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惽)
標題 [心得] 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
時間 Sat Jul 22 02:27:21 2017


我發現太多人一直在錯解這個概念...

這邊直接開一篇文章補一下好了.


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永遠都不是講甚麼建築產業相關產業有多少OOXX.

我是不知道為啥政府或是學術界一直放任媒體在那邊亂講...

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真正的價值是,他可以印鈔票.


我們知道,去銀行貸款最好的抵押品,就是不動產...

無論小錢到大錢,無論個人到企業,最大宗的銀行貸款抵押品,都是不動產.

所以在"非金本位"的經濟結構中,大量的熱錢由來的根,都是不動產..!!


一個小小的例子,當一百萬現金,你進入市場,你只有100萬的規模.

當你一百萬的現金,透過不動產洗一圈,貸款八成,所以你可以有500萬進入市場.

當你這500萬沒進入市場,你又進入不動產在滾一圈,就成了2500萬進入市場.

所以...當經濟需要熱錢,政府要所謂的印鈔票進入市場..

就算它們要購債還是幹嘛,都會透過不動產去做擔保而"印"出鈔票來.

這也是歷史名言,救經濟先救不動產.

你經濟要垮要嘛就是債務太高很多人要倒閉.

也就是市場經濟貨幣需求遠大於貨幣供給...

也因此,這時候就要注入大量的錢去補洞.

而..錢哪邊來?你又不可能生出那麼多黃金或是美金讓你可以直接印鈔票..

所以就是舉債...也就是先借,憑空借之類的.

但是舉債只能救的了一時,而市場依然不段的需求貨幣.

也因此這時候就需要大量的啟動不動產"印鈔票"的功能.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2000年網路泡沫+台海危機資金外撤+企業西進...

阿扁之後就是大量解放不動產的各種無論貸款阿,土建榮阿幹嘛的.


就是讓錢不斷地透過不動產而大量被變出來...也奠定了後面台灣這十幾年的大多頭.


這才是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的真相.

因為市場非常多的錢,都是不動產印出來的.

而政府控制這些錢,就可以透過放款的成數,利率,稅金等等手段去控制.

這其實在中國打房政策可以看的到.

我講過..中國從來都沒想要打房,因為他從來都沒增加過持有成本稅金...

因為中國有經濟的一些淺在壓力,無論是每年兩千萬年輕人的工作供給.

或是之前生產過量產生的問題,或是它內部的一些經濟結構性問題.

都需要很多錢去撐住,再慢慢解決,不能讓他一次垮下來.

所以中國從來都不打房..

他名目上再講打房,那是"嘴巴上的正義"

但實際上他是在控管經濟和熱錢....

我忘了在哪一篇文章有整理過,中國這十年來好像五六次打房的各種手段和目的和背景.

但我簡單講一下...

1.限制貸款成數.

這是控管熱錢產生速度最直接的辦法.

貸款8成代表,1塊錢進去會變出5塊錢跑入市場.

所以當你市場不動產大熱,製造熱錢量太大,中國認為現在市場不需要這麼多熱錢.

但是又不希望他停止製造...所以就會適度地控制他的產生量.

而控制手段就是,限制貸款成數,例如變七成,那就是一塊錢進去變出3.3塊..

熱錢製造量立刻大降..

2.限制一人購買房屋量.

這是控制這個都市的債務人不要太過度集中於少數人.

少數人持有大量不動產,除了會造成比較高的風險外.


也會可能產生壟斷或是少數人影響區域環境經濟的問題(中國貧富差距比台灣大很多)


所以適度打散熱錢製造者.

3.提高交易成本.

基本上就是打壓交易量...但是不影響他的價...

他一樣是控制熱錢的製造速度...

但是不同的是,這是一種延遲性的控制.

也就是說這邊有一萬戶,如果你不控制它可能在5年的時間主力印鈔票效果就發酵結束.

你不控管它可以製造例如一千億資金好了...

你如果控制她貸款成數,他一樣在5年內就發酵結束,但是總共只製造700億資金.

但是如果你控制她交易成本拉高,他可能一樣製造1000億,但是時間延長到8年.

所以這是另外一種控制因子,有不同的效果.



