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ch_Job作者 nomilkman (無奶人)標題 Re: [新聞] 華碩動盪震撼科技界 施崇棠首度坦承「產時間 Sat Dec 22 12:52:41 2018
不錯了啦 至少還肯出來道歉
總算對那些被砍的手機部門人員 有個膠帶
漢堡王的最大頭 因為洋芋片公司而下台
紅茶店最大頭 縱然過去有豐功偉業 也下台了
但幹在心北歐手機 去年虧了160億台幣
今年虧了176億台幣 總計336億台幣
三也哥卻始終穩如泰山 永遠都是they的錯
三也好棒啊!! 那還用說! 贏定了!
你要我形容現在台灣的手機業
一句話 神仙難救無命客
這是產業問題 不是換個頭就能解決
宏碁起死回生也不是靠手機啊 是靠
卍 阿彌陀佛 卍
我再講白 你今天就算把賈伯斯挖起來
去石頭上班 都未必救得起來
Asu5還是Asu5 不會變潮A
所以講說產品問題 感覺那些熬夜加班的工程師
躺著也中槍
規格也是你們高層開的
BOM Cost也是你們在Review
Schedule也是你們在壓
底下RD是能決定什麼??
用料要便宜 性能就會犧牲
兩者都要 那可能就需要花很長時間研發跟debug
要cost down 要性能 要Time to market 三者都要
那可能要請神人級RD 但你石頭願意花多少錢聘請?
不都幹話嗎?
品牌手機GG 代工更慘 沒單
前幾年還有索尼可以吃
其他還有啥?
只能接一些零星小單加減做
iPhone熱賣? 干你ODM屁事?
三星熱賣? 干你ODM屁事?
雷軍說過 站在出風口 豬都能飛
小米是2010年創立的 正好迎接了接下來的
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黃金時期
那時是先以千元機 迅速擴大市場
所以從那時起 台灣手機廠 不管品牌或代工 一定都會猛攻中國市場
就算原本打算賣其他國家 也一定會多一個China版的電路/BOM
後來大家意識到 千元機利潤太低 市場已打開
當然做利潤高的中高階
因為市場整個打開 搞的人人都想做手機
樂視也跑來做手機
補習班英語老師 也跑來做手機 也就是槌子手機
做電器的也跑來做手機 也就是格力手機
縱然四大天王是
華為/小米/OPPO/VIVO
但因為市場夠大 所以天王吃肉 其他小牌一樣有湯喝
那時的熱度 哪怕出了一款
沙縣小吃手機 農夫山泉手機 蒙牛手機
我都不意外
大家確實領悟到 雷軍說的是啥意思了
從千元機到中高階 短短五六年
中國市場就經歷了兩個階段的高峰
將消費者 從功能性手機 帶入千元智慧機
再從千元智慧機 帶入中高階手機
完美的無縫接軌
然而 盛極必衰 縱然中國有14億人口
手機市場也不會一直無止盡地擴張
來到了飽和點
加上手機已無突破點跟差異點
幾乎每隻手機都一樣 跟南韓女團一樣
這時已不是雨露均霑 天王吃肉 小咖喝湯
而是更為殘酷的生存遊戲
贏的 站著 輸的 躺下
TCL,聯想、360、中興、酷派
都因手機賣不好 而換掉手機高層
錘子手機更傳出裁員60%的消息
已進入了大者恆大的時代
中國手機市場的出風口 不再吹風 沒有翅膀的豬 當然飛不起來
講這段中國手機業的過程 跟台灣手機業有啥關係?
答案是 沒有關係
沒有關係幹嘛講?
錯了! 就是因為沒有關係 才更凸顯台灣手機業的困境
就像看群P的A片一樣
裡面的人多開心多爽 都跟你沒關係啊 你又無法躬逢其盛
台灣內需市場太小 手機業只能靠出口
然而台灣品牌手機這十年來 也只有紅茶店成功征戰歐美市場
中國市場沒人可以站穩的
紅茶店即便內建92共識 喊說H丁ㄈ是中國人的品牌
一樣沒用 因為切入時間太慢 中高階市場 老早被本土品牌占領
至於代工 前面說了啊 沒單
你說中國品牌手機不是很熱賣? 他們會釋出代工單啊
是啊 但中國自己也有手機代工廠
前三大分別是
聞泰 華勤 龍旗
為啥要下給你台灣ODM廠?
在2008 ~ 2018 這段期間 手機代工會賺的 都是OEM
例如哀鳳 華為 小米
這三家都有被海邊吃到
手機產業 大致粗略區分兩個時期
1998 ~ 2008 功能型手機時期
2008 ~ 2018 智慧型手機時期
當然中間還有一些什麼PDA手機這種過渡時期 那就不提了
所以若在手機業 打滾超過二十年的
最能了解台灣手機業一路走來的興衰
老人講功能型手機時期 可以講三天三夜
記得當年我去漢堡王面試時 人資還狂炫耀
去年Moto出貨量七千萬台
但老人講智慧型手機時期 大概半小時就講完了
所以很諷刺的是 到了智慧型手機時期
新聞媒體都在報導 手機產業多麼如日中天 爆炸性成長
中國市場更是說多狂就有多狂
台灣手機產業 卻始終宛如關在玻璃瓶的蒼蠅一般
光明前途是有的 出路是沒有的
任誰都知道 歐美市場最不好打入 一級戰場
光認證法規就夠你debug到脫肛了
中國嘛
認證法規Easy啦 距離又近 語言又相通 市場又大
連阿薩不魯的中國手機廠 都可以分一杯羹了
我堂堂台灣手機業 會搶不到這塊大餅?
