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作者 kingstongyu ( ?????)
標題 [問題] 如果日本一式戰至四式戰可以量產...
時間 Sun May 14 10:15:44 2017



  有機會扭轉太平洋空戰的劣勢嗎!?就素質高的飛行員都還在

  而言~~~

  二式戰

  長度  8.85公尺
翼展    9.448公尺
高度    3.248公尺
翼面積  15平方公尺
空重    2,109公斤
正常起飛重量    2,764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    2,998公斤
發動機  中島Ha-109發動機
功率    1,500匹馬力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605公里/小時
(5,200公尺狀態)
巡航速度        400公里/小時
(4,000公尺狀態)
爬升率  5000公尺4分17秒(每秒平均19.45公尺)
實用升限        11,200公尺
最大升限        12,339公尺
最大航程        1,600公里(配備副油箱)
翼負荷  200公斤/平方公尺
馬力重量比      0.13匹馬力/磅
武器裝備
機槍    4挺Ho-103重機槍(每挺備彈250發)
炸彈    兩具派龍架,可掛30-100公斤等級的炸彈2發

三式戰

乘員    1
製造商  日本川崎
美軍代號        Tony
機身尺寸
機長    8.75 m
翼展    12 m
機高    3.7 m
翼面積  20m/平方
重量
空重    2,380kg
最大起飛重      3,616kg
動力
發動機  川崎 ?-40 倒V型12缸液冷活塞發動機
出力    1,175 HP
性能諸元
極速    590 km/h
俯衝速限        850 km/h
航程    1,800 km
實用升限        10,000 m (一型甲~丁型共通)
絕對升限        11,600 m (?61原型機)
武器系統
機首武裝        12.7mm 重機槍兩挺
翼內武裝        7.7 mm 輕機槍兩挺
炸彈    250kg炸彈2枚

四式戰

乘員    1
製造商  日本中島飛機
美軍側代號      弗蘭克(Frank)
機身尺寸
機長    9.92m
翼展    11.24m
機高    3.38m
翼面積  21平方公尺
翼負荷  185.24公斤/平方公尺
重量
空重    2,698 kg
最大起飛重量    3,890 kg
動力
發動機  中島Ha-45一一型(前期)、Ha-45二一型(後期)18汽缸星型氣冷式活塞發動機
出力    1,800hp(Ha-45 11型)/1,990hp(Ha-45二一型)
性能諸元
極速    624km/h(試作階段試飛成績,中島廠測)
580km/h(早期機況不良的前線回報值)
660km/h(獨立式推力排氣管+100號燃油的一型乙試飛成績,非官方紀錄)
650 ± 5km/h (對初期生產型施以等同一型乙的改造與燃料之前線回報值,出現期間甚短)
630 ± 5km/h
(作工不良的後期生產型之長期實戰表現)
687km/h
(戰後美軍以輕荷狀態+140號燃油之實測值)
爬升率  到達5000m高度費時6分32秒
(機內滿重狀態,使用92號燃油)
到達5000m高度費時4分48秒
(戰後美軍以輕荷狀態+140號燃油之實測值)
航程    2,500km(外掛副油箱)/1,400km(內油航程)
升限    11,800m / 38720ft(日軍實測值,滿重狀態)
12,400m / 40,680ft(美軍在輕荷狀態下之實測值)

武裝
機炮    20 mm Ho-5機炮   2門(各150發)
機槍    12.7mm Ho-103重機槍 2挺(各350發)
炸彈    30-250公斤炸彈2發