中國打房幾乎都是這三招,其次就是控制銀行放款準備率之類的限制熱錢製造總量.

所以我才說,中國根本沒心要打房..

他從頭到尾都只是要控制熱錢製造速度而已...

你真的要打房還不簡單...

不要說學日本武士道精神切腹自殺.

你只要溫和的,每年提高0.1%的持有稅金.

沒多就房價就溫和的停漲了...

之後如果你要她跌,你就在每年提高0.05%的持有稅金.

只要再花幾年,房價數字就下來了..

獎那麼多,從來都不增加持有成本,這根本就是從來都不打算讓"房價數字"下來.

而理由也很簡單.


當今天市場有100萬,透過一間房子變500萬,又透過一間房子變2500萬好了.

房價如果跌10%會怎樣??

你會只剩下2000萬左右,立刻市場蒸發500萬.也就是20%的資金消失.

這還是兩層,如果他滾了三四層,就是30/40%的資金蒸發掉.

so...說甚麼銀行撐不住OOXX都還不是真正可怕的.

真正可怕的是不動產下跌造成回收熱錢的問題.

所以某人才講過,不動產有僵固性,漲上去就不"能"跌下來.

因為跌下來造成的經濟傷害非常大.

所以通常是,漲上去過多後,你就把它卡住,讓他不要漲.

然後製造大量通膨,以及讓經濟發展,讓貨幣貶值去消除掉不動產漲過多的壓力.

而不是把它搓破,搓破之後你就反過來要面對經濟危機了...

你想,多少企業都是用不動產貸款在周轉的...

你今天不動產一跌,這些企業周轉不靈都要倒閉...你政府怎樣處理??

到時候你又要"救經濟先救不動產"了嗎..XD


其實說到這個就講到林全.

林全的前瞻8800億+年金改革+大量火力發電廠機組更新(這才是發電主力,而不是綠能)

一例一休的物價上漲+本來預估的稅改...

外加彭總可能要離職...

這麼多政策放在一起,你看到了甚麼??....

你沒看到安培三支箭嗎...XD

這台灣版的QE阿...

也因此台灣股票上一萬兩千點,也是一種提早反映的現象.

至於社會住宅...除了他也是一種"政府基礎建設支出"的舉債政策外.

他最主要也是做"QE之後造成通膨可能產生的社會問題"的配套.

當然裡面和正統QE差的一點就是,台幣目前很神奇的強勢...

不過目前聽說是美國給的壓力...這很無奈....台灣畢竟是美國養的狗..

and..彭總長時間都是維持"實質薪資"以及"實質消費"的平穩.

但是林全看起來就是想要推升台灣內需市場,推升物價之後才帶動薪資.
(所以彭總和林全相抵觸,只能存活一個)

而推升後就可以解決無論是年金問題,還是政府債務問題(欠台幣).

甚至是薪資(雖然相對物價,實質薪資並沒增加)以及內需市場不振問題..

當然實際上他會不會成功,以及做下去會不會有走歪或不良發展..

就要看下去才知道...

但無論怎樣,政府大量擴大支出,舉債,之後就會帶動不動產大量印鈔票出來.

尤其你看他大多建設都是丟在中南部,也是一種平衡南北的作法.
(也因此讓柯P超不爽...)

so...很多人糾結在甚麼社會住宅是要打房上面,其實都是搞錯方向.

你要把她所有政策都攤開來看,並且把他們串起來思考.

你才會知道他真正到底想要幹嘛...

不要只看到一幅畫的一個角落,就在那邊猜測這幅畫的精神是甚麼.

當然下一件事情,會不會成功沒人知道..因為事情永遠不如想像中美好順利.

這也要看下去才知道.

但無論怎樣,我們可以接著看到,後面應該就是大量的讓不動產開始印鈔票進入市場.

不過當然在印鈔票前,林全應該會先訂定好"產業"的投資項目...

不然盲目的印鈔票其實也是一種災難....

錢印出來就是要讓產業更興盛,商業更活化才行...

而這個方向,我相信再過不久就可以很明確地看到林全怎樣講了..

