且就是因為這個事件所帶

給泰坦巨人的威脅感,促使他們決定回到母星,或者是通知母星——




該消滅地球,或者,該進行第二階段的實驗了。

也就是說,影片開頭只是個開始。

上帝(泰坦巨人)創造了人類,給予人類文明(火種),然後感到威脅。



這也是劇情中為何提到「子女會想殺死父母」的對白緣由。對人類來說,泰坦巨人是父

母,但是當泰坦巨人企圖收回他們給予的文明、讓人類再次感受巴別塔事件的危機時,為

了自保,人類必須反撲父母,而父母最恐懼的,就是當孩子決定反撲時,他手上的確具有

反撲的能力。




而,反撲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文明」而來。



如果人類不曾擁有文明,就不會發展科技,如果人類不發展科技,不把神從天上拉到地

面,甚至不會想去挑戰神,與之平起平坐,那就不會去追本溯源,更不會導致骨肉相殘的

局面,也就是說,不會有後續的異形事件。




因此電影的副標是「探索人類的起源,可能加速毀滅」。

「普羅米修斯」這個名字象徵的不是起源,而是獲得知識後的毀滅。







出於這個基調檢視本片對於「父母VS子女」的關係——



一、韋蘭父女

這對父女的關係象徵「衝突」。



維克絲並不同意韋蘭的信念與作法。她擁有韋蘭企業的資源,但她不是企業的掌控者,韋

蘭才是。但是掌控企業的韋蘭並不打算交棒,他企圖長生,他企圖使自己長久控制韋蘭王

國。這作法扼殺了維克絲的發展,但同時也是在營造一個「玩具箱」給維克絲,讓她無顧

慮的在「有限的範圍內發展」。




這是自由嗎?我想不是。



維克絲強悍,對自己要求也對別人不留情,她親力親為,但對韋蘭的作為袖手旁觀。甚

至,她抱持著「這麼做一定沒有好下場」(在開頭,她警告哈洛維,即使遇到造物者也不

要接觸),或許她早就明白這樣的探勘作業一事無成或許還是好消息,但若真的發現什


麼,反而會有問題。



她對父親比較信任大衛感到不滿(從她質問大衛的粗暴與不理性可以看出),但是無法解

決這個問題,因為——她是父親的產物,擁有能力與血統,足以推翻父親,她是過於貼近

父輩的存在,因此反而不受信任。




而她與父親的衝突在劇情的最後,韋蘭整裝,即將前往與泰坦巨人會面時最為高漲。



當維克絲彎下身,撫摸、親吻父親的右手時,父親將手握起,成為拳頭。那是無聲的拒

絕,抗拒,對於即將推翻自己的存在以及正要面對不安的自己,還有企圖長久維持榮光的

自己的尊嚴的保存。




韋蘭選擇在女兒面前保存自己的地位,不接受親暱,於是,這對父女關係就此崩解。

女兒送父親去死。



二、蕭家父女。

這對父女的關係象徵「繼承」。



蕭從父親手上接過對神的信仰,為了探究神的本源而走上考古,從父親繼承而來的知識與

能力(從夢境中可以看見,她小時候與父親在一塊的裝扮以及所處地方、四周的器具等,

顯示蕭的父親即使不是一個專業學者,也應該是相關人員)使她能夠叩關神的國度。




在沒有第二集補充說明的情況下,我寧可把蕭與父親的關係解釋為本劇中唯一的美好,一

種親子關係的理想形。父母給予知識與能力,由子女發揚光大並且持續拓展。但很可惜,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如同童話般美好的關係,是過去,是死的。蕭的父親並未存在,而

