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ool810 (silence)標題 [新聞] 帳戶莫名奇妙就被鎖…犯罪學教授揭:銀行反洗錢監管手段存在時間 Sat Oct 11 11:49:11 2025
標題:帳戶莫名奇妙就被鎖…犯罪學教授揭:銀行反洗錢監管手段存在重大缺陷
來源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904/9054704
日期:2025-10-11
內文:
金融業投入數千億美元,想方設法要防堵洗錢,但最新研究指出,全球反洗錢制度在
運作三十多年後,依然幾乎沒有減少不法資金流動。學者批評這些措施不僅成效有限,還
經常波及無辜民眾,凸顯制度設計上的重大缺陷。
兩年前,美國馬里蘭州的退休婦女 Alida 在超市買菜時,刷卡竟遭拒絕。銀行告訴
她,她的帳戶因一筆可疑的 1 萬美元匯入而被關閉。雖然最終證實她是身份遭竊的受害
者,但在長達 16 個月的抗爭過程中,她的生活陷入困境:社會安全金無法入帳、信用受
損,甚至無法開設新帳戶,只能暫時依靠女兒接濟。
儘管這起個案只是冰山一角,但隨著洗錢手法不斷演化,銀行採取愈加嚴格的監管措
施,卻常誤傷像 Alida 一樣的無辜客戶。這正是馬里蘭大學犯罪學教授路透( Peter Re
uter)在最新研究揭露的問題所在。
研究揭示的系統性失靈
這項發表於《犯罪與司法》(Crime and Justice)的研究,是全球自 2005 年以來
首次針對反洗錢系統的實證評估。研究指出,自 1989 年國際洗錢監管體系建立以來,銀
行雖然每年花費數千億美元強化偵測與監控,但能追回的非法資金不到 5%,剩下的龐大
金額仍在黑市流動。而這些監管成本最終轉嫁給一般用戶。
路透教授批評:「根本沒有證據顯示全球洗錢行為有顯著下降。全球金融與金管業防
堵洗錢的結果,介於令人失望與糟糕之間。」
無辜者成為代價
在實務上,銀行的自保措施經常導致無辜民眾生活不便。例如,國際學生因接受家人
匯款而遭到帳戶凍結;索馬利亞難民想匯錢給家人卻被銀行拒絕,理由是難以確認資金是
否涉及恐怖活動。這些情境不僅顯示銀行的過度反應,也暴露了現行體制的僵化。
同時,部分銀行選擇忽視異常交易。研究舉例,多倫多道明銀行(Toronto-Dominion
Bank)因允許毒販和洗錢集團在多年內轉移 6700 億美元,最終被處以 30 億美元罰款。
然而,從這兩個數字的強烈對比就可發現,對某些銀行來說,與其積極攔截,承擔罰款或
許更具經濟效益。
司法與監管的盲點
專家指出,美國是全球最大洗錢資金流入地之一,但卻未能落實最初規劃中的多項核
心措施。法律規範雖要求銀行嚴密監控交易,但缺乏強而有力的執行機制,刑事起訴少之
又少,使制度威懾力大打折扣。
更嚴重的是,當銀行將某人標記為洗錢風險並關閉帳戶時,往往不會告知原因。路透
也對這種蠻橫的做法,表示強烈的譴責。
一場昂貴卻無效的戰爭
研究最後指出,雖然反洗錢制度偶爾能協助警方破獲毒販與犯罪集團,但整體而言,
其高昂成本與有限成果之間的落差令人質疑。正如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曼(Jason Shar
man) 評價,這項研究「是洗錢研究領域的重要里程碑」,提醒學界與政策制定者必須正
視這個「花大錢卻收效甚微」的體制。
-----------
他國也有案例,因為洗錢防制法,錯殺無辜而被鎖戶關帳,造成無辜民眾不便時有所聞
看來舉世皆然,文中其他國家銀行在標記風險關帳時也不會告知原因,被批評為蠻橫做法
雖然研究說這種監控策略,對於打擊洗錢收效甚微,但大家好像也只能共體時艱....?
