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qazsedcft (多半時候)
標題 [新聞] 生態衝突篇 野外棲地誰的家──犬殺頻傳
時間 Fri Apr 21 08:13:57 2023


1.媒體來源:《報導者》


2.記者署名:

文字/林慧貞
攝影/楊子磊、余志偉
設計/黃禹禛
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黃鈺婷

3.完整新聞標題:生態衝突篇
野外棲地誰的家──犬殺頻傳,遊蕩犬與野生動物衝突下的生態與公衛危機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vntuekn.jpg
[圖]
遊蕩犬咬傷野生動物的事件頻傳,不僅造成生態衝擊,學者更擔心擴散傳播狂犬病。(攝影
/楊子磊)

遊蕩犬在野外數量增加,從北部的陽明山、中部的石虎棲地,到高雄的壽山,穿山甲、石虎
、山羌等台灣原生野生動物,都傳出遭遊蕩犬攻擊的案例。陽明山上的野生動物甚至為躲避
貓狗攻擊改變日常作息,壽山的山羌更是銳減9成,出現區域滅絕可能。


遊蕩犬對野生動物影響的研究,在這5年開始獲得重視,但儘管研究人員用各項數據、影片
、照片,證實遊蕩犬的威脅,上從中央,下到地方政府,對遊蕩犬管理還是束手無策。

研究人員擔心,除了生態浩劫,人畜共通的「狂犬病」病毒長期流通在台灣野生動物身上,
若放任其和遊蕩犬衝突,屆時狂犬病若傳到犬隻身上,甚至出現變異,受影響的將不只是動
物,人類也難逃一劫。


對林裕傑來說,壽山是他和兒子大自然的啟蒙。有一次他帶著小學三、四年級的兒子爬壽山
,遇到一隻迷途的小山羌,繞著他們的腳,小小的山羌身上斑點未褪,就像卡通裡的小鹿斑
比,可愛極了,兒子興奮得大叫。他們流連在壽山一起觀察山羌、獼猴,走遍壽山各個角落
,兒子甚至立志長大後要研究生物。


過了7、8年後的現在,林裕傑兒子已讀高二,而壽山的山羌愈來愈少、遊蕩犬愈來愈多。偶
爾發現山羌時,甚至只剩冰冷的屍體。

當野生動物遇上遊蕩犬貓
https://i.imgur.com/DuxaV5p.jpg
[圖]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裡一隻小獼猴遭遊蕩犬咬傷,犬齒穿透小猴皮膚傷及肌肉,造成內外出血
,母猴不知小猴已經死亡,仍努力幫牠清理傷口。(攝影/林裕傑)
壽山山羌10年少9成,面臨「區域滅絕」危機
根據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簡稱壽管處)委託的調查,壽山地區的山羌相較10年前,大
減超過9成,其中遊蕩犬是造成山羌數量下滑的主因。

林裕傑住在高雄鳳山,喜好大自然的他,每週都往高雄市近郊的壽山跑,騎上半小時機車也
不嫌累。一開始他觀察到民眾餵食獼猴,造成獼猴過度親近人類,便開始當起志工宣導禁止
餵食;但6年前的一起意外,讓他將目光放到遊蕩犬:


看到5、6隻狗在圍攻一隻山羌,我衝進狗群、抱著山羌就往山下跑,送到壽山國家自然公
園籌備處,轉送動物園治療途中卻回天乏術。
事隔多年,他依然清楚記得那些血腥的畫面、山羌淒厲的叫聲,下山後他發現許多人盯著他
看,才驚覺自己渾身是血──山羌被遊蕩犬從背後攻擊,屁股已經血肉模糊,染上了他的衣
服。這樣的場景在往後幾年不斷上演,林裕傑手機裡被遊蕩犬攻擊的山羌、獼猴照片愈來愈
多。

https://i.imgur.com/lXiKylM.jpg
[圖]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裡的山羌,遭遊蕩犬攻擊致死,數量急遽下滑,已出現區域性滅絕的可能
。(攝影/林裕傑)
壽管處曾在2021年委託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顏士清,在壽山地區每500公尺就設
置一台自動相機,共設65台,調查遊蕩犬與山羌族群現況。2014和2018年中山大學用同一方
法調查的數據發現,2014年山羌是壽山出現指數(又稱OI值)最高的動物,2018年微幅下滑
;而狗的OI值,在2014~2018年間大幅攀升。

