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oa (鍵盤美食家)
標題 [心得] COS D10上位挑戰賽 (多台DAC試聽)
時間 Fri Jul  7 20:29:42 2023


DAC心得其實也不是第一次寫了,系統升級之後換換病發作,所以最近又重聽了一輪

第一篇請見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647746025.A.D3D.html
[心得] 5台300K上下DAC簡易試聽心得 - 看板 Audiophile - 批踢踢實業坊
作者: Roa (鍵盤美食家) 之前版上發文詢問關於DAC的選擇,感謝各位版友推薦,分享一下實際去試聽之後的感想 以近期試聽的五台串流DAC來說,每台性能和音質都是無庸置疑的好,就像版友所說的其 實在這價位開始最大的差異還是在各家廠牌的音色上面 因為是在不同店家比較,所謂表現力絕大部分受喇叭和擴大機影響,後面再詳敘。縱觀來 說簡單以音色走向排序

然後因為通膨的關係,雖然機器差不多但是價位已經到平均40萬以上了…

真的不科學


參賽選手如下:

Metronome Le Dac 2
MSB Discrete
Playback Designs MPD-6
Mola Mola Tambaqui


==前言==

這次試聽和系統升級之後深深覺得,DAC的實力非常需要後端擴大機和喇叭的配合

後端水準沒有跟上,說真的素質上聽起來差異還真的不是很大

特別是現在主流大廠入門機都漲到平民老闆百姓幾乎難以負荷的程度,CP值非常之低

對於高價擴大機來說,接上去低頻是否能推得出來

大場面是否能抓住喇叭單體展現控制力,這種實力差距可以說是一翻兩瞪眼

至少在"重量"上也會讓你覺得錢花得值得

但DAC在後端沒有一定等級的情況之下,更多的是在聽音色和表達方式

反正錄音好的歌曲10萬價位的DAC也不會難聽,錄音爛的用50萬的也不會比較好聽

好聽和難聽之間差距較小


不過後端到一定水準之上,中價位DAC的缺點會被放大,高價位的DAC優勢則是會更明顯

有種說法,要換三大件,先從後往前換,目前來說我個人覺得確實是有點道理的

我也同意音響器材確實就是木桶理論


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
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


不過如朋友所說,最短的那塊永遠是自己的荷包呢QQ


回到正題

總之目前我現役COS D10,找了一些能對比的店家互相比較了一下幾台DAC

COS D10不一定同場,系統不一定一樣,但互相對比之下音色差異還是稍微可以聽個大概

當然最好能實際去試聽囉




==Metronome Le Dac 2==

來自法國的品牌,之前以Kalista系列的Hi-end轉盤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

後來用Metronome的品牌名推出了"較為"平價的AQWO系列

國外這系列我爬文看起來也是蠻熱門的

這次試聽的Classica系列就真的是該品牌入門中的入門系列

分為CD轉盤、純DAC和CD轉盤DAC一體機三種

因為我個人是串流派,所以主要聽純DAC,Le Dac 2


一聽就可以感受到這台等級確實高D10一截

即使後端的設備和環境確實有點差強人意,但還是有感

在中頻的密度和凝聚度上好上不少,細節更為清晰,展現出一種有密度的流暢感

我覺得D10雖然各方面來說都不差,但是在聲音密度和低頻的解析度方面和上級機種相比
還是有比較大的不足

雖然這台採用最普通的ESS晶片解碼

(看過之前原廠訪問,明明說只有AKM可以呈現他們的聲音)

但是聲音卻是厚實圓潤的,整體的音樂感也不錯,不會有常見晶片機的冷硬感

低頻也收的快狠準,不會有所謂力道不足偏軟的問題,聽完確實覺得有點心動


不過當天的其他器材我覺得沒辦法真的聽出該機器的上下限,若未來有考慮可能會申請到

府再試聽一次吧!

此外當天也比較了接上Le player 4轉盤聽CD的感覺,只能說我就是解析串流派

CD的聲音更厚、毛躁感更少。但是分離度和解析反而變差了,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就是

最後外型我蠻喜歡的XD

https://imgur.com/BAGAD56
[圖]



==MSB Discrete==

MSB的大名應該不用多作說明,MSB Discrete應該是聽過最多次的高價DAC,也在不同店家
聽過

不過我完全沒聽過上位的Premier和Reference

每次聽都和我第一次寫的心得差不多,不管是單電源還是雙電源還怎樣的配置

簡單來說音響性很強

背景很黑、分離度、定位很好、節像精準、井然有序、空氣感好、音場大,縱深明顯舞台
感好

簡單把一堆音響形容詞都丟上去就對了

BUT!!! 聽起來非常的"平淡"。感受不太到歌曲本身的情緒表達,有種明顯的距離感

聽了不會讓人想要跟著一起唱或是打起節拍

那畫面就像是演唱會舞台上賣力表演,但中後排太遠的觀眾離歌手太遠,一臉面無表情地
坐在位子上的感覺


又一個BUT!!! 同行友人和老闆都覺得MSB比較好聽,總之這種真的是個人偏好啦…

如果直接和COS D10對比的話,聲音凝聚很多、低頻的解析和控制力好上一些

資訊量更多音場更大還有更好的分離度,不過聲音會更亮一點

其實MSB直出的聲音稍微硬一點,和COS D10直接對比的話 (但D10又覺得有點糊)

https://imgur.com/0Zn3zqt
[圖]



==Playback Designs MPD-6==

同樣是美國品牌,但和MSB是兩個對比

一聽就覺得音場小了點,分離度和距離感、定位都沒有MSB好

但多了美感,多了點中頻的透明感,以及帶點晶瑩感的高頻

多了點力量感和更強的爆發力,或者說是更好的動態?


