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aki333 (Raki333)
標題 Fw: [好評] 鈴芽 杜比/LUXE/板橋美麗華IMAX/TITAN
時間 Mon Apr 17 23:10:26 2023


※ [本文轉錄自 Theater 看板 #1aEiB9_m ]

作者 Raki333 (Raki333)
標題 [好評] 鈴芽 杜比/LUXE/板橋美麗華IMAX/TITAN
時間 Sat Apr 15 23:29:11 2023



趁著鈴芽之旅重返特殊廳期間

把之前雙北與桃園有上映的IMAX/巨幕廳

做個簡單的心得分享與分析


青埔LUXE非IMAX也不算巨幕
但是體驗良好,故列入


包含:

青埔新光LUXE (RGB 4K雷射)

青埔新光Dolby Cinema (4K 雙雷射HDR)

板橋大遠百IMAX (IMAX XT 單機4K雷射)

美麗華大直IMAX (IMAX GT 雙機4K雷射)

松仁威秀TITAN (RGB 4K雷射)


以上均有雷射4K投影
----------------------------------------------------------


一般廳比較組

0.林口威秀(6廳/8廳/9廳)
搶先場與後續為了拿特典多看的場次

林口一般廳皆為標準正常的4K投影影廳

音效表現雖在不同影廳有細微差異

但基本的音畫表現都有正常該有的水準

格局方正,銀幕乾淨,無明顯光害

以此當作一個比較基準



==以下正文開始(可能些微劇情雷)==
----------------------------------------------------------

1.青埔新光LUXE (RGB 4K雷射)

此廳近年觀賞過的電影:
蝙蝠俠、鈴芽之旅


畫面:
亮度佳,畫質清晰銳利,整體色溫偏暖


音效:
環繞明顯且清晰,低音非常扎實

幾場關門戲在大編製的BGM下

一些環繞的細節如水聲、腳步聲等會往後退一些

不過由於重低音的收放相當迅速

不會產生多餘的嗡嗡聲響

可能歸功於影廳結構良好扎實

細節在低音後還是存在,不至於被完全掩蓋

飽滿的低音為此廳的特色

音樂重音一下,身體都會跟著抖一下


銀幕:
乾淨,無明顯髒污

部分白色亮部投影時會出現淡淡黑色直條紋

應是銀幕本身特性,不至於影響觀看


光害:
無明顯光害


----------------------------------------------------------

2.青埔新光Dolby Cinema (4K 雙雷射HDR)

此廳近年觀賞過的電影:
紫羅蘭永恆花園、奇異博士2、鈴芽之旅


畫面:
亮度高,對比強烈,畫質清晰銳利

顏色鮮艷好看,整體觀賞體驗非常舒適


音效:
環繞效果極為優異,主聲道清晰扎實有力

低音部分與LUXE廳相比較弱

LUXE廳的低頻是全範圍包圍,覆蓋觀眾

杜比廳的低頻則是明顯從銀幕前方中心

打向觀眾與影廳中心位置,包覆感較弱

從音效體驗來判斷

稍微限縮了杜比廳音效王位的位置

EF排中間音效體驗好,GH中間也OK

在往後就慢慢削弱了,不太推薦



整體而言體驗極為舒適,但有些缺點無法忽視

幾段關門戲與動作場景中,BGM編制較為磅礡

此時腳底會感受到地板明顯在共振

大場面有多久,這個共振就有多久...

此時的音效可以明顯感覺到細節都被吃掉

環繞感的定位也會變得較為鬆散,穿透力不足

這部分算是我覺得相當可惜的地方


觀賞時整體的音效體驗處於一種:

舒適的音效音樂 - 啊共振糊掉了
- 完美 - 共振糊掉了 - 完美 - 共振糊掉了
- 完美 - 共振糊掉了 - 完美 - 共振糊掉了
- 完美 - 共振糊掉了 - 完美 ...

不斷交錯...的複雜感覺...