A7M2烈風等..........再添加高辛烷值的燃油下空戰格鬥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197.179
※ 文章代碼(AID): #1P5xtJFL (Warfar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94728147.A.3D5.html
kira925: 哪沒有量產...1F 05/14 10:19
durant1224: 烈風有點胡扯 因為沒有實際戰績 如果陸航的烈風海航有引進的話 而且是1942年的 應該還可以多延長幾年 當然最後還是被英美鬼畜給碾爆2F 05/14 10:23
summer34796: 話說飛行員都死光比較傷吧?5F 05/14 10:25
SCROIX: 如果可以......重點就是不行啊......能造個上千架誰不想造?問題就是不行啊......如果可以日本也想再造一票航母,問題就是不行啊......6F 05/14 10:35
katana89: 帝國毀滅:別擔心 馬上就造出1000架噴射機 你不用煩惱9F 05/14 11:02
amurosheu: 有量產啊10F 05/14 11:20
gladius442: 只靠肉眼怎麼可能鬥過雷達+CIC11F 05/14 11:44
tim1112: 不行 烈風實際上就地獄貓等級 美國還有更先進的熊貓
陸航的疾風打野馬雷霆也沒啥優勢 而美國噴射機已經在本土試飛了
且疾風687那個所謂美方測試其實疑點重重 合里性能大該在630-650之間12F 05/14 11:56
kingstongyu: 日本海軍對烈風的要求很嚴苛,最大速度於6000米高空不低於345節,爬昇到6000米不多過6分鐘,航程在250節時速飛行5小時再以最大功率飛行半小時,轉彎格鬥能力17F 05/14 12:12
shiriri: 烈風試飛達不到標準 最後是被取消20F 05/14 12:13
kingstongyu: 不差於零戰32型,火力要強過零戰32型,如果產能未受轟炸品質能保證,飛行員有達到熟練等級在加上高辛烷值燃21F 05/14 12:14
shiriri: 紙面人人會寫 實際就是沒那麼好 紫電改還實際一點23F 05/14 12:17
kingstongyu: 油還有日本在實測數值沒造假或測量不準那麼在對上F6F就有很大的優勢,F6F在速度上很快但機動性沒零戰好
烈風安裝MK9A引擎,日本官方的數據輸出馬力是2,200馬力,疾風也有改裝MK9引擎計劃.而零戰機身太小無法改裝MK9引擎,為了安裝MK9引擎烈風的機身設計比零戰來的大零戰才算是日本二戰中真正有量產的戰機,根據日本官方提出的生產數據零戰直到日本投降前的產量10,449架.24F 05/14 12:18
rockocean: 熟練飛行員都在還不夠 熟練的後勤人員更重要31F 05/14 12:51
kuma660224: 早點量產頂多讓飛行員與後勤組不被慘電。
但是結局無法改變,因為二戰美帝航艦下水餃
多拖一年後對手又更強,還是絕望的戰爭
美國人力石油鋼鐵造艦能量都壓倒性優勢。
德國已經示範過,就算有更好的Dora9
,Ta152,甚至Me262....以中隊聯隊出擊
面對卻是盟軍千機轟炸,千機護航,資源開外掛等級的敵軍....絕望到不行。32F 05/14 13:12
kingstongyu: 不過這樣應該就不會有射火機大賽了,或者日本在馬里亞那不會被當火機打,而且日本打到後來也知道要改裝油箱40F 05/14 13:20
kira925: 你要搞清楚他們實際戰力到哪....42F 05/14 13:22
kingstongyu: 可以說美國知道零戰的弱點,但日本也知道零戰的弱點43F 05/14 13:22
kira925: 還有對這些發展沿革要有認識44F 05/14 13:23
kingstongyu: 日本在零戰之後的後繼機的開發也開始對油箱進行改造將油箱改裝成自封油箱,不會中了美軍戰機幾槍就成了空中打火機,而零戰對保護駕駛員駕駛艙也進行改裝更厚的裝甲擊火力更大的機槍,但這樣等於狗急跳牆的惡改,因為這些改裝反而拖慢速度更失去空戰優勢,最主要是發動機的開發時間越急壓力越大,為了開發出輸出馬力更大的發動機日本在招標也有很多廠商競標,包括川崎重工,中島飛機公司及三菱重工都在研發新發動機,另外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後期也拿到德國ME262的設計圖推出了火龍,但45F 05/14 13:24
Swallow43: 打火雞基本上跟飛機種類已經沒有多大關聯了,完全是輸54F 05/14 13:36
kingstongyu: 無濟於事.55F 05/14 13:37
Swallow43: 軟體上56F 05/14 13:37
kingstongyu: 大哥二戰時還沒有軟體啦.57F 05/14 13:38
