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ketballTW
作者 QchchQ (情比金堅)
標題 [討論] 不如問 要怎麼增加球員的自主性
時間 Mon Jul 10 22:02:19 2023


目前看起來就是大環境太安逸了

能打的也確實是台灣的頂尖人才

尤其是籃球又是極度看天份的運動

所以天份好的也不想練

天份差的 練了也打不贏

只能等老的體力差再上位


那利用球員的鬥爭心呢?

國際賽打不好 反正也沒人期待

強度太高受傷怎麼辦

國內場場爆滿 馬上虛榮心爆表

最後 真的表現不好

也沒二軍體制會讓你下去

尤其籃球又是極度重視核心球員的運動

不管你打的再爛

還是需要你當招牌


那到底練那麼多幹嘛?

何解?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168.186 (臺灣)
※ 作者: QchchQ 2023-07-10 22:02:19
※ 文章代碼(AID): #1ah0zj9w (basketballTW)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88997741.A.27A.html
QBRoboT: 你先問問你自己下課下班後還會不會去進修學習其他技能或新知識就好了1F 07/10 22:04
wusesang: 想精進自己都會啊 主要還是要有熱忱  台灣球員看不到對籃球有熱忱3F 07/10 22:05
flyclud: 無解,佛系看球,台籃本質是行銷跟啦啦隊
打得差還是場場爆滿,何必太認真~5F 07/10 22:06
ak47good: 別想太多了,球迷都是來看老鬼的7F 07/10 22:07
wusesang: 不用認真 那就不要去比國際 丟臉了8F 07/10 22:08
PhanCalderon: 別說籃球員啦
我們的大學生畢業都還是完全的茫然
考大學也都是父母要求的自己想幹麻完全不知道9F 07/10 22:08
omracnata: 就球隊太多阿 現在就當過渡期吧12F 07/10 22:08
wusesang: 球隊少也不見得比較有競爭力啊 台籃還是都靠洋將居13F 07/10 22:09
flyclud: 球隊太多,但球員也差不多飽和了,能選的根本沒幾15F 07/10 22:10
wusesang: 要提升競爭力先把獎項分洋將本土改掉 分這個根本限制競爭力17F 07/10 22:11
andy776661: 我自己是覺得先請外教來訓練出一批有先進觀念的本土教練跟訓練員 深耕基層比較有用 現在給我感覺是就算是少數有熱情的也在瞎練19F 07/10 22:11
flyclud: 這一兩年就會進入飽和階段,到時候選秀又是一片慘淡而已。22F 07/10 22:11
andy776661: 台灣根本沒有足夠先進的訓練體系24F 07/10 22:12
ATTW: 目前職籃還是搞行銷以有票房收益為主  要多養二隊難兩職業聯盟 金字塔頂端位置多 分級不明確 競爭程度也就這樣了25F 07/10 22:13
wusesang: 等一群聲浪高的球員退休 大概又要殞落了28F 07/10 22:14
mmmn52332: 隊伍減少 增加競爭性,我認真的...29F 07/10 22:16
flyclud: 隊伍減少不一定能增加競爭阿~
要競爭得先有淘汰機制,大學端能上來直接當即戰力的就少之又少30F 07/10 22:18
andersonlin: 隊伍少真的未必會增加競爭,球員自己心態不改,就算剩4隊也一樣沒用33F 07/10 22:19
wusesang: 洋將吃太多戰術體系 本土根本無法進步35F 07/10 22:21
flyclud: 隊伍少只會讓大學端願意投入職業的人更沒意願而已大家說大職籃時代,但看一下pt兩聯盟的新秀名單,能選的都不超過5個。36F 07/10 22:24
PhanCalderon: 但現在亞洲多數國家的洋將影響力佔比也都很高
你罵聯賽排行榜上全部都是洋將
