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作者 hk410050 (A柏)標題 [新聞] 這校老師太扯了! 讓38名學生輪流用12根時間 Thu Apr 15 08:59:25 2021
1.媒體來源:
聯合報
2.記者署名:
2021-04-15 07:55 聯合報 / 記者戴永華/即時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這校老師太扯了! 讓38名學生輪流用12根針扎針採血
4.完整新聞內文:
宜蘭某健康管理專科學校聘請一名胃腸肝膽科女醫師授課,竟傳出該醫師讓全班學生輪流
使用12根針,互相扎針採血驗血型,有學生覺得不妥向導師反映,學校驚覺事態嚴重,當
天要求被扎過針的學生立即到醫院抽血檢驗追蹤,並解聘這名醫師,全案進入調查。
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怎麼會讓學生輪流共用針頭?縣衛生局得知後也直呼太扯、不可思
議,家長更氣得跳腳。雖然目前根據學生抽血結果,尚未發現有傳染疾病的疑慮,不過日
後還得追蹤學生身體狀況。
校方表示,對於上周五(9日)在微生物免疫學實驗課發生的事件,深感抱歉,原本課程規
劃僅針對部分學生實作,這名兼任教師求好心切,要求每位學生練習,輪流使用經過酒精
棉片消毒的針具,實為不妥。
學校以學生健康為優先考量,立即啓動緊急處理,通知學生前往住家附近醫院抽血檢查,
前後必須追蹤4次,請學生保留就醫收據,費用由學校支付,當下也解聘這名女醫師,學
校今後會全面盤點侵入性實驗及實作教學計畫,不再發生類似情事。
據了解,宜蘭縣某間健康管理專科學校聘請胃腸肝膽科的何姓女主治醫師擔任兼任教師,
9日上午的微生物免疫學實驗課程中進行檢測血型,這名醫師要全班學生輪流使用12根採
血針,互相幫對方採血,全班46名學生中,有38名學生扎針,8名學生未使用。
事後有學生覺得不對告訴班導師,校方發現問題當天下午緊急發文給家長,通知被扎針的
學生立即去醫院抽血檢驗,家長得知後氣得大罵,怒批學校上課竟然只提供12支採血針,
就讓全班學生重複使用練習採血,想要省錢也不應該罔顧學生健康。
據了解,何醫師是國立陽明大學藥理所博士、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2017年8月起
在宜蘭某醫院擔任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腫瘤醫學中心主治醫師。事發後她也感到沮喪,
婉拒受訪表示意見,不過也有病人覺得她看診時細心親切。
如何追究女醫師的責任?縣衛生局表示,此事發生在學校教學場所,不是醫療院所,醫師
也並非從事醫療行為,不適用醫療法及醫師法,正在請示教育部該如何究責裁罰。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5389327?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
6.備註:
針頭不能共用啦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208.250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Tu_nXK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8448369.A.854.html
推 funkD: 是多客家1F 04/15 09:00
推 syldsk: 嘻嘻,小祕密要曝光了嗎5F 04/15 09:01
噓 rs6000: 有夠北七...6F 04/15 09:01
推 ymib: 萬一其中一人有愛滋誰要負責7F 04/15 09:01
推 ffaatt: 這醫生怎麼考的 基本老師都該知道吧12F 04/15 09:02
推 yniori: 智障嗎?都當到主治醫生了14F 04/15 09:02
推 phina005: 2021還有這種低能,一輩子沒打過針?15F 04/15 09:02
推 wsdykssj: 這下要親身體驗微生物免疫學了16F 04/15 09:03
推 Isveia: 「學士後醫學系」應該要上色才對啊,這麼離譜的事別說醫生18F 04/15 09:03
推 BRANFORD: 她在醫院裡會不會也這樣搞?20F 04/15 09:04
→ Isveia: 啦,一般人都知道針頭不能共用的,這醫生... zzz23F 04/15 09:04
推 neoa01: 嚇死人了,2021了,小英民進黨完全執政5年經濟20年來最好25F 04/15 09:04
推 whitefox: 以前驗血型是用玻璃片割耳朵...27F 04/15 09:04
→ neoa01: ,少子化無能解決,竟然連這都在省?我們孩童的未來怎了28F 04/15 09:04
→ milk250: 是在哈囉 基本原則也不遵守29F 04/15 09:04
推 krit1009: 阿不都用酒精消毒了嗎- -大驚小怪 整天靠北醫生的專業31F 04/15 09:04
