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作者 maxxV3 (食言而月巴)標題 [新聞] 台灣現代建築先驅 路思義教堂50年證成永時間 Mon Jan 6 04:26:11 2014
作者: 文.朱立群 圖.東海大學提供 | 台灣光華雜誌 – 2014年1月4日 下午1:29
台灣現代建築先驅 路思義教堂50年證成永恆
http://ppt.cc/wO1A
[圖] 台灣現代建築先驅 路思義教堂50年證成永
1955年創立的東海大學,是台灣立校最早的基督教大學。站在東海校園的中心位置往西眺
望,大肚山的美景盡收眼底,腳下立足點旁,就是2013年底慶祝50歲生日的路思義教堂。
這座教堂,是現代主義建築語彙進入台灣的第一件作品,重要性不言而喻。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一生唯一的教堂作品
這座占地500坪、室內可容納450人的教堂,是為了紀念19世紀後期美籍在華宣教士亨利.
魯斯而建,以其中文名字「路思義」命名,由魯斯之子、《時代雜誌》創辦人小亨利.魯
斯出資設計、建造。
1949年後,教會在中國大陸的教育事業被迫停辦。在台灣熱心教育人士的奔走下,襄助13
所基督教大學的美國紐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簡稱聯董會),1953年同意在台中
創設東海大學,並委託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擔任校園建築規劃顧問。路思義教堂至今也是貝
聿銘唯一設計過的教堂建築作品。不過,當年他在紐約仍受雇於人,手上同時執行其他案
子。為了讓東海大學規劃案順利進行,他透過介紹找了另外兩位建築師加入,一位是後來
設計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的張肇康,另一位是創設東海建築系、後來並設計台北懷恩堂的
陳其寬。
貝聿銘不敢面對「曲面」魔咒,陳其寬才是教堂設計的靈魂
這個由貝、張、陳三人組成的建築團隊所執行的東海校園建築規劃,在台灣的建築史上,
寫下開創性的一頁。
其中,除了校舍建築捨棄中國宮殿的外觀、改採院落形式設計之外,最為人樂道的,首推
路思義教堂的設計及建造。
做為一座世界知名的教堂建築,路思義教堂總是與貝聿銘的名字連在一起。但必須釐清的
是,教堂設計案背後的英雄,絕非只有一位。除了張肇康參與較少之外,貝聿銘、陳其寬
兩人,在細節分工及教堂落成後所受到的推崇,卻有天壤之別。
「以我個人的判斷,路思義教堂的設計,出自陳先生之手,貝先生點頭同意,或者給一些
建議。」國內知名建築學者、前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漢寶德,曾寫文章對此發表看法,所
持的理由是,在貝聿銘其他的作品中,只看到對幾何造型的喜好,但卻「從來沒有出現過
巧思。」
漢寶德把路思義教堂「曲面」造型的巧思,歸功於教堂主要設計者陳其寬,這點已是多數
建築學者的共識。
曾受邀來台在台灣大學、清華大學及台南藝術大學任教的藝術理論家徐小虎也認為,路思
義教堂由曲線、曲面構成的空間,不像是貝聿銘的設計,因為貝聿銘「對曲線恐懼」。
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院長、建築系教授羅時瑋則說,曲線、曲面是只有像陳其寬
這種具有詩情畫意的藝術家,才會有的表達。
確實,路思義教堂的造型之所以有別於傳統的三角形教堂建築就是看似從草坪長出、往上
包覆教堂的4片拋物線雙曲面薄殼牆壁,以及壁面之間以窗戶接合所創造的「一線天」採
光趣味。
開台灣建築薄殼、拋物線雙曲面、鋼筋混凝土之先
1921年生於北京的陳其寬,畢業於四川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赴美取得伊利諾大學建築碩
士後,進入知名的葛羅培斯建築事務所工作,並在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任教;此外他也是
一位知名的畫家。2007年6月,他在舊金山過世,享年86歲。他生前回顧東海校園的設計
過程時提到,最早,貝聿銘找他與張肇康開動腦會,大夥品嚐幾杯紅酒後,貝聿銘比出球
型手勢,表示想做一個哥德式圓拱的磚砌教堂。
對此,陳其寬雖認為不適合台灣多地震的環境,但還是先試著用木條做出模型,結果意外
發現形狀頗像一艘倒置的木船,因此,三人改朝木製方向思考。不久之後,張肇康先到台
灣執行東海校園興建工程,教堂設計就由陳其寬在美進行。
此階段的設計工作,陳其寬自稱是「很多觀念的集大成者」,他在貝聿銘位於紐約公園大