可是日本韓國也都一樣
光看數據CBA反而有比較多本土在排行榜39F 07/10 22:26
flyclud: 職業名額已經在飽和了,未來除非是真的超有成績的那種,不然都選不上。43F 07/10 22:27
wusesang: 但人家的本土跟他們的洋將差距沒有很大啊 我們是差很多45F 07/10 22:27
andersonlin: 其實每年選個1~2個較有戰力的新秀進來,慢慢的隊上的幻神人數也自然相對減少47F 07/10 22:29
flyclud: 重點職業隊這些所謂的幻神,在uba時期都是戰神等級49F 07/10 22:30
apple94: 隊上不夠強的就算在職業隊也是板凳坐好坐滿50F 07/10 22:31
flyclud: 所以大學端真正算即戰力的人太少51F 07/10 22:31
ZIDENS: 所以不就要靠新血頂上來壓迫嗎==52F 07/10 22:32
wusesang: 還想壓迫勒?板凳別坐破就已經要感恩了53F 07/10 22:33
ZIDENS: 唉 那又是另一回事了54F 07/10 22:33
flyclud: 新血真的頂得上來?55F 07/10 22:34
ZIDENS: 不是啊人才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說變就變得出來的
看了三天我還是不懂為什麼很多人都會這樣覺得
都有職籃了有選秀了 應該要突然有天才橫空出世啊
啥?56F 07/10 22:34
MrSummer: 等到實力不夠就會沒工作的階段,球員就會自主訓練60F 07/10 22:36
flyclud: 新血要是頂的上來,就不用看碰碰德威上去耍寶了62F 07/10 22:36
akito555: 台灣人天性問題 無解63F 07/10 22:37
omracnata: 那是選人問題吧 明明有其他年輕長人64F 07/10 22:38
ATTW: 強的不夠多 還12支隊伍 那競爭程度跟表演賽差不多了65F 07/10 22:38
flyclud: 年輕長人會打的比碰碰德威好?要確定餒
林正?孫思堯?還是柏智?66F 07/10 22:41
ZIDENS: 老哥你這舉例自己心中都有答案了吧
講出來68F 07/10 22:43
omracnata: 譚 林 孫 可以吧70F 07/10 22:45
flyclud: 譚在美國阿~其他長人沒一個能用~就這樣囉
無法否認碰碰跟德威還有祥鈞就是目前最好的內線長人~71F 07/10 22:46
suikxptt: cba的體測 就是目前可行的方法74F 07/10 22:47
flyclud: 大家嫌他們爛,但問題是沒人可以選啦~75F 07/10 22:47
wusesang: 都沒用 誰上都一樣76F 07/10 22:48
xxovv: 找妹子來看球員練球啊77F 07/10 22:48
andersonlin: 假如只有德威冠全這種的能選,那不如直接換血讓小馬賀博賀丹去打,反正身高也差不多78F 07/10 22:51
ikohuge: 大職籃時代才兩年,這兩年大學畢業生剛進大學時都還沒有職籃,就不用苛求他們在上大學時要以進職籃為目標了80F 07/10 23:06
poz93: 1.競爭 2.薪水83F 07/10 23:07
ikohuge: 但接下來的大學生可能就不太一樣了,有12隻球隊,可以讓更多學生球員在大學時期就以進職業為目標,就下來每年可以選的人才庫自然會增加84F 07/10 23:08
delhuang: 不用投資自己有卡到位置就有錢賺 這是我們的生態
更何況這兩年大球隊大頂薪大搶人時代更慘了87F 07/10 23:12
s0129qkak: 先減少球隊89F 07/10 23:19
Johseagull: 現在的球員會老 現在的小球員們如果覺得有未來 有天賦的球員就會慢慢淘汰幻神 國王一次3Q那麼多人不就是個跡象?90F 07/10 23:28
