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作者 ILike58 (小菊花)標題 Re: [問卦] 這年頭用「有線耳機」很丟臉嗎?時間 Sun Nov 15 02:18:28 2020
那是大多數的人不曉得聲音成形的過程,高階音響有些廠家之所以不做無線傳輸,這部分是指數位訊號,主要是無線傳輸裡頭其實一堆偵錯的機制去確保資料的正確,這樣你在耳機端才能正確的解回PCM,PCM餵進後面DA跟擴大的線路才能轉成人耳能聽的類比訊號,但聲音要DA的話是很要求即時的處理,不然重建波形一稍微變一下就容易聽出聲音的不同,所以在數位訊號的傳輸才會走有線這種自己能完全掌控的方式。
但是無線耳機數位傳輸有sbc/aac/aptx,我覺得除了aac的傳輸之外,其他兩種都需要轉換,也就是說再完美也只是90分變90分,變100分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會這麼說是因為現在大多數的音源都是aac,真的不得不佩服蘋果的遠見,印象中i4的時候他就是用aac傳輸,但你手機在傳給耳機的時候就算是aac傳aac有沒有先解成PCM再壓城aac我們也不曉得,而且還有可能手機原本的音源就只是mp3,那就隨便了,反正源頭就爛了,但不管怎樣,我只是用藍芽喇叭這種消費級的水準稍微比一下aptx-ll跟aac,還是aac比較好,明顯在高頻的部分,但通常耳機上的DA和擴大電路規格上
應該是比手機上的差,但手機裡頭的環境又很髒,所以隨便啦XD。
至於你說的類比傳輸部份,高階音響的確是偏好這種傳統的架構,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他們似乎很在乎原因重現,也就是你數位的資料進來,那份資料就是很單純的錄音室出來的訊號,所以才會有這幾年興起R2R這種老式作法,因為理論上他最精準做DA轉換的架構,但也是有其他部份的加強,比如說在數位濾波用FPGA去做更複雜更高品質更精準,不再侷限既有的量產品,用更精準的震盪器之類,說穿了也就只是做原音重新而不是為了好聽,類比部份的傳輸其實到了某個規格應該聽不太出差異,至少我跑音響展聽大概經驗是如此,若說真要說類比訊號的處理可能就是音控這部
﹞壑F,因為這是聲音訊號經過的地方,那可是貴的嚇人,我手中的這台耳擴,只是升級個音量旋鈕就要加價6000塊,MSB這類高階訊源記得類比音控是選購,20萬的樣子,當然不是面板看到的那顆鈕而是他後面的那個結構,這對設計者來說聲音影響最大,其實目的也只是兩耳聲音的平衡還有大小變化要求線性,對習慣離散思維的現在是很難接受的,不過一般只要是在有線耳機上的音控大多是串個可變電阻,雖然不精準,但還是比用手機會耳機控制音量大小好多了,那是會改變數位訊號的元兇,也就是口口聲聲說的音質,你把聲音調到最大,再逐漸的一格一格降音量應該就聽
得出來他不是線性的,至於動態什麼都可能就比較沒那麼容易察覺。
※ 引述《KeepHard (0.0)》之銘言:
: ※ 引述《dioradio (HIRO)》之銘言:
: : 我妹妹開口跟我要耳機
: : 肥宅我順手從抽屜拿出一條白色有線耳機給她
: : 結果我妹妹哭著說歐尼槳不疼她了嗎?
: : 現在出門 耳朵裡沒有塞著白色的無線耳機
: : 要怎麼跟別人平起平坐?
: : 然後她就氣噗噗跑開了
: : 現在出門真的都要用無線耳機了嗎?