劇中的蕭也是獨自一人。




三、韋蘭與大衛。

這對父子的關係象徵「牽制」。



大衛必須透過韋蘭才能獲得程式更新與輸入。如果沒有韋蘭,他不會存在。但他即使深獲

韋蘭的信任,他依舊不是能跟人類平起平坐的存在。他只是個機器人,雖然優於人類,但

卻一直受困於「沒有靈魂」的這件事情而苦惱。他覺得自己應該優於人類(劇中多處展現

能力的自信),但從韋蘭開始,「沒有靈魂」、「不用呼吸」、「只是個機器」等等話語

不斷攻擊著他,告訴他,即使他非常優秀,他依舊不是人類——不是上位者。




尤其,他必須依靠韋蘭而活的情況。



姑且不論他究竟有沒有辦法自體活動或者擁有思考,但他從開始就受到韋蘭的牽制。孤單

的兩年太空艙的生活都是為了韋蘭的長生大夢,他即使再努力、再好奇,也只能獲得一句

「再努力一點」的話語。




他無法脫離機器人的身份,也不想脫離。可是他想脫離韋蘭的控制,所以他在努力嘗試「

子女殺害(勝過)父母」的可能性。這表現在他於劇情中極力展現能力,藏起自己知道的

知識保持優越感,實驗新的可能(把黑水提供給哈洛維飲下),並且掙扎活下去(請求蕭

去救他)的過程裡。




大衛想脫離韋蘭。



當中最順理成章、沒有壓力的方法就是,順從韋蘭,帶他去跟造物主見面。即使造物主是

好人,也還有黑水這個不定時炸彈存在,因為他是機器人,即使分屍或接觸黑水也不會死

亡或產生變化,但韋蘭不一樣,垂垂老矣的老人很容易失去性命。




故事的後段,韋蘭與泰坦巨人碰面,泰坦巨人卻用大衛的頭狠狠敲了韋蘭一記。這對父子

的「牽制」,終於在父母死亡的結果中,斷開聯繫。而大衛也因此從「順從的機器人」


(故事前段他幾乎不與人談判或深入交談),變成「有自己想法的機器人」(和蕭交涉,

促使她回到泰坦巨人的太空船將他的身體與腦袋帶出)。




在這邊我想插花聊一下大衛之所以對蕭有不同於他人的關心的原因。

「繼承」與「牽制」其實是兩個表現出來挺像的概念。



前述第二點提到,蕭的知識與信仰,或許都可以說是從父親取得,因此,蕭的行動基本上

是代理、繼承父親可能的行動,並且發展成為自己的意念。但對於偷窺蕭的夢境、獲知她

的過去的大衛來說,這是跟他自己很像,但又不太一樣的情況。因為,大衛雖然也能有自

己的行動,而這些行動也是從韋蘭(父親)而來,但他的作為中卻不包含自己的意念。




對大衛來說,父親已經死亡的蕭應該是「自由的」,但他卻發現蕭依舊還受父親的影響,

信仰父親所信仰的,從事父親所從事的。他對蕭對信仰的純淨感到好奇,想要觀察,並


且,渴望瞭解。



假若大衛明白蕭與哈洛維的情侶關係,那蕭與被感染的哈洛維之間的性行為所孕育的孩

子,或許就是大衛為了瞭解「蕭在親子關係中,如果從被影響者轉換為影響者,會有什麼

表現」的實驗,因此他極力主張,希望蕭能留下腹內的孩子。




大衛渴望明白,自己與人類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如果要成就一件事情,必須先「不把痛

當痛」(電影台詞),那麼,蕭與父親之間的關係很顯然就是「不會痛(不被牽制)」的

正向關係(繼承)。因此大衛便會選擇釐清自己與韋蘭之間的關係與蕭與父親的關係有什

麼不同,並且作為參考。




劇情中可以看到大衛針對蕭與父親之間的關係的探索(夢境)與發問(是否拿下十字

架),以及對於蕭在看待自己與泰坦巨人間的關係感到讚嘆與服從。某種程度來說,我覺

得大衛在韋蘭死後,替自己找到了新的跟從對象(母親)——蕭。




四、哈洛維與大衛。

說他們有親子關係似乎怪怪的?不過我覺得這對是「仿效(學習)」的象徵。



大衛看的電影中有句台詞是「不把痛當痛」。從大衛選擇在眾人醒來之前看這部電影,並

且不斷複誦這句話來講,推測大衛很喜歡這句話,或者可以說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也不為

