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uefacool
作者 uefangsmith (唉呦!不錯哦~)
標題 [Tech] 網路系統工程師最頭痛問題 軟體排第一
時間 2011年07月23日 Sat. AM 10:04:25


Take by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647...2011-07-21,EETOL,ARTICLE_ALERT

網路系統工程師最頭痛問題 軟體排第一
上網時間: 2011年07月21日  

對網路系統開發商來說,軟體一直是個頭痛問題;在日前於美國加州舉行的一場研討會(Linley Tech Processor Conference)上,參與座談的技術經理人表示,網路系統開發商都希望能有更好用的工具,可進行多核心處理器除錯並支援虛擬I/O。

此外,這些來自包括思科(Cisco Systems)、惠普(HP)網路事業部門,以及瞻博網路(Juniper Networks)、閘道器製造商 Stoke 等的技術經理們,也將軟體支援列為他們採用多核心處理器時的關注焦點。「大多數軟體仍在利用最新的最佳化技術方面落後;」來自Juniper的傑出工程師Raghavendra Mallya表示:「我們想看到(更好的) I/O虛擬化,以創造可分區系統(partitioned system)。」

Cisco企業用路由器工程總監Mark Ennamorato接著表示,他們在選用處理器時有過不少軟體工具使用經驗,但是多核心的除錯真的非常困難:「試圖釐清封包是在哪裡消失,實在是個挑戰。」來自LSI的處理器架構師David Sonnier 也同意以上情況,尤其是當工程師需要對多執行緒(multithreaded)網路應用程式進行修改時。

「要將一個應用程式區分為大量執行緒,特別是在封包處理方面,實在是個挑戰。」Sonnier在另一場關於處理器技術的座談上表示:「如果有一些新的需求導致應用程式得做一些小修改,系統性能就可能折半,因為執行緒的區分會突然出錯。」

HP網路事業部門的資深架構工程師David Malicoat則表示,工程師們在網路系統對虛擬I/O的支援上,正採取「階梯式步驟(stair step)」,這是另一個棘手的軟體問題;但諷刺的是,處理器可容納之核心數量的增加,卻有助於簡化負載平衡(load balancing)方面的一些早期問題:「早期的雙核心、單執行緒處理器,在同步執行兩項工作時常會有負載平衡問題,也就是其中一個核心閒置,另一個核心卻全速運轉。」

多核心硬體本身的“威力”,甚至讓像是Cisco這樣的ASIC大咖對於開發自有晶片思考再三:「除非你真的想達到非常高的性能,不然實在沒有理由自己設計ASIC;」該公司的Ennamorato表示:「我認為(現成晶片的)可擴充性(scalability)已經有了,除非一些特別的應用案例。」

然而,所有與會專家都同意,各家原廠需要更仔細地評估越來越複雜的多核心處理器細節,以找出通常在記憶體控制器中出現的架構性瓶頸,以及資源是如何被分享:「這裡面有很多微妙之處。」Ennamorato表示。

HP的Malicoat並指出,記憶體晶片的進展也是網路系統製造商的頭痛原因之一:「我們曾因為一款所使用的特製快閃記憶體晶片在供應商合併後斷貨,不得不重新設計整個系統。」他還表示,DRAM技術的進展與網路系統生命週期的衝突,也是工程師面臨的問題:「在推出一套系統數年後,你可能得搞清楚是否得進行重新設計,以支援新世代的記憶體;或是確認為了維持系統的生命週期,是否採買了足夠的舊款記憶體晶片。」

Malicoat補充,在該場技術研討會上所展示的大部分處理器都支援 DDR3 DRAM:「但DDR4將會在2014年問世,所以在三年之內,我們應該就會看到一個交叉點(crossover)。」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Software is top headache for network engineers,by Rick Merritt)

--
--
※ 作者: uefangsmith 時間: 2011-07-23 10:04:25
uefangsmith: [Tech] 網路系統工程師最頭痛問題 軟體排第一 - uefacool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