kira925: 廣義來說是防空體系的這個"軟體" 美軍建立防空體系很快58F 05/14 13:51
kingstongyu: 大哥積體電路是由傑克.基爾比在1958年發明的,所以你59F 05/14 13:53
kuma660224: 應該說整個工業能力國力差異太大60F 05/14 13:53
kingstongyu: 說的軟體到底是指啥?!61F 05/14 13:54
kuma660224: 當美國參戰,十幾倍國力以及資源以及產能
靠幾樣足以匹敵的先進武器是無法抗衡62F 05/14 13:57
Harrychou: 烈風根本沒有預估中的那樣好,整體性能還在紫電改之下不然在海軍的開發優先度也不會列為乙等,紫電改是列甲等64F 05/14 13:58
kingstongyu: ME262參戰後戰果相當傑出,但確實不論如何ME262還是被海死的.66F 05/14 13:59
kuma660224: 後期日本機往往是工業與後勤能量不足,
原型機還可以,量產機往往性能妥善率搞不定
因為有經驗技師也上前線幫忙搞定服役困難68F 05/14 14:00
Harrychou: 烈風以性能來說只不過是大一號的零戰,但運動性比零戰差71F 05/14 14:01
kuma660224: 後方產線補充人力經驗素質已爛到不行72F 05/14 14:02
Harrychou: 唯一優點只有火力和裝甲贏零戰,但紫電改這兩個都有73F 05/14 14:02
kuma660224: 然後後期前線油料品質也是爛到掉渣。74F 05/14 14:02
Harrychou: 之前版上有討論過 #1MIWste875F 05/14 14:03
kira925: 其實我很懷疑烈風那有裝甲可言嗎?
雖然根據K島無名高手言 完成板的一段三速烈風三型應該不錯 但是這案子怎麼看都跑不出來...76F 05/14 14:03
kuma660224: 裝甲對戰機是還好,也只保護人。
耐打提升主要是靠自封防爆油箱之類。79F 05/14 14:05
kira925: 有時間把MK9A板的紫電改五弄好我們再看能不能拚熊貓
@kuma 講裝甲不太對 應該說機體強度 烈風蒙皮厚最厚1mm..打錯 應該是1cm 這很慘...
...想說1mm很奇怪以為打錯 回去看原文真的1mm81F 05/14 14:05
kuma660224: 通常戰機算的上裝甲的,只是飛行員
腦後身後那一小塊鋼板。不是保護機體。85F 05/14 14:07
kira925: 原文是這樣:平均0.6~0.8mm 最厚1~1.2mm
大家嘴薄皮的零戰:0.5mm87F 05/14 14:08
kingstongyu: 海軍開出的條件嚴苛,烈風的首次飛行1944年5月89F 05/14 14:08
kuma660224: 機體強度增加不算裝甲但是蠻有意義。
尤其俯衝時,早期太弱的甚至會解體90F 05/14 14:10
kira925: 烈風的悲劇有很多因素 雖然海軍條件亂開是重要因素
一式戰就是衝到解體才保守化 中島很早就體認到不能亂來零戰則是沒吃到鱉 但是俯衝速度就很難看92F 05/14 14:10
kingstongyu: 烈風的要求就是要一台有F6F的速度,但又要有零戰的靈95F 05/14 14:12
kira925: 正常向的疾風紫電 俯衝數據就算很好看的
烈風的數據就狗吃屎了96F 05/14 14:12
kingstongyu: 活度,就像零戰對上F4F,速度差不多,但零戰迴旋半徑小98F 05/14 14:13
kira925: 不要對烈風有任何幻想 就連wiki的數據都是硬湊不同樣本的99F 05/14 14:15
kingstongyu: 關鍵當真還是發動機的開發及飛行員素質,阪井三郎不但在空戰中被破片打中眼睛造成一眼視力幾乎接近全盲,還在零戰受到戰損時以低速換取續航力且在油箱破裂時倒飛,據阪井本人回憶超長的飛行距離讓他屎尿都得在飛機上解決,結果成功飛回基地保全一架零戰,有一次將F6F編隊誤認成零戰衝入F6F機群結果被追殺,他在F6F的追殺下成功逃脫,後來調回日本本土擔任教官,也駕駛過紫電,他本人也否定上級要年輕沒飛行經驗的飛行員去執行神風特攻隊,他本身也自述覺得高層很腦殘又不能違抗命令.後來受邀到美國演講,逝世於2000年.241F 05/16 23:28
tim1112: 打下F4F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嗎251F 05/17 20:07
cobrachen: 要營救在海上被擊落的飛行員,也是要到二戰中期之後逐漸累積經驗,以及有足夠的飛機船艦搭配才行,美國也是摸索很久才出來252F 05/17 21:04

--
--
(kingstongyu.): [問題] 如果日本一式戰至四式戰可以量產... - terievv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