過。但他自己沒有痛覺,「不會失望」,那麼,他應該模仿誰?模仿韋蘭?不行,韋蘭根

本不捨得失去,更別說把吃苦當吃補了。




四周還有誰可以學習呢?維克絲?艦長?地質學家?除了蕭以外,他還有誰可以學習?跟

蕭在一起的哈洛維?




哈洛維一直把大衛當個機器人,而不是人,而且喜歡挑明著講,簡單來說就是聽起來像在

嗆大衛。但這比起其他人拒絕跟大衛接觸來說,哈洛維的作法反而容易讓他親近。而且,

哈洛維是蕭身邊的人。




前面提到,大衛對於蕭具有敬仰、憧憬以及學習的友善態度,連帶的對於蕭身邊的人也維

持友善,包括別人問他問題他都不鳥,但是哈洛維問他問題會回覆一兩句,即使哈洛維對

他不太友善,但從另一面來看,就是完全接受「對方是機器人」的坦然。




因此在攜帶黑水回來之後,大衛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哈洛維。



「生命起始於微小。」大衛看著手上的黑水這麼說,但微小要怎麼發展成生命呢?寄宿?

借胎?他該怎麼選擇實驗的方法,去製作屬於自己的生命?




於是大衛跟哈洛維對談,手上沾著黑水,疑惑地詢問:「你願意用什麼交換真相?」

「所有我有的。」

到這邊,可以發現大衛的眼睛亮了。



大衛找到了符合他最喜歡的一句話「不把痛當痛」的人。哈洛維是人類,應該會自私,會

像韋蘭一樣為了存活不擇手段,但是哈洛維沒有,他願意用他的一切去交換他追尋的,也

就是說,即使痛、即使喪失生命,哈洛維都願意接受。




是的,哈洛維願意接受。

所以大衛飛快的把手指浸到酒杯內,祝福哈洛維能夠獲得他想要的。



大衛把自己藏起來的東西(黑水)跟哈洛維分享,這動作有點像小朋友發現很漂亮的花花

草草,除了藏起來自己欣賞跟獻寶之外,還會撒在爸媽枕頭旁邊,期待爸媽看到的反應。

而孩子在撒花的時候,並不知道父母其實有嚴重的花粉症與氣喘,又或者植物有毒等等。

他們只是想要分享而已。




只是哈洛維死了。



可是大衛學習到了,黑水有毒。而且,他取代了哈洛維的位置,擔任探險隊的頭,帶領大

家往下一個方向走,希望可以像哈洛維一樣影響蕭的決定(腹中異形的存留),或者可以

保護蕭,或者……總而言之,在最後飛起的太空船內,裡頭的不是蕭與哈洛維,而是蕭與

大衛。




這樣的關係讓我不禁聯想到希臘神話中,殺害父親而與母親結婚的伊底帕斯。



五、蕭與異形。

這對母子(?)的關係象徵「威脅」。

體會到孩子會威脅父母,因而決定拼著生命不要也要取下、殺害孩子。

這個作為貫徹了全部的希臘神話。



從創始神生育泰坦神族開始,克羅諾斯閹割父親(去除陽性象徵,成為最強的雄性),宙

斯囚禁克羅諾斯(爭奪權力),雅典娜從宙斯的頭顱破出,自立雅典獨立奧林帕斯(獨立

存在,脫離父權),諸神的爭鬥以至於伊底帕斯直接殺害父親的血腥屠戮,都反應了「子

女必須超越(殺害)父母,才能成就」的概念。




如果大衛之於韋蘭、哈洛維是子女成功的例子,蕭就是父母成功阻止子女的例子。也就是

