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9樓意見,
要想改變決策者的策略,方法雖有很多,
但我個人偏好 "得寸進尺," "欲擒故縱," 跟 "茉莉革命" 三種。
第一是,順著毛摸,抓到對方的軟肋,用對方的語言引導對方的思考,進入咱想要的模式。
比方說,知道對方唯利是圖,那就用數字、圖表、EPS (每股營收)、財務報表等陳述利害關係。說之以理。
第二是,知道對方瞭解我們想要什麼,咱就逆其道而行,反問對方『如果咱們不那麼做的話,有啥壞處?』透過邏輯面的「雙重否定」,達到目的。
以此例來講,就是「若是民眾不群起而勦之,對遠通、高工局及民眾,各有何弊?」(由對方自己發想,比咱們花費數百小時人力準備的報告、連屬或者遊行還有用?)
最後,理也說完、利也道盡,人情面的分析若還是無法造成影響..
善用媒體力吧。
而且一次就要到位,越能夠在短篇幅內說完這故事,越好。
準備好相關網址、公部門資訊與參考資料來源,剩下的交給廣大公民意識去處理吧。
比方說網路記名連署。比方說投書國際媒體。比方說,以該案為題,寫篇論文.. ...XD
以上提供參考。
喔對了
http://www.g0v.tw 是個不錯的公民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