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iin (過去 現在與未來)
標題 Re: [新聞] 美海軍流出簡報警告中軍艦產能多美232倍
時間 Thu Jul 13 13:08:33 2023


※ 引述《Aozakitouko (蒼崎橙子)》之銘言:
: 原文來源: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62106
: https://www.thedrive.com/the-war-zone...-greater-shipbuilding-capacity
: 縮:https://t.ly/kZ6d
: 原文摘要:
: 美國網媒《The Drive》軍武專欄「戰區」(The War Zone)11日報導,近日一份疑似美
: 國海軍提供給國會議員參閱的簡報在網上廣為流傳,並讓美國重新關注中美海軍之間造船
: 與艦艇總規模令人擔憂的差距。簡報中以船隻總噸位比較指出,中國造艦能力約為2325萬
: 噸,美國則不足10萬噸,兩者相差至少232倍。
: 心得感想:
: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元老院給我錢

請搭配這幾天的新聞服用:

https://edition.cnn.com/2023/07/12/politics/us-attack-submarines-repair/
Nearly 40% of US attack submarines in or awaiting repair as shipyards face worker shortages, supply chain issues | CNN Politics
[圖]
Nearly 40% of US fast attack submarines are in repair or awaiting maintenance as shipyards face a shortage of workers and and supply chain issues, acc ...

 
帝國海軍的核子攻擊潛艇目前有將近40%處於進塢或等著進塢的狀況。
49艘潛艦中,18艘在船廠,比2015年達標時多出了八艘不能動的潛艦。
船廠沒人、船塢不足、供應鏈(單一廠商)出狀況都是原因。


美國現在的失業率已經降到近年最低的地步,
但是本土造船業現在的量能真的是萎縮的太厲害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57.117 (臺灣)
※ 作者: Piin 2023-07-13 13:08:33
※ 文章代碼(AID): #1ahuRKGz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9224916.A.43D.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美海軍流出簡報警告中軍艦產能多美232倍
07-13 13:08 Piin
human000123: 沒辦法,當初沒有保持技術工的訂單導致現在缺工,現在只能慢慢開始重建船舶業的能量1F 07/13 13:11
iio: 造船業就真的昨日黃花 一整個賠錢貨 不用國家力量干預是留不住的 中韓都是如此 而且美國製造業成本真3F 07/13 13:13
tony121010: 美國有重建造船能量計畫,但是需要的資金跟時間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5F 07/13 13:14
iio: 的太高了 商船是非常成熟的東西 拚的就是造價 沒有7F 07/13 13:14
tony121010: 所以才會有藉助日本船廠的計畫8F 07/13 13:14
iio: 太多的技術可言9F 07/13 13:14
zyic: 無利可圖10F 07/13 13:15
iio: 軍用船隻技術和單價都很高 但問題是量太少11F 07/13 13:16
patrickleeee: 人家就是靠軍方阿 軍方沒造新船 就養不起來啊12F 07/13 13:17
iio: 長榮還只是世界第七大貨櫃商 24000TEU的船一訂就是13F 07/13 13:17
patrickleeee: 又不是其他國有民間 外銷訂單 你要保持優勢 就花錢14F 07/13 13:18
iio: 十幾艘 現在航母排水量兩三倍的大船滿大洋亂跑
中韓就是用相對便宜的人力和數量才有辦法維持造船業美軍兩年一艘航母幾艘柏克的訂單 造船業整個苦哈哈15F 07/13 13:18
ja23072008: 推18F 07/13 13:23
IMGOODYES: 反正美國造船業一直都很貧弱19F 07/13 13:37
vt1009: 鐵鏽帶其實也蔓延到海岸線20F 07/13 13:41
l81311i: 造船業始終還是勞力密集產業 要等到機器人幫忙造船才能改變21F 07/13 14:20
iqeqicq: 然而全世界只有美國才有軍事凱因斯主義
美國軍工產業的Vice fund飽受投資人團體和NGO批判23F 07/13 15:06
colorghost: 我是覺得美國還是要開放移民門檻或是引入低收入國家的人來做這類藍領階級的工作才能解決這類缺工問題。25F 07/13 17:36
NewCop: 美國從來不缺低收入勞工吧27F 07/13 21:27
mp6c04: 最不需要擔心人口產業結構就是美國了,全世界最高階技術移民跟勞動人口都搶著進美國,純粹是沒需求所以沒產能罷了28F 07/14 07:45
mmmimi11tw: 美國就是個標準的移民國家31F 07/14 11:52
kikooo: 台灣很樂意多買幾艘伯克級幫米國維持產能32F 07/14 14:13

--
作者 Piin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