「巴別塔」的象徵。




巴別塔的故事中,雖然神成功扼殺高塔的建造並且促使人類分散,產生根本的破壞。但是

人類最終茁壯、成就,並且,文藝復興、科學革命,神依舊被從寶座上扯下。




故事中的蕭也是,雖然感受威脅而將異形取出,也按了消毒希望能夠殺害異形,卻在最後

發現異形仍舊活著,而且更加茁壯。這個異形茁壯後不僅打算攻擊蕭,同時也成功寄生在

真正的父親(泰坦巨人)體中,因而產生了新種的異形。也就是說,假設這個異形繁衍、

發展,形成對人類更大的威脅,也都與巴別塔的故事等調。




孩子威脅父母,父母殺害孩子,而孩子在殺害的動作中感到威脅,因而反撲父母。

惡劣的迴圈。



六、地球與普羅米修斯小隊

這兩者的關係象徵:「保護家庭」。



工蜂與蜂后,各自有自己的職掌,但如果缺少蜂后就不成蜂巢,對工蜂來說,保護蜂巢就

是保護蜂后,保護蜂后就能留存自己的家,即使用尾針攻擊敵人之後自己就會死亡,但如

果家還在,靈魂就有寄託。




劇情的最後,泰坦巨人升起太空船,即將離開之時。在心底已經將該星球認定是泰坦巨人

的軍事基地的艦長,理所當然覺得從軍事基地脫離的太空船是為了攻擊,而攻擊目標?從

他的理解,能夠得到的答案就是地球。即使不是蕭的請求,在韋蘭等人離開之前,艦長口

中的「所有底下的東西都不會讓他出去」的意思已經很明白:




艦長不會讓任何能夠危害自己或地球的東西離開這個星球。



因此,即使明明知道自己的決定會讓普羅米修斯號自爆,自己也難逃一死,他也同樣選擇

面對。而身旁的兩人,或許也是同樣的想法,失去地球,他們即使還活著也沒有意義,他

們不像維克絲,父親已經死在泰坦巨人手裡,即使回去也沒有可供牽絆的東西,在他們出

來的時候,或許,他們的父母、妻子、子女等,那些足以稱為「家」的存在都還在地球


上。如果他們不保護地球、不抱著萬分之一的希望衝撞太空船,他們無法原諒自己。



這是在「繼承」之後進一步發展出來的美好。



透過不同的人物組合,劇情將親子之間,從開始到結束的——保護、仿效(學習)、牽

制、威脅、衝突、繼承——六個面相各自強化出來,從而去呼應人類與造物主(起源)之

間的關係,當中的拉鋸與接受,理解與拒絕的意象。而,充斥在劇情中的負面互動,也順

理成章地讓最後,當沉睡的泰坦巨人與人類碰面,他的焦躁、憤怒以及深刻的威脅感顯得

如此自然,彷彿親子相殘的分離理所當然。








人類生存。

人類正在生存。

人類正在尋找生存。

人類正在尋找生存的意義。

歷經漫長的時光,與造物主的衝突之後,究竟是否只有鬥爭而沒有和平的可能?

是否一定要經過犧牲才能獲取某些東西?



大衛追求的,蕭追求的,維克絲追求的,韋蘭與哈洛維追求的。那些不一樣的東西都在驅

動人類生存,可是,追尋源始,究竟會得到什麼?追尋那些不屬於自己的,不看著現在而

看著過去、企圖預先瞭解未來,超過本分的作為最終導致了什麼?




是被鎖在峭壁之上,被鷹隼啄食?

或者,還有其他的選擇?