2018年起壽管處開始對犬隻做高強度的TNVR後,在2021和2022年的調查中,遊蕩犬相對OI值
卻沒有明顯減少,山羌的OI值則大減92.6%,相較2018年的研究,現在剩不到1成,推估數量
僅剩50~63隻。

https://bit.ly/41HpaGY

 
「我們看到數字也很訝異,多方交叉驗證,壽管處在2013~2022年有41件山羌遭狗攻擊通報
案件,但2020~2022年總共只有3件,」顏士清表示,這顯示山羌的數量的確大幅下滑,也
有許多每天到壽山的在地人,不約而同地指出山羌變少了。


雖然還無法直接驗證原因,但以現行資料來看,遊蕩犬的空間分布或活動時間,都和壽山的
野生哺乳類動物明顯重疊。狗的OI值在2014和2018年變高,2022年些微下滑,「這就是一種
獵物跟掠食者的波段關係,兩者的指數會有一點點時間差,」顏士清解釋,獵物很多時,掠
食者也會因為吃得飽而數量變多;過了一段時間,因為掠食者太多,獵物變少,掠食者跟著
變少,推估遊蕩犬是造成山羌數量下滑的主因。


根據自動相機分析推估,目前壽山約有411~444隻狗;若是由研究人員徒步或騎車記錄,分
析出來的犬隻高達419~806隻。若進一步細看壽管處的犬隻攻擊傷亡通報,2013~2016年間
,山羌通報案件合計13件,但2017年零撲殺政策上路後,通報數量單年就來到新高11件,20
18年也有11件,隨著山羌族群數量下滑,2019年後通報量才銳減。顏士清在研究報告中建議
,遊蕩犬對野生動物造成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山羌已出現區域性滅絕的可能,必須加速對犬
隻數量的控制,除了搭配高強度的犬隻絕育政策,更應積極移除當地犬隻,「若還要再等待
多年,野生動物族群很可能再也無法恢復。」

https://infogram.com/1p7vpzyxgmg7k1czv9ev29vq2ean75wm1z0

 
陽明山小型原生哺乳動物,為避開犬貓改變作息
遊蕩犬不僅造成野生動物傷亡,也影響到牠們的作息。清華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
與中興大學的多位學者,2012~2017年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架設自動相機,並在2019年將此長
達6年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顏士清也是其中一
員。


研究團隊比對9種台灣原生哺乳類動物(水鹿、山豬、山羌、穿山甲、麝香貓、白鼻心、鼬
獾、台灣獼猴、台灣野兔),與遊蕩貓、犬的活動時間,發現在4~7月時,部分動物和遊蕩
犬活動重疊時間明顯下降,而這時間正好就是野生動物繁殖季節,不過水鹿、山豬等體型較
大的動物就沒受到影響。這是台灣首度有人以長期的科學化研究,證實遊蕩犬貓對原生哺乳
類動物的影響。


顏士清推測,或許體型較小的動物們,需利用這種暫時性的迴避策略,降低幼獸被捕食的可
能;但根據國外研究,野生動物改變作息,可能導致牠們錯開原先適合取食的時間,進而可
能內分泌失調、長期饑餓,甚至因為和其他個體距離過遠,降低繁殖機率。


犬隻攻擊已成穿山甲最大威脅
https://i.imgur.com/sGScpou.jpg
[圖]
特生中心統計,2018年後,大約每兩隻救傷的穿山甲,就有一隻是受到犬隻攻擊。圖為救傷
治癒後,在特生中心內受訓等待野放的穿山甲。(攝影/余志偉)
綜觀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簡稱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統計的野生動物遭犬隻
攻擊案例,2014年之前,每年大約僅有10隻出頭,但之後卻一路攀升,到2020年已超過40隻
,被攻擊最嚴重的就屬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穿山甲。