當然同樣一句話,這些產業是否真的能發展真的有效,也是要歷史來證明.
(看看浩鼎/生物科技,看看太陽能,看看文創,看看OOXX.....哀)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203.193
※ 文章代碼(AID): #1PSaUCsH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500661644.A.D91.html
JuanWang: 頭推 好文1F 07/22 02:42
kill2400: 你講這些你要空空怎麼辦?
你這篇會被空空虛
等這麼就就是要等腰斬啊
2F 07/22 03:27
smallshow3: 終於看完了~6F 07/22 04:33
kcman: 不管怎樣,你會被噓7F 07/22 06:09
beebeebee: 帥大說的不會比你少,但現實如何,大家心知肚明8F 07/22 06:12
amordelcor: 房市只剩下高手盤 不會樂觀到哪兒啦 大家別擔心9F 07/22 06:20
decay: 總之一句話,房地產持平不要波動,這才是官方想要的
這對多多和空空是一種凌遲,多去業外賺錢比較實際,夢該醒了10F 07/22 06:51
taichi5566: 推。哆哆快掃貨啊!春燕成交價量靠哆哆了,這波到底是出桶喊聲抓交替,還是吃好倒相報,讓我們看下去XD台中南無感,廢話,無量啊還沒到你們啊急啥XD12F 07/22 06:57
HarryHTC: 我都純信用貸款 難道我的信用也算也是火車頭15F 07/22 07:08
cs7033604: 推16F 07/22 07:09
j90261: 爽,來房版就是要看這種的,魯酸雖有趣但無益啊17F 07/22 07:14
aAngra: 好文啊18F 07/22 07:21
fortinet: to taichi5566: ceca從來就沒講無腦買,反而他非常挑物件有時候這種推文偶而看幾次有趣, 久了就很無聊...
別人認真分享不管信不信也是一種說法, 尤其實投資客的心法包含細節, 世界上沒有人講的都對, 但比魯酸推文有內容多了, 是吧?19F 07/22 07:31
frank72: 這篇的觀點需要時間驗證 但我個人覺得不錯 提供另一個面向思考24F 07/22 07:42
Ruminative: 看ceca講經濟?我是來到joke版嗎?26F 07/22 07:46
taichi5566: 哪裡有無腦買三個字?看心法有腦掃出價量啊!我是推的,也有說看下去才知道欸???
看下去哆哆有腦看心法掃出價量,帶動台灣經濟火車頭!請教具體的時程是?27F 07/22 07:46
William: 美國 QE 可沒用啥房地產做擔保,你把國家發行貨幣跟個人信用擴張混在一起了。難道中國買的美債有寫美國還不出來會拿紐約房地產抵押嗎?
你說的部分是金融業拿到資金後資金轉到市場上的後段反應了,這裡跟國家發行貨幣已經無關了
也是因為近十數年來金融業放款給企金做實業的少,放款給房地產的多,所以房地產相關業者才會有相關的錯覺。簡單講,是因為政府印了錢沒處去,所以資金進到房地產消化,而不是你文中的因為房地產上漲所以可以印鈔31F 07/22 07:58
kevinhon: 某樓都純信用貸款,那就去借5000萬出來投入股市,隨便都有5%報酬啊,講那麼多~40F 07/22 08:11
cash910022: 彭總印象中有提出,建設第三航廈與大規模都更,應該跟林全的政策沒有相抵觸吧?42F 07/22 08:14
rockhart: 有提到重點,多筆持有稅才是重點,政府如果做到,根本不用蓋社會住宅。44F 07/22 08:18
William: 樓上提到的點其實蠻有趣,有傳言林全可能接央行46F 07/22 08:20
zaibatsu: 王者再臨啊47F 07/22 08:23
amordelcor: 貸的夠多應該也是火車頭啦48F 07/22 08:23
fotumbra: 直接end , 似是實非也能長篇大論49F 07/22 08:24
KrisNYC: 這篇真的太多倒果為因 想當然爾了 結果可能75%正確
但是過程吐點太多50F 07/22 08:31
forestsea722: 笑死我了!西班牙就死在房地產的52F 07/22 08:32
asuscp123: 某樓怎把信貸混在一起53F 07/22 08:35
Tosca: ceca何時要開始講少子化阿?
其實所有國家面對少子化 也只能靠移民而已XD 根本沒救的
歐洲也面臨過少子化 結果還不是只能靠輸入大量移民