抱歉! 還真的搶不到 品牌代工都是
根本是比歐美市場更嚴苛的零級戰場
國外品牌也只有哀鳳跟三星 這種殺遍全球的強者可以搶食
也沒多久前 大概五六年前吧
如果有新人要進NB產業
每個人都說 NB不行了啦 夕陽產業 都發展二十年了
跟傳產沒兩樣 沒啥發展性 飽和了 你看那毛利低到哭爸
要去有成長力道的手機產業
但如我之前說的
在智慧型手機時期這段期間 手機代工會賺的 都是毛利只有5%的OEM
ODM毛利再高 品牌毛利再高
吃不到有啥用? 出貨量不大靠啥撐?
好笑的是
時至今日 當年已黃昏時期的NB產業 還是站的好好的 量大就贏一半了
台灣手機產業 在進入智慧型手機時期後
從老人狀態 直接變成死人狀態
子孫代代出狀元 有喔
子孫有孝順喔 有喔
好! 過橋
所以這樣就知道
為啥我前面會說 現在台灣手機業
是神仙難救無命客
中國手機市場 也只是從之前的過熱 降溫成正常市場機制
台灣手機業已經沒得降溫了 都死人了要降啥溫?
所以什麼
5G商機大爆發 手機產業可望迎來另一波換機潮
這對台灣手機業來說 一點屁用都無
現在台灣的手機業 只剩三種人
已逃 準備要逃 腳麻無法逃
所以不要再說是產品問題了
子龍機做的再出色 這一天都會來臨的 只是早死跟晚死差別
大頭都無法改變趨勢 工程師能改變啥?
--
posted from Ios bbs reader on my B.B. Call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210.181
※ 文章代碼(AID): #1S7SCUg3 (Tech_Job)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45454366.A.A83.html
推 cka: 有效文章比上站次數多耶1F 12/22 12:58
推 Csir: pixel表示:我google工程師一樣年薪2 300萬領爽爽6F 12/22 13:09
→ ddey: 他當然要說是產品有問題。 難不成講實話說沒救了。7F 12/22 13:10
因為我看一堆鄉民 好像還真的信
一股腦地把子龍機往死裡打 說難怪手機部門要砍人
當然子龍機是有許多地方可挑剔
但即便子龍機做到完美出色 這一天遲早會來臨的
推 jock78: 子孫有孝順嗎? 沒有!!! 債留台灣8F 12/22 13:12
※ 編輯: nomilkman (114.32.210.181), 12/22/2018 13:14:05
→ jock78: 進墳墓前還要留下一堆電機肥宅,跟糞坑9F 12/22 13:12
推 sl811hst: 推 2011開始被當成夕陽產業的PC, 至今也是XD. 新鮮人連碰都不碰10F 12/22 13:14
※ 編輯: nomilkman (114.32.210.181), 12/22/2018 13:15:41
推 goodga: 你手機系的逆,這麼中肯 好文推12F 12/22 13:20
→ YJM1106: 你根本產業分析師然後用股市分析師的口吻敘事16F 12/22 13:44
推 eason77: 講的不錯,但高層不愛聽這些20F 12/22 13:57
推 good5755: 中國市場連三星都被打趴了...21F 12/22 14:02
推 nazikimo: 昨天上面的要我把一階改全灌孔呢..為了cost down22F 12/22 14:06
電感電容都改陸廠了
要你改個PCB疊構算啥?
Layout走不出來?? 自己想辦法解決啊
開會不就聽大頭說這些?
※ 編輯: nomilkman (114.32.210.181), 12/22/2018 14:07:43
推 zerobx: 寫的好 推一個
原PO應該是台幹吧23F 12/22 14:17
推 hober: 高層會跟你說不爽不要做,有更好的地方你就去,後面有的是人25F 12/22 14:19
推 jkokpcu: 你是要離職的執行長膩懂很多耶27F 12/22 14:21
推 skygi: 寫的真的很貼切~~完全切中台灣所有電子公司的作法28F 12/22 14:22
推 Spartaa: 推,這才是真的大環境改變啊唉29F 12/22 14:26
推 getbacker: bug解不掉就先waive, 趕快進pvt mp比較重要30F 12/22 14:29
然後到時狂被客退
工程師再來被狗幹?