共振的缺點在觀賞紫羅蘭時,並不會特別明顯

但是在奇異2與鈴芽時,直接被放大好幾倍

奇異博士2尤其特別慘烈

幾乎所有大場面的聲音都剩前方主聲道轟過來

其他環繞的喇叭聲音通通散掉被削弱

包圍與環繞感降低非常多,相當可惜


銀幕:
乾淨,無明顯髒污


光害:
無光害,完全全黑,非常完美


其他:
座椅非常不穩,只要有人挪動身體

整排的座位都會跟著晃動

觀眾越多,動來動去的風險越大

體驗不是很舒適


補充:
值得一提的是,鈴芽之旅中的片尾曲すずめ

在此次觀賞的眾影廳之中,是最好聽的!!!

非常令人驚豔!!!  簡直就是天籟!!!

滑順溫潤清晰透明附有穿透力!!!

就算只買票進場聽片尾曲都非常值得的程度


----------------------------------------------------------

3.板橋大遠百IMAX (IMAX XT 單機4K雷射)

此廳近年觀賞過的電影
改裝前:永恆族、阿凡達
改裝後:阿凡達2、鈴芽之旅


畫面:
由於剛好在投影機更新前後看過阿凡達1與2

畫面表現上真的巨幅改善

從原本帶有的顆粒感變成鮮明銳利滑順


而本次的鈴芽也讓我感到相當驚訝

原本以為杜比的表現已經非常完美了

沒想到在畫質的表現上,更為優異

需要注意的是這邊所指的畫質是銀幕畫面

所呈現出來的解析度的提升感

特別是在鈴芽這樣的動畫片上

色塊非常均勻沒有一絲雜訊感

不管亮暗部都極度乾淨銳利

沒有任何躁點、鋸齒、毛邊


音效:
沒有杜比全景聲的效果

環繞細節不如杜比影廳與LUXE廳

但該有的聲音解析度,低頻震撼力度都有

聲音飽滿且穿透力高,包覆感佳

收放回彈迅速不鬆散

整體而言中規中矩

不是最頂尖的音效,但就是穩的感覺

若是觀賞爆棚類型的動作片

體驗應該更佳


銀幕:
乾淨,無明顯髒污


光害:
左邊牆面兩盞緊急逃生照明,相當明顯

右側出入口則有光線打在銀幕左下角

逃生照明可能礙於消防法規無法更改

我認為暴力解法就是往前排坐

讓銀幕畫面包覆整個視覺

使燈光不要出現在視野中

至於右側出入口其實只要關門關走道燈

或是加個布幕擋住就可以解決的,待改善


----------------------------------------------------------

4.美麗華大直IMAX (IMAX GT 雙機4K雷射)

此廳近年觀賞過的電影:
沙丘、捍衛戰士2、鈴芽之旅


前言:
前年來二刷沙丘時,發現投影的亮度不太OK

比在林口威秀5廳觀賞時還要暗,覺得不可思議

音效也比較悶,並不凸出


去年來這邊看首場的捍衛戰士獨行俠

在銀幕上看到非常多的黑點孔洞

同時在這些黑點孔洞明顯的區塊會前後震動

產生類似水波紋的畫面

在一些比較亮的場景,整塊銀幕慘不忍睹

幾次體驗下來觀感不是很好


畫面:
首先在畫面上

亮度明顯比其他旗艦影廳暗一些

對比度、飽和度也明顯輸板橋威秀IMAX一截

跟杜比比起來是更是直接被海放

色塊一樣均勻乾淨

可以看出來IMAX的影像強化真的蠻厲害的

但是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就是影像略糊

如果只單看美麗華,也許不會發現

但是跟其他廳一比較就非常明顯

這個模糊感,如果有熟悉影像處裡的朋友

大概就是把板橋大遠百IMAX的畫面拿來

使用AE或是PS,把亮度-10 飽和度-10

最後套上一個數值為0.5的BLUR(模糊)濾鏡

就得到了美麗華IMAX的畫面了


我知道在投影機的規格上

美麗華的等級比板橋威秀還高級

但最終呈現的效果卻有失水準

相當不可思議


音效:
偏乾薄,比較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

環繞感還是有的,但跟其他旗艦影廳比略輸一截

有時候左邊聲道比右邊強,不知是不是錯覺

(蠻懷念以前音響爆棚飽滿的時期)