《報導者》在2019年曾撰寫穿山甲保育議題,造訪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時,獸醫師正在
餵食一隻出生僅45天的小穿山甲,牠的母親就是遭遊蕩犬咬傷,拚命生下孩子後卻不幸死亡
。當時急救站留置的7隻穿山甲中,有5隻都是被犬隻攻擊,研究員詹芳澤憂慮地說,犬隻攻
擊已經取代獸鋏成為穿山甲最大威脅。


特生中心分析1993~2022年穿山甲被送到急救站的原因,受「犬隻攻擊」的隻數在2018年後
大幅成長,連續5年每年都有20隻左右,是過去的3倍,超越長期占據榜首的「陷阱」。在20
18年後,大約每兩隻救傷的穿山甲,就有一隻是受到犬隻攻擊;而一隻穿山甲遭犬隻攻擊後
,療程動輒2個月以上,消耗的救傷人力與資源非常龐大,甚至出現野放後,再度因為狗咬
被通報入院的悲慘案例。


種種跡象都顯示,2017年推動零撲殺政策後,遊蕩犬隻對穿山甲造成巨大影響。穿山甲生活
在台灣的中低海拔淺山地帶,幾乎和遊蕩犬分布地區重疊,遇到危險時會蜷曲成團,原地不
動,以身上堅硬的鱗片保護自己,但遇到擁有利齒、成群結隊的遊蕩犬們卻莫可奈何。許多
進入特生中心的穿山甲都被咬斷了尾巴,鱗片底下柔軟的身體布滿一個個被利齒啃咬的小洞


https://infogram.com/1p1q2rrjr3r601bmz62q356vgpt6nzvv5nd

 
穿山甲的命運,反映了台灣中低海拔生態普遍面臨的遊蕩犬隻威脅。自從2013年在鼬獾身上
驗出本土絕跡50年的狂犬病毒後,農委會林務局從2015年起,在鼬獾主要棲息的中低海拔廣
設自動相機,監測野生動物族群量。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翁國精,2020年
曾受林務局委託,分析全台183個長期監測樣點,發現在其中142個樣點都拍到狗的蹤影,比
例高達77.6%,且從2017年後顯著上升,正好是零撲殺政策上路第一年。

狗在中低海拔與許多小型哺乳類動物如石虎、穿山甲「共域」的情形相當普遍,其中瀕臨絕
種的石虎甚至達到100%,也就是每個拍到石虎的自動相機也都會拍到狗,不過石虎和狗的OI
值並未有顯著相關。穿山甲與狗的共域也不遑多讓,達到85%,而且穿山甲的OI值與狗明顯
成反比,狗愈豐富的地方,穿山甲愈少。研究團隊特別提醒,石虎和穿山甲與遊蕩犬衝突必
須特別注意。


林裕傑觀察,遊蕩犬除了對野生動物造成傷害,還會爭奪資源,例如壽山較缺水,附近的台
泥蓄水池是少數水源處,吸引許多遊蕩犬,甚至餵食者也會去那邊裝水給貓狗喝,無形中也
與山羌和其他野生動物競爭水源。


零撲殺、收容量能不足,生態敏感區也難「清零」
https://i.imgur.com/f9UuByP.jpg
[圖]
位於屏東的台灣愛狗人協會,協助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結紮、安置遊蕩犬,但自家收容所已經
滿滿都是狗,不時還要承接非法繁殖場救援出的小狗,能安置遊蕩犬的空間有限。(攝影/
楊子磊)

遊蕩犬對野生動物造成威脅已不是新鮮事,隨著社群平台發達,野生山羌、石虎,甚至鳥類
遭受犬隻攻擊的畫面才終於呈現在民眾眼前,也讓過去隱身在山林中,長期不受關注的遊蕩
犬生態問題浮上檯面,動物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育人士的對立亦愈趨嚴重。


不過在去年(2022)12月28日農委會主辦的遊蕩犬隻管理策略會議中,動保和野保人士雖然
依舊在餵養遊蕩犬隻、恢復撲殺等問題上針鋒相對,但對於移除生態敏感區的遊蕩犬,卻難
得達到共識。