seimo: 不是天才橫空沒有出世 但是不少一般球員被包裝像天才啊。這也是行銷的手法沒錯。只是比較過產生反效果。事實上怎麼可能有多天才。就一樣的系統帶出來。前一批遇到機體好的。這一批少子化相對平凡但行銷增加鎂光燈很正常(學美國)但就是資訊爆炸情況下很容易看到短板跟差距才有一些黑粉93F 07/10 23:37
samsam80821: 自主性無非不是為了更好的待遇
這幾年的球員會吃到增加職籃的紅利 怎樣都有工作
但在後幾年就不一定了 位置已經被卡位住了
像今年淘汰幻神的速度就非常的快
之後還嚮往職籃的年輕人就比較會有警覺心99F 07/10 23:58
Mrrichman: 無解應該在走回頭路,之前SBL時期常常球隊人員比觀眾多的慘況,國際賽跟瓊斯盃才滿場,國手們很有榮譽104F 07/11 00:05
ATTW: 在聯盟裡一群充數裡頭打起來顯得強 實力能提升多少?106F 07/11 00:05
Mrrichman: 心,都會想拼一下,現在大環境爽到開始嘴國際賽不重要這種鬼話,很感慨,當年以為提升球員待遇會讓球員變強。107F 07/11 00:05
ATTW: 既然有成立12隊的資源 整合起來玩升降制度
對保持頂端的競爭力才有幫助 但以商業考量就會很難110F 07/11 00:10
kissung: NBAの薪水112F 07/11 00:18
samsam80821: 提升球員的待遇是用來吸引更多基層球員
往職籃發展113F 07/11 01:03
ZIDENS: 為什麼提升待遇會讓球員變強==
錢給你多一點你就會變強嗎?115F 07/11 01:32
KGarnett05: 提升待遇競爭力不高更爽而已吧117F 07/11 01:49
Mrrichman: 當年打的差可以嘴只是半職業,有人還有上班,所以一直喊要職業化,所以現在職業化待遇變好了,專職了,不該變強嗎?118F 07/11 02:00
sunlucky: 像NBA2KMP模式如何? 底薪+獎金 得一分50元
雙十1500 大三元給3000 MVP五萬
每場比賽隊友互評 A+獎金*1.5121F 07/11 02:07
wolffast: 結論  就是提高競爭力  台灣職籃就最多六至七隊底下一隻二軍球隊    一軍起碼打60場    這樣競爭力才會有  目前狀況是不可能改變的124F 07/11 02:36
a9042004: 薪水太糟也是重要原因 錢這麼少誰要拼命?127F 07/11 03:53
zyic: 都職業化還沒自覺可以收一收了128F 07/11 07:23
MarchelKaton: 運動員領多少?上班族領多少?還拿來一起比129F 07/11 08:37
curry0402: 隊伍根本沒差 以前sbl隊伍少 不就那個鳥樣130F 07/11 08:54
jerrylin: 你不往上爬就會掉入萬丈深淵
大概要有這種程度的刺激
還錢少勒  現在薪水都一二十萬了還嫌少
要跟NBA一樣幾百幾千萬美金才願意打球是ㄅ?
現在的問題是爛得不夠低  高的不夠高
不能平頭式吃大鍋飯  要有把其他人幹掉的競爭意識頂級本土50萬  陪打的5萬  這樣應該就有自主性了131F 07/11 09:52
LMgogo: 球隊少本就會超有競徵力
你看周士淵 不就一個 中華隊邊緣人 林宜輝也是 還在虐新生代
以前的替補的吳志偉我看都能屌打現在每個新生代
台灣基數不夠 又有中職搶人 真的籃球只能朝本土菁英或外配後代走138F 07/11 10:06
supahotfire: 你下班在做什麼,我上班還在偷發廢文144F 07/11 10:14
koike0703: 我還要幫職業球員想辦法哦?145F 07/11 11:11
poowoo: 很簡單,完善薪資制度就好!像nba每隊了不起就3張頂薪,球員自然就會努力拼到隊內前3,
如果球員躲在弱隊當山大王的話,
也會有其他有實力但在別隊拿不到頂薪的人來挑戰,久了自然就成良性競爭146F 07/11 18:14

--
--
(QchchQ.): [討論] 不如問 要怎麼增加球員的自主性 - basketballTW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