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BA
作者 creative (創新)
標題 [情報] Hollinger:從球隊的角度來談談"負荷管理"
時間 Wed Feb 22 20:19:29 2023



消息來源:https://bbs.hupu.com/30513609.html

內容:前灰熊副總裁 Hollinger:從球隊的角度來談談“負荷管理”

擷錄片段

在此我想說的是:上世紀80年代的球員不進行"負荷管理",並且他們中的一部分確實
現得相當出色但是這兩件事情是不相關的

同樣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們不會要求孩子戴安全帶,我卻仍然活了下來。
但我想你不會以此證據,就將你孩子的安全帶給解開吧。


需要再一次說明的是:負荷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增加球員打出高品質比賽的
數量,尤其是那些重要比賽的數量

有些人秉持著“回到美好的舊時代”的觀點,然而他們卻忽略了現代籃球比賽對球員的身
體的負擔有多大。

讓我們先看一下上世紀80年代的犯規,再看一下如今的一些犯規動作。

人們總在說過去的NBA更具有對抗性,但他們忽略了一點,
身體對抗並不是導致受傷產生的原因。

廣義上的籃球健康管理包括膝蓋、腳踝、跟腱和腳-上半身的推拉或是偶爾打到臉上的
拳頭並不會影響這些部位。

那是什麼導致這些部位的受傷呢?加速和減速。

現在的比賽要求場上的五位球員,甚至是弱側的球員,

都必須在一個回合的傳接球配合中進行大量持續性的加速和減速。


國際比賽和過去的重體重時代對弱側的防守者的要求尤其的少,
如果他防守的人不參與進攻的話,
他實際上只是在那邊站了一會兒而已。
這與如今的比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Michael Jordan在一年內打了3000分鐘的比賽,這並不能用來作為比較的例子,
因為1989年比賽中的一分鐘與2019年比賽中的一分鐘是不一樣的。
在這個追求速度與空間的時代,球場上的十名球員面臨著更多的加速與減速
因此,相較於1989年NBA比賽中的一分鐘,
2019年比賽中的一分鐘對球員的身體帶來了更多的壓力,
而這很可能讓球員在賽季中途突然崩潰。


心得:

