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sandra80032 (頻語兒)
標題 [心得] 《晶片戰爭》讀後感
時間 Tue Apr  9 16:49:31 2024


這本去年出版的書(中文譯本,英文版應該是2022年就寫好了),我一直到今年才買來讀,
但即使是今年讀仍然很有料。

推薦給大家,尤其買台股的人一定要對半導體有基本的認識,這本書可以算是教科書了。

這本書描寫了整個晶片發展史,寫幾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觀點。

以下都是我自己手打的心得,跟原文一定不一樣,帶有很多我自己的解讀和感想。
有興趣的人建議直接看書。


●談1960年代的蘇聯●

作者認為,1960年代的蘇聯頂尖科學家也很多,
蘇聯即使跟美國隔絕,靠那堆物理學大神也有機會幹出一套自己的半導體生態。

然而當時的蘇聯政府是軍人帶頭,採取抄襲策略,
叫商業間諜去偷美國晶片回來,
叫科學家全部「照抄」,複製一模一樣的晶片出來。

蘇聯神人科學家即使不服氣,卻也沒辦法,預算是政府給的,只能聽政府的話乖乖照抄。
蘇聯的想法是「只要照抄我就不會輸」,然而正是因為照抄才會輸。

蘇聯沒想到半導體的迭代速度實在太快,
根據摩爾定律,半導體每2年運算速度就增加一倍。
你就算2年就抄好,你還是會落後一代。
而事實上蘇聯的半導體大概落後美國五年。

而且越到後面越難抄襲,半導體的製造越來越燒錢,越來越困難。
蘇聯半導體只做軍用,不做民用,賺不了錢,只能硬著頭皮燒錢。
美蘇差距越拉越大,直到1990年代波斯灣戰爭,

美國展現半導體用在軍事上的黑科技,蘇聯就解體了。

所以想要追上對手,你本身一定要有研發能力,而不是照抄。
而且要能民用化、商業化,只靠國家燒錢是撐不住的。

●談1960年代的中國●

世界上第一個積體電路是美國人在1958年發明的,
而中國在1965年也有工程師發明出自己的積體電路。
可見這時候才落後幾年而已。

作者認為中國也有很多科學精英,還有大量廉價的勞力,
如果發展下去也有機會發展出自己的半導體生態。
(廉價勞力其實對半導體發展也很重要,成本壓低,產品才能賺錢,才有錢研發下一代,
 美國就是非常缺乏廉價勞力,1960年代德儀和英特爾才會去亞洲設廠)

然而1966年中國開始文化大革命,毛澤東把大量科學精英抓去農村下鄉務農,
叫沒受教育的工人階級全力生產半導體,
「彷彿中國每個無產階級都可以在家裡自製晶片」
有如晶片版的大躍進。

直到19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科學家終於回到實驗室,但也已經來不及了,
原本就已經落後美國幾年,又經過10年開倒車,這下子連亞洲鄰近國家都比不上了。
同時期,日本已經快要吃下全球的DRAM市場,英特爾已經發明微處理器
而香港 台灣 南韓 新加坡 馬來西亞…正在幫美國人做半導體組裝,經濟轉型。

其實我在讀這段的時候不禁想到最近看的影集三體,
三體故事中,外星人怕地球人科技進步太快,
所以殺死很多頂尖科學家,讓地球科技開倒車。
就不就跟把科學家抓去農村勞改是一樣的意思嗎?


●談荷蘭ASML造EUV●

我想應該很多人會覺得憑什麼是ASML製造出EUV設備,美國不是很強嗎?
美國人自己不能造嗎?

美國的確很強,EUV的技術其實是美國在1990年代就開始研發的,帶頭的還是英特爾。
英特爾早就知道半導體走到最後會需要用到EUV製程,
於是英特爾召集美國幾家晶片業者一起組隊研究EUV,
英特爾出了大部份的錢,花了幾十億美元。

但是美國研究人員擅長的是科學,是造出EUV原型系統,而不是量產機台。

所以他們需要把EUV技術轉移給一家可商業化和量產EUV機台的曝光機公司。
然而當時,美國本土技術最先進的曝光機公司GCA已經倒閉了,

而美國其他曝光機公司技術則落後。

說到GCA,GCA倒閉也是一篇故事。
簡單說,GCA雖然有先進技術但連年虧損,產品成本和售後服務都拼不過日本人,每年虧
損幾百萬美元。
最後就連美國政府都放棄救GCA,GCA就倒了。