或者,剩下的,是異形。



不屬於現在也不屬於未來,因為干涉了不該干涉的領域,而創造了第二種無法預測的。如

同緊接著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之後,潘朵拉的盒子放出了所有災厄,只有希望躲在盒子裡


面,被塵封起來。或許被發現、或許不被發現,至少知道,希望還在。



就跟升空駛向泰坦母星的太空船一般,藏在巨人腦中的理由,敲開之後,或許就是希望。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232.236
spree8:推這篇1F 06/10 07:32
essendo:原po太強了!害我一早驚醒XD
我補充一點,這些未解的關係與思維,一但操作錯誤而失控,都會產生像失控的異形,反撲反噬到宿主身上
普羅米修斯號無預警的打破了沉睡的造物者,也許讓他感到威協;探險隊的躁進與各懷異心,破壞了石穴中被控制的異形種子,造物者-人類-異形之間平衡和平的關係被打破,不管是哪個角色,都是一場混亂災難。
威脅
雷利史考特把父與子、威權與奴役、施與捨的人性放大到宇宙間,可惱的是,這大哉問就只能丟給"信仰希望"的小精靈解決,所以才令人對這片極大懸念2F 06/10 07:40

不過,有時候就是被齒輪攪在其中的小蝦米才更能體現親子的拉鋸關係、威權與奴隸的上
下關係,以及施與捨這兩種行為的重量。就像玩RPG,最有樂趣的總是等級跟敵人伯仲之
間,快要被打死又沒被打死,甚至等級差很多的鬥智玩法,等到等級飆高,隨便點攻點技
能都能傾滅敵方,就顯得不有趣了。

Osiris0128:推!13F 06/10 08:14
lydia0925:這篇說得好棒 也切中與更確定了自己的看法 推推!14F 06/10 08:55
essendo:關於蕭家父女那段,聯想起Jodie Foster那部科幻電影「接觸未來」(Contact 1997),那位女天文學家伊莉埃蘿薇EleanorArroway,有志一同的是,這兩片的導演為何都要把<父愛>當成只是一場得不到的溫馨幻夢,更是心中永遠的信仰??
這一直是個矛盾,文化基因裡父權始終代表殘酷,但同時又往往設定成信念的寄託??而不是母親??15F 06/10 09:07

或許可以認為是對上抗爭所產生的印象?

一般印象中,母親對孩子的包容與肯定可以說是刻板的白臉,相對來講,父親就是黑臉。
因此當父親溫柔時,就是善神,是追隨、仿效、受其庇蔭的對象;但當父親憤怒、要施予
處罰時,小孩又會覺得父親是惡鬼,會虐待小孩,失去身為親代的本分,是恐懼的來源。

基於人類不服輸的天性,打敗父親或者去除上位,似乎就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發展。

vivame:寫的太好了!!!!21F 06/10 09:43
lbj478:推推22F 06/10 09:49
cpla1017:寫得太好了!!請問原PO是劇組人員嗎?感覺你已參透這部片的精隨了 這篇強烈建議納入精華區 應該算是我目前看過最具解釋力 最契合官方故事寓意的影評文!!!
看完電影有些橋段還有疑問的 看完這篇就可以獲得完美解釋23F 06/10 10:03

謝謝稱讚,這篇如果能幫上某些忙,我很開心。

很可惜我不是劇組人員,也還好我不是,不然我看電影的樂趣或許就會變小了。:P

nosweating:老天! 大推這篇啊!! 超透徹!! 特別喜歡伊底帕斯那段
分析! 太酷了!!
老實說 這篇文章的分析 比電影本身還好看!27F 06/10 10:11

過讚了,沒有電影就沒有影評,是電影表達得好。

littlelaba:好強大................推推30F 06/10 10:17
hoshiru:分析得很有條理 又沒有過多腦補 推這篇31F 06/10 10:18
TKC4062:這篇寫的不錯32F 06/10 10:21
treerivers:線條架構清楚 沒有過多腦補 推理邏輯俱佳 感覺雷導想表達的原PO都幫他表達出來了 這篇不m就對不起原po了
看完電影還有疑問的人 建議看看這篇文!!!
看完原PO的影評文 更相信普羅米修斯是部偉大且具深度的作品!!!33F 06/10 10:21
nosweating:這篇文章帶給我看完電影應得卻未得的醍醐灌頂感啊!!38F 06/10 10:33