移民是最立即的補足勞動力的方式 台灣則是用外勞XD
好比民國60-70年代 每年約出生40萬人 但80-90年只有20-30萬所以等六七年級生五六十歲了 底下三四十歲才七成人口耶!
那你缺的三成勞動力怎麼補?靠移民阿 靠白領外勞阿 不然呢?你生育率突然上升 也沒辦法馬上生出三四十歲的人阿XD
我記得ceca以前就講過台灣本來就要走向開放移民政策
所以才要改募兵制 你用徵兵制 沒人想移民XD54F 07/22 08:43
albert1229: 推64F 07/22 08:50
calvin487: 經濟學大師請問哪裡找的到不動產業是火車頭的論文?65F 07/22 08:52
Tosca: 21世紀資本論就有講了 不動產幾乎在所有國家 都占一半資產剩下一半資產才是股票基金這些
然後在大部分國家 不動產就是中產階級"全部的"資產
本來對大部分家庭 你就是壓身家 努力一輩子在養那間房子
這就是辛普森家庭 或是我們這一家花家的生活 一般人寫照66F 07/22 08:53
calvin487: 大家怎麼都看製造業指數當經濟指標?看來ceca大可以
當中華民國的經濟部長了71F 07/22 09:00
asuscp123: 少子化太難救73F 07/22 09:01
Tosca: 你不要老是用那些大國的標準來看小國 不然香港有啥製造業?香港金融業規模多龐大你知道嗎?國泰台灣排第一 去香港多少?我看連前二十名都進不去XD74F 07/22 09:01
asuscp123: 法國花了不知多少錢 才提高0.1%77F 07/22 09:02
Chothort: 現在是經濟的寄生蟲!78F 07/22 09:03
calvin487: T大,香港跟新加坡是地理優勢及歷史原因79F 07/22 09:03
crazydogbay: 問題是誰要當最後一只老鼠?最後還是崩盤80F 07/22 09:03
calvin487: 沒有轉口貿易,沒有超低稅賦,這兩個地方都是準備完蛋81F 07/22 09:04
Tosca: 崩盤之後 再漲回去就好啦 美國就是這樣玩的 不然呢?
一堆人都還搞不清狀況 以為2008海嘯後 美國房地產就垮了
笑死人 幾年前美國房價就已經全面漲回2008標準了
現在是又創新高 矽谷又突破天際啦XD82F 07/22 09:04
KrisNYC: @Calvin 法規...台灣的金管會就是 不講了積口德....86F 07/22 09:05
loser3o0: 少子化沒需求台灣經濟沒未來等於崩盤無解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都無效87F 07/22 09:06
KrisNYC: 照global property guide 美國地產均價今年還沒回08喔89F 07/22 09:06
realqq: 這種經濟泡沫遲早會破~少數人得利~全民買單~歷史不斷循環~真慘~90F 07/22 09:06
KrisNYC: 是大城陸續在2-3年前就創高沒錯 鄉下...嗯....92F 07/22 09:06
Tosca: 所以你要努力當少數人阿 因為歷史就是這樣循環的
歷史就是不停的階級剝削 你不要老是被騙 幻想不被剝削
要學習加入剝削別人的一方 好比請外傭就是XD
請一個外傭 24小時住家裡 靠背根本蓄奴阿
這就是台灣人剝削外國人的方式 阿不就都這樣過來的93F 07/22 09:07
KrisNYC: 其實是剝人的那邊要有點節制 不然就會出大事 歷史就這樣98F 07/22 09:08
Tosca: 歐美剝削台灣 當代工廠 台灣在剝削東南亞 層層剝削阿99F 07/22 09:08
yasasi: 似是而非227F 07/22 10:48
ARTORIA: 笑死 這篇存起來 五年十年後再來看228F 07/22 10:55
bbfefcfa: 空空會崩潰229F 07/22 11:02
Prometric: 現在是1萬5百點  不是1萬2千點230F 07/22 11:06
caneyg: 五年十年之後ceca大還是這套觀念,而空空酸酸又换另一批人231F 07/22 11:07

--
--
作者 cec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ceca.): [心得] 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 - K_hot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