所以當時世界上只剩下三家公司能接手EUV技術,日本的Nikon和Cannon,荷蘭的ASML。
然而1990年代美日正在打貿易戰,美國人並不想把技術傳給日本人,所以只剩下ASML可以
選。
(美國DRAM產業被日本人搞垮,美國曝光機產業也被日本人搞垮)

ASML買下EUV技術之後,又花了20年時間研究才造出商業化的EUV機台。
一台EUV機台有45萬多個零件,每個零件都要最頂的,所以不可能全是由ASML自己製造,
要靠各個國家的供應商。
AMSL自己只造15%零件,剩下85%是跟各國供應商買。
可以說,一台EUV,是結合了許多國家的心血結晶。

ASML和EUV機台其實只是一個縮影,它反映的是,半導體製造的困難程度已經不是一個國
家就能搞定的,就連美國也不行。


●談中國製造2025●

作者認為,以中國的能力,如果想要在現在的半導體生態中佔一個生態位,是完全可以的
,就像南韓,台灣,都有佔到一席之地。

然而,中國並不是「想佔一個生態位」這麼簡單,
中國想要的是建立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半導體生態,也就是所謂的「中國製造2025」。

中國並不想融入現今的半導體生態圈,因為很危險,一旦融入,就代表中國會過度依賴美
國及美國的快樂夥伴。
(這就跟當初毛澤東並不信任西方科學很像)

習近平想要的是完全不靠外國人也能自己造出半導體的生態。
然而談何容易呢,從ASML的例子就知道,半導體生產的每個環節都要動用到各國的舉國之
力,如果從頭到尾都要靠自己,那要燒多少錢呢?

「造出來」是一回事,「能賺錢」又是另一回事。
能賺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賺錢,就沒資金研發下一代,
只靠政府補貼,就會走上蘇聯的老路。

川普制裁華為的時候,美國內部也有人擔心,這樣反而是加速中國建立自己的生態系,加
速了中國製造2025。
然而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中國很多公司打著自製晶片的名義跟中國政府騙了很多錢
(例如武漢弘芯騙局)

何況現在就連「造出來」都有困難,現在已經不是1960年代了。
EUV機台有45萬個零件,你光是拆開來都不一定能組回去,何況是複製出每個零件,只要
一個缺陷都會出問題。
等中國造出EUV可能都已經2030年了,而那時候台積電已經把EUV機台成本攤提完,正在爽
用第二代EUV了。

最近(2024年)的新聞有講華為、中芯可以自己做5奈米、7奈米,還有3奈米的風聲,其實
這不令人驚訝,
能做出來又怎樣,關鍵一直都是「能不能賺錢」。

有些人看到中芯能造3奈米就以為台積電完蛋了,但台積電強的是高達50%的毛利率和40%
的營業利益率。


●總結●

我們在股板偶爾會看到
「台積電(或ASML)能有今天只是運氣好,美國人想收走隨時可以收走」
這一類的悲觀言論,彷彿台積電只是鏡花水月,隨時會破滅。

沒錯,運氣不錯,台積電和ASML剛好在一個正確的時機卡到了位子。
然而,當你把整個晶片發展史攤開來,我們會發現即使時光倒流,歷史還是會同樣發展。

GCA依然會被日本人擊敗,美國人依然會選ASML。

德儀依然會拒絕張忠謀的晶圓代工概念,張忠謀還是會到台灣實現晶圓代工的理想。

看似偶然,其實是必然。

而「美國想收走隨時可以收走」這句話也是對的,
美國仍然掌握了很多關鍵技術和設備在手上。

可是為什麼要收走?
美國一旦收走,他們自己也痛苦啊。
現在是美國自己更怕被台積電和ASML卡住。
書中寫到「一旦台灣停擺,我們可能連洗碗機都很難買到」

美國也發現無法複製出台積電和ASML。
現在已經是一個必須互相合作的時代了。

美國國防部裡有一個部門叫「國防先進研究專案局(DARPA)」,
這個部門是在研發美軍黑科技的。
然而就連DARPA預算每年也只有幾十億美元(我Google查2024年預算是43.8億USD)
比大部份的晶片廠的研發費用還少。(Intel的研發費用是每年一百多億)

當晶片生產所需要的資本越來越大,美國政府可以發揮的影響力就越來越小。

最近的新聞是拜登政府要補貼台積電66億美元蓋廠,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才66億根本不夠台積電塞牙縫」。