: 底下推文滿有趣ㄉ
: 沒想到知識糞子聚集ㄉ地方
: 竟然會有這種驚人言論
: 有人推說無線音質有損
: 還是比不上有線
: 但是 有線耳機是用類比傳輸信號
: 無線耳機是數位傳送訊號
: 到底要怎麼比不上有線ㄋ 我真的是好奇
: 除非現在的人反串越來越厲害惹
-----
Sent from JPTT on my Google Pixel 2.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39.112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Vi1zsid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05377910.A.B27.html
推 HKCs: ldac:幹~我呢5F 11/15 02:23
推 eknbz: 後期有非spec裡的aptx-HD和LDAC 自家optional的 但音質提升6F 11/15 02:25
推 ymx3xc: 痾 看不懂幫推7F 11/15 02:25
→ eknbz: 多少沒聽過不知道 數據滿好看就是了 老王賣瓜8F 11/15 02:25
推 eknbz: 要說蘋果有遠見好像也是 但主要她勢力夠大推得動標準 而他推的東西都有一定的水準10F 11/15 02:29
→ ILike58: 還是那句老話,90分的東西再怎麼轉最好就是90分,如果你聽起來變100分,那肯定被動了手腳,而且如果你源頭訊源是aac,能不經過轉換是最好的,因為只要是轉換就需要時間,這對即時處理很不利,更何況是透過無線傳輸,只是蘋果先佔了aac,安卓陣營只能佔後來的aptx,甚至我用aptx-ll去看影片都還察覺的出影音不同步,反而aac傳輸卻沒有,當然如果你的源頭是mp3或PCM這類訊源,那一樣都需要轉換,雖然CSR的藍芽晶片支援mp3傳輸,但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想用。12F 11/15 02:32
推 MunezSu: iPod video的時候就AAC了吧?20F 11/15 02:33
推 eknbz: 話說不知道安卓和ios能不能aac"直出" 很多人的訊源都是有損21F 11/15 02:35
→ ILike58: ipod我沒用過,但遠在20年前一堆影片轉檔就都使用aac的壓縮了,只能說蘋果應該是有考慮過aac會是將來聲音壓縮的主流,不過那時一堆純聲音都還是mp3就是了。23F 11/15 02:36
→ eknbz: 的 YT或spotify 延遲你不是打電動也還好 出外聽有就好26F 11/15 02:37
→ ILike58: 我不懂aac直出是?但就電路架構是不可能把壓縮訊源餵進去就能動的,還是得解回PCM,簡單講就是軟體設計說的介面,不過聽朋友說CSR被高通買了之後,政策是不是有變?你可以開一堆aptx跟aac傳輸不跟你收權利金?
沒欸,我那時是看YT的影片有故意去盯一下嘴唇跟聲音就是了。
不過我不曉得是不是硬體天線也拉很爛有關係?沒用開發板比較過,只是硬體本來就都隨便做能動就好。27F 11/15 02:38
推 eknbz: 是說能不能直接把aac音檔封包直接丟藍芽協定傳出去 或者一定要解回pcm再壓aac35F 11/15 02:41
→ GEoilo: 一句話:臉正不正才重要,穿名牌還路邊攤意義不大37F 11/15 02:43
推 lululun: 現在都要搭配主動降躁處理 不是更慘
聲音都被動過手腳 而且延遲
一定要解pcm阿 是晶片還軟體解而已吧38F 11/15 02:52
推 LaAc: 菜雞問個,類比不就會遇到雜訊問題,這部分怎麼處理?41F 11/15 03:02
→ ILike58: 類比訊號肯定比數位訊號更怕雜訊,但你要考慮類別訊號從出了DA線路到擴大線路這段極短位在板子上,還有就是擴大線路經過你耳機線這段,但通常這段其實了不起就1.8m,而且都還會做一些不屏蔽包覆,所以也很難串雜訊進來,我這是以隨身的環境來講。42F 11/15 03:09