我只能說相當好聽,每首歌聽起來都有情緒起伏,有解析又有音樂性

像是坐在舞台搖滾區但後面一點點的位置,非常的適中

厚度也比MSB厚一點,但也比較亮

總之我覺得很不錯,心中出現一句話"愛情釀的酒" (黑人問號)

但同前面所說,我朋友比較喜歡MSB,他覺得這台聽起來太擠了

https://imgur.com/zEjYU2S
[圖]



==Mola Mola Tambaqui==

其實這台沒特別比較,是試聽喇叭的時候順便聽到的

之前的心得是

----------------------
解析其實很好,中頻人聲我覺得凝聚力和密度反而差Discrete一點,但是厚度勝,聽起來
濃郁有點韻味

音場不會小但是樂器與樂器之間感覺比較擠

舞台的場面感比較小這台初聽之下真的抓耳很多,很有生動感且線條感比較重

不過這種風格基本上遇到爛錄音的日語流行不意外的直接大暴死就是 (聽起來太吵了)
---------------------

但是換了較為完備的中、大型落地系統,感想完全不同

低頻依舊是強項,非常完整、飽滿的能量感和細節表現

當系統後端有辦法把音場和脫箱感營造出來之後


聽起來非常透明、清晰、有層次感,有些不曾聽到過的細節都能夠自然地展現出來

完全不會有擠、亂的感覺,情緒表達依舊流暢,但是缺點幾乎不復存在

也難怪這台DAC評價如此兩極,我覺得是台系統不夠強無法使用的DAC啦

大家斟酌購買^^



結論: DAC想要有感升級好貴,哭啊!


--

鍵盤美食家週記,歡迎追蹤! - https://www.facebook.com/keyboardfoodie/
       -關於美食, 旅遊, 攝影與Hi-F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25.171 (臺灣)
※ 作者: Roa 2023-07-07 20:29:42
※ 文章代碼(AID): #1ag0KxTi (Audiophi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688732987.A.76C.html
odanaga: 推
蠻同意mola那邊的敘述1F 07/07 20:37
只能說系統不同差異真的大,也是難得的經驗QQ
Willieboy668: 然後朋友最後買dCS?3F 07/07 20:40
害我不想買dcs (也沒錢)
Daedolon: 能試聽這麼多好器材真棒4F 07/07 21:04
D大謙虛了,另外幫您問好MPD6和8都有貨 (?)
comipa: 推5F 07/07 21:23
icekiba: 您6F 07/07 21:30
luke417: 推心得7F 07/07 21:49
感謝!!
baby10500: msb聽完的感想跟你一樣 就是呆呆的8F 07/07 21:58
+1
GLUESTICK: 買都買9F 07/07 22:03
ingemisco: 第一台是去鹿港音響聽的?這聽感跟我蠻一致w10F 07/07 23:43
Roa: 沒錯,也只有他們有XD11F 07/08 00:15
Arie: MSB Discrete的墊材、電源連接線跟保險絲換一下才完全體12F 07/08 00:59
可是MSB本體已經超貴了,還要加模組換電源保險絲直接破產
tienam: 怎麼沒有去試聽dCS13F 07/08 01:19
有喔,三台都聽過 只是新版漲的比MSB還多太貴,還有不想和朋友撞機XD
gamewed: 亂入一下 Sopra喇叭端子掐住效能頗多 換掉會有新世界14F 07/08 02:28
我怕一拆就GG了,不然頗心動
Had965408: 推心得!15F 07/08 03:23
Garrys: 珍貴心得16F 07/08 04:15
fxck20202021: 推17F 07/08 06:12
※ 編輯: Roa (1.164.125.171 臺灣), 07/08/2023 08:45:58
unique0515: 好棒的心得推推,想請問兩種後端是怎麼配置呢?18F 07/08 08:59
microkaboom: 推心得,有試過R2R嗎?配HQP也頗有樂趣19F 07/08 09:25
fatcat0423: 功夫都在da轉換後的類比端20F 07/08 11:01
Tim996688: Tambaqui的聲音搭Accuphase 前後級不知道如何21F 07/08 17:38
LIONDOGs: 試試看南瓜22F 07/08 18:10
ms0344303: Nagra非展示品要五十幾萬 台灣也沒有展示
四五十萬國外熱門的還有bricasti  totalDAC dave23F 07/08 18:49

--
作者 Ro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