但你想想,DARPA今年預算也才43.8億,就會覺得其實66億也算是很大方的補貼了。



以上我提到的內容大概不到全書的十分之一,
書裡的內容更豐富,有興趣的話可以找書來看。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4.156.7 (臺灣)
※ 作者: sandra80032 2024-04-09 16:49:31
※ 文章代碼(AID): #1c5G4T9c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12652573.A.266.html
stosto: 看中國不要用正常的經濟去審視,他們就不太正常1F 04/09 16:53
vj054876331: 感謝分享2F 04/09 16:53
billy1011: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3F 04/09 16:54
stosto: 中國想要自己造半導體生態是因為不想受制於美國快樂夥伴,台灣不就受限於美國爸爸了嗎4F 04/09 16:54
cuteSquirrel: 二戰和冷戰無形中推動科技進步6F 04/09 16:54
ut2909: 感謝分享7F 04/09 16:54
capssan: 我印象中有提到雖然美國當初表面封鎖半導體給俄國但其實還是透過地下管道偷放給他們8F 04/09 16:54
stosto: 所以習大大為了自己帝國夢,只能做出對他有利的選10F 04/09 16:55
toeternia: 推推12F 04/09 16:55
stosto: 他們也不求要最強啊,就可以自給自足即可,五奈米什麼的都宣示而已13F 04/09 16:56
EHacker: 額外推這本 https://i.imgur.com/OE5YiLb.jpg15F 04/09 16:56
[圖]
感謝推薦,之後去找來看看
joey0718: 推16F 04/09 16:57
rbull: 中國電動車稱霸 應該會給中國很大的信心繼續搞自主研發晶片17F 04/09 16:58
可惜這本書是2022年寫的,沒寫到中國電動車
c22748872: 有買+1 脈絡邏輯都很清楚19F 04/09 16:59
oklaaccc: 現在補貼gg 萬一川上說不定就課晶片稅了20F 04/09 17:00
jay0117: 中國電動車沒馬斯克帶入技術 起的來嗎?21F 04/09 17:00
cocopupu: 你小看華為了 …22F 04/09 17:02
其實書裡有寫華為很強啦,但實在是現在要做到完全自幹真的太難了。
berserkman: 感謝分享23F 04/09 17:03
doublehk23: 推24F 04/09 17:05
springman: 原來我常去的圖書館有E大介紹那本,找時間去借,感25F 04/09 17:06
monkey416: 推 ,看完真的對張忠謀及台積電有更高的尊敬26F 04/09 17:06
springman: 謝推薦。哦,也感謝原 po 分享,晶片戰爭我去年看過27F 04/09 17:07
opthr1215: 正在看三體,感覺被暴雷,噓你= =28F 04/09 17:07
抱歉 QQ 我以為那段已經不是秘密了
springman: ,有不少收獲,只是無法寫這麼完整,感謝分享。29F 04/09 17:07
jjj85811s: 推30F 04/09 17:07
dpew: 嗯.我就一直小看華為31F 04/09 17:08
tio2catalyst: 推32F 04/09 17:08
dpew: 一個國家專注在表面工夫,不相信他未來有什麼大發展33F 04/09 17:08
abcjoe61115: 謝謝分享34F 04/09 17:08
sanders: 中國式可以自己搞一套體系 不過就是擠到二三流35F 04/09 17:10
wintxa: 華為沒被封鎖前的手機效能 是超頂的..36F 04/09 17:10
書裡對於華為也寫蠻多的,只是我心得沒特別寫。
書裡有寫到華為的研發能力很強,不像蘇聯只是抄而已,華為自己有很多創新。
springman: 我是認為自己沒有小看華為,如果美國沒有限制的話,37F 04/09 17:11
※ 編輯: sandra80032 (203.74.156.7 臺灣), 04/09/2024 17:16:53
springman: 華為在很多方面會佔很大的優勢,終究它有很多正常企38F 04/09 17:11
kis28519: 被劇透>"< 推39F 04/09 17:12
springman: 業無法得到的制度優勢,就看看美國限制能否降低中國的這些制度優勢(我沒有羨慕這些制度優勢的意思)。40F 04/09 17:12
ga793217: 謝謝分享42F 04/09 17:13
dpew: 有個納悶.若華為那麼強.何必怕人家美國是否有限制43F 04/09 17:13
yso0402: 買來看看 感謝分享!44F 04/09 17:14
LierX: 推45F 04/09 17:14
kobebrian: 這篇很棒
華為的優勢是國家資源 但也是因為背後的國家政府被制裁46F 04/09 17:14
[圖]
sanders: 中國企業最大優勢是不計盈虧國家全力補貼 在國內不50F 04/09 17:16
rbull: 當時的強勢華為現在都複製在電動車產業上了啊51F 04/09 17:16
kobebrian: 而且別只看華為 真正在研發晶片的又不是華為…是中芯啊52F 04/09 17:16
sanders: 管智財權全力搞下去54F 04/09 17:16
kobebrian: 中芯是個什麼公司?可以問問看蔣尚義XD
那種公司想超越台積電 除非你爸變兔子55F 04/09 17:17
centaurjr: 其實你看小說就知道三體沒殺死任何人,都是自殺
影集魔改很兇XD57F 04/09 17:19
pucca068: 鄉民會說奴~只有工作沒有生活~59F 04/09 17:21
j1o2s3e4p5h6: 感謝分享60F 04/09 17:21
tbs222: 推!61F 04/09 17:23
stevengod: 華為自己早就投資了一堆foundry。目標實現整個自有一條龍。一堆台灣人都被挖去華為的fab了62F 04/09 17:23
Brioni: 全力補貼? Intel表示:爸爸我還有點餓64F 04/09 17:25
poeoe: 這太小看美國政府了 華為當年多強還不是被搞65F 04/09 17:25
Brioni: 生產流程中國大致掌握了,但設備被掐脖子
不過成熟製程已經被中國殺成血海66F 04/09 17:26
poeoe: 連洗碗機晶片也能扯 看看就好68F 04/09 17:27
Brioni: 65nm以上通殺,現在狂搶16 nm以上69F 04/09 17:27
misakiitoh: 感謝分享70F 04/09 17:28
stevengod: 7nm以下不太好說。但是華為目前應該有能力量產16.12nm製程的晶片而且應該是可以賺錢。供應大部分電子產品應該可以做到71F 04/09 17:29
centaurjr: 至於第二部後面還沒拍  就不劇透了XD74F 04/09 17:29
frela: 這的確是一本值得細讀的書75F 04/09 17:29
Kobe5210: 這篇有端正視聽,還不錯,推76F 04/09 17:30
poeoe: 去看美國那幾個科技巨頭 哪個不是乖乖聽美國政府的77F 04/09 17:30
寫這本書的人是美國人,他要自己謙虛寫政府影響力變小,我也沒辦法啊 XDD
政府影響力變小那一整段是作者自己寫的。

