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kaba (早起的鳥兒)
標題 [新聞] 家長拒孩子跨性別將失監護權 加州新法惹議
時間 Mon Aug 14 23:57:07 2023


家長拒孩子跨性別將失監護權 加州新法惹議

【大紀元2023年08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梅綜合報導)

加州的法律越來越傾向於跨性別主義,並將公立學校教師或輔導員、心理治療師和醫生捲
入此洪流,父母和家庭則被視為對孩子成長「不安全」。而12歲前後的少年處於身心蛻變
的發育時期,最為脆弱和叛逆,並且易受外界的影響。


近期英文大紀元電視(EpochTV)的兩個節目引起廣泛關注。一是「加州內幕」(
California Insider)訪談節目《依據新法加州父母或將失去孩子》(Parents in

California Are About to Lose Their Kids Under New Law)聚焦已在眾議院過關的

AB957法案:如果父母不同意孩子選擇跨性別,將失去監護權和探視權。

二是原創紀錄片《性別轉換:不為人知的現實》(Gender Transformation: The Untold
Realities),記錄了阿比蓋爾· 馬丁內斯(Abigail Martinez)的女兒如何在變性後輕
生,以及另外幾位少年在變性後的悔恨。


加州的性別教育是從學校開始的,孩子們從很小就被灌輸「跨性別」的概念,如果孩子選
擇跨性別,學校會以「為孩子提供安全的生活空間」為由對家長保密;父母既不清楚學校
的教學內容,也不知孩子轉換了性別。


自幼種下「多性別」的種子

片中受訪者之一的艾琳(Erin Friday)是一位母親、律師,也是全球性父母權利倡導組
織「我們的職責」(Our Duty)的領導者,她的女兒一度自稱跨性別者。就此話題,她也
接受了《每日信號》(The Daily Signal)的專訪。


加州現行法律要求學校必須教授跨性別和變性的知識,課堂作業也融入了跨性別主義。艾
琳說,父母可以為孩子選擇不上性教育課,但不能退出帶有跨性別內容的社會科學、健康
、生物及種族研究等課程,這些課程是造成孩子性別困惑的源頭,這種困惑不是自然產生
的。


艾琳說,大概五年之前開始了一場運動,「孩子們被要求提供他們喜歡的(性別)代詞,
這是從學校系統開始的,實際上是給孩子打開了一扇困惑的大門」。她說,孩子從四五歲
就開始被種下「多性別」的種子,學校標語上寫著:「如果你媽媽不支持你,我就是你的
媽媽。」


艾琳到女兒的學校做志願者,聽到老師在課上對孩子們談到:「男性像特種部隊,女性像
芭比娃娃,而處於兩者之間的,就是至少有十幾種的多個性別。」艾琳在課上不斷舉手發
言並質問:「難道說我們大家都是跨性別者嗎?為什麼要給孩子貼上性別標籤?!」她是
課上唯一質疑的家長,其他家長沒有作聲。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08/id14052104-000_337K732.jpg
[圖]
圖為2023年1月21日,加州聖地亞哥縣郊區一個反對跨性別的集會。(Sandy
Huffaker/AFP)

女生們被誘導接受跨性別意識

「我女兒在公校上七年級時,在性教育課上接觸到跨性別意識,女生們被告知她們可以有
女性的身體和男性的意識。」艾琳說,在那之後,女兒和她五個朋友坐在她家前院,分別
講述了每個人新的性別標籤,「包括泛性戀,這不是11歲孩子應該知道的詞彙」。


在兩年多時間裡,艾琳的女兒從不同性別身分列表中先是選了「泛性戀」,然後是「女同
性戀」,九年級時公開稱自己是「跨性別者」。艾琳說:「這很像去商店買東西,選了這
個再選那個。」


「我們覺得自己是聰明的父母,但孩子們的技術更先進,她們有祕密的社交媒體帳戶,有
影子帳戶,有跨性別身分和男性化的名字。」疫情期間,艾琳從郵件中發現了女兒新的性
別身分和姓名:學校在未通知家長的情況下給她改了名字和性別代詞。女兒的心理健康在
改名前已經嚴重受損,她患了抑鬱症,房間的裝飾也變了,色調變得黑暗和男性化。