→ ziso: 這種基本常識...醫生智商有這麼低?33F 04/15 09:05
推 kahabu: 真的很誇張35F 04/15 09:05
推 benomy: 台灣醫生水平比內地還不如37F 04/15 09:05
→ bkebke: 這個連病人都知道不行了 還需要醫生38F 04/15 09:05
推 tony20095: 扯 到時被愛滋甲申裝ADSL成功怎麼辦41F 04/15 09:06
推 daoqu: 坐等客家人切割43F 04/15 09:06
噓 Sazip: 87嗎44F 04/15 09:06
推 tatata: ...這位醫師養成過程的感控觀念是出了什麼問題45F 04/15 09:06
推 auriga: 三寶醫師?47F 04/15 09:06
推 saygogo: 這個比波波還要糟糕50F 04/15 09:07
→ kaodio: 某(耕莘)學校和醫院?52F 04/15 09:07
→ bkebke: 醫院抽血有專門的,打針有專門的,除非門診手術麻醉才醫生54F 04/15 09:07
推 kiaia: 完全不怕各種交叉感染嗎?56F 04/15 09:07
推 lolic: 標題好色喔57F 04/15 09:08
推 lee85313xd: 說沒差的下次打針可以跟醫生說 消毒後我用別人用過的59F 04/15 09:08
推 bearhwa: 光看標題真想不到是在台灣60F 04/15 09:08
推 izual: 還好學生沒被豬老師虎住62F 04/15 09:09
噓 ar0sdtmi: 反正最後醫醫相護沒事兒 活該小孩被扎針66F 04/15 09:09
推 firetim: 居然是發生在臺灣......67F 04/15 09:09
→ KangSuat: X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68F 04/15 09:10
推 Isveia: 不過一班46個只有8個學生有警覺性也太低...70F 04/15 09:10
何欣玲 主治醫師|羅東博愛醫院
羅東博愛醫院是宜蘭縣規模最大的「區域教學醫院」、宜蘭縣唯一通過「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宜蘭縣最早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位於台灣宜蘭縣羅東鎮,以打造「宜蘭人的醫院」為目標,到今日已成為設有四十四個專科、近一千床、近一千七百名員工的優等區域教學醫院,更是宜蘭縣急重症的後送中心、轉診轉介中心及社區 ...
推 Townshend: 後醫一般品質都還不錯 還是博士 竟然犯這種低級錯誤
猜想應該是沒把學生當一回事吧73F 04/15 09:11
推 lpbrother: 很正常吧,之前老高不是有講過一個心理實驗,明知道不75F 04/15 09:12
推 huei252: 新聞說一個針頭不到2元,連這種沒良心的小錢也要省76F 04/15 09:12
噓 newsyho: 後醫?還繼續廣開?79F 04/15 09:12
推 evaras: 以前我不相信有智障 看到推文有人說用酒精消毒 果然...80F 04/15 09:12
推 faze: 智障ㄇ81F 04/15 09:12
推 tatata: 這樣的學經歷還出這種包 真是匪夷所思82F 04/15 09:12
推 DEVIN929: 大概學校就只給12根針 然後硬要醫生扛的可能性84F 04/15 09:13
→ bkebke: 就算酒精能消毒好了,你要整隻泡進去? 酒精都比針貴了85F 04/15 09:13
→ bkebke: 還是一桶酒精 全部的針都來泡87F 04/15 09:14
→ rainf: 糟糕 台醫沒臉笑波波了89F 04/15 09:15
→ DEVIN929: 不然上課的教材是要自備還是校方提供阿92F 04/15 09:15
推 jilluck: ptt越來越不行了 新聞晚半天…93F 04/15 09:15
→ pttxo: 主治醫師還這樣太扯了吧 還是上課多配一位護理師實作監督?94F 04/15 09:16
→ bkebke: 器材當然是 校方提供啊95F 04/15 09:16
推 Fanchiang: 幹 流浪動物之家的動物都知道一針一隻了 比貓狗還不如96F 04/15 09:16
→ leonian: 這醫生如果有開業或是在其它地方看診也要追蹤一下99F 04/15 09:17
→ theowing: 就算是客家人波波也應該要知道這種風險吧677F 04/16 00:35
→ pase139: 覺得居心不良 應予追究678F 04/16 00:42
推 leterg: 針頭是學校要提供?還是醫生要自備?679F 04/16 00:52
--
中間的PTT推文已隱藏
點此載入...
→ theowing: 就算是客家人波波也應該要知道這種風險吧677F 04/16 00:35 → pase139: 覺得居心不良 應予追究678F 04/16 00:42 推 leterg: 針頭是學校要提供?還是醫生要自備?679F 04/16 0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