1960年代積體電路的最大買家是國防部,
但現在國防部的訂單只佔不到美國晶片市場的2%了。
作者甚至寫,蘋果的庫克身為晶片買家,對於晶片業的影響大過於國防部的官員。

至於「科技巨頭乖乖聽政府的話」這一點,
其實這些美國科技巨頭平常都叫政府少管事。
等到快被日本打趴或是快被中國打趴時才開始遊說政府出手做事。
(也是書裡提到的,不是我)
※ 編輯: sandra80032 (203.74.156.7 臺灣), 04/09/2024 17:36:27
kobebrian: 這邊基本都是在講先進製程 半導體誰能定江山的看這79F 04/09 17:32
boy1031: 中國電車也只是靠輔助,0毛利或是負毛利,只能說有低價市場,至於離發大財還很遠,不然比亞迪的pe早已炒到100了81F 04/09 17:32
plpil: 感謝分享84F 04/09 17:32
joe2: 你這篇極好   講到非常多的關鍵
這個已經上升到地緣問題了85F 04/09 17:33
s213092921: 中國EUV大約是2025投入生產晶片,比你想像的快87F 04/09 17:34
joe2: 而且中國可悲的是  他們必然走上蘇聯的自滅道路88F 04/09 17:35
cc121491: 推89F 04/09 17:37
tigerzz3: 2022一堆人哭美國要炸台積電 今年選後一堆人還是在哭地緣政治風險 可憐90F 04/09 17:37
joe2: 中國更可悲的是  他們的技術 一代不如一代
中國的技術 比 蘇聯更差
資本貫注在對民生毫無幫助的半導體燒錢產業
必然先餓死一票中國老百姓
到那時候  哪還有辦法 內循環?92F 04/09 17:38
good5755: 題外話當年會覺得華為手機很強是因為高通投產三星97F 04/09 17:39
joe2: 只有小國 比如台灣 人小地小基礎教育夠 社畜個性98F 04/09 17:39
drpi60: 心得寫得很好,五分鐘就可以讓大家掌握到本書的精要,推!99F 04/09 17:40
artisi: 21世紀終究是中國人的世紀249F 04/09 21:24
UD8693: 感謝分享~250F 04/09 21:55
os369510: 推分享251F 04/09 22:07
minghom: 謝謝分享,很有意思252F 04/09 22:16
danhunter: 推!253F 04/09 22:30

--
--
作者 sandra80032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sandra80032.): [心得] 《晶片戰爭》讀後感 - Stock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