一些專為孩子準備的教材、書籍或動畫片講述跨性別的故事,孩子的同伴以及社交媒體都
在談論這個話題。艾琳說:「加州教育部教導學校,一旦孩子選擇的名字或性別代詞與他
們的生理性別不同,不要告訴父母,要保密。老師們也被教導這樣做,他們接受培訓,稱
其如果不支持性別轉換,這些孩子中大約41%可能會自殺;他們還被告知,這些孩子在家
裡會受到虐待。」


艾琳說,在加州,12歲的孩子通過學校可以找輔導員或心理諮詢師,而父母可能在數週或
數月中都不知情。「輔導員接受的訓練是,肯定孩子的性別認同」,學校裡建立了俱樂部
,或利用孩子午餐時間討論跨性別或做問卷調查,艾琳說,不要讓孩子做這種性別調查問
卷。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04/id13972248-IMG_2227.jpeg
[圖]
圖為2022年9月24日,民眾在德克薩斯州Katy教堂舉行的變裝皇后活動上進行抗議。
(Darlene McCormick Sanchez/The Epoch Times)

老師推動女兒做變性手術 導致她迷惘自殺

洛杉磯縣居民馬丁內斯說,她已逝的女兒亞埃里· 馬丁內斯(Yaeli Martinez)在上了談
論多性別的性教育課後,在一對一輔導時被提問:「你覺得自己是什麼性別?」她困惑地
答:「不知道。」


高中時,亞埃里加入了「性別困惑」小組,在一次次討論後,她明確說出她想做個男孩,
並受到小組成員們的歡呼。她把房間變成黑暗系並貼上肌肉強壯的男性圖片。媽媽流著淚
勸說無效,也不願稱呼她男性化的名字。


法官判媽媽「虐待」女兒,將亞埃里送進了寄養家庭,每星期母女只能見面一小時,談話
內容被限制,且必須有第三方在場。

亞埃里在周圍人的影響下服用了青春期阻滯劑、激素,並做了變性手術,沒有人事先告訴
她這些「治療」後的疼痛、衰弱和迷茫。她在19歲時臥軌自殺死亡時,警方記錄的是男性
名字。


在全美自稱爲跨性別者的人群中,少年占比最高。艾琳說,孩子們在最脆弱的時期被灌輸
了跨性別的思想,「被教導成『天生的』跨性別者、且父母是頭號敵人」。輔導員、社會
工作者、治療師和醫生一遍遍向父母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想要一個死去的女兒還是
活著的兒子?」讓後者感到崩潰。


擁有15年教學經驗的公校教師卡麗· 豐塔尼拉(Kali Fontanilla)說,五年前幾乎沒有
學生被認為是非男女之外的性別,我們甚至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我們現在發現女孩性別
轉換(包括做手術)的比男孩多,那些懷疑自己性別的兒童和少年都是由老師推動的,都
遵循著一個模式,大體上一樣的故事」。


https://myppt.cc/i5HDT0
2023年6月13日下午,父母組織「我們的職責」(Our Duty)負責人弗萊迪(Erin Friday
)在加州首府沙加緬度發言,抗議加州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即將聽證的AB957和AB223法案
。 (影片截圖)

家長孤軍奮戰

在把女兒從跨性別意識狀態拉回正常軌道的過程中,弗萊迪深刻體驗到:「父母與之(潮
流)對抗是個艱苦的過程,政府反對你,老師反對你,甚至你的朋友也反對你,沒有人幫
助你,你只能逆流而上。」在動畫片、電影、書籍、跨性別網站、免費教材以及社交媒體
上,這種「變性病毒」在美國到處蔓延。