沒有人能取代另一個人提出發言,但每個人都可以針對他看到的進行詮釋。

如果我的想法可以讓人瞭解或認同,甚至幫上一些人腦中的迷霧,我會很開心,這部電影
的確想表達的主軸很棒。比起直接以此主題為骨為肉的部份作品,這部電影以此為骨,而
以科幻為肉,當中的比喻與象徵,是在爽片之外的可以想的東西。

就算過度詮釋,也是觀影人的樂趣。:P

nosweating:真是太謝謝po了 真的長知識!!!!!!!!!39F 06/10 10:33
essendo:大推~40F 06/10 10:34
waitingu:太神了!!! 比X週刊後面的評論好一百萬倍阿!!!41F 06/10 10:35
essendo:不要跟X週刊比啦XD 等級不同不能比欸XD42F 06/10 10:36
nosweating:X周刊只有寫八卦厲害吧 XD 這樣的比較太污辱原po了XDDD43F 06/10 10:38
treerivers:看完這篇 很多迷網的地方都豁然開朗了 這部片真的是
要用心看用心思考的深度片!!!44F 06/10 10:39
solarsea:超強解析46F 06/10 10:40
Axcic:great47F 06/10 10:41
hacoolman:太強了48F 06/10 10:42
essendo:請問 Babel or Bavel ??49F 06/10 10:43

如果是詢問「巴別」的原文,我閱讀的英文聖經是寫「Babel」,因為英文聖經的部份名詞
採的是音譯,或許也有「Bavel」的拼法也不一定?

cfool:只能推了, 好棒的解析50F 06/10 10:51
madonhwa:文長卻能清楚釐析,通暢的讀完了,大推原PO51F 06/10 11:01
HCracker:哈洛威與大衛之間的關係約莫可稱作「代理父親」
代理父親的結構同樣存在於教父、艋舺、奪魂鋸、四海好兄52F 06/10 11:03

「看著父親的背影前進」這個概念我覺得很美好。

我喜歡這兩者之間不是由血緣相繫,而是由意念相牽的,經由認同所形成的羈絆,那是無
法擺脫,而且也樂於接受的。

jsefk0819:強大推54F 06/10 11:14
midas82539:你到底是看了幾遍XDDDDDDDD  這篇有爆的潛力!55F 06/10 11:18

汗顏,我只看了一次,所以很多台詞記不清楚,只能寫個約略。

nosweating:我懷疑原po就是雷利史考特!56F 06/10 11:20

我的中文比英文好喔。(重點錯誤)

essendo:XD
譯者: David 857F 06/10 11:21
nosweating:XD 導演:你會中文嗎? David 8:我想不是問題。59F 06/10 11:32
sony1256:原PO 理解能力太威60F 06/10 11:33
macefindu:David的journey分析得很好61F 06/10 11:33
brzhong:非常棒的剖析!62F 06/10 11:36
speedman:原PO是製片?63F 06/10 11:47

不是。

jay0000:可惜99%的觀眾都沒看到導演想表達的
是觀眾太笨還是導演表達能力不好64F 06/10 11:48

我看完之後回家路上也是先吐槽,晚上細細回想才寫這篇。

要針對細節吐槽當然很直接、明快,而且容易驗證,更容易獲得迴響與贊同,但如果在歡
樂與尖酸兼具的吐槽過後,還有些什麼是刻在腦海中留存的,我相信那就才是電影真正展
現的,而且也是觀影者成功捕捉,而不是為了譁眾取寵或者不吐不快的元素。

很多東西無以名狀,只有在未來接觸了類似情境,或者也有同樣的閱歷與感觸之後,才能
獲得共鳴,或者才能整理出自己體會到的,究竟是什麼。

hoshiru:劇本的問題很大吧...66F 06/10 11:50

比如說?

kikaa:這篇真的說的太好了......好棒的分析67F 06/10 11:50
joechou0929:先推一個 等等回來再看~好文!!!68F 06/10 11:56
devil721:http://tinyurl.com/7fzubaj Ridley Scott reveals69F 06/10 11:59
Ridley Scott reveals Prometheus secrets to T3 | T3
[圖]
From Alien to Gladiator via Blade Runner, Sir Ridley Scott knocks out classic cinema for fun. Yet it's his return to science fiction after 20 year ...
 