--
※ 文章代碼(AID): #1ewTEv-S (Bank_Servic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nk_Service/M.1760154553.A.F9C.html
※ 編輯: cool810 (60.244.164.9 臺灣), 10/11/2025 11:51:59
推 C4F6: 台灣終於跟上了世界4F 10/11 12:21
推 justaID: 看來美國銀行的做法更粗暴.... 台灣的銀行還會演一下,美國銀行沒在演。「難民想匯錢給家人卻被銀行拒絕,理由是難以確認資金是否涉及恐怖活動」,這跟台灣目前打詐鎖帳戶邏輯一模一樣,原來台灣只是跟上世界了....看來一般民眾自保的手段只能盡量分散風險,平時所有資產不能集中放同一家銀行,至少分散2~3處以上5F 10/11 13:27
→ bnn: 美國大多要帳管費或最低balance啊 你開一堆帳戶 有貢獻就沒事11F 10/11 13:49
噓 justaID: 以這個文中的無辜退休婦女案例為例,開的應該就是一般所謂有帳管費的帳戶,但還是說被鎖就被鎖,影響正常生活。終究雞蛋不要全部放同個籃子是12F 10/11 13:59
推 BabyWolf: 他們多數以風險交易關的不會"告知原因"沒錯 但不是不會"告知" 可能是事後紙本告知 或至少在網銀顯示closed
而以餘額低關的非急迫性 就常可以事先提醒
而且這案例真有(雖然是無辜)風險交易 不是胡亂鎖不給解15F 10/11 14:18
推 justaID: 「沒有告知」確實是目前台灣眾銀行鎖帳號機制最糟糕的地方,默默鎖,連事後告知都沒有,等你要用而不能用才發現19F 10/11 15:20
→ cool810: 亂鎖帳戶若有急用真的很麻煩,銀行不是有在推Bank 3.0便民服務,可否建議透過此管道解鎖
現在銀行壓力真的很大,去年我到台灣銀行臨櫃申請線上約定帳號,回家自行設定幾組約轉後,隔天行員就很緊張的來電追問約轉的對象是誰、認不認識,一再宣導反詐騙教育,現在打詐只會更嚴.....
其他銀行遇過手機轉帳、ATM提領、小額電子支付消費等比較頻繁的話,也都會來電,確認是本人操作後就沒再過問了21F 10/11 16:01
推 missin: 只攔阻不到5%的非法資金@@ 跟台灣應該差不多29F 10/11 17:43
→ ivanami: 要看經辦,如果換人可能會連續接到!參加門號轉帳活動,同一個活動期間8-9月連著兩個月都接到電話,而且後來在該銀行網站看到8月初就有活動資訊,但8月中跟9月都被關切過30F 10/11 18:26
→ bill0205: 乾脆不要放銀行算了 毛一堆33F 10/11 19:35
→ usedata: 文中舉例的美國婦女至少是真有犯罪資金事實,只不過是被盜用身份,以美國重視權益,人權至上,擅闖別人家都可以開槍打死無罪,如沒犯罪事實證據,損害客戶權益應該可以法律追究告銀行了吧!不然如文中所說美國是全球最大洗錢流入地之一為什麼執行效率低下;而台灣現在是銀行說可疑就可以鎖,就連警示戶都要經過司法警察機關,但鎖帳戶卻可以銀行自由決定,而客戶事後申訴,最差最差只要幫客戶解鎖就好,不用付任何責任或者推給AI就沒事了,但也有的是沒犯罪情事硬是用理由搪塞不給解鎖,這樣對無辜客戶合理嗎?為了這個付出的時間成本,需要請假處理,因為這個造成的精神困擾,這些沉默成本,銀行或政府事後有補償賠償嗎?34F 10/11 21:04
推 kuosha: 宮廟洗錢視而不見46F 10/11 21:46
推 yixianl: 詐騙是永遠都會有
共體時艱是要多久
這種處理方式根本就是錯誤的
就看要錯多久才罷休47F 10/11 22:24
→ catuncle1: 這就是一堆學者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而很多政府官員就相信他們了,但很多學者從來沒走出學校過,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倒霉的就是我們這些被學者當作實驗品的人51F 10/11 23:23
→ cool810: 要鎖就鎖,但給個便民的解鎖方式,不要假日、急用無解54F 10/11 23:32
推 DarkerDuck: Be your own bank才是中本聰的夢想55F 10/12 06:18
推 wtfconk: 教授懂金融業嗎?有比板上專業護航的懂嗎?沒的話就別搞笑人家即使器官閒置在那邊,也比別人還懂超過八百條街金融業57F 10/12 1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