銀幕:
雖然在畫面表現上不盡人意

但這次觀賞時有特別留意與檢查

黑色孔洞大致都有被修復了

PS.由於鈴芽非打滿的版本
所以無法確認是否整塊銀幕的黑洞都修正了

但是在銀幕中間偏左上的地方

還是有明顯水波紋,幾乎整場都在震動

我本身對畫面非常敏感,這點令人難以忽視

波紋位置示意
https://i.imgur.com/arMLmpU.jpg
[圖]


光害:
全黑時銀幕左右下角會有白色的燈光

不過鈴芽的畫面並不是打滿比例

加上本體的銀幕夠大,影響基本不大

但如果能關閉或遮擋起來會更好


----------------------------------------------------------

5.松仁威秀TITAN (RGB 4K雷射)

此廳近年觀賞過的電影:
1917、鬼滅無限列車、鈴芽之旅


前言:
看1917時音響感覺還沒RUN開

觀賞無限列車時,爆棚感有出來,聲音偏尖銳

但是片尾曲LiSA的炎我覺得超級難聽...

後來在林口MAPPA廳二刷無限列車

整體音效體驗和片尾曲都比TITAN廳好

覺得神奇


畫面:
畫面呈現上與青埔LUXE類似

亮度解析銳利度都很棒,色溫偏暖


音效:
這次有特別仔細聽TITAN廳的音效表現

聽感是目前五個影廳裡最特殊的一廳

首先是主聲道距離觀眾有一個距離感

前面四個廳不管音效好壞差異

聲音基本都是落在接近觀眾中心的位置

唯有泰坦廳不一樣,像在看舞台劇的感覺

也因為如此少了一些身歷其境的感受


另外雖然聲音力道強勁解析也清晰

有達到電影爆棚的效果

但很像把喇叭催到一個極限的狀態

高頻異常尖銳,低頻嗡嗡聲很重

大約觀賞三十分鐘後耳朵就開始不舒服

也不是喇叭過大聲造成的

畢竟要比大聲,青埔LUXE的重低音還更大聲


觀賞完後回家搭捷運的路上耳朵都還在痛

整個耳朵被狠狠刮爛的感覺

總之個人沒有很喜歡TITAN廳的音響音效...


不曉得是否是空間太大

音響等級或是調校沒跟上

才有導致這種音響效果表現

前方也真的有一個舞台,或許就是所謂廳堂感


銀幕:
乾淨,無明顯髒污


光害:
無明顯光害,但右上角有一小點攝影機紅光


其他:
裝潢最蝦趴,高級有質感,皮椅寬大舒適


TITAN廳出入口開在中間區塊的兩側

開演後若有晚到的觀眾進場

或是中途上廁所的觀眾

對於坐在中間區塊的觀眾極度不友善

EF兩排會被擋到投影畫面

GHI則有被擋到銀幕下緣的風險

偏偏這個區塊算是此廳觀影的較佳座位

這部份很吃同場觀眾的行動反應


----------------------------------------------------------


簡易排名:
(均以鈴芽之旅作為比較基準)

(A)畫質:
板橋IMAX > 青埔DC > 青埔LUXE/松仁TITAN
> 美麗華IMAX > (林口威秀)

IMAX版本在人物線條與色塊交接處非常優秀

完全沒有任何毛躁與瑕疵

線條邊緣的鋸齒處理也相當良好

推測是轉換IMAX格式的過程中

影像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與修正

並且在調校精良的雷射4K IMAX投影機加持下

帶來的良好成果


故此項排名板橋IMAX勝過青埔杜比

美麗華IMAX在投影與銀幕表現都不盡理想

所以殿後,至於有沒有贏過林口一般廳...