Niutoro:太強了70F 06/10 11:59
devil721:Prometheus secrets 導演談Prometheus,有些論點或許可以幫助大家釐清(有雷)71F 06/10 12:00

謝謝提供。受益良多。:)

sideways:太強了 你就是大衛對吧73F 06/10 12:02
zheng29:分析的超有條理74F 06/10 12:08
chansky:good75F 06/10 12:16
nosweating:推原po上面的回應 真的 當下想吐槽的點真不少 = =
但是越想卻越著迷於劇中人物的關係牽絆~76F 06/10 12:21
rickyliu:超棒的。78F 06/10 12:22
herculus6502:推79F 06/10 12:22
sunny1991225:我不建議把希臘神話與聖經做類比。
雖然這是種很常見的誤解,但希臘人對於人神關係的
態度和聖經有根本上的不同。
甚至從根本上來看,希臘人的泛神論宇宙觀都是基督教所反對的,雖然你認為普羅米修斯的神話和聖經中上帝80F 06/10 12:29
hecticgem:這篇真的超強的...分析的好好85F 06/10 12:36
sunny1991225:對於獲取知識的人類降下天罰的故事很「類似」,但仔細檢討背後的文化內涵便會發現這種類比關係不能成立86F 06/10 12:36

我想我或許誤解了而不自知,不過我是把希臘神話跟聖經切割開來比擬的。並不是希臘神
話的人神關係的觀念與聖經相同,而是從各自閱讀到的部份有些可與電影做比擬的,因此
才提出。

之所以提到聖經內容是因為跟女主角的信仰有關,而我也覺得基督文明帶給西方人根深柢
固的某些觀念可以作為觀影時的參考。

因此,並不是「希臘神話=聖經→普羅米修斯電影」;
        而是「希臘神話、聖經→普羅米修斯電影」。

如你所提,這是「類似」,而非「相同」,更不能直接成立兩種體系的神話間的類比。

在做類似比擬的時候,我會再多想想,不過我真的沒有把兩種體系劃上等號的意思。

zitinaxl:原po的學識淵博該跟您好好的學習了88F 06/10 12:50
frlfm:讚~~89F 06/10 12:54
midas82539:嘛....Sunny,對於非專業的神學或西洋史家來說,一般人90F 06/10 12:54
Numenor:推~~~~很不錯的分析91F 06/10 12:55
midas82539:會以現象類似而推論一致(但實際並非如此)是常見的事情不過我們要做的不是直接的指出錯誤而已,而是簡潔答覆關於古代希臘神化,人神關係到基督宗教的演變,建議原PO可以看Karen Armstrong的《神的歷史》以做入門磚92F 06/10 12:55

我會試著找這本書或者類似的書籍來看。謝謝指導跟緩頰。 :)

sunny1991225:我知道你沒有把這兩個體系畫上等號,但這個詮釋方式如果不建立在兩者的天罰概念互有相通的情況下很難成立,這才是我質疑的地方。96F 06/10 12:59

在寫這篇的時後,雖然有考慮到兩個體系的差異,但因為我覺得,兩者在這方面有類似的
背景與發展而直接寫出,沒考慮到會產生誤導而使人質疑,這是我的疏失。

謝謝你告訴我。 :)