弗萊迪為女兒找治療師和醫生,但聽到的聲音幾乎都是:要肯定孩子的性別轉換、加以阻
止可能導致孩子自殺。

「父母和教師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兩群成年人,小孩子信任父母也信任老師,但當
這兩群人互相『競爭』時,孩子感到無所適從。」弗萊迪說,現實情況是教師和學校有很
大的影響力,並極力把父母排除在外,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隔閡更深。老師會及時通知父
母孩子的學習成績,但不會告知他們孩子跨性別的選擇。


跨性別組織作為第三方直接「引導」孩子去轉變。治療師和社會工作者帕梅拉‧加菲爾德
-耶格(Pamrla Garfield-Jaeger)曾為一個跨性別團體工作,她們把活動傳單放在學校
附近,上面沒有具體時間和地點,然後把孩子約到辦公室進行篩選,讓他們進入性別學習
小組,並要孩子不要告訴父母、老師或學校管理人員。她當時認為那是幫助孩子在不受家
人干擾的情況下認識自己。


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面臨著身體發育和青春期的正常變化,這些被歸為性別不安或性別
困惑。社區倡導者、教師克里斯蒂· ‧洛薩諾(Christ Lozano)認為,這種課程最危險
之處在於,一旦孩子的大腦接受某種方式的暗示訓練,他們就會以這種方式思考。


一位變性者說,他了解到,如果你有性別不安,最好的選擇就是變性,不然你就不會快樂
並會自殺,「我無法接受現在的自己,所以必須接受痛苦的手術和激素治療」。青少年變
性者周圍的人不會告訴他們,激素治療的影響可能是終生的,變性手術會給身體帶來不可
逆轉的傷害和長期的病痛。


近年來變性手術市場在快速擴大,據2022至2030年美國變性手術市場規模、份額和趨勢分
析報告和細分市場預測,到2030年美國變性手術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50億美元,每年的複
合手術增長率為11.23%。


在加州,如果父母不同意讓孩子變性,他們甚至會被視為虐待兒童、不能成為監護人,而
兒童可能被送到寄養家庭,這就是已通過州眾議院、等待州參議院三讀的AB957法案。
AB957重新定義了兒童的福祉,將所謂「健康、福利、安全」以及對兒童的性別認同和表
達的支持,視為符合兒童的最大利益。

「這可能引起兒童的監護權之爭,迫使父母同意孩子變性。」弗萊迪在州議會作證,他們
知道那些青春期阻滯劑、跨性別激素和變性手術的危害,「不能聲稱自己無知,仍然這樣
做是出於邪惡的目的。」


作為一名註冊37年的民主黨人,她說:「我投票選了那些正在推行這些傷害兒童法律的人
,而他們不關心我們的孩子」,「當我們被告知,忘記你從小養大的女孩,接受她變成一
個男孩的事實時,那真是太痛苦了!」


有關「變性」的爭議

在加州,加大舊金山分校兒童和青少年性別中心心理健康主任黛安‧埃倫薩夫特(Diane
Ehrensaft) 的一項研究稱,如果阻止孩子變性,他們的自殺率會達到41%;而與之觀點
相反的研究則指出,在青春期出現「性別不安」的大部分青少年在成長後會回歸正常,不
會再選擇轉變性別。


埃倫薩夫特說,如果一個小女孩把髮夾從頭髮上拿下來,她就是在進行性別交流。而弗萊
迪和一位心理治療師談到女兒小時候非常女孩子氣,對方肯定地說:「嗯,你女兒在隱藏
真實的性別身分。」弗萊迪認為這非常荒謬。


追根溯源,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理論是1964年由加大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精神病
學教授和性別認同診所研究員羅伯特‧J‧斯托勒 (Robert J. Stoller)提出的。性心
理學家約翰‧莫尼(John Money)則將性別中立理論推而廣之,他認為人出生時是中性的
,性別可以在後天培育。


精神病學家、作家、演說家米里亞姆‧格羅斯曼(Miriam Grossman) 在紀錄片《性別轉
換:不為人知的現實》中所說,「莫尼證明其理論的雙胞胎實驗慘遭失敗。」