我覺得原始片源一定是贏的

但投影出來後就不好說了


PS.若是像去年的阿凡達水之道

杜比的超強特規,排名就會反過來

變成Dolby Cinema輾壓一切


(B)對比/色彩:
青埔DC > 板橋IMAX > 青埔LUXE/松仁TITAN
>  美麗華IMAX/(林口威秀)

色彩對比排名杜比毫無懸念輾壓所有選手

板橋IMAX色彩中性,非常還原且耐看,次之

美麗華一樣被投影拖垮不解釋...


(C)銀幕尺寸:
1.美麗華大直IMAX   28.40m * 21.20m

>>

2.松仁威秀TITAN   22.00m * 12.00m

>

3.板橋大遠百IMAX   21.30m * 11.50m

>

4.青埔新光Dolby Cinema   20.00m * 10.00m

>

5.青埔新光LUXE    17.00m * 7.00m



綜合心得推薦:
音響效果我認為比較主觀

不像畫面有絕對值

所以這邊就做一個綜合的心得推薦


1.青埔LUXE
無特殊比例 2.39:1/2.35:1動作片/動畫片

都蠻推薦來這廳觀賞,保證不會失望

整體音畫俱佳的高水準影廳

前陣子EVA終上映就很想在青埔LUXE體驗

可惜最後都放在一些相對較普的影廳,殘念


2.青埔DC
細節與定位優秀

歌聲的部分真的太好聽了

但是觀影時地板只要一震動,細節就會糊掉

低音較弱但舒適,最佳觀影位置區域較小

推薦觀賞動畫片/美術視覺設計強大的電影

體驗最優秀的亮度、對比與色彩


3.板橋IMAX
1.9:1的IMAX大片推薦來這邊

感受IMAX呈現最佳的畫質與影像解析

音響效果適合爆棚的動作片

中規中矩一個穩字


4.美麗華IMAX
想要體驗最大的銀幕

對音畫表現比較不要求才會推薦

或是1.43:1 IMAX特製拍攝的影片才看

然後再去別家補上音畫的細節...


5.松仁TITAN
雖然聲音個人不喜歡,耳朵會痛

但投影畫面水準優秀,內裝舒適

應是台北除了國賓鉅院以外

少數的高水準的巨幕廳

約會社交來這邊絕對不會漏氣


----------------------------------------------------------


後記:
感謝您閱讀到最後,這邊作一個總結

基本上我認為大部分旗艦影廳或巨幕廳

只要肯換上新型的雷射4K投影,並有良好調校

畫面呈現上都能有良好的效果

至於音響音效的呈現上差異就頗大

對我來說還沒有一個真正完美的影廳

(杜比可能接近了,但是那個共振真的不行...



良好的設備還需良好的調校

執著於設備等級不如親身體驗

扎實的影廳空間規劃也不能忽視

期許業者都能逐步改善

讓觀眾享有更好的觀影體驗


2023/04/17
參考版上與影城資料補上銀幕尺寸
方便板友參考比較


https://i.imgur.com/1Po6pxY.png
[圖]