這篇是從球隊GM發揮戰力最大化的角度來談負荷管理
剛好上篇有一些推文可以討論,我就把這篇舊聞節錄出來要點
可以跟歷史助攻王的說法做個對比這樣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155.99 (臺灣)
※ 作者: creative 2023-02-22 20:19:29
※ 文章代碼(AID): #1ZzWXKry (NBA)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677068372.A.D7C.html
※ 同主題文章:
[情報] Hollinger:從球隊的角度來談談"負荷管理"
02-22 20:19 creative.
bnn: 歐肥是被跑死的 所以他膝蓋撐不住現代籃球(ry1F 02/22 20:20
tim19990312: 講到重點了 一堆人還在因為對抗弱所以容易受傷2F 02/22 20:21
PR58: 高品質 好喔3F 02/22 20:23
mscmobitai: 有1999和2019的跑動距離數據吧4F 02/22 20:23
h75311418: 看到1989的一分鐘跟2019的一分鐘不一樣就不用看了講幹話5F 02/22 20:23
flybow: 說過笑話 現在的nba講防守7F 02/22 20:23
kjm1104: 從球隊跟球員角度來說負荷管理是對的,就像棒球現在8F 02/22 20:24
toeic900: 現在的比賽有品質可言?9F 02/22 20:24
kjm1104: 也不會看到狂拼完封,但對一輩子看沒幾場球的普通人也很殘忍10F 02/22 20:24
ILLwill: 所以以前是背傷,現在是膝蓋腳踝傷12F 02/22 20:24
JEON: 以前的比賽還比較好看哩13F 02/22 20:24
johnli: 貴古覺得把人扯下來就叫做硬漢14F 02/22 20:25
icou: 這跟之前版上的討論觀點類似 那些所謂的硬漢鐵血對15F 02/22 20:25
ILLwill: Larry Bird和T-Mac也許在現在不會有那麼嚴重的背傷,取而代之的可能會是膝蓋的負擔16F 02/22 20:25
icou: 抗 其實不是受傷的主因 而是現代籃球整個加速和減速甚至煞車 那帶來的傷害才是大得多18F 02/22 20:25
Xanthous0219: 以前四個罰站看1v1 超好看see20F 02/22 20:26
MashiAllans: 跑動距離是個可參考數據,但我覺得照他的說法應該要研究加減速的頻率跟強度21F 02/22 20:26
GooglePlus: 叉腰防守也是為了打出高品質的進攻23F 02/22 20:27
ILLwill: 不過其實這都能靠規則與吹判去調整,簡單來說就是要24F 02/22 20:27
icou: 記得之前有文章提到客觀的跑動距離統計和以前差異?25F 02/22 20:27
ILLwill: 降速26F 02/22 20:27
tim19990312: 看到一堆人還是刻板印象 就知道貼這種文沒什麼用
裝睡的人叫不醒27F 02/22 20:27
h75311418: 現在主打三分球,肢體接觸就有哨音,球員卻比以前容易受傷29F 02/22 20:27
Altair: 時代不同 運動傷害的部分不同
                    *位31F 02/22 20:27
damain0913: 以前比賽超難看,只有一對一單打33F 02/22 20:28
highwayshih: 你那些防守動作就不是受傷的主因啊 關哨音啥事34F 02/22 20:28
ILLwill: 問題是只要球迷愛看143:138的比數,就沒必要改35F 02/22 20:28
rubio09: 同意 nba和球團怎麼可能會不想讓球星上場 反觀一堆球迷在情勒36F 02/22 20:29
k798976869: 現在受傷多是很髒的人多吧 神殿38F 02/22 20:29
ILLwill: 哪個時代沒有髒的人39F 02/22 20:30
GordonJordan: 髒的每個年代都有啦 忘了壞孩子軍團跟包叔?40F 02/22 20:32
osvaldo4040: 是不是很多人根本沒看文章在寫啥XD41F 02/22 20:32
k798976869: 就包叔開始的42F 02/22 20:32
tacotuesday: 樓下說球迷花時間金錢看比賽 不准輪休 禁止禁止阿43F 02/22 20:32
ILLwill: 以前不傷則已一傷驚人,現在是所有人的膝蓋腳踝都承受負擔44F 02/22 20:32
icou: 現代真的是每個球員都要承受明顯的膝蓋負荷46F 02/22 20:33
oooellis: 貼這個沒用,貴古的繼續酸47F 02/22 20:33
h75311418: 問題是輪休傷兵沒有減少只有更多48F 02/22 20:33
kip88363: TMac有先天性脊椎側彎,旱地拔蔥式跳投又特別吃腰腹力量,高對抗只能說是造成他背傷的部分因素而非主要49F 02/22 20:35
h75311418: 支持的以後只要看季後賽直播就好,現場買票都是盤51F 02/22 20:35
ILLwill: 小牌的膝蓋廢了沒差,都免洗球員,大牌的就有差53F 02/22 20:36
highwayshih: 現代NBA講求大量跑動拉空間 頻繁換防54F 02/22 20:36
