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作者 godofsex (性愛戰神)
標題 [新聞]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81歲辭世 中國結
時間 Mon Mar  4 21:29:38 2024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81歲辭世 中國結因他得名

2024-03-04 10:41 聯合報/ 記者 陳宛茜/台北即時報導

https://i.imgur.com/NkpbCSj.jpg
[圖]

攝影家黃永松辭世。本報資料照片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今天凌晨4時30分於台北三總醫院辭世,享壽81歲。

攝影家莊靈證實此事,表示收到黃家寄給朋友的簡訊。黃永松熱愛攝影,開放兩岸探親後
踏上中國大陸土地採集民間藝術,致力於完善「中華傳統文化的基因庫」。

他奉獻「漢聲」雜誌50餘年,堅持田野調查,從台灣走進中國大陸,出版了上百本雜誌、
專書,記錄中華文化。

「中國結」之名來自黃永松,2010年,英國廣播公司評選他為「傳承的英雄」。

黃永松1943年生於桃園龍潭,祖籍是河南省黃氏江夏堂第八代的客家人,幼年曾因體弱被
送進廟裡成為和尚的養子,法名「文松」。

成功高中畢業後主修雕塑,自修現代藝術,1967年完成學歷於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

黃永松藝專畢業後,透過引薦進入中影擔任美術指導和劇照師。

其熱愛攝影與電影藝術,於1970年獲吳美雲邀請加入籌辦漢聲雜誌社的編輯行列,他身體
力行田野調查,走訪全台各地鄉鎮。

開放兩岸探親後,踏上中國大陸採集民間藝術,致力於完善「中華傳統文化的基因庫」。

2010年,黃獲英國廣播公司評選為「傳承的英雄」。


2017年,獲頒總統文化獎。

1981年,黃永松出版《中國結》叢書,透過田調發掘出11種中國結的基本打法,引發風行


而「中國結」這個名稱也是由黃所命名。

1995年,他發起「搶救龍潭聖蹟亭」古蹟運動,成功維護該案古蹟建物。

2006年11月漢聲雜誌社接受台北市政府譽揚,於社址設置雕刻家朱銘作品「一柱銅筆」,
並將社址一樓開闢為人文空間,做為推廣傳統文化的據點。

莊靈和黃永松同屬「V-10 視覺藝術群」。

此為台灣最早的一個跨領域藝術創作的團體,成軍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

莊靈表示,去年二月「V-10五人@台南」剛在成大展出,展出莊靈、黃永松、郭英聲、林
柏樑、劉振祥等五人的攝影展。

而國美館去年也剛出版黃永松的攝影傳記。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7806894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05.43 (臺灣)
※ 作者: godofsex 2024-03-04 21:29:38
※ 文章代碼(AID): #1bvSp4WX (boo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709558980.A.821.html
cata: 了不起的人 了不起的出版社 漢聲雜誌 拇指文庫 中國童話
它們家出版過好多雋永的書籍1F 03/04 22:32
knmoonbd: 漢聲小百科、漢聲小小百科、漢聲中國童話3F 03/04 22:48
grtfor: 童年的回憶都在漢聲4F 03/04 23:24
[圖]
sevenqueen: 漢聲當年的編輯工作方法和流程實在令人欽佩,我也是聽聞老漢聲人在講他們得讀給對方聽文字內容,對方聽得懂、聽得有興趣,文稿才算是過關6F 03/05 00:19
cowbaya: 拇指9F 03/05 07:46
wacoal: 小時候閱讀習慣的啟發,感謝有漢聲10F 03/05 09:42
CTUST: 這種人沒當文化部顧問之類的滿匪夷所思11F 03/05 11:48
Yancy0727: 漢聲童話 小百科 拇指. 都是童年回憶,裡面好多的故事現在依然都記得12F 03/05 19:24
ctw01: 童年回憶14F 03/06 13:18
cloudworld: 推15F 03/06 22:06
MEOWWW: 謝謝漢聲16F 03/06 23:21
shinrei: 漢聲中國童話文本每則故事後面都有個小附錄,說明選擇該故事的原因以及插畫是仿何種風格的介紹。而且故事蒐集不僅有中國也有台灣,真的很謝謝漢聲(也謝我阿母願意砸錢)讓我有個充滿多彩幻想的豐富童年17F 03/07 01:02

--
作者 godofsex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godofsex.): [新聞]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81歲辭世 中國結因他得名 - warrenchen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