2017年零撲殺政策上路後,TNVR成了農委會和全台地方政府的重點政策,然而顏士清曾調查
,壽山地區犬隻結紮率雖高達85%,但若要族群消亡,仍得花上17年,而且每年需維持85%高
強度絕育率,且只要每年有50隻個體移入就會失敗;不過若加入移除安置策略,假設每年持
續新移入100隻個體,但也移除100隻,同時維持85%絕育率,8年後就可成功控制族群,每年
僅需持續移除新移入個體。顏士清說:


TNVR是不得不的方法,但不能是唯一方法,要搭配移除,否則野生動物可能等不了那麼久

許多專家學者,甚至動保團體都建議,可以針對生態較敏感的區域優先移除遊蕩犬,例如國
家公園、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等,壽管處過去委託動保團體結紮遊蕩犬後,通常仍放回壽山,
但近年由於山羌數量銳減,加上顏士清的研究,去年壽管處找上經營民間收容所的動保團體
「社團法人台灣愛狗人協會」,要求他們結紮後安置收容遊蕩犬,不要再放回原地。


「但一年安置不到百隻,就算一年安置40隻好了,要10多年才能完全移除,」壽管處副處長
洪啟源相當無奈,歸根究柢是收容量能不夠。他表示,零撲殺政策上路後,收容空間不夠,
像高雄市動保處就不收壽山送過去的狗了,千拜託萬拜託,收容所就是沒位置。協助壽管處
的愛狗人協會理事長顏杏娟也同樣無奈,狗園裡已經滿滿都是狗,有時還要支援緊急收容受
虐動物的案件,量能實在有限


台灣山區型的國家公園都位在高山,壽山是台灣國家公園體系中,第一個以淺山為定位的地
方,當初設立其中一個目標就是為了保護淺山生物,但諷刺的是,壽山山腳下就有好幾處空
地、停車場,長期聚集遊蕩犬,壽管處一移除轄區內遊蕩犬,迅速又有其他狗補上位置,承
辦人員形容「就像持續注水的水缸,不斷舀水,水卻不會變少」,已尋求市府動保處合作,
希望區外也能做好結紮、收容,避免源頭不斷增生,但動保處受限人力和收容位置不足,態
度並不積極。


國家公園體系的壽山尚且如此,其他完全在保護傘之外的淺山地區,保育狀況自然更差。例
如僅少數分布在苗栗、台中、南投一帶的石虎,主要棲地不隸屬任何保護區,僅能依靠地方
政府,用一般行政程序管理遊蕩犬,但地方政府不積極,遊蕩犬攻擊野生動物事件仍頻傳。
顏士清認為,對於已經劃定為特殊保護的區域,可以用更強的法條管理,但許多淺山地區就
得仰賴保育類動物如石虎和穿山甲,作為旗艦物種(flagship species),保護棲息環境,
也保護其他物種。

林務局曾在2014年企圖在苗栗劃設近3萬公頃石虎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牽涉許多私有
地,當地居民擔憂影響未來開發,強烈反對,至今仍未劃設,未來預計將保護範圍先限縮到
國有林約6,000公頃以下。2020年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也與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合作,在石
虎出沒區執行母犬絕育計畫,不過結紮後仍以回置為主,並未收容。


這也是目前保育政策遇到最大的難題,即便劃設了保護區、針對特定物種執行遊蕩犬管理措
施,最後仍卡在收容量能不足。經常參與地方政府、國家公園、林務局會議的台灣動物保護
行政監督聯盟祕書長何宗勳認為,要打破這個死胡同,必須精準設定優先順序,例如生態熱
點優先清查當地遊蕩犬數量,設定移除2,000隻狗,就要制定2,000隻狗的收容計畫,盤點公
立與民間收容所量能,政府機關工作犬需求,加強民眾認養計畫,例如廣設領養站、里辦、
校慶認養等等。