推 LaAc: 原來如此,推解釋47F 11/15 03:11
→ ILike58: 所以才會說手機上的DA跟擴大通常規格都比藍芽晶片的好,因為這些部份要實踐都需要空間,但手機現在動不動都是好幾核破G的處理器,這很容易產生高頻雜訊,會串進電路,所48F 11/15 03:18
→ ILike58: 以孰優孰劣也不一定,不過考慮太多就失去隨身的方便本質,只要你沒聽到明顯的雜訊就好了,有線耳機可能找個有音控的,把聲音開到最大透過類比音控去做應該就差不多了。如果你的訊源是aac,我猜應該是直接透過藍芽傳過去解,薄弱的理由就是上面說的aptx跟aac傳輸比起來明顯影音不同步,就結果論aac大部分情況下最好就是了。52F 11/15 03:19
推 lululun: 看錯 像aac/aptx就是傳給耳機再解 傳輸轉pcm 做什麼
藍芽傳輸頻寬太小 速度慢 所以要壓縮原故吧58F 11/15 03:29
→ ILike58: 會壓縮通常不是為了省空間就是省頻寬,網路也是這種概念。60F 11/15 03:36
→ lululun: Wi-Fi耳機就不用了 但是功率大 干擾多?62F 11/15 03:37
→ ILike58: 不過主動式降噪的確理論上是音質的殺手,但隨身就是圖一個方便跟不差,所以家用那套穩定環境發展下的做法就只能當參考,大概做好就那樣了。
應該不是功率大的關係,只知道是處理器這麼高的時脈本身就會產生高頻雜訊,我不懂電子電路的知識,大概知道是這樣,所以高階的訊源為了強大的運算力又不採用cpu這種架構,就使用FPGA來做一些數位方面的處理,只知道這種東西是純電路可程式化反應快非常貴,跟我們熟知的拉高時脈增加運算力不一樣,完完全全符合即時處理的要求又不產生高頻雜訊, 所以才有人說外國人真的很猛,他們DIY有時會有那種拿大砲打蒼蠅的設計,有創意又大膽,不過這應該也跟經濟人文有關吧。63F 11/15 03:39
推 lululun: 猜環境太多Wi-Fi 干擾重傳機率大 然後功率大又耗電
西方人比較聰明 模仿猴子就是模仿猴子水準而已75F 11/15 03:56
→ ILike58: 好像是cou那樣高頻運作本來就會產生高頻雜訊,跟功率沒太大關係吧。77F 11/15 03:59
推 lululun: Wi-Fi規格本身功率就高藍芽很多阿
耗電阿79F 11/15 04:00
→ ILike58: 他們不是聰明,應該也是說真的聰明,他們是比較實事求是有耐心,每個環節都搞清楚,而不是一坨的概念,不過他們本身學科能力就超強了。
跟wifi無關,你空間中沒wifi也一樣,現在是在說手機板子上本身就有一顆高頻處理器,他的運作本身就會產生高頻雜訊。81F 11/15 04:01
推 lululun: 我是說不發展Wi-Fi耳機原因
因為耗電是一定的
再來不知道是不是withfi環境使用多 干擾比藍芽多且強
所以不需要發展
CPU就可以直接轉pcm給耳機
用Wi-Fi cpu就直接轉 丟給耳機了87F 11/15 04:06
噓 ruo01332000: aac只有320kbps也配跟aptx比
aac在藍牙通訊內也是一樣轉成PCM
藍牙的音質就是頻寬越大越好 aptx、LDAC怎麼樣都屌打aac 更遑論aac延遲比aptx不帶LL還高 根本是垃圾
90分的東西最多只有90分這我同意用此標準aac大概只有50分 大概就mp3的水準 SBC更爛 aptx是CD水質 LDAC要再更高一點95F 11/15 04:38
推 lululun: 不想說了 你自己再鑽... 藍芽抗干擾也容易不斷跳頻 這些硬體都是時間 何況這都不是理由 賣耳機就是拿耳機在不論任何設備上都不能耗電312F 11/15 15:57
→ kentwu99: 德國深海耳機同規格的有線比無線貴多了316F 11/15 18:29
推 azzc1031: 好專業啊 推文有的也很猛317F 11/15 1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