道的舊辦公室構思設計,貝聿銘的同事偶爾會提供意見,譬如,4片「船壁」接合切面分
開的「一線天」,以及拋物線雙曲面造型的構想,此時便逐漸成形。
根據漢寶德的解釋,4片拋物線雙曲面牆壁各由2面直線、2面曲線組成,這讓教堂呈現曲
線上揚的造型,非常獨特。
此外,陳其寬採用當時南美建築師引進美國的薄殼建築結構,優點是,讓建築物如蛋殼把
自己撐起,且若用鋼構水泥來做,可完全不用上樑柱。這個180度大轉彎的構想,最後能
得到貝聿銘的認可,關鍵在於結構工程的計算。
1957年,國際知名建築雜誌《建築論壇》與《建築記事》先後刊登陳其寬用水墨畫繪製的
建築草圖。同一年年底,陳其寬回台得知因鋼材報價過高,讓出錢興建的小魯斯不滿,並
打算停建教堂。這時,陳其寬已有改用鋼筋混凝土建材的打算,但首先必須重新計算工程
結構。
當時鋼筋混凝土工法在台尚未起步,透過介紹,陳其寬找到曾經留學法國的結構工程師鳳
後三。鳳後三評估可行,但已開始主導東海校園工程的張肇康堅持木造,雙方僵持不下,
致使1958年才剛舉辦教堂動土典禮便停工,直到陳、鳳兩人前往紐約向貝聿銘說明,最後
接受了新的計算結果,才於1962年年底正式開工。
在未知的工法裡摸索,營造工人功不可沒
薄殼拋物線雙曲面、鋼筋混凝土工法,當時在國際上都還是新穎的建築手法,路思義教堂
能在一年內完工,承包的光源營造廠功不可沒。
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院長羅時瑋表示,光源老闆吳艮宗當年憑著日文版清水混凝
土參考書土法煉鋼,按照書上指示小心施工,一度碰到書上沒寫的步驟,不敢大意,擲筊
問神沒結果之下,專程到台北請示鳳後三,謹慎的態度可見一斑。
陳其寬曾經為文提到,貝聿銘對施工品質很不放心,對施工規格要求也特別嚴格。羅時瑋
舉例說,當年的施工圖規定沙子只能選用河沙,不能用海沙,且須先用鍋子炒過、確定沒
有多餘水分後,才能用來調製混凝土。如此調出的混凝土強度,每平方英吋可承受4,000
磅重量,遠勝於一般建築物每平方英吋2,500~3,000磅的規格。
結構即是建築,用50年證明永恆
羅時瑋表示,50年後的今天,路思義教堂仍是一件舉世傑出的作品,雖然量體小,在建築
史上,也難稱具有設計或工法上的革命性,但它不需多餘修飾,結構就是建築空間,被拋
物線雙曲面包覆,整座教堂每一個建築細節都是整體的一部分,非常精彩;50年來,就創
新而言,「台灣還沒有第二座建築可以超越它。」
當年設計、建造路思義教堂的關鍵人物,目前僅有貝聿銘仍在世。如果永恆是偉大建築物
必須成就的使命,那麼,剛滿50歲、小而美的路思義教堂,已經證成了它自身的永恆。
http://ppt.cc/sZtw
4.備註: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劣文"請注意")
私大南
霸天:
東海大學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4.209.225
※ 編輯: maxxV3 來自: 1.174.209.225 (01/06 04:29)
推 katana89:真理大學表示:我又被遺忘了....1F 01/06 04:29
→ maxxV3:學校強度和所在地點有正相關3F 01/06 04:49
推 katana89:單論學校歷史而言...全台灣都看不到真里的車尾燈....
真理:1872馬偕創立 東海:1955合併遷台13所教會大學
只是因為顏色對了 才被當作台灣史上第一4F 01/06 04:53
推 wildzeon:又要戰顏色,好好一篇文需要這樣?
真理最好最棒好不好,何不自開一篇?硬要弄臭別人一篇好7F 01/06 05:12
→ katana89:我沒說最棒 你只說最老是誰 相信你應該知道老不代表強但創立時間就是事實擺在那邊 只是過去刻意被忽略而已9F 01/06 05:26
推 Pietro:不要濫用好棒大絕了...ka只說最早沒說最好11F 01/06 05:32
推 dacapo:那個建築的曲線 拿來溜滑梯不知道會怎樣xd12F 01/06 05:57
→ tonyy801101:我東海的..裡面的人都是在說東海是第二老的說 沒再說東海是最老的 另外有學生滑過教堂了 下場就是被罵慘13F 01/06 06:10
推 katana89:話說爬教堂牆應該超顯眼的...敢爬到頂的是真勇者15F 01/06 06:24
推 erectus:臺中市政府之前超想拆這裡的,頗呵16F 01/06 06:54
推 daae:台灣政府除了工廠跟豪宅,啥都想拆17F 01/06 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