ccl007: 可以學中華職棒啦啦隊 先公布輪值表+1 你需要休息55F 02/22 20:36
victor050812: XDD就真的不一樣啊 4樓看不懂內文嗎56F 02/22 20:36
fxxkleo0804: 這誰 有Ptt鄉民懂?57F 02/22 20:37
highwayshih: 對下肢的負擔跟以前沒得比啊58F 02/22 20:37
kip88363: 然後大鳥那個背傷也有一部分是自己搞得,印象中回一趟老家結果在爬老家的果園梯子摔倒...59F 02/22 20:37
ccl007: 那些觀眾買票進場總該知道今天出什麼菜吧61F 02/22 20:37
highwayshih: 輪休傷兵沒減少只有更多 那不輪休不就更慘62F 02/22 20:37
ccl007: 賽程密集也是個因素 還有對戰 是說今年MLB開始減少同分區對戰 挪移到跨聯盟對戰 每隊相互對戰一次63F 02/22 20:38
highwayshih: 講輪休傷兵沒減少只有更多很莫名欸 又不是單一要素65F 02/22 20:39
ILLwill: 重點回到收視率,你要看哪一種球賽66F 02/22 20:39
nokumakun: 推文證明有些人根本沒在看內文67F 02/22 20:39
QOO9142: 對花錢只能看幾場比賽的球迷很殘酷 但現代籃球講究空間 變速 和過去不一樣了68F 02/22 20:41
ccl007: 轉播權利金如果學NFL這樣拆賣 基本可以無視收視率了70F 02/22 20:42
sexycute: 不是有些人沒看內文,是某人沒看內文71F 02/22 20:42
RamonJames: 數據大師72F 02/22 20:43
ccl007: 我記得版上不是有人去朝聖結果球星沒出賽 國內還好73F 02/22 20:43
Inori0912: 貴古跟老人聽不懂75F 02/22 20:44
shargo: 沒人想看沒球星的比賽阿76F 02/22 20:44
md3q6e: 現代籃球一樣要慎防背傷77F 02/22 20:44
h75311418: 結果高品質的比賽內容就是明星賽投三分折返跑78F 02/22 20:44
shargo: 其實這邊都是不會花錢去現場買票的鍵盤球迷 所以都沒差79F 02/22 20:45
jalsonice: 其實很簡單 你要上雜魚練兵 至少要讓我無條件退費81F 02/22 20:46
ccl007: 光講機+酒還有 出國天數要這麼長 航站情緣:goat82F 02/22 20:47
s925407: 情報來源可以用這個嗎?83F 02/22 20:47
articlebear: 雀食84F 02/22 20:47
h75311418: 好呀,就算負載管理成立票賣一樣貴還不先告知85F 02/22 20:47
k798976869: 勇士季初那幾次先發全部休真的超扯 大家買貴貴的票看智醬搞笑86F 02/22 20:48
highwayshih: 票賣貴 事先告知就是能好好討論的部分了啊88F 02/22 20:48
Fifteam: 要馬減少比賽,要馬就讓球員輪休89F 02/22 20:48
youga: MLB的投手不就是這樣 有了兌現極限的訓練方法 但身體卻無法負荷極限90F 02/22 20:48
Crazyheros: 不是應該調整上場時間…像是平均35分變30分92F 02/22 20:48
highwayshih: 但就球員保護層面來講 輪休不是沒道理
現在是輪休的配套沒做好93F 02/22 20:49
ILLwill: 明星賽那樣打其實也是必然,因為受傷風險高嘛95F 02/22 20:49
Crazyheros: 讓替補去輪那5分鐘嗎…96F 02/22 20:49
k798976869: 改成單場上場上限30分鐘 考驗教練97F 02/22 20:49
johnli: 單場限制不見得比較有用吧98F 02/22 20:50
k798976869: 不過能登錄的球員數要變多99F 02/22 20:50
magamanzero: 你自己去花大錢去簽一直休的球員 有資格怪others?總的來說 你GM要想辦法讓底下球員能夠盡量出賽最大看你是要戰術調整 球員調整 時間控制 這些都好
但你自己失職 拿高品質球賽來護航 就很難看
就像上面說的 阿高品質球賽哩? XD520F 02/23 01:34
SlamKai: 高pace 高得分 沒防守 談品質???525F 02/23 01:44
capri98: 高品質的比賽就像前天的明星賽一樣。526F 02/23 01:54
magamanzero: 反正我是不認同他的話 什麼高品質比賽 當廢話就好527F 02/23 01:56
ooplus: 高品質就幹話 這一切就是順應聯盟目前的風氣與規則下追求的“高品質” 但缺點就是減短球員壽命 需要負載管理 球迷會看不到球星 真想改變就是聯盟要改或是球迷不看 不然根本無解528F 02/23 02:05

--
--
作者 creative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creative.): [情報] Hollinger:從球隊的角度來談談"負荷管理" - NBA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