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ch_Job
作者 loseptt (loseptt)
標題 Re: [請益] 機械系真的有這麼慘?
時間 Thu Nov 24 12:41:17 2016


如果你今天眼界只有在台灣

是的 輪班是你的最好選擇

如果你把眼界擴大到對岸

輪班絕對不是最好選擇

你可選擇

航太(最近他們才剛發射衛星) 飛機(747能自行組裝 他們某些戰鬥機引擎快要量產)

汽車(有自己品牌 自己可以設計引擎)

造船(亞洲軍艦數量最多)  化工(已經不仰賴台朔三寶)

高鐵(最近才在印尼搶到單要做第一期 之前在美國也是搶到單 日本祖國很沮喪)

這都需要大量機械人才

大陸市場夠大  人夠多  無論哪個行業自行研發都划算

所以大陸政策會在很多產業 把進口導向自行研發

現在晶片大陸在積極轉向由國內自行研發  不仰賴進口

補助是一個驅動力  以國家角度而言  只要國內可以培養出懂得設計的人才

賠本做也沒關係  因為賣到終端市場也是自己的市場  得利的也是自己國內的消費者

一賠一賺之下  國家角度根本沒賠  如果運氣好還可以外銷到台灣 順便監控台灣

但是一但他們培養出相關產業人才  他們就不再需要進口晶片

這就是如果一個國家的市場夠大  可以這樣玩

台灣也有類似早期晶片發展也是稅金補貼  但是無法向對岸這樣每個產業都這樣玩,補貼時間也有壓力

如果我們6年級生7年級生 還是像4 5年級生想法一樣  永遠只能這樣 那就只能這樣了

如果沒有家累  可以去對岸闖闖看

(不一定人要在那邊上班 很多可以在台灣上班了 香港銀行領薪水)

