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hino0314 (鬼島夢想家)
標題 [討論] 台灣多少民意可以接受內閣制?
時間 Tue Oct 10 19:39:55 2023


中華民國憲法本文確實是接近內閣制的設計
行政院長是最高行政首長,總統只有儀式性權利及五院調和權

但是從這套憲法在台灣實施以來
從來都沒有真正落實過內閣制

從蔣介石不願區居行政院長,而要當強人總統
透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鞏固總統地位
解除戒嚴後,仍然維持以總統為權力核心的憲政體制
到97修憲正式廢除立法院對行政院長的人事同意權
我國憲政體制離內閣制愈來愈遠

從實然面的角度來看
台灣從來沒有實施過內閣制

先不用去管修憲的門檻
其實憲法上要恢復內閣制很簡單
第一,回復立法院對行政院長人事同意權
第二,把立委不得兼任官吏的條文凍結

如此一來,就能運行政府內造的議會內閣制

問題在於,台灣從中華民國時代以來
早就習慣了最大的國家領導人是總統
而且在96年首次總統民選後
總統是人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
甚至可以說從1996年以來這近30年間
人民直選的總統,是近代形塑台灣新國家觀念的重要元素
誰能接受這樣擁有直接民主正當性的總統
變成一個只有儀式性權力的虛位元首?

現在喊著內閣制的那群人
可是連總統幾天不出來受訪都斤斤計較的
真的能接受投出來的總統只負責到處當吉祥物剪綵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26.4.118 (日本)
※ 作者: rhino0314 2023-10-10 19:39:55
※ 文章代碼(AID): #1b9JWEdt (HatePolitic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96937998.A.9F7.html
※ 同主題文章:
[討論] 台灣多少民意可以接受內閣制?
10-10 19:39 rhino0314
Rrrxddd 
Rrrxddd: 下架資進黨的民意1F 111.71.71.209 台灣 10/10 19:40
a10141013: 跟民意無關 就算民意99%也無法修憲2F 111.250.129.236 台灣 10/10 19:41
oscarwu3041: 如果要改內閣制,應該順便改選制
把單一選區兩票制改成聯立制,立委改250席以上3F 39.9.62.132 台灣 10/10 19:43
SLEEPNIGHT: 總統最大工作外交,內閣制是讓總統專心對外,但是台灣又沒什麼可以著墨的地方,內閣制在台灣幾乎等於架空總統能實質執行的權力6F 111.71.122.225 台灣 10/10 19:43

台灣現行所謂雙首長制不可能真正運行「換軌」的原因
也在於總統唯一憲法上的權力來源,就是行政院長任命權
總統一旦沒有抓住這個權力,什麼事情都做不了,除非他甘願當吉祥物

另外,現行憲法沒有「主動解散國會權」
總統沒辦法動態淤衡時事主動解散國會,只能被動等待倒閣
但是一旦組閣的多數國會與總統不同黨,他們怎麼可能主動倒閣然後被你總統解散
因此解散國會、倒閣這個成套的動態調節機制,在台灣當前體制是無法運作的
這就更無法期待總統去任命跟自己不同陣營的國會多數黨出任行政院長
目前這樣的運行方式,只能說是必然的結果

dodomessage: 弱化總統。強化國會,避免贏者全拿又合法躲避監督。是個說法,不然也能循美國模式總統要去國會作聽證
國情報告之類的。只能說內閣制對擺脫藍綠惡鬥的內耗有立竿見影的效果10F 36.231.17.25 台灣 10/10 19:43
※ 編輯: rhino0314 (123.226.4.118 日本), 10/10/2023 19:48:32
dodomessage: 我相信 時力 基進 也會樂觀其成吧
16F 36.231.17.25 台灣 10/10 19:45
Hohenzollern: 要內閣制就須恢復國民大會 每個縣市有相同之席位 立法院則是每個縣市依人口數給對應的席位18F 101.12.43.12 台灣 10/10 19:47
chong17: 如果內閣制,一堆立委去當官,立委人數真的太少21F 112.78.91.135 台灣 10/10 19:47
Mayinggo: 我覺得落實雙首長制就好 現在這個也不是雙首長制23F 111.71.46.225 台灣 10/10 19:51
malisse74: 我不相信柯文哲
今天都能說出不給考監預算的蠢話
我不覺得他有能力做任何改革25F 223.138.221.174 台灣 10/10 19:52
rjaws: 木可口中的改革都只是噱頭跟騙票,拉基28F 42.77.75.17 台灣 10/10 20:18
magicgrandma: 我柯粉支持內閣制29F 180.176.139.121 台灣 10/10 20:46

--
作者 rhino0314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