雙胞胎兄弟之一大衛· ‧雷默(David Reimer)在7個月時因切除包皮手術失敗,陰莖被
燒焦而脫落。雷默夫婦找到莫尼,後者建議將孩子當女孩撫養並做變性手術,22個月時大
衛做了雙側睪丸切除手術,以不再產生雄性激素。


1972年大衛7歲時,莫尼公布了這個「成功」的試驗,該案例導致了更多家長選擇給孩子
做變性手術和藥物治療。據記者、作家約翰‧科拉平托(John Colapinto)2000年出版的
《自然造就了他——作為女孩養育的男孩》(As Nature Made Him –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Girl)一書,那時美國每年有上百例嬰兒變性手術,全世界則有上千例。

大衛一直服用雌性激素,莫尼從他8歲開始勸說雷默夫婦給他做變性手術。大衛在12歲左
右出現男性特徵,聲音變低沉、肩膀變寬,肌肉量增加,和他的雙胞胎弟弟一樣。一個研
究激素對人類性別分化作用的小組證實,帶有xx染色體基因的人會發育為女性,而帶有xy
染色體的會發育為男性,人類先天帶有的基因起著重要作用。


大衛14歲時從父母那裡得知真相,決定做回男孩、改名,並在多年間做了多次變回男性的
手術。雷默夫婦和莫尼保持著通信。1979年BBC報導大衛轉回男孩後,莫尼不再公開演講
,但沒有撤掉或修改他的「成功」案例。到1999年,莫尼在一本總結其職業生涯的專著中
仍在強調人的性別是後天培養的,此時距大衛恢復男性身分已過去了近20年。


1975年,當大衛得知自己並非孤例,並且他的個案對成千上萬例變性手術產生了很大影響
後,和夏威夷大學名譽教授米爾頓‧戴蒙德(Milton Diamond)合作,公開了他的情況。
而戴蒙德的論文兩年後才得以發表,並且被稱「爭議性太強」,因為莫尼的理論和試驗在
已被廣泛引用和接受。(全文完)◇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8/11/n14052563.htm
家長拒孩子跨性別將失監護權 加州新法惹議(下) | 跨性別主義 | 公立學校 | 加州新法案 | 大紀元
[圖]
加州的法律越來越傾向於跨性別主義,並將公立學校教師或輔導員、心理治療師和醫生捲入此洪流,父母和家庭則被視為對孩子成長「不安全」。而12歲前後的少年處於身心蛻變的發育時期,最為脆弱和叛逆,並且易受外界的影響。 ...

 

--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全書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8/6/7/n10464261.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41.151 (臺灣)
※ 作者: sakaba 2023-08-14 23:57:07
※ 文章代碼(AID): #1asaxgXH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92028650.A.851.html
darkMood: 上帝還不出來殺光所有不男不女的喔,幹1F 175.182.23.165 台灣 08/14 23:58
thegreatlcx 
thegreatlcx: 美國毀滅2F 123.192.152.105 台灣 08/14 23:59
darkMood: 民主就是少數人詐騙統治多數人的手段3F 175.182.23.165 台灣 08/14 23:59
eterbless: 合法丟掉小孩的方法 應該會造福不少人4F 126.157.185.8 日本 08/14 23:59
darkMood: 在台灣,大法官意見>>>>>>>>>>>>>>公投民主個屁啊,還不如專制好了,幹
法律則是少數人操控多數人的工具,垃圾5F 175.182.23.165 台灣 08/14 23:59
chou3321: 野雞國家8F 101.10.14.22 台灣 08/15 00:04
Gief: 美國墮落中9F 123.241.95.221 台灣 08/15 00:07
TheWho: 加州不意外 最好全州都變舊金山現況 爽10F 220.129.122.97 台灣 08/15 00:10
gowang19: 跨性別可以多跑幾趟零元購嗎11F 61.62.78.179 台灣 08/15 00:11
JackTheRippe: LGBT的理想國度 台灣應該也快了 台灣的同性戀政策都在學美國的12F 42.77.146.114 台灣 08/15 00:17
LincolnBoy: 全美最棒的州 大家趕快移過去14F 108.84.209.94 美國 08/15 00:18

--
作者 sakab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