==文長感謝閱讀,附上票根證明==

https://i.imgur.com/9IyIpM6.jpg
[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104.15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aEiB9_m (Theat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heater/M.1681572553.A.FF0.html
kounosuke: 青埔LUXE的直條紋 應該是這系列終極銀幕都有的小問題嘉義in89除了IMAX外的所有影廳仔細看也都有直條紋1F 04/15 23:34
SuzumuraKai: 推心得文,原po好敏感,看電影真的是辛苦了哈哈3F 04/15 23:48
paul2049: 美麗華只有1.43:1的片才會想特別跑一趟,音效跟銀幕亮度真的不優,但還是算個人的愛廳啦畢竟1.43:1的畫面真的震撼。已經準備好刷爆奧本海默跟沙丘2IMAX了4F 04/15 23:53
allenboy: 推,,樓主對各家影廳效果上的心得和個人十分接近,再說一次青埔新光的杜比影院原本應該滿分的音效就是被空心木地板所拖垮,無論何種原因,當初決定這樣搞的真的要拖出去XX!松仁威秀的TITAN廳除非主喇叭全面換新,要不然音效上的缺點是無法改善了(反正威秀給這廳的定位就是影展、試映會專用),倒是美麗華IMAX的畫面品質會退步這麼多是不應該,畢竟是唯一且設備等級最高的IMAX影廳。7F 04/16 00:04
Ailkernoos: 原PO 4/14鈴芽坐我附近XD,LUXE的銀幕線條好像就是這樣了,至於杜比共振問題在前面好幾篇都有說,只能說影城也不是故意的,但若沒有那次意外,應該台灣就暫時都不會有人引進杜比14F 04/16 00:08
Raki333: 剛好是做動畫影像相關的工作,所以對於畫面與
銀幕呈現會看特別仔細,當然杜比與
雷射IMAX
都很優秀,一般觀眾應該是不用計較到這種細節
其餘的銀幕瑕疵,投影機調整,音響音效調校
就希望業者能慢慢改善囉18F 04/16 00:14
gary8442: 大大怎麼沒辦新光會員 很划算欸XD 我真的太晚辦了
3/8才想起來要辦會員 https://i.imgur.com/koeu060.png全票400 學生票380 會員票330
https://i.imgur.com/X1l4Lvb.png24F 04/16 00:37
[圖]
 
[圖]
gary8442: https://i.imgur.com/RZPImmc.png
https://i.imgur.com/sbXf5K7.jpg 幾乎每排都體驗過28F 04/16 00:39
[圖]
 