我們的本錢是年齡  如果看清了台灣的產業困境 看清台灣老闆的智商

建議可以去對岸闖闖看(但是記得台灣還是我們的家)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70.112
※ 文章代碼(AID): #1ODczl0x (Tech_Job)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79962479.A.03B.html
julikeet5: 智商 哈哈1F 11/24 12:44
yainman: QQ 還可以去 史塔克工業2F 11/24 12:47
robi0225: 大大中肯分析分享!3F 11/24 12:48
tn00710191: 英文能力不錯的可以去歐美地區發展4F 11/24 12:50
ilovenynyny: GG薪水打爆上述大陸產業薪水....5F 11/24 12:54
haseo00: 所以結論還是逃離鬼島吧 機械化工這些在台灣不太好的 到其他地方會有不錯發展6F 11/24 12:54
loseptt: GG還能撐幾年  以後晶片製造就像電冰箱OEM一樣
GG都跑去對岸設廠  也是看到製成極限趨勢8F 11/24 12:55
kerorofrog: 對岸讚讚讚10F 11/24 12:56
loseptt: 以後客戶都在大陸  你不過去設廠  他就自己設廠自己做11F 11/24 12:56
ilovenynyny: 冰箱跟晶圓同等級?有那麼好做不會晶圓廠只剩那幾家12F 11/24 12:56
loseptt: 到時候連含淚數鈔票都沒機會
去看我政治版  我是綠吱吱  但是我會去清楚了解對岸13F 11/24 12:56
ilovenynyny: 你知道GG南京廠只有投資小小1000億台幣可是中科光p5p6擴廠就燒了4000億15F 11/24 12:57
loseptt: 頂多在5年 2020年  大家製成都一樣 設備一樣便宜17F 11/24 12:58
ilovenynyny: 這根政治沒關係啊XD18F 11/24 12:58
loseptt: 你的機台和我的機台都很便宜19F 11/24 12:58
FVCC: 好文20F 11/24 12:58
lgsgameps2: 這裡果然是學生和GG版 老是看到類似推文21F 11/24 12:58
ilovenynyny: 三星先進製程良率都很慘了大陸會更好?主要是台灣好的都衝去gg可是大陸厲害的不會去輪班XD22F 11/24 13:00
kerorofrog: 跪求祖國接管台灣 每年經濟成長20% 人人有屋住 人人有飯吃24F 11/24 13:01
ilovenynyny: 十萬青年十萬肝輪班gg救台灣26F 11/24 13:02
gn01216674: 去gg五年就賺七八百萬了啊XD
這些產業臺灣也都有,也不見得去大陸錢就比較多27F 11/24 13:03
ilovenynyny: 強者我大陸同學西南交大畢業的也不去機械產業都往金融相關產業衝,樓主別再誤導人好嗎....對岸傳產薪水也不高29F 11/24 13:06
ddey: 請問原po去對岸多久了?32F 11/24 13:08
loseptt: 如果機械系可以去金融當然去啊  有總理可以做誰要掃地工33F 11/24 13:09
ddey: 待一年 五年 或十年以上的看法都不盡相同34F 11/24 13:09
loseptt: 當然我說去對岸不是永遠在那邊  而是給自己一個出去看看的機會  反正在台灣也就是這樣子  不如去對岸看看 又不遠35F 11/24 13:12
dinway: 對岸發展很多但是如果不創業還是GG輪班錢又穩又多37F 11/24 13:13
loseptt: 就看你自己選擇  我這邊只是提供其他角度去看機械系38F 11/24 13:14
ilovenynyny: 在台灣先練好再去撈錢,新人去那裡得不到任何優勢,台灣對新人的價碼反而比對岸高很多39F 11/24 13:14
loseptt: 如果繼續輪班  也是可以去輪班啊  多賺五年也是錢
只是5年後  大家都還是要面對現實
現在發哥就是正在面對現實 只是應該來不及了 已經落後
5G應該會比對岸慢出晶片  3g和4g市佔率會慢慢穩定萎縮41F 11/24 13:14
ilovenynyny: 我是四大機械畢業的,只能說機械相較於其他科系其實已經很好找了,系統廠薪水也不錯45F 11/24 13:17
loseptt: 麒麟和展訊應該會幫忙慢慢吃中低市場  高通繼續吃高階47F 11/24 13:17
waterjade: 台灣這種工作根本找不太到是要怎麼練XD48F 11/24 13:18
ilovenynyny: 台塑、台船、華創...都很多啊,只是規模當然不能跟對岸比Xd49F 11/24 13:20
※ 編輯: loseptt (180.217.170.112), 11/24/2016 13:23:01
ilovenynyny: 其實只要拿鋼鐵業來比喻就好了,大陸有世界最大的內需要求、最大的煉鋼廠、拿很多政府補貼,結果中鋼有倒嗎?薪水福利還是贏大陸鋼鐵業啊,再說鋼鐵技術已經成熟到不能再成熟了....51F 11/24 13:27