我懂! 嗯嗯嗯嗯嗯
※ 編輯: nomilkman (114.32.210.181), 12/22/2018 14:30:57
推 atlaswhz: 手機是真的沒救了,之前好手好腳M就收的那年,系統廠都馬狂跳
現在都亂唬爛洨IOT,5k,10k什麼量都接31F 12/22 14:35
推 benedict76: 一堆人怪產品問題不然就怪請孔劉幹嘛。這篇接近事實34F 12/22 14:39
推 hsinggg: 就只能轉iot , 但不能期望毛利了拉高,困境很大36F 12/22 14:43
推 cphe: 寫得不錯阿~ 有做過cost down的產品就知道
從規格用料一開出來,決定哪個廠商、要偷哪些料開始
工程師就已經完全沒辦法決定這個產品的品質了,神仙也難救38F 12/22 14:48
→ Diplexer: 這篇只能推了,雖然還有些沒說到點 不過大致上是如此XD46F 12/22 15:03
這id一看就RF
※ 編輯: nomilkman (114.32.210.181), 12/22/2018 15:05:14
→ Diplexer: 另外八卦是,前幾天某廠說不要再cost down 但內部依舊..不過說好聽一點叫做"該花的要花 改省的要省" 各人解讀XD47F 12/22 15:05
推 Jose: 高手唷50F 12/22 15:08
→ Diplexer: 石頭的RD其實不算爛,但現今(底下)RD已經沒有任何主導權上面要你做多爛你就只能用多爛去做,做出來連自己都難過早期做案子用什麼料RD幾乎可以自行決定,現在呵呵...51F 12/22 15:08
→ Diplexer: 不過如果今天某國產牌做了一個性能品質很好的產品然後賣個四五萬甚至五六萬,台灣人會買單嗎? 還是繼續買水果?56F 12/22 15:11
性能好 一樣賣不好
但性能不好 會被大頭狗幹
※ 編輯: nomilkman (114.32.210.181), 12/22/2018 15:17:43
推 usan: 說得沒錯
RD就是地位低58F 12/22 15:17
→ Cliffx: 錘子倒了
三星在中國市佔也只剩1%60F 12/22 15:18
推 Diplexer: 哈,先排除哪牌既定概念,單純就國產高品質高價產品來說消費者真的吃得下這樣的定位嗎? 還是依舊覺得國產=便宜?62F 12/22 15:21
推 centra: 歐美沒辦法延續hTC的知名度嗎64F 12/22 15:22
推 stute: 其實我一直相信台灣手機品牌還有機會,因為還有不少像您這麼優秀的人是真正了解的。我身邊也不少在中國品牌擔任中層的台灣人,都是非常有經驗的,不過要回來真的很難。如您說的,現實來說結果可能非常難改變。67F 12/22 15:28
推 CCOOGG: 無法同意更多
文筆流暢清晰 江南才子4尼71F 12/22 15:33
不是 我只是9527
※ 編輯: nomilkman (114.32.210.181), 12/22/2018 15:35:25
推 joygo: 只覺得小米很厲害,便宜高檔手機都有,然後出家電77F 12/22 15:45
→ miketk: 少說了 中國廠商賠錢也會搶市場 這樣誰打的贏阿XDD
小米靠雜貨店賺的補貼手機虧的 不過整體還是燒錢中79F 12/22 15:47
推 nikolas: 手機養活多少晶片供應鏈 一旦飽和 winter is coming
好好抓住身邊浮木 這次真的不一樣81F 12/22 15:49
推 layan: 有笑有推84F 12/22 15:52
推 CCOOGG: 這篇要m 可供後人細細回首思量85F 12/22 15:55
噓 SuckMyDick56: 呵呵 我就問你逃去哪?做server? IC產業進不去 台灣能待最好的地方就這些地方喇86F 12/22 15:55
我要去高雄發大財 當全台首富
※ 編輯: nomilkman (114.32.210.181), 12/22/2018 15:57:23
→ ARTORIA: 感謝分析 還好我逃了88F 12/22 15:57
→ Diplexer: 這篇文章應該要貼給各公司高層吧XDDD 雖然他們可能無感90F 12/22 15:59
推 welljay: 真的中肯~~~大大一定是RF高手~~碰過2G/3G/4G時期~~每間91F 12/22 16:01
推 rtsai: 跪著推。92F 12/22 16:11
推 wjmandy: 漢堡智慧手機:acer hp dell 聯想 Nokia cat 樂視 我有漏掉的嗎...96F 12/22 16:32
推 kesa: 在臉上寫個大大的慘字98F 12/22 16:38
推 cobrasgo: 歐規那邊真他媽的中肯
所以資深的紅茶HW真的很珍貴,知道什麼會過什麼不會過其它廠就是要繳學費99F 12/22 16:44
噓 relio: 可以學一下怎麼打標點符號嗎?265F 12/28 03:32
→ mussina27: 阿不就是不尊重專業嗎?全台產業都一樣。
這現象是區域文化的附骨之蛆,亞洲圈也沒好到哪裡去。戰略層次的問題戰術無法解決。266F 12/29 16:32
--
中間的PTT推文已隱藏
點此載入...
噓 relio: 可以學一下怎麼打標點符號嗎?265F 12/28 03:32 → mussina27: 阿不就是不尊重專業嗎?全台產業都一樣。
這現象是區域文化的附骨之蛆,亞洲圈也沒好到哪裡去。戰略層次的問題戰術無法解決。266F 12/29 1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