[圖]
gary8442: 這次板橋/美麗華我都只有看一次就沒再去刷了
胃口被DOLBY CINEMA 養大了,對比度/色彩差距頗大30F 04/16 00:52
orekiL: 平日去的話 台新卡8折也不錯32F 04/16 00:56
IQ486: 請問原PO杜比的F排和G排音效體驗會差很多嗎?33F 04/16 00:57
gary8442: 其實有點好奇樓主指的板橋IMAX沒有 "躁點"、"鋸齒毛邊"日本動畫片噪點一般也是後期攝影加上去的
也有廠商壓製BDMV影像處理為了de-banding 而後期添加
如果像樓主說的乾淨無噪 那就表示IMAX-DMR處理做了降噪De-noising 一般多少都會破壞到畫面細節
一般處理動畫片影像不太推崇做降噪的...不然就是要mask還有無毛邊鋸齒這個可能真的是做了anti-aliasing?
我不明白IMAX-DMR 具體處理的內容 ,只是對我來說
動畫HDR (DOLBY VISION)的升級效果遠超過IMAX DMR 後製目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Violet Evergarden的DVision34F 04/16 01:12
Ailkernoos: FG的效果落差如果是木耳會聽不太出來就是了,除非敏感44F 04/16 01:19
gary8442: IMAX DMR 版本的你的名字我印象中也是畫面比數位版乾淨當時2017是在台灣唯一的雷射4K IMAX  (美麗華GT)看的印象中刷了5次還6次 XD 只上一週45F 04/16 01:20
Raki333: 我覺得EF是音效好,視覺包覆感強一些,G的話也不錯,視覺上是最舒適的位置,算是一個影音的平衡點。以前看紫羅蘭有坐過I排,開場簡介影片就有感音效弱些,所以才比較推薦坐EFGH這幾排。換個方式來說如果看習慣IMAX的包覆感,那麼杜比選前面的EF排絕對不會失望!
gary大:確實杜比HDR帶來的效果原比IMAX畫質上的強化感受明顯,不過其實就是一些來回比較的結果而已,所以也說了一般觀眾不用看到這麼細,兩者都是優秀的放映格式,像這次重上我也是又跑了杜比再刷一次嘿嘿。48F 04/16 01:22
gary8442: 印象中當時誠哥有搭飛機前往IMAX公司確認成品效果!
有發推特 這次好像就沒有特別po文了
https://i.imgur.com/bN253oM.jpg
新海誠作品第一次有上DOLBY CINEMA 可惜找不到相關訪談之前一律1.78:1也是從鈴芽開始改變 不知道是什麼契機57F 04/16 01:35
[圖]
allenboy: 我想杜比影院所放映的影片版本應該連音效都有特別加強、是特規版音效,就算一樣是Atmos,杜比影院的Atmos聲音訊號量比其它一般廳的Atmos更多尤其在環繞音效上。前幾年第一次看 杜比影院 當時看的是「玩命關頭 特別行動」,這片我在台灣已經看過數家Atmos戲院,覺得這片音效普通所以沒特別期待,但 杜比影院 的音效著實讓我大吃一驚,那種層次感、環繞音效細節之多根本和一般廳的Atmos音效是不同等級的東西,很多音效細節是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低頻的凝聚力也是完全不拖泥帶水,當時真的覺得杜比影院能將原本平凡音效脫胎換骨。62F 04/16 08:48
IQ486: 感謝回答。我是木耳可能聽不太出來,但想體驗看看EF排。希望週三後還會有杜比的場次!72F 04/16 11:22
ruffryders: 美麗華IMAX神話破滅74F 04/16 19:17
gary8442: 美麗華學生票430全票470
有70mmImax拍攝的畫面再去美麗華吧...75F 04/16 19:30
sppmg: 松仁Titan 你坐哪排?我感覺主聲道是從銀幕上方發出的。之前天空之城我『聽』了好幾場非常滿意。坐D排。不過會有銀幕太亮的問題,還想說如果還有再刷機會應該戴飛行眼鏡消光看,還更有融入感 XD77F 04/16 19:46
Raki333: 回sppmg大:我是坐H排中間,通常訂票習慣靠近影廳的中心位置(坐過FGH排),照這看來也許泰坦廳的音效要往前面坐聽感才會比較良好。感覺可惜了他的大空間~81F 04/16 21:02
DragonHeart: 也還好吧! 週末去看了超級瑪利歐的美麗華IMAX
覺得畫面跟聲音效果都還讚的.這部片雖然中文版一般廳票房比較爆滿的樣子, 但看的時候那場也是不少人
本片真的家庭客居多,大人帶小孩  全場歡笑聲不斷
動作場面看IMAX真的很過癮 很有全新神作IP宇宙誕生感看完時竟還響起一陣鼓掌聲 (雖沒到全場歡聲如雷程度)我想這場觀眾看完滿意鼓掌時,應沒多想跌落神壇等問題84F 04/16 21:56
clurinzler: TIATN音響調教很看人 低頻清脆高頻薄尖
我自己是都坐E排中間 低音不大會有嗡嗡響的駐波問題松仁我這幾次看下來覺得可能低頻調教有點問題
沒坐對位置低頻真的很容易悲劇 甚至去蓋到其他頻段91F 04/17 12:00
Raki333: 有機會去松仁TITAN再嘗試往前坐坐看比較一下95F 04/17 12:42
sppmg: D的另一個缺點是銀幕比較斜(當然),天空之城有許多向上視角,抬頭上看感覺還可以,其他影片應該會不舒服。而且一旦偏離中央3位就要稍微轉頭。E會比較平衡,但純論音響效果我是覺得仍然遜於D96F 04/17 13:31
IQ486: 另外再請問原PO,杜比坐D排會太前面嗎?100F 04/17 13:49
Raki333: 杜比沒坐過D排,以坐EF排的經驗,差不多平視鈴芽的字幕區塊,再往前一排應該還是在可接受範圍。101F 04/17 14:11
IQ486: 好的感謝。
 決定明天再衝一次坐D排了!103F 04/17 15:43
gary8442: 杜比C、D 都有坐過 我是覺得不看字幕的話做到B~C沒問題105F 04/17 15:49
IQ486: 剛好我想試試不看字幕專注在畫面和音樂上XD 是說E排以前的聲音效果應該不會比EF排差吧?106F 04/17 15:53
※ 編輯: Raki333 (114.36.104.15 臺灣), 04/17/2023 21:07:00
gary8442: 音效最好的還是F~G108F 04/17 21:15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Raki333 (114.36.104.15 臺灣), 04/17/2023 23:10:26
--
作者 Raki333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