ddey: 菲律賓 孟加拉 一堆國家都跟中國要錢投資。 很好奇中國真的有這麼大的能量來撐。55F 11/24 13:29
duser: 中肯,中國重工業早就屌打台灣
有大量CAE 熱流人才需求,反觀台灣一堆機械系去輪班跟系統廠畫機殼試模57F 11/24 13:30
loseptt: 出口人民幣就解決 金融實業一起外銷 擴大影響力 人民幣想當亞幣60F 11/24 13:31
sss81521: 原po在大陸工作嗎?62F 11/24 13:36
codehard: 去了就要有回不來的打算 現在好不不代表未來好63F 11/24 13:44
DrTech: 老話一句,廢的人到中國只會更慘而已。64F 11/24 13:45
bryan99999: 台灣機械也是有滿多家的 但薪水的話就只能幫自己QQ了65F 11/24 13:47
bluemkevin: XD 你說想去對岸 別人就要你?
你提到的產業要台灣機械領域的人幹嘛?66F 11/24 14:26
loseptt: 回樓上 所以在臺灣 工作都自己找上門的喔68F 11/24 15:13
nemies: 請問要怎麼應徵大陸的工作?69F 11/24 15:22
loseptt: 練功個幾年 自然會有人找上門
最好待過臺灣幾個知名企業 自然會有人來挖 待過一間之後之後都很好找70F 11/24 15:26
nemies: 沒聽過有人要挖小咖的耶, 有啦,更小小咖的台廠來挖73F 11/24 15:41
bluemkevin: 你文中提到的領域 在台灣公司工作並不會加分74F 11/24 15:41
duser: 台灣有華擎 華創 台船
在台灣有CAE經驗也加分75F 11/24 15:46
nemies: 實驗派的該死!!
說真的,要念機械,去念汽修CP值更高77F 11/24 15:49
Messibugoo: 實驗派還是可以做CAE CFD啊?多了可自行架設備驗證的能力還不差~79F 11/24 16:17
nemies: 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別鬧了...架設備驗證是在打自己模擬的嘴巴嗎81F 11/24 16:22
CIIIO: 推84F 11/24 16:29
Messibugoo: 樓上有幹過這途嗎?每個老闆都會要你跟實測數據比較的XD
模擬是用在開發初期的評估來降低風險,後期還是要靠實測來做驗證的…85F 11/24 16:34
nemies: 小的東西就算了...重工業那麼多實驗參數,怎麼會準89F 11/24 16:45
duser: 模擬本來就要靠實驗抓參數
某n真的懂CAE嗎 學生不懂就別亂90F 11/24 17:01
nemies: 那就是不準的意思
你們的CAE不會是call機構要CAD檔,然後塞網格,點一點就差不多ok了吧92F 11/24 17:21
Messibugoo: 愈是精良造價昂貴的設備或工業,如航太、船泊、汽車等都很看重CAE與CFD, 因為禁不起失敗,量產前的原型機或縮小尺寸的實驗模型,在無因次化後也都非常有佐證模擬與設計的參考價值。你做的產品可能沒那麼精良,所以點一點就好了XD 每樣工作各有其專業,機械環境不佳還要相輕?95F 11/24 18:53
wallholla: 樓上,XD101F 11/24 18:56
nemies: 我怎麼聽航太界的大佬說以前搞IDF那代的大部分是土木在搞而且是上面貼一大堆應變規硬幹的
說重CFD、CAE,但提的例子是原型機的"實驗"模型
解析解跟數值分析是不一樣der......
那我問你,電腦弄出來的結果,跟模型機得到的數據不一樣要怎麼辦?繼續搞到電腦的結果跟實驗一樣?102F 11/24 19:10
KernelChen: 推推108F 11/24 19:17
noreasonkon: CFD在台灣主流電子業根本不是太重要的東西
電子商品週期快  都馬用套裝軟體建模  累積不了什麼技術  反正就是在畫圖  畫完後隨便跑個模擬  最後
還是要一直做實驗loop  實際經驗永遠大於學校念的東西  機械業慘的地方就是真正需要高端研發的產業
在這裡根本不受重視  模擬的模型  數據都沒法沿用
永遠都是在做工人做的事情  我論文就是在搞CFD模型當學生時真的覺得自己建模還滿酷的  出社會後才發現現實根本沒什麼工作讓你發揮專長  永遠都是拿套裝軟體畫個漂亮的圖交差  然後再進入無限的實驗LOOP109F 11/24 20:16
duser: 自己寫CFD code 不可能寫得過套裝軟體原廠
問題在於模擬時間短,為了生出報告只好弄個動畫交差了事119F 11/24 20:28
SkyFee: 推這篇 看到一堆2X、3X歲的人 在說台灣多差
卻不敢出國闖 都不知道該說什麼XD 如果超過40有家庭
出國需要考量較多 但年輕卻只會在台灣奴....121F 11/24 20:30
noreasonkon: 有好有壞拉  真的懂CFD的就知道套裝軟體的優點是穩定跑得快看起來很炫  但要說準度...是很難和學術界的模型比124F 11/24 20:31