不過這些都需要跨部會、中央和地方合作,何宗勳認為,現在從地方到中央政府本位主義都
太重,導致移除成效不彰,像是農委會內部就沒有整合好畜牧處和林務局:林務局呼籲在生
態敏感區不要餵食、回置犬隻,但畜牧處補助地方政府貓犬結紮後,卻沒有依照當地生態、
遊蕩犬身體狀況,制定回置的指標或SOP,地方政府仍將結紮好的狗放回生態敏感區。


法規工具有限,野保、動保衝突難解
https://i.imgur.com/sZsxbAN.jpg
[圖]
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鄭祝菁認為,地方政府動保人力有限,人犬衝突就處理不完了
,面對動保和野保衝突,保育機關應協力合作。(攝影/楊子磊)
《報導者》實際訪問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鄭祝菁,她不斷強調要給地方政府彈性,讓地方
考慮自己的區域特性,判斷適合的回置地點。對於犬隻和野生動物衝突,她則認為應該要回
歸《野生動物保育法》(簡稱《野保法》):


「野生動物發生問題,應該是當地主管機關、當地林管處要說出來、制定策略,《野保法》
明文規定他們要保育瀕危動物。」
她無奈地說,地方政府和保育機關也要協力合作,不能都只寄望動保處來抓狗,動保處光處
理人犬衝突,人力就有限了。

去年7月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有民眾連署提出「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
流浪貓犬」,但是反對方也隨即連署「反對『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提
案」,農委會在今年(2023)1月15日回應,仍維持一貫態度,認為野生動物衝突應回歸林
務局主管的《野保法》,特別指出《野保法》14條規定,「逸失或生存於野外之非台灣地區
原產動物,如有影響國內動植物棲息環境之虞者,得由主管機關逕為必要之處置。」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羅尤娟表示,林務局在2022年10月,已將野生動物受遊蕩犬貓影響救傷的
點位,提供給動保單位,也協調苗栗縣政府及台中市政府,在石虎出沒熱區捕捉遊蕩犬隻、
絕育和移除,並和嘉義縣政府合作,在阿里山捕捉和絕育遊蕩犬貓,另外也通知做犬隻結紮
的動保團體、地方政府,不要將狗野放到山區、保護區、河灘地。


然而從實務面來看,野保單位手上的法規工具相當有限,羅尤娟表示:

野保相關法規沒有辦法處置犬貓,「犬貓一旦被抓起來就要回到《動物保護法》規定」,野
保單位只能協調動保單位捕捉犬貓,後續的收容仍需要動保單位處理,「我們使不上太多力
氣。」



跨越邊界的病毒,遊蕩犬的下一個隱憂
https://i.imgur.com/1VvCCyO.jpg
[圖]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貞志擔憂,野生動物身上有狂犬病毒,遊蕩犬咬
傷野生動物,若狂犬病毒變異,傳到狗身上,再到人就不遠了。(攝影/楊子磊)
行政機關有屬地之分,但遊蕩犬可不認縣市、保護區的界線,當人類還在用法律、區域理清
權責時,看不到的病毒正在悄悄跨越邊界。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貞志
2018年發布一篇報告,指出貓、狗身上的疾病會傳染給石虎。他檢測17隻遭路殺的石虎,發
現高達82.4%都感染食肉目動物小病毒(parvovirus),進一步檢測石虎棲地周遭的貓狗,
發現30隻遊蕩犬貓中,29隻都帶有小病毒,且病毒株的基因序列和石虎完全相同。


這項驚人的發現,讓陳貞志意識到原來石虎遭路殺不僅是意外,這些罹病石虎都有腸道黏膜
發炎壞死、淋巴球降低等小病毒典型症狀,追蹤沒被路殺的石虎感染小病毒比例僅33%,顯
示小病毒可能讓石虎身體虛弱、行動緩慢,間接造成路殺。陳貞志進一步解釋,小病毒在石
虎幼獸的死亡率更高,但小石虎通常在隱密的窩裡死去,不易發現,小病毒對石虎族群造成
的影響可能比目前研究還要廣。