然後,閱讀了你在他處的言論之後,我想我必須補充一點,就是,你有你的主觀,你可能
覺得這部電影敘事不佳,那也不過是你的一家之言,你有你學習的認知與理解,不過,別
人也同樣有他的認知與理解。並不是不符合你的想法就是錯的、謬誤,是要「打爆」的。

友善交流差異的認知,叫做溝通與討論。

一開始就存有戰倒對方的立場,我想這並不適當。

如果你覺得跟你相左,認為普雷米修斯是好片的人就該戰,而支持那些文字的人就是缺乏
獨立思考與批判的能力,那我想,也只能言僅於此。

我不知道你打爆了什麼,或許是我接觸另一面的觀點與新知識的喜悅吧?

RealGarden:所以這是部哲學的電影?99F 06/10 13:08

或許它是,但我只是提出我看到以及聯想到的部份,本篇主題不是討論哲學,我缺乏這部
份的根柢。

請抱持的愉快的心情看電影與依照自身經驗做理解。

forlong:以上是問句
人頭大殿上 跟 物種小盒  這個場景  你覺得甚麼感覺319F 06/13 12:05

比起劇中提到的墳墓,我個人是覺得很像祭所。

宗教所在通常也是附近區域的活動中心(例如:教堂、廟宇),同時也是避難中心(我不
確定西方的模式,但是以台灣來說,遇到災難時的碰面地方,通常會挑學校體育館、有空
地的廟宇等,方便作為指標與集結場所)。

如果黑水對泰坦巨人真的有「犧牲」的意含(如電影開頭的使用方法),那麼,他們以黑
水祭祀他們的信仰,並且在逃難(一開始的全息逃難影片)時會選擇進入該場所尋求庇
護,似乎可以獲得解釋。

另外一部分,聖經故事有個經典的段落是諾亞方舟,假若黑水的確具備改變基因、創造新
物種的能力,而且能與舊物種結合創作不同的新物種、再與新物種結合創造更新的物種,
某種程度上,儲藏了黑水的太空船也可以是為諾亞方舟的一種變形。

但這些都是電影內沒提到的部份,因此也只能推測,然後期帶電影給予真正、編劇人的想
法了。

forlong:外星人不時透露信息 是要地球人去外星球阻擋生化殺戮
還是是要地球人去啟動這場殺戮?321F 06/13 12:22

重點放在「殺戮」這點那就只剩下這兩種推論了。

但是泰坦巨人的重點真的是「殺」嗎?

在中美洲的古文明有同質性很高的維拉科查與羽毛蛇神的傳說,共通點在於他們都給予人
類文明,卻受到迫害而離開部落,渡海遠去,卻也都留下了「將會回來」的訊息——令人
聯想到了耶穌基督的受難與復活?——重點或許不是放在「殺戮」,而是在「離去的文明
主人將會返回」的部份,但是返回要做什麼?這除了文明主人(本片中是泰坦巨人)以
外,無人知曉。

基督文化中有「彌賽亞」與「末日」兩種對未來的期望說法,代表了救贖與篩選,假使泰
坦巨人歸回,被選上的人認為自己被神救贖(如韋蘭一開始所期望的)、被篩落的人則認
為自己被遺棄、殺害(如蕭在最後所大喊的)。

要殺戮、被殺戮,要阻擋、或啟動,端看的或許不是泰坦巨人,而是人類自身的心意。

——但是片中真的沒有講啊,而且第二片的消息都放出來了,所以我就跟大家一樣,開始
對著日曆數算看到新片的日子了。:P

dollball:認真推!!!!!!!!!!!!!!!!!!!!323F 06/13 23:13
redB:「千面英雄」乃是比較神話學這一領域的入門書,marose大大有興趣的話,這本書推薦給大大閱讀 ^_^324F 06/14 16:00

好的,謝謝你的推薦。 :)
※ 編輯: marose          來自: 118.167.234.93       (06/14 22:46)

--
--
(marose.): [好雷] 普羅米修斯——親子關係的架構 - FW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