sunnydragon7: gg是強在研發跟良率,對岸技術先追上三星再說127F 11/24 20:53
nemies: 去歐美英,沒洋學歷怎麼應徵?128F 11/24 21:02
Messibugoo: 樓上沒遇過台灣學歷直接找歐美英日的嗎?回應你的問題,魯叔我剛好也航太界出身,不知你認識的是哪位大老?跟我知道怎不太一樣XD會提到原型機是因為你提到重工業無法做實驗啊,只是舉證而已。另外,模擬本來就不會跟實驗完全一致,改數據去逼近是典型台灣代工業只求快的思維,你連要怎辦都不知道,再講也沒啥意思了.129F 11/24 21:44
dyt123: 經國號第一代 剛好老師有參與到 負責動力系統 謝謝
戰鬥機都能設計 只是後來政策改變 這群人轉往韓國去了135F 11/24 22:28
nemies: 你不覺得你越講越遷強嗎..............................我還回去看了一下,我哪一段讓你誤解我講重工業不能做實驗看來是你看錯了...你是強調台灣業界模擬的重要
而我是在講台灣的機械企業界的模擬,模擬不準
你在回去看一下,我說的飛機上貼硬變規不會是實驗嗎
就是因為花一大堆時間模擬,數學式對不對其次
程式碼有沒有漏打,一大堆不確定的因素
變成要對照"實驗"去判斷,不如直接做實品出來測驗
而你說的船舶、航太、汽車不能經得起失敗,所以重模擬
講到後面反而說是我認為重工業不能做實驗?
還是你認為風洞實驗是CFD、CAD的一種?
無因次參數...你想玩具車用同樣的時數撞牆壁
和真實的車撞山壁結果會一樣嗎
航太的那來講邊界層...
1"的管長12米 和 30"的管長360米 裡面的流場會相似?137F 11/24 23:23
m30127813: 但問題是起步就蠻難的了,專業差不多都沒經驗國外為什麼要用你呢?好機會應該還是有但不多152F 11/24 23:58
nemies: 以澳洲IT來講,華人要去闖流程是 念書=>實習=>老闆擔保
澳洲算是最簡單的,因為念書可以合法打工,其他國家學費貴還不一定能打工,家裡沒錢要怎麼玩?
從小家裡有錢的人根本不需要煩惱這些問題
不然就是要有人幫你寫推薦信,前公司的主管也願意幫你推薦然後幫你推薦的人還要懂英語,因為有人會打電話來求證154F 11/25 00:05
princepisces: 所以怎麼去墨子號的公司上班 我也想搞量子通訊 臺灣沒地方練功怎麼辦160F 11/25 00:55
wallholla: 無因次參數怎麼會扯到撞擊??162F 11/25 05:20
Messibugoo: 看來你愈扯愈離題!模擬的correlation是很重要的,什麼東西都做實品的來實測當然最快啊! 那成本跟時間呢?失敗了怎麼辦?重新再一次?在RFQ談案時候能慢慢做實品嗎?模擬跟CAD一樣都是輔助工具,非像你講的按一按貼網格就好,需要材料與判斷參數的能力,數學底子也要夠,尤其要做最佳化分析的時後,DOE要40~50組不先透過模擬做feasibility要硬幹?國外公司研發都是先以模擬為主軸,打實品大都交給代工廠…你想呢?扯撞擊就更好笑了,國內思維都是打出來撞,不行再打再撞…客戶沒那麼多時間等阿!另外,我也是實驗派出身的:)163F 11/25 06:44
nemies: 國外公司研發都是...   國內思維都是...   那你是做啥的現在連Solidwork Inventor 那種機構的繪圖軟體都可以CAE了材料的判斷...元件圈起來選材質
問題是邊界受力的條件初始條件不是很實際
一個模找機構要圖不用五分鐘就可以跑出結果了......
CAE的需求人數又能占多少?173F 11/25 08:29
dyt123: 其實物理學好 你們爭吵的問題 就會有解
模擬有三大用意 1.看趨勢 2.簡單當實驗 3.複雜當參考
我是實驗結合理論派的
台灣好笑的地方是 許多來源都沒讀通 例如 F=Ma 是實驗來的邊界條件在於光速內 才可使用
如果台灣連 自己學啥都無法學好 怎能提升技術 層次
整天爭吵 那些表面作法 卻不了解涵義 整天搞內鬥就夠了
重點是台灣根本不重視專業 才會讓你們在這邊爭吵179F 11/25 11:08
Messibugoo: 做什麼不重要,有空多出來走走。在這邊爭沒什麼意義,看的面向不同,如d大所言理論基礎讀懂很重要。187F 11/25 12:03
dyt123: 以實驗推導理論公式 再由公式驗證實驗 並以邊界條件
修正理論公式 再進行實驗驗證 抓出奇異值 進行解析
參予IDF戰機的老師 說 當200萬台幣訓練一個太空人
這種國際型的太空計畫 費用又便宜 還是別國邀請
還拒絕不參加 甚至連泰國都參予了 台灣只會在國際上
漸漸的失去自己 這也是自己造成的
我也被如版上 爭吵鬥爭的被離開 技術界
不參與鬥爭的我 也是受害者 所以希望各位大大 別吵了
推一下 duser大189F 11/25 12:23
sc1: 笑了 外派女友怎么办198F 11/25 17:45
loseptt: 各國交一個199F 11/27 08:58

--
--
(loseptt.): Re: [請益] 機械系真的有這麼慘? - FW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