陳貞志也追蹤石虎棲地附近的遊蕩犬,發現遷出和遷入的速度之快,「這個月調查看到的狗
,下個月又不同了。」研究團隊曾經想找沒有遊蕩犬隻出沒的地方做石虎調查,卻發現苗栗
找不到沒有狗的地方。雖然收容位置不夠,但他認為,石虎棲地仍應列為犬隻優先移除區,
甚至為當地犬貓打小病毒疫苗:


發現病毒威脅就要先行動,科學研究來不及了,對保育類動物,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除了流通在動物身上的病毒,野生動物學者們內心還有一個更大的隱憂:狂犬病毒。狂犬病
是一種人畜共通疾病,哺乳類動物如貓狗、鼬獾、白鼻心等等都是宿主,發病後可能會攻擊
其他動物,人類9成以上都是透過犬隻傳染,若沒有適當治療,死亡率將近100%。台灣在195
1年曾有238起民眾感染狂犬病的紀錄,病毒在1961年絕跡,2013年卻在鼬獾身上檢出。


農委會自2013年開始定期監測狂犬病疫情狀況,目前僅2013年一例被鼬獾咬傷的幼犬檢出,
其餘5,766例犬隻皆未檢出,但10年來鼬獾陽性比例達33%,而根據翁國精教授的研究,犬隻
和鼬獾共域的比例高達77%,特生中心在2020年的數據也顯示,因為被犬隻攻擊而進到救傷
中心的動物中,有6%是鼬獾。獸醫出身的陳貞志直言:「我非常非常擔心。」全世界狂犬病
傳染途徑大多從狗到野生動物,再傳回到狗身上,台灣現在限定在鼬獾,還可以防禦,但如
果病毒變異,傳到狗之後,再到人身上就不遠了。


顏士清也同樣擔心,「狂犬病未來傳到狗,我不意外。」雖然是生態學者,但他對於以保護
生態的訴求改善遊蕩犬隻問題,卻沒有信心,他認為大部分政府單位和民眾,對生態都沒那
麼重視,和自身相關才能引起注意,如果要切入這議題,還是得從公共安全和公共衛生著手
,才可能成功。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bit.ly/3N0qErC

--

「謝謝你們的存在,讓我看到自己的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2.109.158 (臺灣)
※ 作者: qazsedcft 2023-04-21 08:13:57
※ 文章代碼(AID): #1aGTLAeD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82036042.A.A0D.html
s820912gmail 
s820912gmail: 獵人呢1F 101.10.94.240 台灣 04/21 08:14
preisner: 去怪動保團體不支持安樂死啊2F 60.248.161.28 台灣 04/21 08:14
abcd23207991: SO SAD3F 49.217.130.96 台灣 04/21 08:15
heavenwind: 物競天擇啊。 浪浪又不能安樂死。收容所爆滿。4F 42.72.203.112 台灣 04/21 08:16
simon9331: 畜牲本自以為救了野狗,卻造了更多殺業6F 112.105.65.127 台灣 04/21 08:17
tuhiceut: 犬貓應該無照禁養 養要課重稅給野保單位7F 114.45.208.148 台灣 04/21 08:19
Tencc: 從20年前就有的問題到現在根本沒辦法改善啦台灣只要沒咬死高官的小孩根本沒人在乎
有在登山的人就知道,郊山野狗有多多8F 59.125.27.163 台灣 04/21 08:19
matsui1007: 動保只有狗才是動物其他都不是11F 111.82.252.233 台灣 04/21 08:22
amphiprion: 請正名犬貓保護團體12F 223.140.8.254 台灣 04/21 08:24
b0204888100: 結論就是沒人要管 都自生自滅去吧13F 1.200.106.230 台灣 04/21 08:25
brucielu95: 笑死,問那些整天開口閉口浪浪的白癡14F 36.226.199.120 台灣 04/21 08:26
gtsandevo: 報導者先推15F 117.56.242.1 台灣 04/21 08:30
keygo: 沒錢沒人???? 應該是沒油水 沒選票啦16F 180.217.117.7 台灣 04/21 08:33
Wildsheep: 貓狗本會無視這篇17F 42.75.228.129 台灣 04/21 08:34

--
作者 qazsedcft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